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北京市居民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市西城、朝阳、门头沟和顺义区各选取1家体检机构,采用分层抽样分析的方法对在当地居住15年以上,年龄在45 ~ 50岁,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甲状腺结节的一般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使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男性和女性人群中手机使用时间、锻炼情况、睡眠情况、精神紧张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各因素与甲状腺结节关系的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35.06%(331/94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91%(144/516)和43.69% (187/428),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x2=25.6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精神紧张[男、女:比值比(OR)=2.106、1.653,95%置信区间(CI):1.158~ 3.831、1.042~2.622]和使用手机>3h(男、女:OR=12.863、5.315,95%CI:1.540~107.444、1.359 ~ 20.794)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能与精神状态及长时间使用手机有关,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刘博;张静波;陈硕;李阳桦;李爽;陈艳伟;杜丹;王全意;黎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台山市台山核电站集中供食、供水员工碘营养现状和甲状腺结节发生情况.方法 在2014年,从广东省台山市台山核电站全体员工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人(按20~ 29岁、30~39岁、40~59岁分3个年龄组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年龄组抽取100人),采集员工随意1次尿样并检测尿碘.采集核电站员工饮用水水样、食用盐盐样,检测水碘和盐碘.调查员工日均膳食摄入量,计算日均碘摄入量.查阅2014年1 091员工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计算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结果 共检测员工尿样308份,尿碘中位数为193 μg/L,20 ~ 29岁组(201 μg/L)与30~ 39岁组(165 μg/L)的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采集碘盐9份,盐碘均值为(24.4±0.5) mg/kg.共采集水样9份,其中集中供水水样3份,水碘中位数为20.5 μg/L.公司员工膳食碘人均摄入量为274.0 μg/d,在各食物品种中贡献率高为碘盐,其次为海产品,贡献率分别为45.26%和41.86%.1 091名员工共检出甲状腺结节和可疑结节99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9.07%(99/1 091).其中40~59岁组检出率[15.6%(22/141)]明显高于20~ 29岁组[8.1%(51/633)]和30~39岁组[8.2%(26/317),P均<0.05].结论 核电站员工的碘营养整体处于适宜状态,甲状腺结节检出率40 ~ 59岁人群较高.
作者:宋录军;杨通;钟文;刘礼平;池海珊;温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云南家族性砷中毒人群进行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砷中毒来源,建立典型病例档案,以提高对地方性砷中毒的认识,为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云南省下小营村,以发现的砷中毒患者家族内全部成员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体检与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砷中毒患者家族谱和个人档案.采集调查对象饮用水样、发样、尿样进行砷含量测定;采集血样进行生化检测;对过度角化溃烂皮肤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共调查家族成员33人,砷暴露15人,非砷暴露18人.砷暴露的15人均有皮肤损伤,其中年长的2位男性,分别于1994和2009年死于皮肤癌和脑出血.砷暴露的15人(1935-1983年出生)在1973-1989年,曾饮用过被含砷农药污染的井水5~ 16年不等.截至2013年,已停止砷暴露24年,但被污染水井水砷含量仍为0.624 mg/L,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限值(0.01 mg/L)的62.4倍.砷暴露人群和非砷暴露人群头发和尿无机砷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2、3.7 mg/kg,60.9、41.0 μg/L,发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5,P> 0.05),尿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2,P<0.05).砷暴露人群和非砷暴露人群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24 h尿肌酐(Cr)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7.5、31.0 U/L,25.5、12.0 U/L,13 834.0、6 843.0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6、-2.311、-2.502,P均< 0.05).12例砷暴露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均表现为典型的皮肤三联征,其中中度患者2例、重度患者10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例为基底细胞癌和(或)鳞状上皮细胞癌.结论 饮用含砷农药污染水源可致人群慢性砷中毒,停止砷暴露后对机体的损害依然严重,显示出作用的远期效应,应予以关注.
