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9906
  • 国内刊号:23-1221/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5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5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医学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木香化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5例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木香化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5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B超检测未发现任何明确病因的疾病.其中男性32例,女性43例,年龄20~65岁,病程半年~5年49例,5年以上的26例:动力紊乱性消化不良38例,溃疡样消化不良17例,反流样消化不良12例,混合及不定型8例.

    作者:高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例

    胆道感染和胆结石是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园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48例疗效观察--附克罗米芬治疗12例分析

    排卵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常见因素之一,发病率较高,笔者在不孕症临床诊治中,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子宫内膜变化,自拟助孕Ⅰ、Ⅱ、Ⅲ、Ⅳ号方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秀;张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蜈蚣细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五年来运用自拟蜈蚣细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取得颇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锦年;陆秉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降脂心康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1选题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防治高血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防治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是我们医务人员的重大责任.虽然当前有很多西药治疗此病,但祖国医学中药治疗此病更有其突出的意义.我所从1984年至今用自拟的降脂心康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晓红;马晓光;马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隧道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45例

    采用切开挂线隧道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45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0.5~1年,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作者:黄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68例分析

    鉴于目前闭经发病率逐年上升,激素治疗不易被患者接受,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采用中国宋代太医局编<和剂局方>的古方四物汤为主方加味,通过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68例,有效率88.8%,故总结如下.

    作者:王琪;赵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视神经萎缩11例疗效观察

    1994-10~2002-10月期间,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1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报告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小29岁,大65岁,平均50.8岁.病程半年至三年,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低0.02,佳0.2.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8例,周边视野狭窄3例,象限性视野缺损3例.眼底检查:单纯视乳头颞侧苍白者2例,视盘完全萎缩者5例,动脉血管变细.

    作者:于可成;方蓓;汪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膜性口炎的临床观察

    膜性口炎主要表现症状为口腔粘膜急性发炎,而发病不限年龄和性别.其特点是发病快,口腔内粘膜见有成簇红色斑点,并伴有全身不适感.如治疗不及时,斑点会迅速糜烂和疼痛.笔者临床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汉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辨治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病症,因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肺部疾病溃到胸膜腔,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西医治疗原则首先为排气,其次是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约有20%的复发率,疗效欠理想.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配合排气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东;茆俊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柴胡舒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我在2000~2002年期间,收治101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肝郁犯胃,胃失和降为病理机制,治以柴胡舒肝汤,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发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微粒测定

    注射剂特别是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对机体造成的危害已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较大的微粒可引起血管栓塞,导致静脉炎和形成肉芽肿等不良后果.

    作者:景慎良;刘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中成药质量管理的几点看法

    中成药是中医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在防病治病、抗老防衰、滋补强身、养颜美容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所以临床上对中成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成药的剂型有很多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就收载了二十六种剂型,另外,现在还有许多中西药合并新的剂型.

    作者:周永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姬松茸颗粒剂扶正作用的实验研究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u)又称巴西菇,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姬松茸富含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姬松茸颗粒剂系采用新工艺从姬松茸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粗多糖的一种制剂,我们对其抗肿瘤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明;张云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中药应付与实付

    临床中药饮片的处方应付与实付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的大问题.中药处方应付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和各省市用药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以下简称<省规范>)和各省市用药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以下简称<省规范>)所规定的付给一定规格的饮片;中药实付是指中药调配人员按照中医处方的每一味药实际调配付给的中药饮片.

    作者:黄瑞芹;李春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颗粒对心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Ⅰ)

    血府逐瘀颗粒能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明显的抗大鼠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王冬妮;王建明;孙淑贤;李健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针足三里对腹部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腹部术后,病人胃肠道运动从抑制到完全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术后并发腹胀是临床常见而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刀口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为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腹部手术手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我院2002-9~2003-9日住院期间的132例腹部术后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东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少精不育128例

    目的:探讨针刺生精的作用.方法: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肾俞、关元、脾俞、足三里,每日针刺一次,2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连续针刺4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128例中痊愈42例,有效7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19%.结论:针刺有较好的生精作用.

    作者:庞保珍;赵焕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LDVT)是在某些情况下,血液于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并阻塞静脉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1]1864年,魏尔啸(Virchow)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作者:李天宇;高杰;李令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它是一种以骨矿量低下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量降低,脆性增加,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也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其发病因素的多源性与复杂性,现主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分为一般理性治疗和增加骨量,改善骨质的针对性药疗方法两类.

    作者:陈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盆腔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疼痛,呈持续性,伴腰骶部酸痛.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宫颈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小腹压痛等症状,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据临床资料,现有逐年增多之势,约占临床病人的20%左右.对盆腔炎的治疗,现代医学须用大量抗生素来抗菌消炎,仍不免有二重感染之嫌,但经中医药多途径治疗,均已取得较满意疗效.具体方法多为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合治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桐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对IgA肾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保守治疗颈椎病浅析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者.手法推拿针灸、针刀疗法及中医药都是颈椎病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韩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普济消毒丹加减治愈湿热型臭汗

    病例:张某,男,43岁,1999-8-11日初诊:一个月前去南方经商,因商事不利而郁闷,加之北方人不耐湿热而中暑,无体气史.主诉:身热、多汗而臭.头部前额及颞部,胸胁、腋下、腹股沟,阴囊等处汗多臭味明显,汗出身热不退,感觉身体沉重倦怠乏力,脘闷腹胀、烦躁,口腔有热臭气、口内粘滞不爽,头部昏胀如裹巾,口干不渴,饮食减少,小便短涩,虽冷饮空调汗仍不止,身热不解,沐浴之后身热不退,臭汗不减,病情日重,自感臭汗难闻,特来求医.

    作者:顾国山;赵广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理特征,治疗难度大且易于癌变,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笔者用半夏泻心汤结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重症婴幼儿腹泻

    重症婴幼儿腹泻又称中毒性腹泻,其病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如护理得当,有利于病情转归.发病特点为:频繁腹泻,每天10余次或几十余次,呈黄绿色稀水便或蛋花样便,量多,患儿有明显中毒症状,如高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腹胀、嗜睡甚至昏迷、惊厥,脱水症状严重等.从1997年~2001年,本科室收治398例腹泻患儿,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方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谈安全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

    安全是人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现将30余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怎样做好安全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陈梅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郁脾虚型泄泻的护理体会

    肝郁脾虚型泄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临床表现以胸脘痞闷、嗳气、食少、腹呜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失气频频等为特征.在治疗过程中配备饮食、情志等方面的护理,会使病理缩短,疗效提高,现将本人临床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戴元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速战速决中医临床特色的产生原因及形成经过

    我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前,与大多数人们一样认为中医的临床疗效很慢.但自己从事临床工作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速战速决的临床特色.这与许多偶然的意外临床治验及自己有意无意的确保较高有效治疗比率有关.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顽固性失眠

    血府逐瘀汤系<医林改错>方,由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牛膝、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甘草所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诸症,笔者近来用此方加味治愈一例病程长达二年之余的顽固性失眠患者,特将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作者:赵广文;顾国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