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救治措施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10例颅脑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我院急诊科观察、抢救时间30min~5h内,其中收住入院203例,救治191例,死亡19例,其中抢救室死亡7例,住院后死亡12例.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享明;陈闽希;李承宁;闵松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尖锐湿疣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64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真菌治疗、中药消疣汤熏蒸治疗等.对比两组治疗总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96.9%,复发率为4.8%,对照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76.8%,复发率为2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璐;詹明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与传统的胸外科手术切口的对比,对局限性小切口的优点加以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局限性小切口和传统胸外科手术切口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局限性小切口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胸外科切口组).结论 局限性小切口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不明显,胸腔引流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一系列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肖登波;蔡孝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院于2010年2月~2011年12月间共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36例.其根据患者的保乳意愿及保乳条件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行外科保乳手术治疗患者17例,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9例.两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对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36例患者手术后均随访4~96个月,术后患者目前均存活,无瘤生存率85%.且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转移率、复发率情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与其根治手术治疗疗效相同,且保乳手术能够大限度保留乳房,故此方法具有在临床推广上的重要意义.
作者:毋子亭;崔红海;徐素珍;宋圆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缬沙坦胶囊与珍菊降压片的降压疗效.方法 病例分缬沙坦治疗组40例,珍菊降压片对照组35例,均口服用药,4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用缬沙坦与珍菊降压片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到了合理的水平,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胶囊与珍菊降压片均能较好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作者:黄电波;陈树彤;史培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坎地沙坦酯片和贝那普利片治疗8周.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压均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下降(均P=0.000);同期对照分析,收缩压在干预后第6、8周末,研究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t=2.151和4.225,P=0.034和0.000);其余各时点降压幅度及各时点临床疗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36,P=0.037).结论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一线降压药在临床应用.
作者:阮班全;徐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OSAHS患者自我健康意识的调查分析,提高人们对OSAHS的重视,减少疾病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2月PSG监测的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健康意识.结果 80%的OSAHS患者对疾病及疾病的危害不重视;10%的OSAHS患者认为打鼾是正常现象,5%的OSAHS患者对疾病有简单的认识,但未重视其严重危害;5%的OSAHS患者对疾病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治疗缺乏信心.结论 遵义地区OSAHS患者自我健康意识低,对睡眠疾患的危害认知不足,应加强对大众睡眠知识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唐书福;罗晓会;黄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将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喉罩表面对颈椎不稳症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气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L组)和对照组(H组),每组15例.L组喉罩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H组表面涂抹石蜡油,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观察记录麻醉前(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即刻(T2)、喉罩置入后3min(T3)、唤醒前(T4)、拔除喉罩即刻(T5)及醒后3min(T6)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唤醒期间的相关并发症:苏醒期躁动,呼吸道损伤和咽痛、恶心呕吐,呃逆、咳嗽、分泌过多等气道反应.结果 L组MAP、HR平稳,H组T2、T3、T5、T6时间点与L组比较,MAP、HR升高;T2、T5时间点与T0比较MAP、HR升高.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喉罩表面可使全身麻醉更加平稳,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用于颈椎不稳手术中更加安全.
