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按绩效付费方式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始实践.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巴西这7个国家主要把医疗保障付费是否有利于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否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是否使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否降低医疗费用及是否增加患者满意度作为医疗保障按绩效付费项目的绩效标准.这些国家的实践表明,医疗保障按绩效付费的绩效标准要符合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医疗保障按绩效付费不能以牺牲医疗服务质量为代价来换取良好的医药卫生费用控制效果.
作者:贾洪波;王清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国全民医保制度的优先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立问卷并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12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问题严重的占59.9%,认为医保制度整合对实现全民医保必要的占95.2%,认为现行医保整合制度问题严重的占51.3%.通过因子分析提出3个公因子,分别是提高卫生服务利用与医保制度的经济保护能力,实现医保制度整合与公平性和实现医保制度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性.通过目标重要性排序得出前五位具体目标,分别是实现三大医保制度整合、提高灾难性卫生支出能力、实现医保受益公平、实现医保管理机构的整合、实现医保覆盖公平.结论:现行医保制度问题严重,改革目标不明确.实现全民医保必须要对现行医保制度进行整合,但医保制度整合中问题比较严重.提取的3大公因子是我国全民医保应重点实现的优先目标领域,累计贡献率为64.545%.
作者:宋磊;吴群红;郝艳华;丁玎;樊华;高力军;梁立波;焦明丽;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文章剖析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施新会计制度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周珠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得到各级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本研究阐述了医院管理会计的内涵及其主要职责,对我国医院管理会计的现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许军;吴伟旋;向前;王秀英;刘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改善医患关系,我院与支付宝公司合作,推出支付宝公众服务窗,通过支付宝服务窗,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完成挂号、缴费、居家候诊、报告推送、室内导航等一系列的就诊过程,大大地方便了患者,但同时这种新的收款方式给财务处带来极大的挑战,本研究从财务角度出发,就支付宝业务对医院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构建指标体系对二级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方法: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文献检索等方法.结果:构建天津市二级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及核心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应用,汇编形成“天津市二级医院财务分析资料”及雷达图,定期发布财务状况评价报告.结论:二级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及应用工具能为二级医院管理层及时把控和调整医院运营提供财务数据及分析支持.
作者:李智春;李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考察地方财政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法:基于200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并与传统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集聚效应,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不但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结论:相邻和具有空间经济关联的地区应加强合作,使经济实现共赢;政府应充分利用地方财政卫生支出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加大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作者:罗丽丽;彭代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卫生费用核算是国际上衡量卫生筹资的宏观指标.本研究旨在对2013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2003年)的框架进行核算.结果:2013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1 248.6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78%,人均卫生总费用为5 170.2元.从筹资结构来看,呈现以社会筹资为主的特点.同期卫生总费用(机构法)1 364.31亿元,其中医疗机构占比高达83.8%.总体来说上海市卫生筹资总体较充裕,但结构不平衡,费用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布也不平衡.结论:建议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卫生筹资的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外来就医监管和报销机制.
作者:王常颖;王力男;李芬;李潇骁;胡善联;金春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012-2014年四川省公共卫生财政配置的公平性.方法:小地域研究方法.SPSS 19.0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该省各地区社会剥夺水平与健康需求指标间高度相关;剥夺水平高的前五位地区依次是甘孜藏族、凉山彝族、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广元和资阳市;而公平调节构成指数(EAS)值大的五个地区依次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充、成都、资阳和宜宾市;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占全省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的比例”(DPF%)的变异很少能被EAS和“各地人口占全省人口百分比”(Pop%)所解释.结论:四川省公共卫生财政配置的公平性有待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卫生财政配置“公平性”的目标明确定位;配置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作者:张敏;彭云;李扬萩;孙丁;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根据北京市三个区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偿数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定性访谈和定量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房山及平谷三个区县大病补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绘制集中曲线等方法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偿前后农民受益公平性及其变化.结果:三个区县大病补偿后实际补偿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医保补偿费用集中指数为0.021 2,大病保险补偿费用集中指数为0.011 2.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未能起到弥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补偿费用分布偏向富人.对地区间横向比较,高收入地区大病补偿偏向于穷人,低收入地区大病补偿偏向于富人.
