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影响因子:1.86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75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 急救医学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ICON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2016-10~2017-05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需要行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所有入选患者同时采用NICOM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和记录CO?SV?SVRI?dpmax?心肌收缩力. 结果 NICOM和PiCCO在不同时间段测得的CO?SV?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相关性(r=0.891,P<0.05,R2=0.794;r=0.879,P<00.5,R2=0.773;r=0.892,P<0.05,R2=0.796).dpmax和心肌收缩力具有相关性(r=0.762,P<0.05,R2=0.581). 结论 NICOM可较准确地为患者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患者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作者:戴佳原;李一伟;徐军;朱华栋;于学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引起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学变化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NDMPs)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OS)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方法 采集大鼠外周静脉血后提取中性粒细胞,并用脂多糖(LPS)对中性粒细胞进行刺激后提取NDMPs,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LPS组和NDMPs组(每组n=10),经支气管内分别滴入生理盐水100μL?LPS(5 mg/kg)?NDMPs(2.0×109/kg),24 h后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学变化?测肺湿干质量比?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各种炎性因子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和NDMPs组的肺组织HE染色表现出大量炎症浸润?肺泡及间质出血?水肿等病理学变化;LPS组和NDMPs组的肺损伤评分及肺湿干质量比高于对照组(P<0.05),NDMPs组的肺损伤评分低于LPS组(P<0.01),NDMPs组的肺湿干质量比低于LPS组(P<0.05);肺组织MPO活性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0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PS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DMPs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DMPs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表达均低于LPS组(P<0.05). 结论 LPS诱导产生的NDMPs可引起大鼠ARDS的病理学变化.

    作者:王向蒙;肖文凯;邓烈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钝性脑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抗凝的研究

    目的 评价并发钝性血管损伤(BCVI)的重度外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发生BCVI的危险因素与早期抗凝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07~2016-06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TBI患者.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BCVI,将患者分为BCVI组与非BCVI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变量 ?BCVI分级?术后6个月和1年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BCVI的危险因素,分析BCVI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并发症发病情况. 结果 共纳入505例重症TBI患者,包括52例(103.%)BCVI患者与453例非BCVI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TBI患者发生BCVI的危险因素为:ISS评分(OR=2.030,95%CI1.146~3.598,P=0.021),摩托车碰撞(OR=2.448,95%CI1.336~34.387,P=0.004),累及颈动脉骨折(OR=11.633,95%CI 1.250~83.965,P=0.009),颈椎损伤(O R=135.91,95%CI 3.498~54.879,P=0.001),肺挫伤(OR=7.941,95%CI 1.090~53.432,P=0.031),肝损伤(OR=13.657,95%CI 2.765~80.379,P=0.007). 在46例幸存者中,有38例(82.6%)患者进行了全身抗凝治疗,全身抗凝开始时间为入院后第(1.52±0.46)天. 结论 重症TBI患者发生BCVI比较常见,引发重症TBI患者发生BCVI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发生上躯体损伤(累及颈动脉骨折?颈椎损伤?肺挫伤与肝损伤)和摩托车碰撞损伤,对患者进行早期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娅秋;黄光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影响IC 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医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16-12期间入住北京老年医院ICU 75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患者278例,存活患者481例;存活组?死亡组分别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入ICU原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原因?机械通气时间?成功撤机?院感?急性肾损伤(AKI)?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感染性休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及住ICU时间分别作为自变量,先分别对计量及计数资料做单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影响因变量的自变量,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影响死亡与否的自变量有:机械通气?成功撤机?ICU院内感染?AKI?CBP?感染性休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入ICU原因?机械通气原因?APACHEⅡ评分和住ICU时间. 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PACHEⅡ评分?成功撤机?AKI和感染性休克4个自变量对死亡或存活的因变量有影响,其中自变量APACHEⅡ评分回归系数为-0.044,Wald值为4.550,P=0.033,Exp(B)为0.957;自变量是否成功撤机回归系数为-4.139,Wald值为150.067,P=0.000,Exp(B)为0.016;自变量是否AKI回归系数为1.269,Wald值为11.981,P=0.001,Exp(B)为3.559;自变量是否感染性休克回归系数为1.176,Wald值为9.936,P=0.002,Exp(B)为3.240. 结论 影响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APACHEⅡ评分?是否成功撤机?是否发生AKI及是否发生性休克是影响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梁建峰;李智勇;董海山;张巍;徐畅;高茂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RRT联合ECMO对犬ARDS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体外膜肺氧合相关炎症反应(ECMO-related SIRS)的清除作用和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成年杂种犬30只制成油酸所致ARDS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ECMO组(EC组)、ECMO+CRRT组(EC+CR组).不同治疗过程中均留取9个时间点血标本检测IL-6和TNF-α.实验结束后留取肺组织匀浆标本,检测IL-6和TNF-α并测量肺组织湿干比(W/D),分重力依赖区和非重力依赖区留取肺组织进行光镜病理观察.结果 治疗开始后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明显升高,与EC组比较EC+CR组分别在随后2~4 h和1~2 h下降,与E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提示运行ECMO后EC+CR组较EC组减轻(P<0.05),EC+CR组病理学评分及肺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较EC组均减轻(P<0.05).结论 ECMO相关性炎症反应加重了肺损伤,CRRT对ECMO相关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犬ARDS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贺玉钦;梅雪;尚明煦;张京京;詹庆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评分准确性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医师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评估(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的准确性. 方法 在急诊病房医师中发放手机调查问卷,对1例病例进行SOFA评分,统计被调查医师对SOFA评分各组成项目评分的准确程度?出现的错误及其发生率.结果 14名急诊病房医师提交了有效问卷,SOFA评分单个指标中氧合指数(71.4%)?去甲肾上腺素剂量(64.3%)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54.5%)的错误率高.SOFA评分单个系统中神经系统分值错误率高(27.3%).SOFA总分的错误率达57.1%. 结论 小样本调查显示,临床医师正确掌握SOFA评分的程度较差,有必要进行规范化的SOFA评分培训.

