学术投稿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1889
  • 国内刊号:22-1136/R
  • 影响因子:1.28
  • 创刊:198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11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山西省12年来非碘盐问题的探讨

    1背景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黄土高原,全省11个市(地)119个县(市、区),有4/5属于丘陵、山地.由于地质演化和积年累月的雨水冲刷,碘元素大多富聚在一些小型盆地,形成一些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但是,山西省是一个历史上的IDD重病区,1994年全省IDD普查结果表明:全省有91个县(市、区),779个乡(镇)为IDD病区,克汀病患者3 733人,患病率0.6%,儿童甲肿率为17.2%.早在1974年,全省IDD病区普遍推行食盐加碘,以1/3万~1/万浓度不等加入碘化钾.按1988~1993年对全省范围抽取的8个县的连续监测资料看出,尽管一部分县非碘盐率较高,但基本持续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非碘盐率较低的县也基本持续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见表1.

    作者:郭百锁;贾清珍;付怀云;陈红云;李秉政;乔小艳;王娟娟;张纯德;王正旋;廉玉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布氏菌病血清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随着对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布病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布病血清学诊断主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两种方法[1],自1986年以来对其实施了质量控制,以便对布病作出准确的实验室诊断.但SAT与PAT均属于半定量的血清学试验,其质量控制尚无直接可借鉴的方法.据近20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影响布病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季秋;张桂珍;李铁锋;张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用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布氏菌抗体的初步应用

    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是以微孔膜作为载体,用胶体金代替酶标记物,省去底物反应步骤,阳性反应呈红色斑点,肉眼清晰可见,操作简便快速,整个试验过程在数分钟内完成.国内外已将该法用于多种疾病 的诊断[1,2].本人将该法用于布氏菌抗体的检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2年天水市碘缺乏病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对天水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在全市7个县(区)21个乡(镇),每乡两个小学,对8~12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智商、居民和销售点的碘盐合格率进行测定,学生及家庭主妇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甲状腺肿大率19.11%,尿碘中位数267.32,盐碘合格率85.3%.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合格率,学生62.2%,家庭主妇67.3%,智力低下儿童24.1%.结论天水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作者:黄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9个病区村中随机抽取9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各3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8.03%,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平均浓度为0.54 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1.02mg/L;调查点总改水率100%.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病情逐渐减轻的趋势,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吴锦权;周荣群;温兴章;蔡辉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河北省沽源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和2002年度全国克山病会议的部署,在张家口市地方病防治所及沽源县卫生防疫站的协助下,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9月对沽源县长梁乡南滩村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丽辉;马东瑞;周荣华;姚光俊;张继平;吉富泉;化佩伦;王大中;高书军;孙祥明;王银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监测报告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今年对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在连续3年监测的基础上进行了第4年度的病情访视,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选择在蛟河市前进乡城阳村、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新胜村,两屯均为历史重病区,在2000年设为国家级监测点,今年为第4年监测(新胜村去年因故未查).

    作者:陆为武;苗东风;韩瑞清;田秀文;陈忠;吕宏彦;李德权;王传江;王永强;戴薇;吕胜民;李庆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探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IDD健康教育现状,提高少数民族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寻求经济、实惠、简单有效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建立消除IDD社区健康教育模式,为科学地开展碘缺乏病目标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为今后及时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病情和干预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对我县仡佬族苗族村民食盐采样监测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申修贵;陈安昀;阳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骨节病致肘管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病,分布于东北、西北等地的山谷潮湿寒冷地区,主要发生于骨骼生长旺盛期中的儿童和青年.大骨节病继发肘关节病变所导致的肘管综合征并不少见,但国内外文章报道不多,1997~2003年,我院共收治大骨节病所引起的肘管综合征31例,均给予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术后配合理疗、营养神经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宣昭鹏;刘志刚;詹亚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趋势.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和对全省部分疫源地的鼠密度、优势鼠种、鼠带毒率、带毒鼠流行型、恢复期患者血清标本、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情况等因素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疫源地和城市的家鼠型病例逐年增加,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逐年扩大,健康人群抗体水平与全国数据相近,延边地区疫源地检测到普马拉型病毒基因.结论目前我省肾综合症出血热的流行趋势是由山区向平原、由农村向城市、由东向西逐渐扩延;流行型别由单一的姬鼠型向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演变,呈现由逐变到突变的过程,全省疫源地型别已趋向多元,出现新型病原体存在的迹象.

