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对个体决策与行为规律的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基于有限理性、框架效应、易得性启发式和有限意志力等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医疗卫生助推政策,在医保政策流程优化与参保行为促进、器官捐赠率的提高、健康教育宣传与健康行为干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医疗卫生领域的助推政策可能会带来无法提升个体效用、过度助推、成本效率分析研究缺乏和伦理问题.公式化的行为规律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与实验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廖成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实践、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的规制路径.方法:选择民族8省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民族8省份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实践、举办实践与运行实践,归纳总结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实践.结果:我国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当前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深度贫困制约社会办医患者就医度,政策保障不足制约社会办医医疗市场竞争力,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制约社会办医人才集聚等三方面.结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应当规制制度建设路径,规制行业监管路径,规制医联体公私合作路径的规制路径.
作者:王亦龙;何爱红;张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文章介绍了武汉市医疗保险中心的肿瘤标志物审核规则政策,并就肿瘤标志物检测指南标准、检测现状、审核规则制定过程和实践使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该规则对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规范肿瘤标志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医疗机构专家参与医保审核规则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荣虹;周丽敏;李迎;喻晶;蒋晖;雷旦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靶向药纳入医保报销前后医疗机构的费用指标变动,为医保支付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参考北京某肿瘤医院靶向药政策改革前后各月月份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探讨靶向药政策改革后的即刻影响和长期趋势.结果:靶向药政策改革后日门诊量每月上涨20.04人次;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的趋势变化分别为下降33.44元和下降468.75元,药占比的趋势变化分别出现1.80%和1.89%的涨幅;门诊辅助用药比例有0.61%的长期降幅趋势;患者的自费比例当即下降,实际补偿比例有所提升.结论:靶向药纳入医保,患者的个人负担得到一定控制,能够提升临床合理用药,但会带来基金和药占比考核的双重压力,需要顶层设计进行统筹与综合治理.
作者:陈治水;冷家骅;高广颖;刘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国外药物经济评价在药品遴选中的应用,探索我国药品遴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英国及泰国等国家的药品目录遴选过程以及药物经济学方法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利用药物经济评价结果进行药品遴选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方法,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在各国也比较成熟.结论:引入经济性评价方法完善我国药品遴选流程,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推动药物经济学科发展、破除以药补医.
作者:乔家骏;曾旖旎;傅鸿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测算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资金的服务能力提升绩效,探寻省际之间绩效差异背后的原因,为未来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资金的优化配置提供改进思路.方法:基于2011—2015年数据,采用非径向的SBM模型测算各省利用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资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效率.结果:(1)大部分省份存在着效率改进空间,省际效率差异较大;(2)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对效率的引导作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中医药人才培养难度大,基层人才缺乏,对就诊者吸引不足,床位运营成本压力大,而大型医院扩容意愿不足,部分省区存在产出不足的情况.结论:扩大总体投入规模、强化绩效考核引导、落实《中医药法》等配套措施协同效力,有助于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服务能力绩效的提升.
作者:王海涛;朱佩枫;陈婷婷;史文川;卜胜娟;孙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运用政策信息转化法以及文本挖掘法,构建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效果评估的三级指标体系,为有关部门制定药物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政策信息转化法,将《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粤卫〔2010〕123号)的政策目标进行信息转化,运用文本挖掘法,通过分词处理、停词处理、R包统计词频、制作词云,形成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初选了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以及25个三级指标.然后再运用文本挖掘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咨询课题组专家,去掉重复以及不容易完成的部分三级指标,形成终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19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论: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可用于对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作者:秦艺蓉;尹玉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广西2013—2016年全科医生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配置全科医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集中指数与基尼系数对广西全科医生配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广西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且配置不匀衡,存在倾向于经济发达区域的不公平,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明显.结论:强化政府主导功能,持续加大对全科医生发展的投入,引导全科医生配置向经济欠发达及边远地区倾斜,增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周晔玲;蓝相洁;司明舒;李振峰;李士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西藏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力资源现状,为完善西藏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计划和优化检验科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对西藏20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西藏各级医疗机构检验人员专业背景符合程度较高(91.72%为医学检验);年龄结构合理,青年(21~40岁)占80.92%;学历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但是整体水平偏低,其中大专及中专比例分别为50.76%、21.97%,无研究生学历;初级职称人员高达70.99%,而高级职称仅占1.23%.结论:西藏各级医疗机构检验人员学历和职称水平有待提升,应通过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等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作者:贺平;强巴次仁;普布次仁;达瓦;何树梅;次仁玉珍;格桑曲珍;王宇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近年来,许多医院为了提升物资管理的专业化及物资管理效率,探索与专业化公司开展SPD项目合作(以下简称SPD项目),以减轻医疗物资库存给医院带来的资金占用浪费,缩短资产周转时间.因此以风险为切入点,就医院SPD项目在资产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构建相应的风险监控指标框架.目的在于:(1) 帮助识别项目存在的特殊风险;(2) 有利于医院防范相关风险;(3) 减少医院因此受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作者:吴涛;任臻;王琼;张文昊;寿程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我国深化卫生健康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现状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效力、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偏弱;共同事权数量繁多,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缺乏协同性,未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改有效衔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合理,抑制了地方卫生支出的积极性.基于以上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建议:加快法律政策的制定,在不同层面上指导改革;明确卫生事权清单,制定卫生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顺同级政府内卫生事权;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增强卫生转移支付力度;转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促进政府服务以公民为中心.