作者:李文波;陈志奇;张云红;吴丽霞;田春梅;佟香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研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90例外科围手术期间,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 在90例围手术患者里,单用一种抗菌药物的有39例(43%),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有45例(50%),使用有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有6例(7%).其中,用药的时候不对占了总患者的80%;而使用方法不对的占20%;治疗时间过长,导致时间浪费的占45%;选药导致治疗误差的占7.9%.结论 关于对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法和应用存在诸多不当的情况,对此必须要严格要求管理,做到精益求精,为患者负责,合理的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作者:邹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远中截冠法在下颌部分萌出垂直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需要拔除部分萌出的垂直阻生牙156例,随机平分成两组.组1采用远中截冠法,组2采用常规法拔除.结果 采用远中截冠法在手术创伤和手术后反应方面与常规法组存在显著差别.结论 采用远中截冠法拔除下颌部分萌出的垂直阻生牙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副反应也少,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汪义永;魏斌;陈凌;吴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无痛结肠镜下氩气刀治疗老年患者结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结肠息肉患者70例(息肉94枚),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治疗组36例(息肉50枚)和对照组34例(息肉44枚).治疗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后进行结肠镜下氩气刀治疗息肉;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疗息肉.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改变、患者耐受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比例和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各生命体征指标平稳,与术前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进镜顺利,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结肠镜技术下行氩气刀治疗老年结肠息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建华;劳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两种翻身床套在烧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50例烧伤后使用翻身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使用以非织造布和塑料膜加工而成的一次性翻身床套,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布料翻身床套.比较两组患者翻身床治疗前及翻身床治疗后72h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及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翻身床治疗前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翻身床治疗后72h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翻身床套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谢肖霞;梁月英;黄诗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在肾病时的阳性率,以探讨各指标在诊断肾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8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RBP、BUN、Cr、Cys-C及UMA的水平.结果 肾功损害组的RBP、BUN、Cr、Cys-C及UM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早期肾功损害时,各指标的阳性率有差异.结论 肾功损害时,RBP、BUN、Cr、Cys-C及UMA水平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通过阳性率比较,说明诊断的敏感性血RBP >Cys-C>UMA>BUN >Cr.
作者:赵晶;葛存兴;黄金英;曹珍珍;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及氯丙嗪联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疗程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组显效率80%,氯丙嗪联合阿普唑仑组显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氯丙嗪联合阿普唑仑组.结论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联合阿普唑仑相似,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解决患者服药困难,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蒋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牙髓治疗中局麻醉的效果.方法 162例患者452颗牙髓炎患牙,随机分成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χ2=49.126,P<0.01,阿替卡因组麻醉的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组.结论 阿替卡因具有起效快,局部麻醉时间长,过敏反应少等特点,是安全有效的局麻药.
作者:顾金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P患者病例资料,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结果 AP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胰腺体积增大和内部回声减弱为主要表现.45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胰腺显示不清4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86.7%.合并胰腺脓肿6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肝脓肿4例.AP患者十二指肠下动脉血流大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PA血流大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P,具有准确率高、无创、经济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沈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具体统计分析,为今后该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病区收治的子宫肌瘤者72例,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12.5mg,1次/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血常规、雌孕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对测定结果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用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高达90.3%,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月经复潮者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下腹坠胀明显好转,无痛经.所有贫血患者贫血症状均得到纠正.2)用药后雌孕激素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尤以FSH、E2和P下降为明显,差异均有显者性(P<0.05),PRL、LH和T值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可减少子宫肌瘤的血供,使子宫及其肌瘤变小,短期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是子宫肌瘤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加强对 49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腹部带蒂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作者:张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胸外伤手术后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36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手扣方法对患者进行排痰,以观察两组排痰效果.结果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明显优于手扣排痰.结论 使用crs8002CX型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好,可提高患者血氧浓度,减少肺部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黄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高压氧室行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7例,对其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7患者,治愈35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后适时的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洪玉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老年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7名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相同的肠内营养制剂但不同的输注方式,其中51名患者采用连续性输液泵泵入(对照组),56名采用间歇式重力滴注(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在鼻饲期间胃潴留情况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间歇式重力滴注组胃潴留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鼻饲使用间歇性重力滴注的方法可以减少胃内残留量,减少误吸,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作者:金瑜;李冬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5月~2011年12月发生产后尿潴留产妇110例,按发生尿潴留序号的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膀胱治疗仪,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观察两组产妇尿潴留解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能自动排尿50例,对照组产妇能自动排尿3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治疗仪解决产后尿潴留效果理想,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肖红;岑永平;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进行放射治疗的学龄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让学龄期患儿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按时完成放射治疗计划,保障放射治疗质量.方法 将52例行放射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7例)和干预组(29例),比较两组患儿配合一次性完成复位的成功率及按时完成放射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一次性配合完成复位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按时完成放射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减轻儿童放射治疗时的负性心理,提高一次性完成复位的成功率及按时完成放射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放射治疗室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放射治疗安全性及质量保证.