作者:马千慧;高广颖;马骋宇;贾继荣;那春霞;俞金枝;段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门诊补偿从家庭账户转向门诊统筹过程中呈现的特征与趋势,揭示制度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时间序列为基础,运用Excel 2007统计图表开展比较分析,利用SPSS 13.0开展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新农合的门诊受益面大幅度提高,村级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高于乡级,门诊就医人群和补偿资金更多的流向乡级,村级医疗机构更易存在道德风险,门诊受益推动住院率持续增长.结论:门诊统筹较家庭账户更能激发门诊需求,需要管控村医在门诊服务中的道德风险,应该关注村医在基本医疗与公卫服务之间的功能定位,探索延伸门诊统筹至县级医院日间手术以降低住院率.
作者:彭美华;曾令和;胡平;朱才华;耿子扬;孙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控费效应,为完善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统计学研究,整理分析药品中标价格及药品费用两方面指标数据.结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存在缺陷造成控费效应不显著.结论:以“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为总体方针,对招标采购制度、医疗制度以及医保制度进行完善.
作者:丁锦希;龚婷;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以建立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之有效的公立医院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方法:文章从医院管理基础和数据基础出发,研究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核算流程、分析应用,试图寻找共性的、规律性的特征信息.结果与结论: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全面实施已有三年,各家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基本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科室核算向着规范和成熟的方向不断发展,但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等内容的核算依然缺乏统一规范,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数据仅仅满足于报送要求,而在数据分析和管理应用方面缺乏经验.
作者:薛琴;唐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解决目前医院在科室成本核算过程中采集数据的HIS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科室设置不一致的问题.方法:将两个系统内部科室设置字典进行对照,梳理出一套适合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本责任中心.结果:采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HIS系统这两个系统内部完整的科室代码和科室名称,将所采信息依据核算要求列入科室成本责任中心对照表.结论:通过对照能够实现系统间信息的协同性,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效率.
作者:江蒙喜;李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美国集中采购组织实施的效果,为我国药品采购制度改革提出建议.方法:在分析国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集中采购组织的实施效果加以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集中采购组织在美国很受质疑,主要集中在集中采购组织能否为医疗机构节约成本、可能导致垄断、药品短缺以及抑制创新四个方面,其“合同管理费”的收取是争论的焦点.结论:建议要让市场机制在药品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取消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标采购模式,发挥中介组织在药品采购的作用.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则、统一操作标准,落实“带量采购”,严格执行置价挂钩,让集团采购的效应真正的发挥.
作者:常峰;刘洪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安徽省公立中医院的服务效率进行评价,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典型指标的筛选使用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和相关分析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县级公立中医院的服务效率.结果:从总体上看,综合效率有效医院占被评价中医院的52.30%,技术有效医院占被评价中医院的63.08%,规模有效医院占被评价中医院的53.85%.结论:应适度扩大县级公立中医院规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要素配置的技术效率,加强医院运营管理.
作者:吴雨静;赵林海;卢曼曼;江启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型医疗设备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因素,再经包络分析(DEA)计算各影响因子对设备产生效益的权重,从而构建评价体系.结果与结论:建立了AHP结合DEA的医疗设备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验证了该模型体系的效果,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评价大型医疗设备效率.
作者:钱正瑛;金伟;杨俊;沈崇德;何彩红;张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从资源分布角度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省际之间、城乡之间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为下一步卫生资源配置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资源分布指数(IRD)对2009-2013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卫生资源配置整体有向好趋势,但省际间、城乡间仍有明显差距.结论: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和法制保证缩小卫生资源省际间、城乡间差距.