作者:肖蕾;任田;邓佳欣;张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全国多地单病种政策调研和结合笔者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单病种付费政策执行中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全国统一单病种付费政策的必要性、紧迫性.建议优选单病种标准定额付费制度,支持患者额外付费获取差别医疗服务,规范单病种付费会计核算等政策.
作者:梁秀林;侯红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总结香港地区按服务单元收费的经验和进展,提出我国内地地区推行按病种付费同时完善按服务单元收费的政策建议,并提出采用服务收费标准靠近成本的原则制定收费价格并且定期审核服务成本与定价的建议,为我国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丛鹂萱;王海银;张晓溪;周佳卉;金春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院前急救收费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真正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中国已有的院前急救费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英国、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的院前急救费用的先进经验,为中国院前急救费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
作者:姜可欣;焦明丽;Anastasia Gamburg;李雨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数权衡法在EQ-5D效用与社会价值转换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从社会群体角度对卫生干预方案实施更全面地分析,以期提高卫生决策的公平性.方法:引入人数权衡法对两种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进行成本-社会价值分析.结果:社会价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社会价值改进无统计学差异,故采用小成本法比较两项治疗措施在成本上的差异.结论:人数权衡法可较好地实现通用EQ-5D 量表健康效用值与社会价值的转换,并可结合成本数据对不同干预措施开展成本-社会价值经济学评价,具有良好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远;王斯玥;刘畅;高海亮;张聪;姜婷婷;朱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借助分析2016年省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指数(PH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别构建普通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比介绍GWR在卫生经济领域应用的优势.方法:采用莫然指数Moran,s I分析省域PHI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分别构建OLS和GWR模型估计PHI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结果:省域PHI存在正空间自相关,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弱集聚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投入、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城市化水平是PHI的主要影响因素,GWR估计的各省域回归系数存在空间异质性.结论:在处理卫生经济领域中跟地域相关的问题时,GWR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更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时涛;李士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近5年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的费用情况,探求黑龙江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费用影响因素.方法:对 2013—2017年出院的7 558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费用构成分析,并对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药费占比逐年降低,治疗费用占比逐年上升.影响平均床日费的主要因素,按其对平均床日费作用由大渐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年龄、患者来源、全自费、全公费、住院次数、其他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和妄想性精神障碍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增长.
作者:吴超全;张博程;张力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高效地运行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4-2016年32个省级行政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数据,分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地区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但使用率低,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实现百分百覆盖,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在90%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仍有上升空间,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迅速.结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仍需在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项目动态调整以及项目考核评价等方面继续改进.
作者:汪志豪;杨金侠;陈馨;李小宁;谢翩翩;刘万奇;刘瑾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剖析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差异,重点关注公立医院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制定出适合行业特点的医院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充分论证公立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全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领域已取得制度成果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提出公立医院应当通过信息化平台的一体化整合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实践先行者的作用,引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开创新局面.
作者:潘佳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财务信息交换的新技术,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因此,将XBRL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会计中是十分必要的,定会促进我国医院管理会计有更新的发展. 通过介绍XBRL的概念、优势以及目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而论述了XBRL对管理会计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XBRL在医院管理会计领域推广应用的措施.
作者:郑德亮;冯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分析《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科目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探索通过科目对照表,找到一种新旧会计科目衔接的通用方法,并基于科目衔接关系图,建立新旧科目对照表,按科目类别找到科目衔接关系,进而依据新旧会计科目的衔接关系,形成医院政府会计科目体系.
作者:黄艾;陈燚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基于博弈论分析县级医生在县乡两级服务协作中的行为选择,为促进县乡两级服务协作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县乡两级服务协作中县级医生诊疗方案选择的博弈模型,分析县级医生服务协作对县级医院、医生本人、患者三方的损益.结果:在县级医生服务协作中患者受益大,县级医院只有在医生愿意主动协作且有足够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协作.结论:目前我国县乡两级服务协作方面缺乏对医生行为的制度约束,分级诊疗配套制度不合理,医生在服务协作时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等,医生缺乏协作动机,而县级医生的收益大部分取决于政策及绩效的激励,目前条件下县级医生不协作为现实优方案.从博弈论角度出发,为更好激励县级医生进行服务协作,需要加强其对两级服务协作的全面认知,改变其收益构成,降低服务协作的成本.
作者:韦倩晨;张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看病难看病贵源于越级诊疗,越级诊疗源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新医改以来,国家的大量投入,反而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探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体制根源,才能寻找到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现实路径.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实施分级医疗的必由之路.医疗机构行政化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政化根源在于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只有从体制改革入手,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去行政化,才能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作者:蒋春灵;付建华;李银才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