    作者:刘力;陈云霞;郭树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脱机的影响

    目的 评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对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自2015-07~2017-07收治的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64例,根据机械通气后第14天患者能否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观察两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血肌酐(Cr)?血ALT?血AST?总胆红素(TBil)?氧合指数及PA-aDO2值,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第1?3?7?14天氧合指数与PA-aDO2值以及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与PA-a DO2的相关性. 结果 ①两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血Cr?血ALT?血AST?TBil?氧合指数?PA-aDO2及机械通气后第1天氧合指数及PA-aD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机械通气后的第3?7?14天氧合指数及PA-aD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成功组第3?7?14天氧合指数均高于脱机失败组,分别为(163.65±25.33)mm Hg vs.(112.29±299.5)mm Hg?(172.68±22.09)mm Hg vs.(121.589±23.35)mm Hg?(2319.±37.56)mm Hg vs.(115.00±21.69)mm Hg;脱机成功组第3?7?14天PA-aDO2均低于脱机失败组,分别为(186.65±55.05)mm Hg vs.(310.50±51.16)mm Hg?(120.41±33.91)mm Hg vs.(347.69±50.56)mm Hg?(86.38±29.91)mm Hg vs.(347.55±49.16)mm Hg. ③P A-aDO 2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98,P=0.000). 结论 动态监测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PA-aDO2,有助于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脱机做出预判.

    作者:于永波;李兴华;王晶晶;王勇强;李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源性硫化氢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通过Toll样受体4(TLR4)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方法 制作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外源性H2 S缓释剂GYY4137干预. 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不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不同剂量GYY4137组?不稳定斑块+LY294002组. 检测小鼠血脂水平,油红染色检测粥样硬化斑块,ELISA法检测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1和IL-10,Western blot检测斑块组织内TLR4?PI3K?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脂质成分及促炎因子TNF-α?IL-6?IL-1增加,抑炎因子IL-10减少,粥样斑块内TLR4?PI3K?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1).GYY4137中?高剂量干预减少模型组脂质成分及促炎因子TNF-α?IL-6?IL-1表达,增加抑炎因子IL-10,减少TLR4?PI3K?P-Akt蛋白表达(P<0.01).LY294002干预效果与GYY4137类似. 结论 外源性H2 S能调控TLR4及TNF-α?IL-6?IL-1?IL-10表达,防止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琴;姜红;文渊;何隆淼;张明霞;黄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