作者:叶枫;罗华;王安伟;黄玲;罗剑龙;吴鹤松;黄开莲;张海涛;皋玉明;史亮晶;孙贵范;黄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环境硒分布特征及其与大骨节病的关系,为西藏大骨节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根据病情分布及自然地理条件,2013、2015年选取雅鲁藏布江北岸大骨节病重病区谢通门县和南岸非病区拉孜县、萨迦县作为调查点,采集饮用水、土壤、粮食、牧草和儿童头发等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硒含量.结果 共采集自然土壤、耕作土壤、饮用水、粮食、牧草246份,8~13岁儿童发样103份.南岸非病区的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牧草、青稞、糌粑、自产小麦硒含量均高于北岸病区[中位数(μg/kg):288.62比134.90,228.26比160.28,41.85比5.10,13.99比4.02,12.64比8.07,27.44比13.56,U=7、23、0、19、62、0,P均<0.05].北岸病区儿童发硒含量低于南岸非病区[mg/kg:0.221比0.306,U=650,P<0.01],北岸病区有65.45%(36/55)的儿童体内硒水平处于缺乏和边缘缺乏状态.结论 雅鲁藏布江北岸大骨节病病区从土壤到植物再到动物(人)的地理生态系中硒水平显著低于南岸非病区,低硒环境是北岸病区大骨节病病情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郭亚南;李海蓉;杨林生;郭敏;韦炳干;李永华;龚弘强;王五一;德吉央宗;赵生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甘肃省靖远县不同人群布鲁菌病(布病)认知及行为习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及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在靖远县抽取近3年布病累计发病较多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累计发病数较多的5个村,每个村选择职业暴露人群和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布病防治知识与行为习惯知晓率.结果 共调查职业暴露人群809人,布病患者203人,二种人群布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4.10%(12 943/29 348),其中职业暴露人群为42.52%(9 976/23 461),布病患者为50.40%(2 967/5 88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业暴露人群和布病患者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413、166.100、207.200、16.822,P均<0.01).行为习惯中有“共用水源”、“剥过死羊羔”、“流产物如何处理”、“处理流产物不戴手套、口罩”、“接羔时不戴手套、口罩”、“给家畜注射疫苗和药品”、“吃过病死牛、羊肉”、“买卖病、死畜”、“屠宰过家畜”等可能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布病患者正确答题数所占比例与职业暴露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40、27.965、30.031、19.575、22.597、21.139、14.524、436.450、8.482,P均<0.05).结论 靖远县职业暴露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职业暴露人群中高危行为致感染布病的风险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高危行为干预.
作者:刘武;李连升;曾同霞;胡晓斌;杨利国;高跟霞;妙文丽;杨树博;刘宏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西安市儿童、青少年(< 16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年龄< 16岁的HFRS实验室确诊病例,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发病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各因素与HFRS的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和对照成功配对88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核心家庭[比值比(OR)=20.25,95%置信区间(凹):2.32 ~ 76.80]、饭前洗手频次少(OR=3.67,95%CI:1.40~9.62)、接触环境周围有河流或池塘(OR=1.55,95%CI:1.32~ 2.94)、在草堆上坐卧玩耍(OR=1.36,95%CI:1.17 ~ 1.80)、小吃店进食(OR=8.33,95%CI:1.78~9.47)、扫地时不洒水(锨=2.22,95%CI:1.24 ~ 4.12)、村边住户(边家户,OR=1.55,95%CI:1.32 ~ 2.94)、家中饲养宠物(OR=12.00,95%CI:1.12 ~ 28.84)与HFRS发病有关联.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危险因素按照贡献值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中饲养宠物(OR=5.40,95%CI:1.78~16.32)、饭前洗手频次少(OR=3.96,95%CI:1.89 ~ 7.23)、边家户(OR=2.42,95%CI:1.82 ~ 5.50)、接触环境周围有河流或池塘(OR=2.21,95%CI:1.86~2.49).结论 家中饲养宠物、饭前洗手频次少、边家户、接触环境周围有河流或池塘是儿童、青少年HFRS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作者:李琴丽;蔡正华;邢远;李广帅;祝睿;董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4年福建省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方案》的要求,将延平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共5个乡镇;此外,在城区选取一个街道办事处,抽取1个居委会为监测点.水碘检测:在抽取的乡镇及居委会各采集2份集中式供水末梢水水样,共12份,水碘含量检测采用水碘检测方法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盐碘检测:在每个监测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5户居民,共300户;并在城区监测点抽取31户居民.采集居民户家中食用盐盐样,盐碘含量检测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13025.7-1999).尿碘检测:①8~10岁儿童:在每个监测乡镇各选取1所小学,抽取8~ 10岁儿童30名,共150名;在城区监测点选取1所小学,抽取8~10岁儿童100名,男女各半;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每个监测乡镇各选取孕妇20名,共100名;在城区监测点选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各50名;③18 ~ 45岁成人:在城区监测点,选取18~ 45岁成人50名,男女各半.收集日间随意1次尿样,尿碘含量检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查:对全部儿童采用触诊法进行甲状腺肿大检查.结果 共采集12份生活饮用水水样,水碘含量均< 3.5 μg/L.共抽取居民户食用盐331份,盐碘中位数为23.3 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0%(331/33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1%(308/331).共对250名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及尿碘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0.8%(2/250);尿碘中位数为174.0μg/L;乡镇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2.3.μg/L,高于城区儿童(155.7 μg/L,Z=-3.582,P< 0.01).分别采集孕妇、哺乳期妇女、成人尿样150、50、52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43.7、116.2、115.6 μg/L,孕妇尿碘水平低于国家标准(≥150 μg/L).结论 福建省延平区人群碘营养基本适宜,同时存在特殊人群孕妇碘缺乏的风险.
