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9906
  • 国内刊号:23-1221/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5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5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医学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探讨

    本文用小青龙汤原方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从而进行疗效评估,表明该方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锐;韩晓花;常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55例观察

    小儿泄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症的儿科常见疾病,脾虚型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作者:杨柳;徐东成;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脾益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诊断及疗效标准收治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一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搪尿病肾病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鞠宏宇;张传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百部洗剂治疗婴儿湿疹96例疗效观察

    婴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由于剧烈瘙痒常使患儿烦躁、睡眠不安、纳差及消瘦,病情顽固缠绵难愈.笔者自2006-01~2008-05月,应用自拟生百部洗剂治疗婴儿湿疹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观察

    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病因,占50%以上,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妇女中比例更高.妇科炎症、特别是盆腔炎症是导致输卵管炎症的主要原因.我站近年采用以中药外用保留灌肠为主、辅以口服中西药物和下腹部热敷的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萨日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每周消耗量、中医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及中医症状疗效分别为86.67%、75.00%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3.33%、46.67%和6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硝酸甘油每周消耗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严锋;徐重白;谷雨;周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治以中药寿胎丸加味口服,同时用黄体酮肌注,维生素E口服,对照组仅用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肯定.

    作者:沈亚琴;吴晓华;魏静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金化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清金化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并与单纯西药组87例对照,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87例,男性50例,女性37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均龄41.5岁,病程4个月到5年,对照组87例,男性45例,女性42例;年龄小30岁,大56岁,均龄43岁,病程3个月到10年.

    作者:关羡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胫腓骨骨折90例病人,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甘露醇治疗,分别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75.5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五汤加减能有效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

    作者:尹永涛;付崇;赵伟杰;孙永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43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5-05~2009-05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86例,所有患者都经妇科检查和超声柃查确诊.将其随机分2组;治疗组43例,年龄32.52岁,病程(8.32±3.2)个月,肿块直径(4.32±0.78)cm,对照组43例,年龄(33.45±8.42)岁病程(6.21±5.0)个月,肿块直径(4.70±0.7)cm,两组病例年龄、病程、肿块大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通络化纤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纤维化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化纤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通络化纤颗粒不仅能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症状、体征,而且能改善肺功能,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振华;韩迪;张碧海;杨质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脾补肾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针对妇科疾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了健脾补肾理论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明确了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认为脾肾双亏是诸多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进展期胃癌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进展期胃癌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肿瘤近期疗效和症状改善疗效.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份缓解4例,无变化14例,恶化10例;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明显,安全而无副作用.

    作者:高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痛风婷治疗痛风的疗效观察

    近年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加以预防治疗会出现严重的肾病及关节畸形.为此我们研制出中药痛风婷系列治疗痛风,疗效满意,笔者于2007-09~2009-05月以痛风停胶囊治疗痛风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志;王学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面瘫宁加减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营养神经,抗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础上辅以中药口服.结果:冶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x2=8.801,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高丽红;路学荣;胡雪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中西医防治

    肛缘水肿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它的产生包含了生理、手术及护理等多个因素.目前中医内、外治法,西医内,外治法,微波等其他疗法及手术预防等多种治疗措施,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对防治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均有比较确切的疗效.

    作者:周金莉;樊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补肾利湿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5例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波动大,症状改善不明显,而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虽能有效控制血压,但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已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龚健冰;郑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张仲景三承气汤在宋金元时期的发展解析

    张仲景三承气汤是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宋金元时期三承气汤的理论与临床有了很大发展:此期三承气汤的使用分为进药法和退药法;在三承气汤中加入甘草、生姜、大枣之类,体现攻补兼施思想;以舌诊法为指导恰当使用三承气汤;三承气汤可灵活应用于老年和壮年,并可用于外邪由表入里的各个阶段.

    作者:丁怀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桃红四物汤新解

    桃红四物汤古代主要是应用于妇科月经病,现代各家对其有了更广泛的理解,使其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病证.

    作者:丁艳杰;张前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采用吞咽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项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吞咽康复训练.30天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伟;夏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电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百会、风池、天柱、风府、央脊穴、丰隆、阳陵泉进行电针治疗.结果:连续治1个月,临床治愈.结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宋玉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肘疗推拿法对慢性腰背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肘部推拿的综合运用对慢性腰背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腰背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肘部推拿组44例;常规推拿组44例.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前后两组痛点和痛阈测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肘部推拿组治愈率63.6%,常规推拿组治愈率34.0%,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对于腰背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短期疗效,综合运用肘部治疗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作者:谢雷;李敏;付崇;赵志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失眠症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4.23%.

    作者:董建萍;杨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脊柱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分析脊柱推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以脊柱两侧膀胱经为主,运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等进行治疗:并加以脊柱小关节松动术.结果与结论:脊拄推拿法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优点.