作者:井淇;徐凌忠;赵思琪;王欲晓;陈昭君;迟俊涛;程杨杨;许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城乡卫生资源差别基尼系数和收入差别基尼系数作为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与收入差距的度量指标,利用1991-2013年卫生总费用中城乡两个部门卫生费用分配比例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城乡卫生资源差别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将会上升0.308 7个百分点.结论: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作者:韩民春;朱森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对试点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带来的影响.方法:对试点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具体情况以及改革前后的医疗服务量、收支情况、药占比和医保基金支出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等平稳增长;医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医保支付比例有所上升.结论: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建议应更加完善补偿机制、优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控制药品价格、推进医保政策改革,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良性发展.
作者:吉科一;陈天琪;黄晓光;吴华氽;郭文瀚;陈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医疗资源、业务状况和经济运行现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业务量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公立医院医疗效率逐年提高,药费控制仍需加强,民营医院数量和业务量增速较快,但平均规模小,业务量占比少,费用控制情况不理想.结论:发挥民营医院专业特长,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取消政府部门对医院的评级.
作者:尼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基层医疗机构向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使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工作手册》的途径,探索新的推广途径.方法:在病历手术信息填写中,将手术操作分类与新价格项目规范进行对接,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临床医师前台使用新价格规范的手术项目名称,后台程序自动匹配手术分类名称.结果:采纳新项目规范的名称,对其重点专科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支撑.结论:通过对接,尝试性地培养临床医务人员的价格思维,从而有效推动新项目规范的实施.
作者:林琳;邢代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新疆某医院药品使用情况的调查,比较不同价格区间、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间的使用差异,了解目前新疆药品定价模式,分析现行医疗体系背景下,药品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奠定基础.
作者:李力;杨焕荣;李建文;李昕;姜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质量调整生命年的计算方法进行系统阐述.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举例分析,详细说明质量调整生命年的计算原理,重点探讨折现和基线效用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对健康效用值和对应时间的准确测量是计算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基础;对于未来的成本和健康收益,均需进行折现;计算QALYs的组间差异时,可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基线效用值进行控制;由于QALYs计算过程中涉及诸多技术环节,对其研究质量进行科学评价非常必要.结论:通过文章对质量调整生命年计算方法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成本-效用分析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官海静;徐菲;刘国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学习型组织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在实施“小药箱”工程中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实例,揭示了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改变我国传统行政组织的固有弊病,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并培育出可持续创新的创新型组织.
作者:娜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农村公共卫生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法:构建二者关系的VAR模型,以江苏农村2000-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公共卫生均等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促进作用;农村经济增长对卫生均等化的提升虽有显著意义,但影响较弱.结论:健康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本作用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我国双重转型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者:詹祥;周绿林;陈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量化考察,尽快实现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方法: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选取13个子指标,从综合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基本医疗提供能力、财政投入能力四个纬度量化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结果: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竞争力为0.711、0.457、0.426,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北京、天津、河北,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综合能力和地区的GD.P呈相关关系等.结论: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均等化的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海南省直属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与效率,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尝试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相关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对海南卫生人力、机构数、编制床位、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财力及医疗服务效率等进行分析,用比较分析法对海南与全国平均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对省直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海南省资源配置不公,倾向城市医院;县级医院每职工平均门诊人次比城市医院高;城市医院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以及病床使用率比县级医院高.结论:优化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严格分级诊疗;实行特大重病医保门诊报销和扩大医保药品报销病种和范围,减轻患者负担;实行医疗监督,限制过度医疗.
作者:刘春平;黄顺;李达芳;肖秋菊;廖小平;曾渝;陈燕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新疆县级公立医院规模和布局建设的进展情况.方法:收集78家新疆县级医院的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与2010年相比,2013年新疆县级公立医院医技人员、资产规模、床位数、服务量及收入逐步增长;(2)单次诊疗成本和单次住院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1)新疆县级医院区域分布不合理,需要完善医院布局;(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作者:孟利国;王海燕;姜锡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