作者:龙江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的护理有效方法,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 对4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的护理.结果 通过放疗及放疗后的护理,使42位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提供精确的放疗剂量、合理的照射时间、精确无误的摆好患者的体位,有目的 的做好放疗后的护理处施,成为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盆支架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患者中作用.方法 选取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行一般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结果 对比组行一般基础护理满意度为53.3%,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恰当的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的积极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群霞;张雁;王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脑卒中偏瘫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溢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生活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
作者:唐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方法 对2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治疗顺利,效果满意.结论 恰当的手术配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局部体温、及时按医嘱调整射频参数、人工胸腹水的维持是护理的重点,可配合好医生顺利完成术中射频消融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文慧;于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2009~2011年我院收入的150例在重症监护室下行机械通气患者,有50例患者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5~80岁之间,通气时间在3~1500h之间.分析以上临床资料.结果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4.5%,均感染病原菌,且有95.7%是G-菌.结论 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关键在于要尽早行无创机械通气以及序贯好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同时也应该积极做好重症监护室内的常规护理,严格掌握有创通气的指征.
作者:吴雪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口腔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方案的改进方向.方法 选择48例口腔癌患者,包括唇癌8例,牙龈癌12例,颊癌18例,舌癌1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应用改进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应用改进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癌术后化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玲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1].也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急诊护士只有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才能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身心需要,使其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进而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现将我院急诊科护患沟通现状总结如下.
作者:郭艳玲;杨蔚;李冬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椎间盘镜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应用情况的研究.2010年1~12月的手术病例为对照组(干预前),2011年1~12月椎间盘镜手术病例70例观察组(干预后),对干预前后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比例由对照组的37.1%上升到观察组后的74.3%(P<0.05),对照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干预后观察组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作者: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640层CT对临床拟诊为冠心脏病的140例患者进行扫描,其中37例有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40层CT的CTA 显示390个冠状动脉节段均符合影像学评价要求(Ⅰ~Ⅲ级);计算640层CT评价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100%、98.97%、96.21%、100%、94.7%.结论 640层动态容积CT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各分支节段,较为准确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首选工具.
作者:邓锁琴;靳元;周生琴;范骞;陈慧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红花总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总黄素低、高剂量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红花总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缺陷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SOD、NO、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红花总黄素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提高SOD活力(P<0.05),降低MDA、NO水平(P<0.01或P<0.05).结论 红花总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洁红;曾满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62例(7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8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3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别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及其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肝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检测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HCY、hs-CRP、D-D联合检测对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阳性率分别高达93.7%、92.6%,明显高于HCY、hs-CRP、D-D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D-D三项检测指标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预后判定中有重要意义.但单项检测的诊断准确性、阳性率较低,局限性较大,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2%以上.因此联合检测HCY、hs-CRP和D-D三项指标能更准确、详细地反映出疾病的病情,对早期诊断及减缓、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旭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是否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方法 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NCA水平,以及TT4、TT3、FT4、FT3、TSH、TPOAb、TGAb、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组各25例完成2年追踪观察,失访率16.7%.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差别(性别:25% vs 40%,χ2=3.57,P=0.61;年龄(31.6±9.3)岁vs (33.8±10.8)岁,t=0.79,P=0.42.研究对象初诊时均无血管炎.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 vs 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 0%,χ2=2.75,P=0.06).结论 在内科药物治疗过程中,丙基硫氧嘧啶(PTU)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血管炎,而他巴唑(MMI)可能诱发与ANCA无关血管炎.