    作者:吴燕平;黄飚;扈光伟;姚来顺;苟伟民;冯国栋;金龙哲;崔庆进;马力;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东省鼠疫防治与监测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广东的鼠疫防治与监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方法考察学习,查阅资料,联系本地情况,综合分析.结果提出和分析了本省鼠疫防治以及鼠疫监测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结论鼠疫防治与监测必须抓住重点,才有效防止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梁练;胡杰;李玉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骨关节病与微量元素硒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Se)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在小儿骨关节病中的作用及其远期效果.方法检测40例骨关节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体内血清Se、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骨关节病组患儿服用亚硒酸钠,1.0 mg/d,连服1周,以后每周1.0 mg,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e、CSH-Px活力、MDA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随访1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骨关节病组患儿血清Se 含量及GSH-Px活力明显增加(P<0.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BALP、IgG和IgM恢复正常.完全缓解者24例(60.00%),明显好转10例(25.00%),总有效率达85.00%.远期疗效较好.结论用亚硒酸钠治疗该地区骨关节病患儿,提高了缓解率.Se含量减少可能有助于部分阐明该地区小儿骨关节病与缺硒关系的机制.提示临床可适量使用亚硒酸钠.

    作者:金敏;鲁格兰;雷淑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氟对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氟对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饮用含150 mg/LNaF的蒸馏水溶液4周,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DNARc),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高氟能引起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使G2/M期细胞明显下降,DNARc也显著下降,DNA损伤率明显升高.另外,高氟也造成口腔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活性氧族、脂质过氧化产物显著增高,还原型谷胱甘 肽明显下降.结论高氟不仅改变了大鼠口腔粘膜细胞的增殖周期,还造成氧化应激,引起DNA损伤并影响DNA合成使DNA相对含量显著下降.

    作者:贺凌飞;黄闽;王阅春;陈建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维生素E和氟化物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联合作用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和氟化物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联合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VE对照组、VE拮抗组、染氟1组和染氟2组,每组10只.染氟方式为小鼠饮用含氟化钠200 mg/L(VE拮抗组、染氟1组)或300 mg/L(染氟2组)的去离子水,VE采用灌胃方式每天给予200 mg/kg(VE对照组、VE拮抗组).每天1次观察动物并每周称量小鼠体重1次,饲养5周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血氟水平,附睾及睾丸的脏器系数,附睾尾精子数、精子活动度及精子畸形率.结果染氟2组、染氟1组及VE拮抗组大部分小鼠于受试后3~5周均出现不同程度氟斑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染氟2组血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染氟1组、VE拮抗组的血氟水平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VE对照组(P<0.01);各组小鼠体重、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附睾尾精子数及精子畸形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染氟2组、染氟1组、VE拮抗组的活精率及精子活动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VE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饮用含氟化钠200 mg/L或300 mg/L的去离子水的雄性小鼠活精率及精子活动度降低,染氟同时给予VE,未见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安丽;钱聪;张志瑜;张莹;寇庆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惠东县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碘营养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非碘盐问题地区的碘营养水平,为该地区实施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查了惠东县沿海地区及内陆平原地区各3个乡镇作为调查点.结果全县6个乡镇共调查了346份哺乳妇女家庭食用盐,碘盐覆盖率为24.8%,碘盐中位数为28.8 mg/kg.尿碘中位数为70.3μg/L.其中平山、多祝等3个内陆平原乡镇的尿碘中位数为88.6 μg/L,港口、平海等3个沿海乡镇的尿碘中位数为57.9 μ/L.食用碘盐的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53.4μg/L,食用非碘盐的为65.8 μg/L,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为5.97 μg/L.结论惠东县沿海地区为轻度缺碘地区,要实行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其适宜盐碘浓度为25±5 mg/kg.

    作者:陈其光;李继堪;赖荣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假结核菌血清学分型与其来源及病原性关系研究现况

    目的研究假结核菌血清学分型与其来源及病原性关系.方法查阅大量国外关于假结核菌血清学分型及其菌株来源和病原性的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结果通过1 000多株假结核菌检查,共分类出15个群(型),个别又分出亚群,15个群中只有1~6群和10群具有病原性,其他为非病原性,而且菌株来源主要以猪、狸、野鼠为多.结论通过分析综合假结核菌具有明显的血清型及其地域性(主要宿主)和特殊病原性.

