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服用利培酮治疗前及8周后分别检测甲状腺激素、sICAM-1水平.治疗前后进行PANSS量表评分,比较甲状腺激素及sICAM-1的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经利培酮治疗后,FT3、T4有明显差异(P<0.05),sICAM-1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01).PANSS评分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PANSS各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间没有相关性,与sICAM-1水平间呈正相关.结论 长期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要监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sICAM-1水平,以便于临床医生调整用药和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宝琴;秦青;赵景;任会鹏;王立芹;王洪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化疗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放疗中使用顺铂增敏化疗是否对远期生存率有影响.方法 将114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并在术后进行2~3周期PF方案化疗的具有高危因素的IB-ⅡA期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在术后放疗中使用顺铂周次增敏化疗组(A组)和未使用顺铂周次增敏化疗组(B组),分别进行回顾性生存分析.结果 A、B两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66.2%±6.2%、53.3%±7.2%,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8.0%±6.1%、55.5%±7.2%.A、B两个治疗组在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2;P =0.048).结论 ⅠB-ⅡA期官颈癌术后化疗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放疗时同步行顺铂周次化疗可以起到增敏的作用并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孙静;李奇;张美丽;杨姗姗;张云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小儿肌肉注射氯胺酮,口服氯胺酮及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混合液3种不同术前用药方法镇静效果,起效时间及患儿接受率.方法 儿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n =30);B组(术前口服氯胺酮6 mg/kg,加服50%葡萄糖至0.5 mL/kg,n=30);C组(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3 mg/kg,加服50%葡萄糖至0.5 mL/kg,n =30).观察并记录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精神状态分级情况,术后第1天和第7天随访患儿家长,对患儿的行为学改变进行评估.结果 A组患儿接受率只有10%,而B,C组患儿接受率均在90%以上;B,C两组相比较而言,C组起效时间更快,镇静程度更好;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随访发现,术前肌注氯胺酮的患儿行为学改变均较其余两组高.结论 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混合液作为术前药,起效快,效果确切,并能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伤害,适宜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
作者:严海燕;石景辉;罗爱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两种辅助栓塞技术与围手术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预后情况,将结果转换为GOS评分,并分组统计;统计学分析两种栓塞技术与围手术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辅助栓塞治疗动脉瘤患者148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55例,围手术期预后良好率74.5%,重残率20.0%,死亡率5.5%;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93例,围手术期预后良好率84.9%,重残率9.7%,死亡率5.4%;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围手术期预后支架辅助栓塞优于球囊辅助栓塞.
作者:韦海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青年人前交叉韧带断裂术后运动功能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3月~ 2011年9月,95例年龄小于35岁患者,成功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手术治疗.对于术中探查存在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分别给予修整成型、缝合或切除手术.在围手术期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情况、性别等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于出院后制定后续练习方案.术后对患者进行功能复查,并根据情况调整康复方案.术后12周和52周分别进行Lysholm功能评分并与健侧关节比较.结果 88例患者获得了至少12周的随访;69例患者获得了至少52周的随访.在术后12周时73例患者可以完全进行除剧烈运动外的日常活动;术后52周时59例患者中能够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终末随访时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为91.0分,基本接近健侧关节水平.结论 在手术操作得当的情况下,系统康复训练能够帮助青年患者恢复良好的运动功能,尤其对运动员患者将大为有益.
作者:许磊;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阿仑膦酸钠联合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骨密度较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作者:李菁爽;孙远新;马永文;吴宏;冯佳庆;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种全瓷冠肩台设计形态对修复前、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COL-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要求上颌中切牙全瓷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每组20颗患牙.应用ELISA法测定修复前,修复粘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龈沟液样本COL-Ⅱ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全瓷冠修复粘固后3个月,90°肩台组龈沟液COL-Ⅱ水平明显高于凹形肩台组,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修复粘固后1个月和3个月与修复前、修复粘固后6个月、12个月均有差异(P<0.01).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修复粘固后6个月、12个月与修复前COL-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全瓷冠建议采用凹形肩台预备,牙周组织在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可以恢复到修复前水平.
作者:顾静怡;魏东;邹长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小动脉闭塞后超时间窗外动脉溶栓的收益.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诊断为颅内小动脉闭塞并超过现行溶栓时间窗(6.0 h)的60例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发病后7天NIHSS评分、发病后3个月的mRS评分.结果 颅内小动脉闭塞患者通常较年轻,多为男性,基础NIHSS评分较低,危险因素较单一,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饮酒.动脉超时间窗外溶栓组虽然非症状性脑出血较为常见,但未见症状性脑出血或死亡病例.超时间窗外动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及发病后7天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Z=-9.375,P<0.05;Z=-6.905,P<0.05),动脉超时间窗外溶栓组发病后3个月的mRS评分较常规用药组改善明显(U=-4.306,P<0.05).结论 对确诊颅内小动脉闭塞的患者,动脉溶栓超时间窗外溶栓安全有效.