    1 前言急诊高血压是指在急诊科( emergency department)就诊的由于血压急性升高伴或不伴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诊高血压涵盖高血压急症( 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和高血压亚急症( hypertensive urgencies )两个概念. 由于患者基础条件不同,急剧升高的血压对靶器官影响不尽相同,一部分患者因血压的急性升高导致靶器官功能受损,继而造成严重后果,急诊高血压的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文重点论述高血压急症.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如何看待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器官低灌注. 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 , AHF)既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 ( acute decompensted heart failure ,ADHF ).洋地黄类药物是既有正性肌力作用又有负性传导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在心衰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但我们注意到 ,近些年洋地黄类药物在心衰指南中的推荐级别正在逐渐降低 .

    作者:邓颖;刘晓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早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与近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早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近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10~2016-10我院收治的1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CE分为MACCE组(n=60)及非MACCE组(n=110),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和出院时PLR,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LR与MACCE的关系,ROC曲线分析PLR预测MACCE的价值. 结果 MACCE组房颤病史比例?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高于非MAC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CCE组入院时?出院时血小板计数(PLT)?PLR均高于非MACCE组,而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MAC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按照入院?出院时PLR水平四分位分组比较,从A1到A4组?从B1到B4组MACCE总发生率逐渐升高,四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214?33.435,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院时?出院时PLR与BNP?CRP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PLR是老年重症HF患者近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PLR:OR=2.421,95%CI 1.520~3.476,P<0.05;出院时PLR:OR=2.085,95%CI 1.494~3.48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PLR预测MAC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佳的诊断截点值为132.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62.8%. 而出院PLR预测的AUC为0.812,佳的诊断截点值为116.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57.9%. 结论 高水平PLR可能是老年重症HF患者近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且入院时的预测价值略高于出院时,临床应当密切监测PLR的变化,以早期评估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宗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吗啡在急性心力衰竭救治中的地位

    吗啡( MORPHINE,MOP)是阿片类药物的一种, 作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多用于伤后镇痛及癌痛治疗,其药(毒)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 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是基于静脉舒张作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另一方面, 吗啡具有的镇静止痛作用能缓解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 ,可以抑制交感神经过度亢进,降低氧耗, 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经典一线治疗药物,也是多年的临床实践共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多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都曾经做了推荐,主张急性左心衰竭治疗要早期应用,必要时重复[1-4].

    作者:田英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S T2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预后价值

    ST2与IL-33结合能够减少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肥大,减少心肌凋亡及改善心脏功能.sST2可以欺骗性地与IL-33结合抑制心肌保护作用. 截止目前,发现ST2在社区人群中的参考值范围与性别有关,与年龄关系不确切;ST2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HF)的诊断价值不大,却能较好地独立预测A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连续监测ST2浓度可能预测价值更大,而且有可能在指导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孟冲;商德亚;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茶碱类药物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过去与现在

    茶碱为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具有增强心脏收缩、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利尿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茶碱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支气管炎等疾病. 过去认为,茶碱在急性心力衰竭 ( AHF)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在AHF临床指南中已不把茶碱作为治疗推荐用药.本文从茶碱药理作用、药代学以及药效学,阐述其在AHF中的问题及目前应用情况,深刻认识茶碱在AHF 治疗中的过去与现在.

    作者:陈潇荣;卢中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策略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诊治指南的一致推荐,是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基石[1]. 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降低全因病死率、猝死率和住院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并缓解症状. 但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临床仍面临巨大挑战.

    作者:杨艳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乳凝集素-3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评估作用

