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 2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空腹血耱一直低于10.2mmol/L,但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过低血糖,对照组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其发生率为17.78%(P <0.01).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血糖,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富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特点及病因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借助询问病史、相关辅助检查、体格检查及治疗后的反馈诊断,把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 56例慢性咳嗽患儿划分成三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6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中,2.5%为结核感染,18%为鼻后滴漏综合症,20.5%为支原体感染,27%为哮喘相关性咳嗽,32%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2岁至3岁的幼儿中,占比例较高的是反复呼吸道感染,3岁至6岁的学龄前小儿以及6岁至14岁的学龄期小儿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为相关性咳嗽和鼻后滴漏综合症.结论:年龄段不同的患儿在慢性咳嗽的病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特征和不同年龄,查明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针对具体的病因加以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具体探析了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重要作用.冲洗结膜囊是眼科常规处置,此处置的目的:清洁结膜囊内异物、清洁脓性分泌物、清除化学酸碱物质及手术前清洁结膜囊.一次性受水器成本低,使用率较高,安全、可靠、无风险.传统受水器手持不紧时容易使冲洗液外流,而一次性受水器无侧满、无污染,冲洗液可全部流于袋内,避免污染病人的衣物及床单,避免冲洗液流入耳内及颈部.传统受水器容量为60ml,一次性受水器容量为180m,满足不同患者的清洗需要,降低受水器的更换频率,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本文对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应用作了全景式描述,现将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作者:纪元;韩点;江林鸿;刘淑娟;赵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核桩冠修复设计应用范围广,但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直接法在患者口内完成,耗时耗力,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间接直接法制作桩核蜡型,先用嵌体蜡制作桩的蜡型,然后再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在模型上制作蜡型,二者合一,效果满意.
作者:鲁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ml,B组注入0.5 %布比卡因1.2ml,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肌松质量和平均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入0.5%布比卡因1.2ml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曹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所有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进行10-17个月的随访,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坏死,42例患者X线片表明在术后5-12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所需时间为7个月,内固定未出现断裂及松动的现象,无肩关节脱位现象.通过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其中26例为优,12例为良,4例为可以,4例为差,优良率达到了82.6%.结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运用锁定钢板能够有效将其固定,促进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是临床上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瑞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有45例患儿,治疗组有35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儿在使用思密达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此疗法不仅可以快速排出肠道内的病原薇生物,还能使患儿肠道内的菌群快速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官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探究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 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入的140例经CT扫描或MRI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组)两组,各70例.A组给予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敷及手法推拿等,然后比对两组疗效,以患者病情改善率及半年后复发率为指标.结果:A组完全改善37例,有效改善22例,改善不明显11例,病情改善率84.3%,半年后复发2例,半年后复发率2.9%;B组完全改善27例,有效改善1 7例,改善不明显26例,病情改善率62.9%,半年后复发11例,半年后复发率1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食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食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对其跟踪观察2个月,并记录分析患者在食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HDL-C、TC、TG和LDL-C值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对预防和控制患者高血脂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建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 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50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50例患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经阴道镜检查,在这4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被怀疑存在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我们取这72例患者的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经病理活检证实,在这72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存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前病变),有8例患者被确诊患有宫颈癌.同时,我们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还发现,在37例存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中,属于Ⅰ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20例,属于Ⅱ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11例,属于Ⅲ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6例.这些患者主要存在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湿疣和宫颈光滑的症状.此外,我们对不需要进行病理活检的378例患者进行了10个月的随访,结果未发现其中有发生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结论: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不仅准确率高,而且可以判断出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的程度,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闵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8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86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其中79例均一次性痊愈,4例形成肛瘘,行二期手术治愈,3例为结核性肛瘘,抗痨治疗3个月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形态、功能均正常.本次研究结果证明,一次性切开绾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尤其是减少术后感染及缩小创面等方面较传统的切开引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武;曹波;刘访;李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58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冠心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空腹血耱(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27/29)和72.4%(21/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对于合并糖尿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脂质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RA)又称为难治性腹水,临床上处理效果多不理想,同时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顽固性腹腔积液为肝硬化晚期表现,预后差,对利尿剂不敏感,需采取综合措施.疗效取决于肝脏储备功能和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临床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找基层老年性阴道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2年6月治疗的9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对照组43例,采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数据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9%,明显优于对照组67.4%,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经济方便实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适合基层使用.
作者:蔡凤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措施,旨在为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对其实施全面的综合性预防感染措施,并进行术前手术室准备工作,根据患者计划生育手术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治感染的目的.观察并记录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防治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88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发生感染的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6.82%,其中,手术伤口感染4例,急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慢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感染患者经对症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均得到缓解或治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内容,给予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治疗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作者:颜光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讨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组另外进行连续管饲,分析两组的免疫指标和营养指标.结果:经能全力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较大改善(P<0.0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在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中,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免疫状况也有所好转,免疫球蛋白IgG等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自身对照及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随之增多.面对这些病例,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对我院28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曾行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85例,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5475例的5.2%,其中,一次剖宫产史279例,二次剖宫产史6例,再孕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短九个月,长15年.
作者: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抢救方法.其中,14例为初产者,32例为经产者.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产科有0.41%的出血性休克发生率.本研究中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产前出血患者有2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4例,流产6例,死亡1例;有41例患者保留了子宫,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1例患者由于产后出血、继发性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是有效降低出血性休克孕产妇死亡率的必要措施.医院医护人员应对产妇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提升自身的手术水平,努力将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降到低,切实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陈慧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MMP-12和IL-6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表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MP-12和IL-6水平.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MMP-12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L-6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MMP-12和IL-6均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在血清学联合监测MMP-12和IL-6水平方面,有望成为临床综合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作者:王日光;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抢救影响因素、抢救特点,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 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和抢救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占34.7%)、急性中毒(占25.3%)和严重创伤(占16.7%);昏迷抢救是否成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原发疾病情况和昏迷程度存在一定关系(p< 0.05);150例患者6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0例在住院治疗时死亡,死亡率为10.7%.结论: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和严重创伤是造成急诊内科昏述的主要原因,抢救是否成功受入院时间、原发疾病和昏迷程度的影响,迅速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是提高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普通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治愈率低,术后效果不佳.本研究探讨盐酸多柔比星控缓释化疗这一新型手术方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收集的77例完整病案进行数据收集和随访调查,按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单纯手术组(26例);B组:术后仅做全身放、化疗组(24例)以及C组:术后做放、化疗的基础上植入化疗泵局部化疗组(27例).对三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7个月、25.2个月和31.8 个月,绘制生存曲线经Log—rank法检验,三者存在差异(x2=15.014,P<0.05),C组优于B组优于A组,两两比较得出,三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三组1、2年 生存率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P>0.05),只有3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盐酸多柔比星控缓释局部化疗在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能增加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效果良好,可以推广运用.
作者:方立仁;莫万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对某些科研单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2-64岁之间.向每个调查对象发放一份研究资料,符合条件者共12175份,其中,6717份为女性,5458份为男性,调查完成率为84.2%.结果: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大大增加了CVD危险因素异常发生的危险.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人群中存在的CVD危险因素,尤其是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的比率,对社会发展及公共卫生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