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1-568X
  • 国内刊号:23-104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沭舒坦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促、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等.由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学上的缺陷,不易将分泌物排除,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重病情.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许鹿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封管效果的研究

    目的 比较外周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以选择更有效的封管液封管,减少临床上由于封管液选用不当而致堵管情况的发生,避免由于堵管而不得不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 将68例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34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5 ml封管,实验组用肝素盐水(50 u/ml)5ml封管,两组均采用正压封管方法,进行留置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用肝素盐水(50 u/ml)5 ml封管,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5 ml封管,有效率为64.93%.经统计学处理x2=20.16,P<0.01两组封管方法有显著性差异,肝素盐水封管优于生理盐水.结论 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而言,主张用肝素盐水封管.

    作者:杨桂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在胎儿唇裂诊断中的应用

    胎儿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为单纯性,或出现在一些综合征中,还常可伴发腭裂,二维超声可以较准确地检查出胎儿唇裂,并能对其进行正确分型,三维超声能在二维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地显示,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优生优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林黎春;孔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因素调查和防治对策研究

    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感染与多因素有关,感染的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也有一定程度的流行.但UU感染患者往往症状轻微常伴发其它病原菌的感染,容易漏诊,延误治疗,致使感染持续存在、蔓延,终导致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流产、胚胎停止发育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作者:张胜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套圈法与缝合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研究腹腔镜下套圈法与缝合法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3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拟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套圈法组16例,缝合法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血β-HCG值下降情况.结果 套圈法比缝合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病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血β-HCG下降均大于50%,两组比较下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套圈法与缝合法切除患侧输卵管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均安全可行,但套圈法优于缝合法,更值得推广.

    作者:韦晓芳;李茂宇;邵惠芬;倪骎骎;邵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256例对照分析

    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5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礼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与艾滋病一起被列为第4大死亡病因,对COPD的康复治疗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目前COPD的治疗方法和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裴建奎;邢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妇科检查常有子宫活动度受限或固定,两侧或一侧附件区压痛,增厚感.B超检查示附件区增粗,陶氏腔积液.

    作者:刘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宝安区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宝安区孕产妇死亡主要发生在流动人群这一特殊性,进行干预措施前后分析,为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针对导致特殊人群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制定干预措施,对宝安区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发生死亡的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常住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发生率6年平均分别为:流动人口90.19/10万、常住人口15.17/10万.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前5位顺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炎等,前四年第1位死因均为产科出血,近两年羊水栓塞跃居第一位.实施干预措施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005年与2000年比较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212.99/10万下降到2005年的53.53/10万,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超过3/5、结论 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温瑞英;曾红友;郭华;黄跃华;黄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妇心理状态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心理状态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早产的孕产妇为研究组,和研究组基础资料有同比性足月产的孕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推断孕产妇心理状态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高于对照组,在SCL-90的9个因子中,研究组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5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 精神因素可能是引起部分早产的原因.揭示我们在孕期对孕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指导孕期保健,可能减少早产的发生.

    作者:叶清晓;范开蓉;廖梦兰;李九凤;谢洁珍;吴春玲;白雪飞;王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北京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以及流入城市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现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结果 被调查的539名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9.6岁,90.9%已婚,其孕期早检率为43.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37.6%,选择回户籍地分娩的妇女住院分娩率(67.5%)高于留在北京分娩的妇女的住院分娩率(37.6%).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妇女的住院分娩率(63.8%)高于初中以下者的住院分娩率(46.4%).定性调查发现,流入地医疗保健机构、公安、街道等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是按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因此这些部门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时,面临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供妇幼保健的医疗单位的现有服务模式、收费标准等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 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下.建议政府在为医疗保健部门人员经费配置时考虑流动人口数量:另外,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多部门合作,改变现有服务模式、提供适宜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

    作者:安琳;高燕秋;郭春晖;段平;康楚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山市小榄镇调研分析

    以中山市小榄镇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有效体系和机制,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干预措施提高管理的覆盖率,分析如何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作者:何淑明;胡迎春;苏运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浙江三地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卫生服务(CHS)需求与利用,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三地的896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三地居民65岁以上人口占10.4%:两周患病人群就诊流向为CHS机构的比例为18.3%.CHS机构知晓率为76.2%;CHS机构利用率为34.6%,获得的服务主要是医疗和购药的占41.3%;对医务人员水平不放心是不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位原因,了解个人健康档案的社区居民比例为10.5%.结论 (1)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2)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作者:马海燕;刘婷婕;许亮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4-2005年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公平性程度,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对2004-2005年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社区医生人数、社区护士人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市政府投入经费等在人口配置上,2004年Gini系数分别为0.28、0.30、0.26、0.19、0.16;2005年Gini系数分别为0.23、0.25、0.27、0.16、0,均处于佳的公平状态.结论 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社区医生人数、社区护士人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市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经费等资源在人口配置上已达到较好的公平性.