    作者:王晓伟;包鑫刚;刘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针疗法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febralDiscProtrusion,LIDP)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LIDP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疗法结合腰椎牵引观察组与单纯腰椎牵引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腰腿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更能缓解LIDP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和提高临床治愈率.结论:电针疗法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减轻腰腿疼痛症状和提高临床疗效,电针疗法在治疗急性LIDP中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勇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电针对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选百会、印堂、天枢、膻中、关元、中脘、太冲、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进行电针治疗.结果:连续治1个月,临床治愈.结论:针灸在迅速缓解情绪低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改善饮食、消化、睡眠等多系统症状.

    作者:任磊;何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C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神绛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中发病率高,约占60%~70%,多见于30~50岁者.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癌放化疗导致肺纤维化中医药干预的研究现状

    肺纤维化是放化疗治疗肺癌为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中医认为该病是以肺为中心的多脏器病变,正虚痰瘀互结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临床治疗应详审病机,辨证论治,灵活应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清肺化痰等法,配合针灸治疗,发挥中医药多靶点治疗的优势.本文拟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原则等方面,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概述.

    作者:贾英杰;李小江;孙一予;陈军;张莹;黄敏娜;包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部感染

    活血化瘀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应用了数千年,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关于活血化瘀法的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活血化瘀法应用于肺部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祎;朱(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关系的认识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关系的认识糖尿病(diabets mllitus DM)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系统中常见的两大类疾病.研究发现[1],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动物模型都存在胰岛索以外的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其中在诸多的激素分泌异常中,甲状腺异常占重要的位置.

    作者:王晓红;吴学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

    近年来,中医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疗效也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从近三年中医辨证治疗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进展

    从辨证分型等多方面对近年国内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并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复发减少、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值得继续发扬.

    作者:曹泽慧;张传方;王梁;罗金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再论脾虚病理生理学实质——正确的科研思路与方法

    国内对证的研究多停留在设出几个指标来揭示证的实质,然建国以来已50多年的研究,迄今距离理论上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仍可望而小可及,以作者等的研究经验,中医证内涵三个层面,有一定的衍化规律,绝非通常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所能解释与相互结合.

    作者:黄柄山;Steven Aung;何玉信;郝吉顺;杨长青;李爱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伤寒论》喘证辨析

    对<伤寒论>六经中出现的喘证结合其他方法加以分类,对其病因病机、症候特点、治法和方药加以阐述和说明,以期指导临床,很好的提高疗效.

    作者:张新迪;李金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首乌黄精汤治疗肾精不足型眩晕临床体会

    根据眩晕的病症、病性提出病位在脑,再依照眩晕临床辨证分型,选择肾精不足型用首乌黄精汤填益髓对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更加明确眩晕病住在脑,肾精与脑髓密切相关.

    作者:韩庆春;张婧婧;王晓伟;武峙璇;程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五脏相关浅谈肝生痰

    痰是指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中医学所论的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痰指产生于呼吸道或鼻腔,由其枯膜分泌的粘稠、混浊的液状物质.

    作者:邱勇飞;古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程序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脑梗死患者在疾病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出现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其中以抑郁、焦虑、自卑为多.

    作者:张燕;都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术室人员对HBsAg阳性手术病人的职业防护

    我国是乙肝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人群中HBsAg阳性携带者约占10%,而乙肝病毒经血液、体液传染.对经常接触血液的手术室人员来说,如何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殷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外感引发肾病反复举隅

    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肾脏病病程较长,蛋白尿的控制对其长期预后意义重大,在停用激素后或激素减量过程中,虽病情稳定但常因为外感而诱发,使病情出现反复,尿常规检查表现为本来蛋白转阴复又出现蛋白尿,此时若不能很好的控制,往往使前期治疗功亏一篑,致使激素重新加至足量,给病人带来巨大心理负担.

    作者:王强;朱敏华;于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温胆汤临证举隅

    笔者运用温胆汤治疗多种病症,每多见效,兹举案例3则.1 心悸李某,女,52岁,2007-05-03日就诊.阵发性心悸3年,常因劳累,情绪刺激诱发,曾做心电图示:频发室早,T波下降.

    作者:贾伟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热凉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P),是一种由多病因作用于有遗传背景的个体,由lgA介导,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多个系统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症,以皮肤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炎或关节痛及肾炎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作者:吴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谈小大不利治其标

    吾曾治一患者曾某某,76岁,女性,当时由家人推至病房,视其精神倦怠,面色苍黄,少气懒言,口中浊气,片刻之后出现神识欠清,追问病史得知十余日大便未行,且时有恶心欲吐,左下腹触及条索状硬块,舌瘦红,苔少,脉弦.

    作者:岳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来医药文化对孙思邈医学思想影响的研究

    唐朝时期中外交流十分频繁,大量的外来医药文化对唐朝大医家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影响颇深.当今中外交流状况与唐朝十分相似,研究分析外来医药文化对孙思邈医学思想的影响,不仅能为当今的中医药学者们正确对待外来医药文化和其他民族医药文化提供启示,更能为中医药发展创新思路,加速中医药全球化进程.

    作者:贾新燕;姜银平;杜帅;袁旭;崔航铭;王金凤;安佰平;王洪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