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国际刊号:80-596
  • 国内刊号:1673-7202
  • 影响因子:1.26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596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世界中医药杂志   2011年4期文献
  • 夏冬季节人体红外热像图像特征的初步研究

    目的:深入研究人体红外热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使红外热像在中医药临床的应用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方法:受试者为健康在校研究生,于夏季与冬季采集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季节差异,并与中医体质分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红外热像能有效地显示出夏冬两季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的差异,并与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相关性.在冬季时,除了体表温度比夏季低,人体的各局部之间的相对温度值也有明显差异,在躯干部位的上下温度差值增加,大小腿温度差从正值变为负值,女性胸部两侧的温度值高于男性.结论:红外热像能客观反映人体的季节性变化,并在中医体质客观化研究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作者:黄博;李子孺;陈锂;张婷;周翠;张旭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应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对照比较.观察Karnofsky评分、体重变化、食欲、睡眠的状况.结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RR)分别为46.7%、36.7%(P>0.05).2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6.7%、76.7%(P>0.05).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食量不受化疗影响:治疗组30例中有20例(66.7%),对照组30例中有13例(43.3%).睡眠改善:治疗组30例中有18例(60.0%),对照组30例中有10例(33.3%)(P<0.05).体重: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骨髓,减轻化疗的反应,增加体重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强松;欧武;黄伟章;裴润琼;李传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21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和机制.方法:筛选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和阿司匹林半抵抗(Aspirin Semi-resistance,ASR)患者214例,其中AR44例,ASR170例.入选冠心病患者共828例,男448例,女380例,年龄40~89(61±11.18)岁,在口服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检测服药前和服药2周后AA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结果:AR组、ASR组及AR+AS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组.214例AR或ASR患者中,103例血小板聚集率达到AS水平(48.13%),42例血小板聚集率下降≥20%,但未达到AS标准.有效率为67.76%,联合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机制可能为多靶点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根义;张颖;吴畏;刘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18和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清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与病程、SBP、HbA1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不同程度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脂联素与病程、SBP、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IL-18和脂联素与2型DN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DN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测.

    作者:唐灵;陈春莲;苏桂兰;甄瑞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整体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91例疗效观察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整体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观察其疗效.方法:191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即在西医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以院内中药制剂整体施治,以降酶退黄、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蛋白比值、缓解门脉高压、软肝缩脾、利水、止血等,同时针对临床上的突出矛盾如昏迷、高黄疸、肾衰、顽固性胸腹水等,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辨证施治,多途径给药、多靶点治疗.结果:19l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10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75.9%.早期疗效明显好于中晚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明确优势,精选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耿兰书;戚忠玺;刘吉祥;杨军;贡桂英;李维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苷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T47D细胞生长与凋亡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总皂苷和TA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T47D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TAM、三七总皂苷作用于T47D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氨唑蓝(MTT)比色法分析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TAM及三七总皂苷均可有效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三苯氧胺(1.5×10-5mol/L)与三种浓度三七总皂苷联合与单药应用相比均可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优势;两者均可使T47D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联用方案显示出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优势.结论:三七总皂苷对乳腺癌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该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高浓度三七总皂苷与TAM联合可以增强TAM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细胞周期、协同促进凋亡有关.二者的联合应用会使抗肿瘤作用增强.