作者:周波;池莲祥;聂本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有下泌尿道症状并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之患者,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临床症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54名有BPH 临床症状初诊患者参与此项研究.首先利用经直肠超声波(TRUS)测量出前列腺总体积(TPV) 、移行区体积(TZV),并计算出移行区指数(TZI),并且与年龄(Age)、美国泌尿科医学会前列腺症状评分(AUASI)、大尿流速(Qmax)进行相关性研究之统计分析.结果 1)年龄与TPV、TZV、TZI、AUASI及Qmax无显著相关性(r=0.004,0.165,0.263、0.014,-0.108;P>0.05).2)Qmax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 Qmax与TPV有显著相关性(r= -0.320,P<0.05);与TZV、TZI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440,P<0.01;r=-0.414,P<0.01).3)AUASI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 AUASI评分与TPV、TZV无显著相关性(r=0.248,0.268,P>0.05).而AUASI与TZI有显著相关性(r=0.294,P<0.05).结论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梗阻症状之评估及是否要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时,TZI、Qmax、AUASI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指标.
作者:刘焕军;邓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链脲霉素(STZ)所致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和电针组.电针组施以电针百会、大椎、足三里、太溪、肾俞等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及c-fos蛋白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和Image-Proplus5.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电针组NGF含量高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c-fos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电针可使大鼠脑内NGF的表达增强,c-fos蛋白的表达降低.
作者:张萌;姚宏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结论 尿毒清颗粒能显著降低患者BuN、Scr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同颖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将护理专业分为8个专业方向,实施模块式教学,突出实践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校企结合拓展教学渠道,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结果 突出了高职高专类护理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论 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可为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汪洪杰;黄弋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仿真教学系统的环境布局、内部设置、系统功能及优点、技术实现以及构建中存在问题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
作者:明玥;杨立群;李敏;丁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变革,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院结合学校实际,遵循医学教育规律,落实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改革和重组课程结构,着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立具有特色的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医学院校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就双语教学在预防医学本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的推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终实现双语教学的内涵及目标,以及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金佰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如以开放时间为主线的分时管理,以开放项目为主体的分层次管理等开放实验室,根据不同对象进行管理.结果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动手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慎独品格;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活力,促进了实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结论 护理实训基地的开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徐丽娜;刘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属于基础学科,理论知识量较大,学时有限,学生往往反映没有学习兴趣,难以完全掌握.现将案例教学法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简单介绍如下,以便为我省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资料.
作者:刘冰华;张春庆;张彧婷;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情境教学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该方法有效地提高护生们在临床实习中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她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
作者:黄琴华;沈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内科护理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就业应聘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从内科护理学教学初始就进行针对性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就业应聘成功率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
作者:吴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概述导管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的外固定方法、敷料的使用及更换、引流管道的护理、健全的管理系统,总结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作者:丁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现状,为当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本地区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普查中妇科病检出率为26.25%,妇科病以宫颈炎为主,占16.79%;阴道炎患病率为4.28%,卵巢囊肿患病率为1.60%,宫颈肥大患病率为1.49%.结论 妇科病普查是妇女保健的关键,定期开展妇女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作者:吴晓菁;黄慧梅;王奇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20岁,因半小时前误食滴水观音一口,觉口舌唇麻木,言语不清,继而全身发抖,口周发麻,继而口腔、舌、咽喉及面部均出现麻木疼痛,嘴唇肿胀,持续流涎,说话不清,恶心呕吐、腹痛.既往健康,无过敏史.查体:痛苦状,全身颤抖,体温37.6℃,脉搏116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80/98mmHg,神志清楚,语言不清,发音低调不清晰,持续流涎,口唇轻度水肿,肺呼吸音清,心率11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平软,剑突下压痛(+),四肢肌力正常.
作者:秦桂华;沈金连;陈洁;唐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门诊药房急救药品的管理效果,探讨提高急救药品管理质量的方案.方法 对我院各科室的急救药品行封存管理,为期2个月,比较封存前后药品过期或失效、药品未能及时补充、清点时间、物品完好率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结果 上述各指标在封存管理前后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结论 对急救药品进行封存管理可以提高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缩短急救用药时间.
作者:陈芳黔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