    作者:李晓惠;郭清;陈健;徐良玉;陈旭嘉;卢祖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象山县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框架及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网底,也是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为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近年来象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2年起实施社区卫生镇村一体化管理,2004年分步实施了规范化建设,至2005年年底完成规范化建设206家.2006年在东陈乡和鹤浦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推行以社区医生责任制为主要模式的农村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建立三级预防保健网络.

    作者:叶众;鲍春华;贺国恩;史济忠;杨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评价

    目的 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水平进行评估.方法 模糊评价方法.结果 模糊评价结果显示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得分为81.33分,处于优秀和良好之间,水平较高.同时在反应性各要素中,需要改进的是:及时关注、就医环境和病人尊严.

    作者:张(鶄);姚有华;李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肺结核病咯血的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占20%~90%,大量的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其中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的防止肺结核病人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应对咯血病人合理施治,并加强护理.

    作者:刘贤叶;王金玲;刘晓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设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的做法与探讨

    1 基本情况雨花台区地处南京南郊,面积131 km2,现有人口约30万人(含流动人口),辖7个街道和一个开发区,既有城市地区,也有农村地区.2001年6月我区在南京市率先进行了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撤销了原区卫生防疫站,组建了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基层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各类疫情动态的监测和处理不及时,疾病预防控制效率低下,已经难以适应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文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当前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社区健康教育是城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搞好社区健康教育的关键.针对目前社区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不顺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供参考的对策,或许这些办法,对大家共同面临的社区健康教育困惑寻找其出路有着启迪的作用.

    作者:温泉;郭春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余姚市2002-2005年不同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为了解余姚市不同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更好地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余姚市2002-2005年城乡及山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幼珍;胡向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富阳市狂犬疫苗管理模式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在20世纪80年代,狂犬病在我国流行为严重,至90年代中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近年来,疫情快速回升.

    作者:周建兰;杜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疾病监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随着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疾病监测也不断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作者:刘国玉;任丽华;刘永跃;常晓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面临的伦理问题

    目前,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率较低,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已成为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要解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就必须完善卫生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制资源;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与宣传教育;强化医德教育,建立计划免疫服务供方与需方的互动交流机制.

    作者:陈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苏州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践与研究

    通过对苏州所辖昆山市实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研究,提出了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建立统一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描述了目标的基本框架与特征.

    作者:府采芹;韩卫;卢水生;李琛;徐军;周鉴民;金健宏;张殿;刘广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构建发展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试点中暴露出来的制度设计问题和制度运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其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罗遐;刘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品中结核杆菌和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目的 揭示鲜(生)牛乳、熟肉制品、冷饮及糕点中结核杆菌和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四类258份样品,利用高度选择性分离和鉴别显色培养基对结核杆菌,李斯特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鲜(生)牛乳受到结核杆菌的较严重污染,阳性率为19.09%,熟肉制品、冷饮中李斯特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1.79%.结论 鲜(生)牛乳受到结核杆菌的严重污染,熟肉制品、冷饮受到李斯特菌不同程度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加强.

    作者:刘钰;刘军;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通过疫情分析,发现广西农村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特别是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但经性途径传播的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专家估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艾滋病疫情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仍呈快速增长扩散之势,疫情将从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们针对目前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秀霞;李启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杨凌示范区成年居民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杨凌区成年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居民预防艾滋病的能力,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个乡4个行政村和城区4个社区4个家属院的居民,采取自愿、不记名方式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杨凌区成年居民对艾滋病的知晓程度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知晓率更低.有5.4%的居民没听说过艾滋病,59.5%的居民认为艾滋病不能预防,对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和如何预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知晓率较低.结论 杨凌示范区目前没有艾滋病报告,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艾滋病之根本.