作者:成钢卫;罗丽敏;李水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MLL)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患者15个病灶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12个病灶位于左侧乳房,3个位于右侧乳房.超声表现8个病灶共同特点为囊状无回声,其中心或附壁可见等回声影,多数等回声内伴微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附壁等回声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4个病灶呈多发分隔囊状回声;3个病灶无回声内部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术后病理显示高度扩张的囊腔,其内部分或全部充满黏液,同时部分黏液内可见多发微钙化.结论 MLL主要超声表现为囊状无回声,内部或附壁可见等回声,其内可伴有多发微钙化,确诊需结合病理结果.
作者:李洁冰;程文;张艳华;秦誉;张本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正常青年人的听性稳态反应阈值及与纯音测听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30例听力正常受试者(60耳),年龄24~30岁;听性稳态反应调制频率为90 Hz,分别记录500 Hz、1 000 Hz、2 000Hz和4000 Hz4个频率听性稳态反应原始阈值、测试中是清醒或是睡眠状态、检测完成总时间等.结果 听性稳态反应原始阈值高于纯音听阈值.听性稳态反应原始阈值,无论睡眠组22例(44耳)或是清醒组7例(14耳),耳别间和性别间在各个频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调制频率为90 Hz,睡眠组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相关性更好,且1 000 Hz、2000 Hz,呈高、中度相关.睡眠组,以50 dBSPL刺激声作为听性稳态反应分析强度,各频率中,500 Hz引出率低(率=84.1%),有显著性差异(x2=10.37;P=0.016).结论 调制频率为90 Hz的听性稳态反应对睡眠状态正常青年人听阈检查更准确,尤以1 000Hz、2000 Hz两频率更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强;李玉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及鉴定pBiG-CAR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提取C57BL/6胎鼠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获得CAR基因,与双酶切的pBlue质粒连接,经转化、蓝白筛选及测序鉴定pBlue-CAR载体构建成功.扩增pBlue-CAR的CAR基因,经双酶切后与pBiG质粒连接,构建pBiG-CAR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目的基因CAR条带,pBlue-CAR目标条带及pBiG-CAR目标条带.基因测序证实所检测重组质粒序列与pBiG-CAR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克隆C57BL/6鼠CAR基因、pBlue-CAR重组质粒的构建获得成功,并初步证实pBiG-CA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获得成功,为进一步构建可控心肌特异性CAR过表达转基因鼠提供基础.
作者:姜苗苗;申景岭;孙唐娜;王凤梅;王帆;白景玉;卢少玲;张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泥鳅分泌多糖特征官能团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采用水浸、醇沉、除蛋白、透析等方法提取泥鳅分泌多糖;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硫酸咔唑法、硫酸钡比浊法依次检测泥鳅分泌多糖中氨基糖、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采用H2O/Fe2+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检测泥鳅分泌多糖体外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得到了纯度较好的泥鳅分泌多糖,其中氨基己糖和硫酸基含量较高,分别达到了11.19%和19.11%,而糖醛酸在样品中未检出.泥鳅分泌多糖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尤其明显.结论 泥鳅分泌多糖中含有的氨基糖和硫酸基特征结构及其较为明显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对其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陆陆;于敬海;孙学斌;吴延丽;林锋;赵一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即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CP组)、假手术组(CC组).CI组和C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h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P组在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泵注丙泊酚6 mg·kg-1 ·h-1至再灌注2h结束;CC组仅穿线不结扎.再灌注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 CI组与CC组相比,LDH、CK水平升高,Bcl-2、Bax表达上调,Bcl-2/Bax比例下降(P<0.05);与CI组比较,CP组LDH、CK水平降低,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例升高(P<0.05).结论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丙泊酚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凋亡前蛋白Bax的表达.
作者:邓琳;隋海静;杨雪;李文志;林长赋;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对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胃黏膜组织TNF-α和NF-κB p65的表达变化,以探讨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局灶性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h组、4h组、24 h组,每组8只.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模型组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NF-α及NF-κB p65在大鼠的胃黏膜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4h后胃液pH明显增大(P<0.05);胃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的胃黏膜组织结构完整;脑缺血2h组胃黏膜层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脑缺血4h组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部分有黏膜腺体肿胀,黏膜上皮局部坏死脱落现象出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胃黏膜组织中TNF-α和NF-κB p65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可能与胃黏膜中TNF-α和NF-κB p65的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王晓丽;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靶向生存素siRNA对喉鳞癌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抑瘤机制.方法 建立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3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瘤体内注射PBS液,空载体组瘤体内注射空慢病毒载体(Ad-control),治疗组应用生存素siRNA (Ad-survivin)进行瘤内注射治疗,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肿瘤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体内注射生存素siRNA(100 ng·mL-1·d-1),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电镜下观察到治疗组肿瘤组织发生坏死和凋亡改变,Tunel证实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及空慢病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治疗组Bcl-2表达下降.结论 生存素siRNA抑制喉鳞癌裸鼠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王琳;郭岩;姚鸿超;肖辉;刘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类型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取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7 112例肾活检资料(1998年1月~2012年4月)中,诊断为肾小管-间质疾病104例,占1.46%(104/7 112).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①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肾小球的球囊壁增厚、分层、纤维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缺血,严重的呈硬化改变;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和小动脉壁的增厚.②104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中,有无蛋白尿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③有无炎细胞浸润和已浸润的多少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④而有关肾小球病变、肾小管萎缩、间质增生及临床实验室的其它几项指标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有无炎细胞浸润及浸润的程度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为明显蛋白尿的患者,如果排除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时,早期诊断和预防可减轻肾小管萎缩、间质增生、纤维化及小动脉增厚、变性的发展.
