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80例血管性头痛病例的观察,总结出中医辨证治疗头痛之方法.
作者:张玉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搽剂治疗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疱疹性龈口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自拟中药搽剂涂患处;对照组则用口疮散搽剂涂患处.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自拟中药搽剂治疗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具有快速的镇痛效果和明显的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作者:李彩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1年至2004年初,笔者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并进行临床观察.用药后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均得到控制,肩周围恶寒、阴天下雨疼痛加重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老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探讨助孕3号方拆方补肾组方及其补肾君药菟丝子对妊娠大鼠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本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临床患者肾虚自然流产的各种基本病理变化;助孕3号方拆方补肾组方及君药菟丝子均具有补肾助孕,改善肾虚症状,提高孕激素水平,上调蜕膜孕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进而增加孕激素受体的含量,降低流产率等作用;补肾组方更可增强黄体功能,促进胚胎发育,作用较菟丝子显著.
作者:岳明明;罗颂平;谭宇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截瘫康胶囊对大鼠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大鼠用截瘫康胶囊连续灌胃6个月,观察大鼠体重增长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截瘫康胶囊两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截瘫康胶囊各剂量组连续服用6个月是安全的.
作者:王建伟;王晔;王纪元;牛英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多发病.它常为混合性病原体引起的组织炎性反应,其免疫病理损伤是本病慢性进展的主要原因.免疫因素参与其病变过程[1],细胞粘附分子(ICAM-1)诱导了慢性炎症的组织损伤及局部组织慢性纤维化过程[2、3].粘附分子可以促进白细胞浸润至炎症部位[4].本项研究在建立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慢性盆腔炎与ICAM-1的关系、中药炎克宁冲剂对慢性盆腔炎局部组织ICAM-1含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模型细胞粘附分子(ICAM-1)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炎克宁冲剂明显降低局部组织ICAM-1含量,使其恢复正常水平.提示:中药炎克宁冲剂是防治本病的有效药物,有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
作者:王莹;张三元;孙可丰;王树林;马文光;姚美玉;曲凡;卢燕;杨冬霞;马宝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尿酸纳(MUS)诱导小鼠足肿胀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等观察痹清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痹清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痹清胶囊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周敏;许延文;盛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制纯中药制剂--自拟镇痛膏用于穴位敷贴治疗各种急、慢性疾患疼痛.方法:制定镇痛膏制备工艺,考察该制剂的毒理实验.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毒理实验研究该制剂未显示皮肤刺激性反应;无明显皮肤致敏反应及不良反应.结论:本品可用于临床.
作者:吕莉;王志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血冲剂对减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理.方法:观察安血冲剂对大鼠在体、离体子宫肌及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及扭体痛的改变.结果:安血冲剂能明显提高大鼠在体、离体子宫肌收缩幅度(P<0.05),减慢收缩频率(P<0.05),对抗大鼠足跖肿(P<0.05),并能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及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结论:初步阐明了安血冲剂其止血镇痛作用显著,与临床疗效吻合.
作者:侯丽辉;高婷婷;杨冬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寻找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的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本实验观察了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成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及复方861治疗该模型后第7天和第28天两个时间段的血、肺泡灌洗液(BALF)中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变化、病理变化及28天血气变化.观察中药复方861对大鼠肺纤维化的疗效.结果表明:中药复方861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早期肺泡炎和后期肺纤维化(病理);中药复方861可降低模型大鼠早期(7天)血清和BALF中的HA含量及血清LN含量,并可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因此,中药复方861对大鼠实验性肺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徐波;张淑文;贺正一;焦晓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叶总皂试对荷瘤鼠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S-180肿瘤组织中的p53蛋白含量.结果:用药组小鼠肉瘤S180组织中的p5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龙牙楤木叶总皂甙可以明显抑制突变型p53表达(P<0.05),提示龙牙楤木叶总皂甙可能促使突变的p53基因发生逆转.
作者:吴勃岩;祝司霞;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不同施肥时间和方式与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产量关系试验,进行各试验产量统计和结果分析,为制定前胡增产综合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谢贤明;刘杰;刘燕琴;韦卡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影响药材及方剂中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GPS)水煎出率的因素.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龙胆苦苷煎出率的因素加水量、pH值、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进行考察.结果:在加水量30倍、溶液pH值3.52、煎煮3次、煎煮25min的条件下,GPS的煎出率为99.53±0.41%;龙胆泻肝汤按常规煎药方式煎煮,其中的GPS煎出率达到93.87±2.76%.室温水浸龙胆药材0.5、1.5、3.0、6.0、12.0、24.0h后,浸出液中GPS的浸出率分别为12.93±0.57、12.31±0.62、9.77±0.62、3.21±0.81、4.23±0.29和2.46±0.58%.结论:用传统煎煮方法可将龙胆药材及龙胆泻肝方中的龙胆苦苷有效地煎出.