作者:郑秋英;姚林;陈秀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的水平,为饮茶型氟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2012年,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达日县的6个藏族聚集村为调查地点.对生活于当地的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饮用的茶水样,根据《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标准方法检测砖茶水氟含量并计算日均茶氟摄入量;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水平;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摄片,拍摄部位为前臂、小腿和骨盆,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 共调查170人,其中氟骨症74人,非氟骨症96人.受检人群日均茶氟摄入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7.35(3.00,12.30)mg;血清镁离子含量为22.02(17.30,23.67)mg/L,铝离子为0.22(0.14,0.38)mg/L,钙离子为100.03 (88.56,112.73)mg/L,铁离子为1.66(1.26,2.36)mg/L,锌离子为0.80(0.63,0.95) mg/L,铜离子为1.28(0.99,1.48) mg/L.男性血清铁离子含量为2.13(1.37,3.09)mg/L,高于女性[1.56(1.18,2.02)mg/L],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70岁人群血清中镁、钙、铜和锌离子含量分别为15.09(13.64,24.13)、68.67(58.67,97.24)、0.97(0.72,1.34)、0.54 (0.48,0.74)mg/L,均低于<40岁人群[21.67 (20.08,22.76)、98.71 (90.77,113.97)、1.35(1.21,1.71)、0.78(0.73,1.01)mg/L],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6、2.99、3.01、3.34,P均<0.05).40 ~ 49和50~59岁人群血清中铁离子含量分别为1.77(1.45,3.02)、1.92(1.44,2.66)mg/L,均高于<40岁人群[1.34(0.94,1.57)mg/L],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5、-2.89,P均<0.05).日均茶氟摄入量>4mg的人群钙离子含量为98.22(75.48,111.22)mg/L,低于日均茶氟摄入量<2mg的人群[110.24(97.50,113.97)mg/L],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P<0.05).不同程度氟骨症人群6种金属离子分布水平与非氟骨症人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中,不同程度氟骨症人群与正常人群血清中镁、铝、钙、铁、锌和铜分布水平相似,日均茶氟摄入量高的人群与日均茶氟摄入低的人群之间分布也相似,但高年龄段人群与低年龄段人群之间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吴俊华;李丹丹;杨丹;秦鸣;李丙云;刘晓娜;郦芒;李媛媛;张微;高彦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髌骨稳定性与膝关节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9月,采用一次性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甘肃省岷县店村镇柏柳村、折庄村、建村143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调查,患者拍摄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膝关节正、侧位片,髌骨轴位片.测量X线片中Insall指数、外侧髌股角、沟角、适合角、髌骨外移率、髌股指数等形态学参数,同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43名大骨节病患者的Insall指数、外侧髌股角、沟角、适合角、髌骨外移率、髌股指数分别为1.10±0.17、(14.49±1.47)°、(138.08±3.86)°、(11.55±2.17)°、(1.34±0.13)%、1.18±0.10,Lysholm评分为(62.96±6.11)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分析,Insall指数(X1)、适合角(X4)、髌骨外移率(X5)、髌股指数(X6)进入方程,剔除了外侧髌股角、沟角,建立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方程:Y=17.529+15.232X5+0.950X4+ 15.957X6-4.224X1,调整后决定系数(R2)=0.559.入选的各变量对Lysholm分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适合角、髌骨外移率、髌骨指数、Insall指数,其中Lysholm评分与Insall指数呈负相关.经方差分析,F=46.642,P< 0.05,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大骨节病髌骨稳定性与膝关节Lysholm临床评分有相关性,其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髌股指数、髌骨外移率、适合角和Insall指数.
