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并与西药甲氨蝶呤(MTX)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90例RA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45例,附子饼间接灸大椎、命门、肝俞、脾俞、肾俞,局部取穴温针灸受累关节,隔日1次;甲氨蝶呤对照组45例,肌注MTX 10 m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项目有治疗前后的关节痛程度、晨僵、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临床总体疗效、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针灸组的关节痛程度、晨僵、握力、ESR、CRP、RF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MTX对照组(P<0.05).针灸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改善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MTX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改善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起效时间针灸组较MTX组明显缩短(P<0.05),且针灸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甲氨蝶呤.
作者:吴家萍;边朝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内脏感觉的影响,并探讨针灸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机理.方法:将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通过内脏电子刺激器Barostat进行等容扩张,当达到大耐受容积时,针刺组进行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和天枢穴,并保留 15 min,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保留 15 min.观察大耐受容积、压力及上腹胀、上腹痛、恶心等症状积分值的变化;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结果:针刺组针刺后的症状积分值显著下降,大耐受容积、压力显著升高,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也有显著变化,和针刺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达到大耐受时的症状积分值、大耐受压力和容积、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能够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等容机械性胃扩张的内脏敏感性,其内在机理可能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作者:姚筱梅;姚树坤;张瑞星;常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与尼莫通作对照.方法:将4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5例,对照组20例.电针组取四神聪、百会、风池、本神、内关为主穴,电针为疏密波,频率14~26次/min,强度3~5 mA,每次治疗 30 min,每日1次,连续 5 d 后休息 2 d,共6周.对照组口服尼莫通,每次 30 mg,每日3次,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结果: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电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WMS(总记忆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电针组WMS评分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虽然也有上升,但不显著,P>0.05.电针组治疗后WMS在顺数、联想、触摸方面有显著上升,P<0.05;而对照组WMS在累加、触摸方面有显著上升,P<0.05;其余各项两组均表现为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许云祥;张家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医传统的艾灸疗法利用艾燃烧过程中的热传导和热辐射来治疗疾病.人体穴位与经络红外辐射强度及光谱特性的检测与分析技术都是应用红外无损伤非接触特点来探索针灸经络的客观规律.人体红外辐射光谱还能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应用红外辐射热像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人体体表红外辐射热像图.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来国内对红外辐射光谱应用于针灸经络的研究近况.
作者:丁轶文;丁光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是否可以行电针治疗的争议长期存在.本文通过综述近期临床以电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说明了其早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为运用电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了科学依据.故认为在正确选择刺激参数的前提下,急性期电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作者:李金存;高李;蒋振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据WHO相关资料显示,在现代社会,精神疾患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逐渐占据了首要地位,当前全球范围内有4%~5% 的抑郁症患者, 并且抑郁症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为15%~20%.西药治疗抑郁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且所需费用相当昂贵.针灸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至今未见有关副作用的报道.本文试对电针与西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作者:米希塔梁·淑沙尼克;图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作者:黄建军;解秸萍;付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