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影响因子:1.16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医药学报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养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大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病情长,长期消化不良,上腹部胀满隐痛,暖气,消瘦,疲倦乏力,贫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曾耀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硬膜外注射对腰间盘突出症大鼠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硬膜外注射对腰间盘突出症大鼠电生理活动状态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得宝松组、三七组、丹参组.假手术组只切除全椎、暴露左腰5神经根;其余各组制备腰问盘突出症模型,并分别于硬膜外注射不同药物.结果:不同组于造模后电生理Pl潜伏期(ms;(x)±s)无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14d后各组Pl潜伏期(ms;(x)±s)三七组、西药组P<0.Ol,丹参组P<0.05.结论:通过治疗前、后观察SEP的变化,以Pl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为特征,说明丹参和三七均有消除感觉传导障碍,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孙志伟;刘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衰保肾胶囊延缓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肾衰保肾胶囊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灌服腺嘌呤建立大鼠慢性肾衰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BUN、Scr的变化,肾妒蛔坦切砖做HE、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与肾纤维化情况.结果:肾衰保肾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腺嘌呤致CRF大鼠的肾功恶化(P<O.01),降低蛋白尿(P<O.01),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张佩青;LIU Li;刘锂;乔会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TNF-α、SOD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清开灵注射液对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Ⅶ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造模成功的大鼠尾静脉注射新清开灵注射液,48h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脑组织匀浆TNF-α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脑组织SOD的含量.结果:新清开灵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TNF-α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SOD含量.结论:新清开灵注射液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TNF-α毒性作用有关.

    作者:李鹏英;刘敏;鲁艺;许红;王庆国;李澎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小鼠HepA瘤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小鼠HepA瘤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应用SDS-PAGE分离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同时应用PDQest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结果:在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中,与空白组相比,肿瘤组有3个蛋白质组分条带表达下调,11个蛋白质组分条带表达上调.树舌多糖GF注射液可以使肿瘤细胞3条表达下调的蛋白质组分条带和8条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组分条带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小鼠HepA瘤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组有质和量的影响.

    作者:刘欣;李丽阳;曹艳菲;于英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脂多糖对寒体、热体、常体大鼠攻毒发热后体温曲线、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通过制备脂多糖(LPS)对寒体、热体、常体大鼠攻毒发热模型,进行各组大鼠NO含量的比较.方法:根据体温标准分为寒体组、热体组、常体组,建立Wistar大鼠LPs(20ug/kg)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并比较其体温变化.结果:热体组大鼠NO的含量大于寒体组,寒体组N0含量大于常体组;寒体、热体、常体体温变化曲线不同.结论:不同体质大鼠模型在外感发热过程中体温变化和N0的关系之间存在差异.

    作者:张福利;许宏连;马艳春;冯俏;宋博;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参康心胶囊对缺血小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参参康心胶囊对缺血小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ATP酶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Pit)造成小鼠心肌缺血损伤为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ATP酶的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O.01),参参康心胶囊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心肌细胞线粒体SOD活力略有下降,但不明显,参参康心胶囊大剂量组SOD活力有显著增高,而中小剂量不明显.模型组的Na+K+-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参参康心胶囊各组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尤以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差异显著,有剂量一效应依赖关系.结论:参参康心胶囊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升高线粒体SOD、降低MDA及增加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有关.

    作者:李沛清;王燕;刘喜平;陈彻;李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TNF-α/TNFR1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TNF-α/TNFR1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2次/d,间隔12h,共给药5.5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一α含量,Westrn blot法测定肝细胞TNFRl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在各组肝细胞中分布的趋势及表达强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肝细胞TNFR1、Fas、FasL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能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抑制肝细胞TNFR1、Fas/FasL的表达,呈现量效关系,并以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作用效果佳.结论:解毒化瘀Ⅱ方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TNF-α/TNFR1及Fas/FasL的表达,阻止死亡信号的转导,抑制肝细胞凋亡.