作者:陈国华;邵建赟;何健;王燕玲;舍炜;李萍;格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一起聚集性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原因和可能的传播途径,提出防控对策.方法 对营口市聚集性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关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资料.同时收集患者周围人群的病例搜索结果及当地进行疫源地鼠密度(夜夹法)和带毒率(汉坦病毒抗原)监测结果.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出血热抗体水平,鼠肺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依据《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 278-2008).结果 个案病例调查显示,1家3口在1个月内相继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属于家庭聚集性发病.其中1人血液核酸Ⅱ型汉坦病毒(SEO)出现阳性,提示为家鼠型病毒感染.病例搜索共检测54人血液样本,IgG抗体阳性2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均为健康状态,体格检查无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的发热、乏力、三红、三痛等症状,2名血清阳性者依据《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判定为隐性感染者.患者家庭居住条件及卫生条件非常差,室内为土质地面,院内东西摆放混乱,有多处鼠洞、鼠迹,院外井口周围可见鼠洞.鼠密度监测显示,布夹108次,有效夹105次,捕获鼠4只,鼠密度为3.81%,超过国家规定居民区不高于1%的标准.捕获鼠均为褐家鼠,鼠肺检查汉坦病毒抗原均为阴性.结论 该起事件为由家鼠引起的一起感染性流行性出血热家庭聚集性疫情,应积极开展防鼠、灭鼠工作,改善家庭卫生条件及开展环境治理是阻断传播途径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策略.
作者:刘光远;吴可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氟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成釉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出生4d的SD大鼠上下颌磨牙牙胚成釉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0.0(对照组)、0.4、0.8、1.6、3.2、6.4 mmol/L氟化钠(NaF)作用24、48、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成釉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细胞经1.6 mmol/L NaF处理24、48 h或经50μmol/L caspase泛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1h后给予1.6 mmol/L NaF处理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caspase-3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采用统计软件SigmaStat V 3.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细胞形态:成釉细胞密度较低时呈多角形,密度较大时呈铺路石样,细胞核明显,具有上皮来源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培养的细胞细胞角蛋白14(CK14)和成釉蛋白(AMBN)表达呈阳性,符合成釉细胞细胞免疫学特征.③MTT检测:NaF对成釉细胞增殖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低浓度NaF(0.4、0.8 mmol/L)组经24 h处理,细胞增殖指数(1.38±0.11、1.29±0.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0,P均<0.05);经48 h处理,各处理组间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0.4、0.8 mmol/L组增殖指数分别为1.00±0.00、1.16±0.14、0.94±0.07,P均>0.05);经72 h处理,0.4、0.8mmol/L组细胞增殖指数(0.87±0.03、0.80±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0,P均<0.05).中等浓度(1.6mmoL/L)组经24 h处理,细胞增殖指数(0.90±0.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8、72 h处理,细胞增殖指数(0.38±0.03、0.26±0.04)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高浓度(3.2、6.4 mmol/L)组经24、48、72 h处理,细胞增殖指数(3.2 mmol/L:0.57±0.14、0.08±0.03、0.00±0.00;6.4 mmol/L:0.11±0.04、0.00±0.00、0.00±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④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1.6 mmol/L NaF处理细胞24、48 h,细胞凋亡率[(5.80±2.03)%、(17.45±4.97)%]均高于对照组[(2.59±0.95)%,P均<0.05].caspase泛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9.43±3.79)%]低于1.6 mmol/L NaF组[(18.26±3.39)%,P<0.05].⑤Western blot检测:1.6 mmol/L NaF处理细胞48 h可引起caspase-3及PARP活化.结论 过量氟可抑制成釉细胞体外增殖,通过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王琳;王峰;谢娜;王丹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大骨节病踝关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大庆市第五医院进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的大骨节病踝关节病变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踝-足评分系统及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评分评价行走功能,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共调查40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2±1.0)、(2.3±1.2)、(1.6±0.4)分;踝-足评分分别为(53.3±6.8)、(86.6±5.1)、(88.7±6.2)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评分分别为(15.9±4.1)、(36.9±4.9)、(41.8±6.4)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1±4.0)、(75.4±6.6)、(88.7±1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6、2.3、2.5,P均<0.05).其中,治疗后6、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踝-足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 0.05).