    作者:顾峰;张贵斌;张贵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酶联免疫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灵敏促甲状腺激素(TSH)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功能的筛查.由于血清TSH对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比血清T3或T4更敏感(10倍)[1],因此,TSH偏离参考范围比T3或T4更早,并且能显示出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属于哪种类型.由于甲状腺功能变化微小,它所引起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改变常常持续多年.认识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医师对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认识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青平;贾清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状腺肿大对甲状腺蠕变影响实验研究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地域分布较广的一种常见和多发性地方病.机体缺碘可出现甲状腺肿大,多种甲状腺疾病也可造成甲状腺肿大[1].关于甲状腺肿大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发病机理、预防、诊断、治疗或进行生理、病理、生化等研究.搞清楚正常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的蠕变粘弹性力学特性对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平;辛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尔福对砷中毒小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海尔福对砷中毒的疗效.方法以健康的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中毒治疗组(1)、中毒对照组(2)、和正常对照组(3),(1)(2)组用亚砷酸钠染毒,(1)组用海尔福口服液治疗,治疗时间30 d,结束取血测定各动物血清肌酐(Cre)、血红蛋白(Hb)、谷胱甘肽(GSH)等生化指标.结果各组肌酐分别为(75.75±16.95、107.29±26.88、79.92±16.48)μmol/L;Hb分别为(81.5±2.07、76.8±2.14、82.6±3.27)g/L;GSH分别为(281.8±3.25、245.1±16.12、339.8±23.52)mg/L.结论砷中毒组血清肌酐升高、Hb和GSH降低,治疗组明显恢复.

    作者:梁淑英;张树球;周国荃;韦东艳;周蕾;林龄;彭燕;蒙金秋;梁伟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聚类分析方法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在我国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AS软件,通过系统聚类法对31个省(区、市)2002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获得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学生尿碘中位数和甲状腺触诊肿大率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依据2002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数据,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6组,各组的组成和平均水平基本反映出各地碘缺乏病防治的进程.结论各地碘缺乏病防治的进展更为均衡,但依然存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马烨;郑庆斯;郑建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山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克山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的127例克山病人为病例组,平衡年龄、性别和民族等影响因素,随机抽122例病区健康人作为内对照组,非病区健康人47例为外对照组;用酶联免疫(ELISA)法筛检3组人群中HBV感染者.数据资料管理和x2检验在SPSS10.0软件包上进行.结果HBV感染率在病区与非病区人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OR=3.94),而病区健康人群与克山病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克山病与HBV感染有关联,且呈剂量-反应关系(r=0.935,P<0.01).结论在克山病区,HBV感染可能是人易患克山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重视人群中HBV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

    作者:廖永建;张向东;徐伯楠;邓晶;蔡卫;张卫星;周令望;钟学宽;汪中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特异、敏感和快速的试验方法.方法在制备高滴度布氏菌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及其冻干制品基础上,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包括常规DAbS-ELISA及快速DAbS-ELISA.用建立的两种DAbS-ELISA法对布氏菌菌体抗原及可溶性抗原进行有关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对比观察;同时对模拟的这些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常规DAbS-ELISA检测布氏菌544A、16M、133OS及104M的菌体抗原以及布氏菌16M可溶性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20万菌/ml、190万菌/ml、2万菌/ml和0.012μg/ml;用快速DAbS-ELISA法的敏感性分别为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1.2μg/ml;同时用这两种DAbS-ELISA检测上述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其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0.012μg/ml;以及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0万菌/ml和1.2μg/ml.而且这两种DAbS-ELISA法检测不含布氏菌抗原的所有对照均为阴性反应.结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布氏菌抗原的特异、敏感、快速和适用的试验方法.

    作者:赵鸿雁;鲁齐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国鼠疫监测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鼠疫监测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鼠疫监测的信息管理,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造成工作的低效率,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必然大大减少管理过程和人力物力的支出.具体地说,就是要进一步规范监测、疫情报告及信息的管理,使我们获得的信息源经加工处理后,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这对及时发现人及动物间鼠疫疫情、掌握疫情动态、控制鼠疫的扩大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房静;刘振才;徐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山丘陵区达乌尔黄鼠的空间聚集性及与动物鼠疫的关系

    达乌尔黄鼠(简称黄鼠)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聚集性,对于揭示黄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物鼠疫的空间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有关动物空间分布型和空间聚集性的研究,已往多见于昆虫类.笔者就2001~2002年间在低山丘陵区的系统性鼠疫监测结果作初步分析,并探讨空间聚集性与动物鼠疫空间分布的关系.

    作者:巴雅尔;姚忠友;张丽娟;吉木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误诊11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心)并不少见.因甲状腺激素(TH)不足或缺如引起代谢障碍波及心脏引起.成人甲减心病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有较高误诊、漏诊率.本文报告1999~2003年有11例甲减心误诊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正国;刘婉嫣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