    作者:毛德文;邱华;刘洁;农朝赞;黄古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甘草种子及其混淆品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

    目的:鉴别甘草(Glycyrrhiza wralense Fisch野生)种子和它的2种混淆品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tlicus(Bge.)Hsiao家种)种子及苦豆子(Sophora lohpecuroide L.野生)种子.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蛋白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3种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电泳图谱法可以用于甘草种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作者:罗文蓉;杨扶德;王振恒;崔治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护肝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护肝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8:12:0.04: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0.7ml·min-1.结果:浓度在12.48~124.80μg·ml-1范围内齐墩果酸线性关系良好(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1.12%.结论:该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适合于测定复方护肝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作者:兰保强;邱宏聪;覃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红外技术在中医学的运用

    从望诊、穴位艾灸、临床辨证论治和实验动物4方面,对1989~2005年间红外技术在中医学的运用现状进行综述,认为红外技术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永明;陈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概况

    从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的文献报道加以回顾性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病机复杂,治则各异,中医治疗方法丰富,临床疗效尚能令人满意.但是,今后应重视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辨证与辨病更紧密结合;并加强中医外治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作者:蒋永亮;方剑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从针灸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3方面,综述了近lO年来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避展,提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可行性.

    作者:张殿全;孙忠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药物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中的应用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主要损害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的进行性遗传性眼病,晚期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终导致失明.现代中医眼科认为无论RP患者中医证型如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均为RP的重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药物在RP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楠;黄秀蓉;马珊;邓小红;赵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国传统药业发展战略探析

    现代中药产业必须以科技重塑传统药业内涵,突破资源、用药方式和生产技术的限制,这是与国际接轨,实现规模化的战略指向;同时,又必须坚持中医与中药平衡发展的战略导向,否则,将不仅是中药产业的损失,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消亡;同样,还必须坚持科技与市场的双向互动战略,创造产品与需求的有效衔接.这是中药产业在面向未来发展时的必然选择.

    作者:薛文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高血压病的病机层次

    高血压病病机复杂.基于这种复杂性,本文将高血压病的病机分为基本病机、症状病机、证候病机、疾病病机和微观病机等几个不同层次,并分析病机层次间的联系,及各层次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着重指出了症状病机在高血压病病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曲荣波;赵琰;王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顽痹消汤(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迁延多年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并可缩短寿命.

    作者:邹方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羚桂龙牡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羚桂龙牡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期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羚桂龙牡颗粒,中药对照组服用柏子养心丸,西药对照组服用能量合剂,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主症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羚桂龙牡颗粒总有效率达90.48%,其对心悸的改善尤为显著,同时可减少患者早搏(室性、房性)的次数、改善窦性心动过速,与中药、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羚桂龙牡颗粒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鸿婷;王先滨;王有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胆囊炎临床分型治验举隅

    慢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总管阻塞,细茵感染和胆汁的化学成分改变而引起,多有慢性反复发作史,常伴胆囊胆管内结石,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老年人多见.根据其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其治法分为疏肝气解郁法、祛肝胆湿热法、疏肝胆健脾法、升清降浊法、行气化瘀通络法、温阳行气法六法.

    作者:张尊敬;郑小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热痹论痛风性关节炎及治疗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本文试从热痹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讨论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黄晶;张智伟;郑雅芳;杨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刺激量电针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电针对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轻、中、强三种不同刺激量电针对雷公藤甲素灌胃大鼠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电针对于雷公藤甲素的毒性反应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效果与电针的刺激量有关,中等强度的刺激较轻刺激和强刺激更有利于脏器拮抗雷公藤甲素的毒性反应;而在升高白细胞方面,却以较强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李守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麦地消渴汤联合降糖药3个月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中药麦地消渴汤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稳定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结论:中药麦地消渴汤具有保护肾功能,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

    作者:岳超;曹龙宇;赵丹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结合组服用青黄三子化痰汤同时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每次0.2g,每日2次;沐舒坦片,每次60mg,每日3次;舒弗美片,每次O.2g,每日2次.对照组只口服上述西药,2组均观察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显效以上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2组痰量治疗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量明显减少,疗效确切.

    作者:喻清和;邱志楠;王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脉象检测的可重复性研究

    通过对相同点脉图的比较,显示对单一点进行脉象检测,在静止状态下脉图具有一定可重复性,重新定位后差异明显;对于同一部脉的不同点检测显示,同一部脉的不同点脉图差异明显;从整体出发检测描绘脉搏,能有效地消除随机误差,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作者:刘峰;陈家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