    作者:黄梅;杨丽娟;谢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分期治疗对兔桡骨骨折延迟愈合X线及血清ALP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治疗对兔骨折延迟愈合X线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75只,无菌术下左侧桡骨中下1/3切除10mm后,除模型组外其余4组髓腔用骨腊封闭,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模型组、延迟愈合模型组,每组15只.其中治疗2组术后按骨折分期第2天开始给药,治疗3组和治疗1组4周成模后给药,延迟愈合模型组和模型组术后第2天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延迟愈合模型组成模后骨延迟愈合区注入自体红骨髓.术后第4周和8周检测血清ALP和拍摄线片.结果:第4周治疗2组血清ALP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极显著(P<0.01),第8周与延迟愈合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组和治疗3组血清ALP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周末X线肉眼评分模型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第8周末治疗2组肉眼评分显著高于治疗1组和治疗3组及延迟愈合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分期治疗明显提高了骨折X线肉眼评分,治疗2组血清ALP明显提高,中药组均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天朗;唐志宇;王祖祥;付勇;温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缺血-再灌注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TNF-α损伤机制及清开灵的作用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TNF-α损伤机制以及清开灵的作用特征.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利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复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予清开灵注射液、TNF-α抗体及该抗体与清开灵共用.选择再灌注24h和72h两个时间点,检测血清TNF-α、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含量以及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结果:清开灵具有降低升高的血清TNF-α含量的趋势,而TNF-α抗体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清开灵和TNF-α抗体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外周血sICAM-1水平、脑组织ICAM-1含量和血清P-selectin含量,阻断TNF-α后更明显,而且使清开灵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与微血管内外炎性细胞因子的毒性损害有密切关系,并与黏附分子导致血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有关.

    作者:庞春红;李澎涛;朱晓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皮肤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5例疗效评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发病率高达60%~90%.由于DPN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尚无理想的防治药物[1].西医治疗DPN药物多种多样,疗效不一,临床目前多选用弥可宝.大量文献报道,针刺在治疗DPN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在笔者所检索的文献中,皮肤针叩刺疗法显现出较好疗效,但报道甚少,为此特开展本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厚强;谢慧君;李伟;李季;崔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 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始载于<本草从新>.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的功能,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1].

    作者:黄健;李洋;庄志宏;陈志峰;何晓东;曹艳楠;毛克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坤宝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坤宝胶囊是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纯中药新药,由当归、川芎、姜黄、益母草、丹参、五味子6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多,或有腹痛等血瘀型妇女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将其提取工艺报道如下.

    作者:蔡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冠心舒通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冠心舒通胶囊是以蒙医理论为依据研制而成的一种新药,由广枣、天竺黄、丹参等5味药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胸痹心血瘀阻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1].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本研究在其原质量标准基础上,对君药广枣中的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方法学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久太;单娜;卢新义;王晓梅;刘峰;南景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针灸的疗效是以非特异性方法刺激功能主治特异的穴位来实现的,而经穴效应是通过调动机体内部固有的调节、控制作用而产生的,常受到机体本身内在因素变化和治疗环节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以经穴与非经穴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德军;严洁;常小荣;王婷;刘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38例

    从2009年8月-2010年9月,笔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西药(阿普唑仑、β受体阻滞剂、谷维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博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26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我们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IVCD患者12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炳煌;沈超英;苏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止咳三合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我们从2008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止咳三合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谢谋华;路翠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蝎甲散治疗乳腺炎50例

    近几年来,笔者用自拟蝎甲散治疗乳腺炎5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系产后哺乳期妇女,年龄在20~45岁之间.病程1~15天,平均6天,以单侧发病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为患者乳腺肿胀疼痛,局部变硬,皮肤发红并有触痛,患侧腋下淋巴肿大.常在数天内化脓.可伴高热、寒颤、倦怠及食欲不佳等症状.

    作者:李永明;张可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拟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1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情复杂且凶险,病死率高.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治疗31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洋;张莉;张瑞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苍耳子散加味治疗儿童慢性单纯性鼻炎体会

    儿童慢性单纯性鼻炎属中医之鼻鼽、鼽嚏、鼻窒范畴,多是由于急性鼻炎失治误治造成,本病由于长期间歇性鼻塞流涕,嗅觉灵敏度减退,常致头晕、食欲不振、体乏、情绪不稳、睡眠质量差、免疫功能下降等.笔者在临床跟师过程中遇到一位因感冒而导致儿童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

    我科于2004年5月-2007年7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8例均为住院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0.4岁;轻型16例,中型32例,重型6例.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6~78岁,平均60.3岁;轻型18例,中型31例,重型5例.2组年龄、病情程度及颅脑CT改变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周会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1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女65例;年龄18~72岁,平均45.2岁;病程1天~3年.本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腰椎正侧位片、CT或MRI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排除其他腰椎病变.