结论 利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大骨节病踝关节病变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患者行走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付尧;曹宇;邹赛男;陆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低硒条件下T-2毒素中毒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死亡形式.方法 选择32只雄性健康SD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6只,分别给予硒含量为101.5、1.1 μg/kg的常规和低硒饮食.30d后,将常规饲料组分为对照组和T-2组,低硒饲料组分为低硒组和低硒+T-2毒素组,每组8只大鼠.T-2毒素组和低硒+T-2毒素组每日给予T-2毒素(100 μg/kg)灌胃饲养.30 d后处死大鼠,取左侧膝关节,HE和番红O固绿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学改变;原位缺口末端(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活化caspase-3和RIP3的表达.结果 光镜下,低硒+T-2毒素组关节软骨深层可见片状坏死,软骨细胞死亡变为“红色影子”细胞或红染的无结构区域.TUNEL染色,低硒+ T-2组与对照组、低硒组、T-2毒素组比较,表、中层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7±0.34)%比(4.68±0.54)%、(2.67±0.64)%、(2.56±0.54)%;(72.06±6.15)%比(16.10±3.00)%、(19.57±3.49)%、(19.33±5.19)%,P均<0.05];表、中层活化caspase-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0.67)%比(1.24±0.25)%、(0.00±0.00)%、(0.00±0.00)%;(51.13±4.18)%比(10.97±3.01)%、(15.36±4.37)%、(15.23±3.13)%,P均<0.05];中层RIP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1±13.39)%比(1.59±1.14)%、(4.32±2.91)%、(7.50±5.00)%,P均<0.05].4组大鼠关节软骨深层细胞凋亡指数及活化caspase-3、RI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低硒条件下T-2毒素中毒大鼠关节软骨中层软骨细胞的死亡形式为坏死性凋亡与凋亡共同存在.
作者:张迎;蒋卓澄;方倩;王文君;张萌;王梦莹;何颖;张丹;张莹;马天有;陈静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亚砷酸、硫酸铈铵溶液浓度与2016年版尿碘检测标准方法通用的水中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满足宽范围的水碘检测需求.方法 以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在室温下消除还原性物质干扰作为水样前处理,使用2016年版尿碘检测标准方法中的0.025 mol/L亚砷酸溶液及0.025 mol/L硫酸铈铵溶液,建立不同范围水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简称本方法).检验不同含碘量范围(0~ 100、0~400、0~800μg/L)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及线性范围,样品测定的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结果 砷铈反应在15℃~30℃范围内,选择任一稳定的温度及固定的反应时间都有碘质量浓度(C)与测定吸光度值(A)的定量关系(C=a+ blgA).在不同含碘量范围(0~ 100、0~400、0~800μg/L)内,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0.9990;对应水碘检测限分别为0.3、1.2、2.2 μg/L(取样量分别为0.80、0.20、0.10 ml);取低、中、高3个含碘量水样,平行测定6次,变异系数(CV)均<1.0%;平均加碘标回收率分别为97.6%、100.4%和102.4%,范围分别为95.8%~ 98.7%、98.3% ~ 103.7%和98.5% ~ 104.5%;在不同含碘量标准曲线范围内测定水碘标准物质GBW09113c、GBW09114a和GBW09114c,测定结果与给定值的相对误差均<3.0%,均在给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结论 本方法检测线性范围宽,有较高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重现性较好,并且操作简单易行,减少了废液含砷量,减少了环境污染,适宜不同范围的水碘测定.
作者:黄淑英;张亚平;李呐;黄嫣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模分析2008-2014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区梅毒新发病例数据,为巴州地区制定梅毒控制策略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定量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08-2014年新疆巴州统计局报道的梅毒新发病数据,根据梅毒的传播机理和人群性活跃程度,采用传染病动力学的方法构建梅毒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 建立了梅毒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发现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1.59%,均方根百分比误差(RMSPE)=0.68%],基本再生数=1.06[95%置信区间(95%CI):1.01~1.15],该模型预计到2024年新疆巴州梅毒的累积发病数为18 145例,2023年累积发病数为16 465例,2024年新发病数达到1 680例.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感染率、核心组性伙伴数量和治愈率是影响梅毒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新疆巴州地区梅毒新发感染有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加对强高危人群的防控,推广安全套的使用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来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罗冬梅;吴顺华;王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骨节病自发现以来,尽管其流行趋势已显著控制,但其病因、发病机制一直是世界性医学谜团之一.面对大骨节病人体软骨组织和细胞难以获取且体外不易构建的困境,应关注大骨节病自发性和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借鉴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大骨节病疾病细胞和组织模型,重现大骨节病儿童骺软骨、骺板软骨和关节软骨的发育过程,进而应用于验证高危环境因素致大骨节病软骨坏死的特异性生物学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制,提升大骨节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郭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