作者:张宏岩;孙瑶;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熊胆眼药水滴眼后其标志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DCA)在家兔眼球的房水与玻璃体中分布及其穿过眼表屏障进入房水及玻璃体的能力.方法 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将家兔双眼各点5次熊胆眼药水,点眼后第1~5组于0.5h、lh、2h、4h、8h时左眼取玻璃体,右眼取房水,第6组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每个样本中UDCA的含量.结果 第1~5组,家兔双眼点5次熊胆眼药水后,0.5h、lh、2h、4h、8h,房水样品处理后的UDCA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21 μg/mL、3.53 μg/mL、33.68μg/mL、37.36 μg/mL、39.12 μg/mL.玻璃体样品处理后UDCA浓度分别为4.20μg/mL、13.20 μg/mL、17.72μg/mL、21.48 μg/mL、23.64 μg/mL.结论 熊胆眼药水滴眼后能通过眼表屏障进入房水及玻璃体,进入时间越长到达的能力越大.
作者:唐伟;崔静;王晓辉;宫剑英;周文艳;李志坚;崔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化相关基因NDRG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中N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中NDRG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深肌层浸润的表达高于浅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DRG1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FIGO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NDRG1蛋白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NDRG1蛋白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潘景媛;耿晓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预处理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高糖(33 mmol/L)作用于H9c2(2-1)大鼠心肌细胞24 h建立细胞高糖损伤模型,用噻唑蓝染色法检测不同剂量(1、5、7.5、10 μmol/L)莱菔硫烷预处理24 h和5μmol/L莱菔硫烷预处理不同时间(12、24、36、48 h)的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e dehydrogenase,SDH)活性;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速度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H活性下降(P<0.05),莱菔硫烷组SDH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莱菔硫烷组(5μmol/L,24 h)ROS产生速度下降(P<0.01),MMP上升(P<0.01),线粒体损伤性形态变化及细胞早期凋亡形态改变减轻.结论 莱菔硫烷能够抑制高糖对心肌细胞线粒体造成的损伤.
作者:胡丽贞;李雅杰;薛宏凤;王双;于海涛;王舒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赫塞汀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HER-2表达的影响;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降低了HER-2表达,减少了细胞增殖,增加了细胞凋亡率.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能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赵勇;傅羽;吴耀华;刘晓岭;陈杨;张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α,HIF-Iα)表达的相关性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hEPO干预组(脑缺血后分别于30 min、3h、6h、12 h及24h加入RhEPO 3000 IU·kg-1·d-1腹腔注射,连用3d)、盐水对照组,利用神经评分、TTC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RhEPO对脑梗死后HIF-1α蛋白表达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后3d,RhEPO治疗组与盐水组神经评分相比减少显著(P<0.05),以30 min加药组为著.脑梗死相对体积比与神经评分成正相关.镜下可见假手术组HIF-1α蛋白无表达,盐水对照组HIF-1α蛋白阳性率较RhEPO干预组增高,差异显著(P<0.05);30 min及3 h RhEPO治疗组与组内24 h组相比HIF-1α减低明显(P<0.05).结论 RhEPO可降低脑缺血性梗死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且干预越早,HIF-1α表达越低,神经功能恢复作用越明显.
作者:华威;周敏;刘微;戚基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活力、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原代培养1~3天Wistar大鼠的关节软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按染砷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0.5、1.0、2.0、4.0、8.0 μmol/L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方法(CCK-8法),在染砷24、48、72 h测定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砷对软骨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染砷大鼠软骨细胞(除0.5 μmol/L 24 h无统计学意义)活力均被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s2O3将大鼠软骨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P<0.05),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王娇;崔洋;刘伟东;孟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SD大鼠透明晶状体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5、10、20μmol/L)的白藜芦醇和100 μmol/L H2O2,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凋亡因子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结果 伴随白藜芦醇给药浓度的增加,透射电镜下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程度减轻,此外,白藜芦醇对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对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具有预防作用,为寻求有效防治白内障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雪芳;刘忠鑫;陈炳荣;白洁;郑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输注供者凋亡细胞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凋亡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心脏移植前经门静脉输注供者来源的凋亡脾脏细胞;C组为免疫抑制剂组,移植前后给予CsA.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IL-2、IL-10及TGF-β1含量,并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判定耐受是否具有抗原特异性.结果 B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排斥反应程度减轻,受者对供者产生抗原特异性耐受;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长,但其免疫抑制作用缺乏抗原特异性.在心脏移植术后B组血清中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L-10及TGF-β1显著升高.结论 通过预输注供者凋亡细胞的方法可以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并且此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IL-10及TGF-β1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章佰承;叶明;安守宽;乔友进;李君权;夏求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