作者:王长虹;王峥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鬼伞(Coprinaceae)是一类食用药用兼性真菌,对其发酵生产的菌丝体进行降糖降脂功能研究.经药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鬼伞菌粉能够明显降低由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但对正常大鼠血糖却无明显影响;鬼伞菌粉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对实验性高血脂症血总脂、血清总胆固醇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利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法生产的鬼伞菌丝体固体粉状物,因发酵或提取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的功能效果也有差异.
作者:孙悦迎;张鑫;王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面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相互融合的哲学大潮,面对医学模式己发生的现代转轨的现实,笔者认为时代化的中医应当有这样一些特点:从操作层面而言,它必须普遍、简单而有效,在运用中可以达到缜密的程度;从理论层面而言,它必须能够接受经验的检验与理性的逻辑论证而使理论与认识对象相符合,可以整合实证与经验,并可以不断吸收新的理论营养;从观念层面而言,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相当的扬弃功能,允许开放和成长,不断深化和拓展医学的内涵.因为真理是一元的.
作者:薛文礼;常存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临床科学.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年增加,但由于新的抗肿瘤药物和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肿瘤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循证肿瘤学要求肿瘤科医生必须清楚认识到肿瘤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肿瘤的治疗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肿瘤科医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给予患者有临床研究证据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不是主观认为有效而实际无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循证肿瘤学对于肿瘤的综合治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颗粒(FYG)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全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选食管癌术后患者129例,根据临床需要分为化疗组和未化疗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服FYG组.服用FYG一月后,各组病人分别测定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全血粘度.结果:服FYK组患者,CD4、CD4/CD8、NK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下降(P<0.05);全血粘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FYG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免疫低下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高粘血症,对肿瘤的转移有抑制作用.
作者:沈世林;赵健雄;李英平;曲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中医舌诊有关舌苔厚度变化能够推断邪气进退的理论,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分为厚苔组与薄苔组,对两组的舌面pH值和舌苔脱落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MI的舌面pH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递增趋势.舌面pH值的变化与苔的厚薄没有相关性.薄苔组的HE染色背景较清晰,细胞分布较均匀,细胞相互重叠现象较少.厚苔组舌苔制片背景较模糊、混浊,细胞分布较密集,有较多的上皮细胞堆积、重叠现象.厚苔组的玻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强于薄苔组.认为急性心梗厚苔组的舌苔细胞化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舌诊在微观辨证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大江;梁嵘;王召平;刘晓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1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予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脉络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疗效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脉络宁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风梅;孙慧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加味建瓴汤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及在临床治疗顽固性鼻衄的疗效.方法:加味建瓴汤方剂中诸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并与止血敏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血凝实验采用剪尾计时法.临床选择32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鼻衄患者,服用加味建瓴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共服7d.结果:该方剂的水提液组、醇提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血凝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醇提液组的效果优于水提液组.324例顽固性鼻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其中高血压引起的为100%,感冒引起的为95.4%,外伤、劳累引起的为94.4%,原因不明引起的为91.2%.结论:加味建瓴汤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对临床上不同原因引起的顽固性鼻衄均有显著的疗效,尤以高血压引起的鼻衄疗效佳.
作者:戴新民;张尊祥;王洪华;黄兆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医类书是中医药古籍的主要类型之一,并有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之称.由于类书取材特点和独特的编辑体例,使其成为检索和整理中医药古籍重要的工具.
作者:田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伤寒论>的双向调治法表里双解、寒热并治、虚实兼顾、阴阳双补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历;田明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结合现代放射生物学原理、临床放射治疗经验和研究现状,分别论证了放射疗法毒副作用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亏损,病机转化过程中主要由脾胃功能损伤,水液输布失常而变生湿热内蕴,日久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足,气阴亏虚.同时强调在具体辨证施治时,还应结合放射治疗的具体部位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病人的体质差异,分别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王梅;张红军;梁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配合口服珍牡肾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并与单纯电针、单纯口服药物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同时作血清雌二醇、孕酮、钙、磷、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分析,并对骨痛及衰老症状进行评分观察.结果:针药组经治疗后综合疗效与针刺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骨痛疗效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组患者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测治疗前后针药组和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不明显,针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检测治疗前后针药组和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综合疗效以及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雌二醇、孕酮检测结果的恢复明显优于针刺组或药物组的治疗.
作者:韩晶;唐强;朱文曾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