    作者:崔灵绸;杜红莉;石娟妮;王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时期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思考

    21世纪的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取得了新进展.在新时期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意义重大.要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重点要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要立足于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任务的落实.

    作者:王燕;韩东;杨洪亨;孟庆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赤脚医生研究述评

    赤脚医生是指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中不脱产的初级卫生保健人员.他们为中国农村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具大贡献.对赤脚医生产生的原因、形成过程等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对赤脚医生的研究状况和不足给予简单评述.

    作者:李德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以人为本关爱健康——发展中的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疗室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疗室,作为首个浙江省全科医疗社区培训基地,是2001年在省卫生厅、浙江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和邵逸夫医院、区卫生局的领导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新兴科室.全科医疗科室作为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之一,在范连兴院长的带领下,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海市梅陇地区居民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上海市梅陇地区居民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阐述加强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调查梅陇地区居民311人,调查其个人卫生习惯和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83.28%的被调查者知道肺结核这个疾病;72.99%的被调查者经常会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仅有39.55%的被调查者会阻止随地吐痰.结论 提出加强肺结核防治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肺结核防治的关键.

    作者:唐开源;朱汇平;庞肖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灌云县结核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经济和临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结核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社会经济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3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的330例初治和143例复治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期2个月未、5个月末和治疗结束的随访问卷调查.结果 初治和复治病人2个月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0.0%和84.6%,全程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0.0%和79.7%.BMI指数、出现副作用和药品费用影响常住病人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随着BMI指数的升高,结核病人更倾向于依从抗结核治疗(OR=1.21,P=0.035);出现副作用的结核病人依从性差于无副作用病人(OR=0.14,P=0.020);在治疗过程中支付较低费用的病人依从性优于高费用组(OR=44.52,P=0.038).结论 灌云县结核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依从率,初治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复治病人,药物副作用和由此引发的医疗费用正成为该地区结核病治疗依从的障碍.

    作者:孙波;王伟炳;焦加华;朱凤东;单永梅;董青;徐飚;潘志保;严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奥运城市秦皇岛无烟环境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奥运城市秦皇岛公共场所的无烟状况、烟草广告的设置情况和地方性控烟办法的出台及实施情况,促进2008年无烟奥运城市环境的创建,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基础数据,初步确定各类研究对象的样本数量,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选择调查员进行培训,进入现场调查.调查结果经过核实无误后,统一录入Excel电子表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有效样本670个.公共场所641个,禁烟的247个,占37.6%.城市建成区27个场所,烟草广告13个,占48.1%.地方性控烟规定仅2个.结论 秦皇岛市尚未达到无烟奥运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作为奥运城市,秦皇岛市承载着文化和体育的双重功能,责任重大,任务紧迫.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地方法规,开展戒烟科研和国际合作.

    作者:任敏;薛信吉;曹大强;耿笑霞;王振明;贺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通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现状分析,包括水资源、城市供水、农村供水的状况,从水质污染、水型地方病、血吸虫病、水处理能力、季节性缺水等5个方面探讨了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建议.

    作者:王延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雨水收集利用工艺及安全饮用的观察研究

    该研究采用了环境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检测学、水生生物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了雨水收集的重大意义和雨水收集的可行性工艺,包括采集方法、储水池建设、水质净化等.同时,对天然雨水水质按降雨时段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所储存的雨水进行了卫生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水生生物学指标监测,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腹泻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证实,雨水的收集利用在社会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方面可产生巨大影响.有效的推广可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杨玉龙;崔佃贞;张学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抓住机遇勤奋工作迎接卫生事业发展跨入新阶段——寄语2007年

    一年滴尽莲花漏,岁末深处叙旧情.伴着时间的脚步,翻开散着墨香的日历,时光已将我们带入了2007年.如梭的岁月不仅伴着我们走过了20个春秋,也记录了我们在初级卫生保健这块沃土上,辛勤劳作、不断探索、努力拼搏留下的斑斑汗迹和酸甜苦辣.到2007年10月1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迎来了创刊20周年,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我们多年的不懈努力,经过广大作者、读者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厚爱,在我国卫生改革的百花园中,也有了我们辛勤培育的鲜花点缀.

    作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