    作者:周本根;李松;张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70例

    2007-2009年我科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7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清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症状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中医辨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语謇或不语,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辨证属瘀实证和痰瘀互阻证者.本组70例为我院住院病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小50岁,大80岁,平均65岁.

    作者:李顺喜;李忠桥;贾莹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肠炎从肺、从风论治

    慢性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多数医家治疗多予健脾淡渗利湿、甘缓酸收升提、温肾固涩止泻,但疗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发现该类患者多有体虚易感、受凉或进食肥甘之物易加重等现象,有肺虚一面,故笔者近5年来从肺、从风来治疗,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宝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田维柱治疗失眠经验探讨

    失眠在临床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的精神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失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睡眠的质量反映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多年来田师针药并用治疗失眠每获良效.笔者作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师承人员,有幸拜于田师门下,对导师临床辨治失眠有所感悟,现将田师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董燕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把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心力衰竭的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河北省中医院董燕平教授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苏春芝;耿立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抗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成为当前心血管病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尤其近年来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很大的进展.我院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能全面调节,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复发.

    作者:毛风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法闭合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月骨周围背侧脱位7例

    月骨周围脱位是腕关节骨折脱位中的特殊类型,对腕及手的功能影响极大,应尽早进行复位处理,并予妥善固定,否则一旦错过佳整复时机,闭合复位相当困难,且伴有舟骨骨折时,其后期舟骨坏死率大大增加.因此,早期正确的复位以及妥善的固定是本病治疗及预后关键.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在孟和教授和赵兴玮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采用中医骨伤科手法闭合复位纸夹板固定共治疗7例月骨周围脱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洋;王鑫欣;王红杰;佟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郑伟达抗肿瘤系列药物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肿瘤的防治乃当今世界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探索中医药防治肿瘤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郑伟达教授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瘤止痛为组方原则,自主研发的慈丹胶囊,有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癌症,可以使癌瘤逐渐消散,祛邪而不伤正.

    作者:郑东梁;郑东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补肝肾方对21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一氧化氮的影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多发和比较难治的一种骨关节病.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59%,膝关节OA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20%,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78.5%[1].

    作者:黄荷;廖志辉;冯永辉;叶汉良;赖志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五脏燥湿特性

    五脏的阴阳属性除寒热喜恶,升降趋势外,还应包括燥湿特性.五脏之中脾为戊土病则多湿,肺属燥金病则易燥,肝体阴用阳病易化燥热,肾为水脏喜润恶燥,心为火脏宜煦宜濡.通过对五脏燥湿特性的系统阐述,来认识五脏的燥湿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并进一步完善五脏阴阳属性的含义.

    作者:毛丹丹;刘时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对肿瘤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化疗是恶性肿瘤系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所采用的抗癌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特别是对造血细胞、淋巴细胞、口腔细胞及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毛囊细胞及生殖细胞等增殖旺盛的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常成为化疗药物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

    作者:俞芹;黄海琴;曹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热(火)证治法集锦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1].火证和热证是指具有温热性质的证候,主要有实热(火)、虚热(火)之分.就发病而论,热多外感,例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火常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等证.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水平借鉴现代医学方法与技术

    21世纪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得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要想使中医学得到飞速发展,必须广泛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加强多学科合作,才能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使之有更大的创新,更大的前进.

    作者:孙志东;孙志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郁金治疗精神疾病的经验

    郁金味辛、苦,性寒,具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功,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兹将笔者家传运用郁金治疗精神疾病的点滴经验介绍于下.1 气滞气郁类证候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滋肾育胎丸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滋肾育胎丸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州中一药业合作研发,被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进入国家医保乙类和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品种,广东省基本药物目录和2010年版广东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目录.

    作者:赵颖;曹蕾;罗颂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冯宝麟成才之路

    冯宝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药炮制专家,是建国后山东省第一批中药炮制研究工作者,全国首批师带徒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全国中药炮制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作者:石典花;孙立立;陈兵;周倩;戴衍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标准化进程及其一些问题的思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想要进一步发展,制定统一的标准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作者:张静莎;郭义;陈泽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