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乡镇卫生机构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是由乡镇财政所下达预算指标,卫生院与财政所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由于我市地处苏中地区,其乡镇经济发展滞后,不少乡镇卫生院经费投入存在预算不到位、指标不落实的情况.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乡镇卫生机构上划到县级人民政府管理,经费预算指标相应上划到县级财政.如何做好乡镇卫生机构经费预算指标相应上划到县级财政工作,笔者认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着重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沈扣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为农民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村卫生室,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健康保健的需求,所以,在农村建立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势在必行.目前,在农村虽属试点阶段,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举办形式和管理模式多种多样.本文对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卫生院办的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探讨如下:
作者:刘保恩;王琥琳;孙桂芝;刘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经营管理,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2000年,我院进行了以院科两级核算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科室成本核算信息网络系统,医院全面提高了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建立起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于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医院药品收支结余上缴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缴存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经考核后,统筹安排,合理返还.医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对经济利益的流失,难免会在有意无意之中隐藏药品实际结余,给药品收支结余上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笔者现就医院会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规范财务核算行为,以便准确计算药品收支结余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赵立东;王颖;张成安;崔洪敏;王文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前,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触及到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卫生规划财务部门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知难而上、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挥作用是改革时期赋予卫生规划财务部门的重要使命.
作者:朱洪彪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掌握上海市用药基本状况,并比较其与美国药品零售价格水平.方法:统计分析1997年上海市医院用药资料,选取占购药金额约36.7%、列前23位的药品与美国同期药品零售价格进行比较.结果:1997年上海市用药种数为1 057种,总金额为1 426 965 197元,以抗感染、心血管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为多,占用药金额的56.46%.列前23位的药品中,以汇率计算,价格高于美国的有3种,其余均较美国低;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价格高于上海的有5种,其余均较上海低.总体价格比较,以汇率计算上海药品价格为美国的30%;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上海药品价格约为美国的1.1~1.5倍.结论:上海市的医院用药结构总体与文献报道一致,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张仁伟;胡善联;孙瑾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医院的经营观念.(1)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问题在于它还没有能够真正成为我国医院经营的指导思想与自觉行动,有许多做法与市场观念的要求不符.如医院对自己的服务质量不够关心,对病人需求不够重视,医院的经营方式不够灵活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医院的发展.(2)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医院会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改善服务、各种医疗服务资源得到了佳配置和充分利用.(3)效益观念.
作者:李祖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在医院管理中,如何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
作者:李良国;王淑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国务院体改办等8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逐步交由社会去办,也可通过医院联合,组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从医院分离出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尽快步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赵水长;周学山;史晓川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001年10月16~18日,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第17次学术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华东7省(市)卫生经济学会的负责人、卫生厅(局)规财处处长及论文作者60余人.年会交流论文35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作了题为<卫生经济的研究进展--第三届国际卫生经济学术会议情况介绍>的报告.在讨论中与会代表就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些同志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年会的时间虽短,大家的共同感觉是收获颇丰.
作者:遇勇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关卫生资源的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就其方法学而言,主要有需要需求法、工作量法、经济文化拟合法、资源/人口比值法等.每种方法各有特色,其目的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重庆市作为新的直辖市,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自身特点:(1)重庆市地域广、人口多(特别是贫困人口多)、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2)地处长江流域经济与西部经济结合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3)直辖市批准前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历史资料前后口径不一.因此,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钟晓妮;周燕荣;易静;邓先碧;吴开明;唐贵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已相对过剩,卫生事业已进入一个不进行结构调整就难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揭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分析成因,制定实现优化配置的对策.
作者:傅坤峰;宋树岐;李晓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一、目的与意义卫生总费用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以1年为计量单位)、一定区域用于健康促进的所有费用.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已被我国政府用于衡量卫生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卫生总费用研究成果正逐步应用于在确定卫生系统目标时提供一些必要条件与制约因素,并对主要项目和政策的监督实施以及卫生工作的绩效等提供一些评价依据.而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作为卫生事业发展指标之一,普遍用于国际间及地区间卫生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
作者:李亚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随州市,辖曾都区、广水市,全市国土面积9 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随州位于鄂北地区.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 300元,财政收入为69 835万元.
作者:江淑安;周厚高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998年辽宁省卫生工作会议确定鞍山市为全省区域卫生规划试点域市之一.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经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边规划边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贵齐;黄佩佩;白湘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以区域卫生规划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优化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在我国卫生领域虽然已形成共识,在以往的项目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区域卫生规划的全面推行仍处于起步阶段.要促使区域卫生规划真正实施,而不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必须注意解决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作者:周梅芳;王小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在卫生服务领域,由于我国一直实行政府办医院的政策,政府医院、企事业单位医院占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如个体诊所、股份制医院所占份额很小.从经济体制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卫生组织可分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而非营利性又可分为政府创办与非政府创办.根据目前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改革政策,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以非营利性为特征,并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
作者:尚凌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建立切合实际的医院经营诊断系统,是医院经营诊断的基本方法.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确定给病人做哪些特殊检查,查哪些指标,应做到心中有数.同样,要对医院进行经营诊断,就必须了解医院的经营情况,调查相关指标,制定诊断标准和掌握诊断方法,医院经营诊断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建立的.现确定了10个诊断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三项内容,即诊断指标及其意义、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作者:马安宁;管延羡;任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主体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通过各种形式对主体医疗保险起补充作用.在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如何采取各种补充医疗保险形式,解决主体医疗保险没有覆盖的范围、项目和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等问题,补充医疗保险与主体医疗保险衔接的空间有多少,如何进行衔接等,这些都是改革中面临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实践,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研讨.
作者:欧水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前,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关心对疾病的认识,而且将把健康作为当前和今后自觉追求的目标,成为人们愿意付出代价的一种更高级需要.
作者:梁来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配套改革.就医院改革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说,不仅有医院自身的问题,还有以往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延续下来的特殊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些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建立起适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代医院运行机制.
作者:巨秀梅;葛新华;苏小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已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正陆续在全国各地启动,它将对医院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者:林大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虽然在妇幼保健保偿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让决策者头疼也是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缺乏政策依据来判断入保者喜好哪些服务包,预付金应该是多少,哪类卫生服务提供者更具有经济效率?基于需方的支付意愿和供方的提供意愿及成本信息,确定母婴保健保偿服务包大小及预付金多少的理论分析模型,对供需双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实行以大服务包为主的保偿制是可行的,也是受欢迎的,预付金额宜在230~262元之间.
作者:徐凌中;王兴洲;王健;黄思桂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一、卫生经济研究的回顾自1997年以来,根据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卫生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一)关于卫生改革的环境和政府职能的研究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卫生发展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必然辐射和影响到卫生改革与发展.
作者:孙隆椿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