    目的 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3)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及评估作用. 方法 选取40例心力衰竭患者,测定治疗前后Ga-3?脑钠肽(BNP),行Ga-3与BNP的相关性分析,行Ga-3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治疗1周后检查心脏彩超,测定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行Ga-3?BNP与EF?LVEDD的相关性分析,按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a-3?BNP水平. 按心功能分级分组,比较各组Ga-3?BNP水平. 随访3个月,记录再住院及死亡事件. 结果 ①Ga-3与BNP?LVEDD?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Ga-3?BNP与EF呈负相关. ②治疗有效组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Ga-3未见明显下降(P>0.05). 治疗无效组治疗后Ga-3?BN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③随访3个月,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Ga-3?BNP水平较不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明显升高. 结论 Ga-3与心衰患者心肌重构有关,可评估心衰患者预后,可作为诊断治疗?危险分层及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波;张彦宏;邓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入院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EICU和ICU收治的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且入院时合并心力衰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无器质性心脏病?不伴心力衰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为对照组.研究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住院28 d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容量有反应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6 h乳酸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应用多巴酚丁胺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需行CRRT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28 d累积住院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 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血浆B型利钠肽原(BNP)?射血分数(EF)?血乳酸(Lactic acid,Lac)?乳酸清除率(LC)?容量反应性?SOFA评分后,BNP(HR=1.002,95%CI 1.000~1.002,P<0.05),LC(HR=1.189,95%CI 1.010~1.399,P<0.05),容量反应性(HR=0.228,95%CI 0.061~0.852,P<0.05)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且入院时伴有心力衰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低,28 d累积住院病死率高.BNP?LC?容量反应性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王建军;董海山;温丽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加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经验分析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3-02~2017-03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患者119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组,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57例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预后及手术经验.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脑梗死面积及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57例,存活43例,死亡14例.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生存19例.研究组患者62例,存活53例,死亡9例,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中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23例,植物生存10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致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能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尽早手术内外充分减压,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袁军辉;石东付;吕岩松;董超峰;张少伟;崔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监测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7-01收住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符合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入科时检测Fn水平,记录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浆Fn水平、SOFA及CPIS评分,对Fn与SOFA、CP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血浆Fn水平≤200 mg/L、>200 mg/L两组SOFA及CPI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存活组早期血浆Fn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CPIS、SOFA评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浆Fn水平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r= -0.2547、P=0.018),CPIS评分越高,Fn水平下降越明显(r= -0.2897、P=0.007).Fn≤200 mg/L组较Fn>200 mg/L组CPIS评分、SOFA评分明显升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病死率(44.44% vs. 21.95%)明显升高(P<0.05).结论 早期监测血浆Fn水平对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对临床评估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

    作者:吴海荣;吴锡平;高树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患者强化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需求量的喂养方式对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早期常规肠内营养方式,即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目标热量供应;治疗组提供早期足量肠内营养,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提高胃残余量阈值至目标热量供应.由不明分组情况的医务人员观察记录指标,观察时间为3~7 d,记录白蛋白、前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计算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且机械通气时间、入住 ICU 时间缩短(P <0.05).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可早期达到重症患者能量供应目标,改善其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亚轻;任珊;王彦霞;牛占丛;赵鹤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5-01~2016-06收治的1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后第7天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CRP、ALB水平和CRP/ALB,以及入科后第7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Lac)和氧合指数(OI)差异,分析入科时CRP/ALB与入科后第7天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Lac和OI之间的相关性,绘制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寻找其佳截断点.结果 1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共46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32.62%.两组患者入科时CRP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RDS组患者CRP/ALB(3.04 ± 0.35 vs. 2.39 ± 0.29,t=4.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科时CRP/ALB与入科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Lac水平呈正相关,与O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3、0.603、0.596和-0.79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科时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95% CI 0.553~0.750,P=0.006),佳截断点为2.78×10 -3,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78、0.545和0.323.结论 CRP/ALB对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牡丹;陈健良;王金柱;杨向红;孙仁华;李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碎裂QRS波群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究碎裂QRS(fQRS)波群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2016-02~2017-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94例老年NSTEM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标准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分为fQRS波阳性组112例和fQRS波阴性组82例.计算fQRS波和病理性Q波发生率,以及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两组患者冠脉病变数和冠脉狭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冠心病病史例数和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fQRS波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发生率(P<0.05),fQRS波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P<0.05),fQRS波与病理性Q波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低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但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率fQRS波阳性组要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对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MI患者年龄≥70岁、既往冠心病史、冠脉病变支数≥2支、Gensini评分≥50分与心电图出现fQRS波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fQRS波群对老年NSTEMI患者诊断敏感度较高,对预测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价值,是诊断NSTEMI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毅;陈晓玲;杨徐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