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617
  • 国内刊号:31-1879/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6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二等奖(03)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XYLT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职业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联

    [目的] 探讨XYL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职业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江苏省内1家纺织厂和1家大型电厂接触噪声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共1 956人接受健康检查、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将双耳高频平均听阚≥40dB者定义为病例组(n=660),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者定义为对照组(n=650).用声级计检测作业现场的噪声强度,用多功能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个体噪声暴露水平,并计算工人的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利用TaqMan分型技术进行XYLT1基因分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年龄、工龄、噪声暴露时间、噪声暴露水平、CNE、高频听阈的均值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双侧Z检验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分类变量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XYLT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水平并对CNE进行分层分析.采用双侧x2检验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两个工厂选择检测点342个,现场噪声强度范围为75.2~100.0 dB(A);共抽样了223名作业工人,个体噪声暴露水平范围为68.5~108.1 dB(A).病例组的噪声暴露时间[(227.6±94.8)月]大于对照组[(218.1±88.4)月],平均高频听阈值[(37.2±11.8)dB]约是对照组[(14.0±4.0)dB]的3倍;而病例组的耳部疾病患病率和家族史的比例小于对照组(均P<0.05).经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校正后,rs7185607A等位基因(OR=1.57,95%CI:1.07~2.31)、rs7205152C等位基因(OR=1.63,95%CI:1.12~2.37)、rs7191414A等位基因(OR=1.70,95%CI:1.01~2.77)、rs12598082G等位基因(OR=1.76,95%CI:1.27~2.44)和rs2311140G等位基因(OR=1.85,95%CI:1.34~2.55)会增加NIHL的患病风险,而rs59385104C等位基因(OR=0.51,95%CI:0.27~0.96)则会降低NIHL的患病风险(均P<0.05).当CNE> 100(dB·年)时,与rs7185607位点CC基因型相比,携带CA/AA基因型的个体患NIHL的风险增加(OR=1.60,95%CI:1.16~2.20);与rs7191414位点TT基因型相比,携带AT/AA基因型的个体患NIHL的风险增加(OR=2.21,95%CI:1.47~3.32);与rs2311140位点AA基因型相比,携带GA/GG基因型的个体患NIHL的风险增加(OR=1.93,95%CI:1.39~2.71)(均P<0.05).当CNE≤100(dB·年)时,与AA基因型相比,rs2311140的GA/GG基因型会增加NIHL的患病风险(OR=2.42,95%CI:1.72~3.41,P<0.001).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只有rs2311140G等位基因在两种模型下会增加NIHL的患病风险(OR=2.22,95%CI:1.39~3.53;OR=2.08,95%CI:1.17~3.68)(均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XYLT1单倍型ATTA(OR=0.580,95%CI:0.422~0.798)和CCTA单倍型(OR=0.496,95%CI:0.355~0.693)是NIHL的保护因素(均P<0.05);而单倍型CTTG是NIHL患病的危险因素(OR=1.724,95%CI:1.450~2.049)(P<0.001).[结论] XYLT1基因可能是NIHL的易感基因.XYLT1的rs2311140G等位基因和单倍型CTTG可能是NIHL的潜在易感分子标志物.rs7185607、rs7191414和rs2311140位点多态性与噪声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对NIHL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君;徐酩;刘静;王秀霞;沈欢喜;蔡文妍;韩磊;张恒东;朱宝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建议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方法]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案例库收集2014-2015年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中毒与窒息事故案例47起(含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查阅事故案例报告,同时通过文献及新闻检索完成对案例的补充.完成典型事故的企业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行业、作业地点及岗位,事故类型及安全管理落实情况,从作业管理流程、危害辨识、危害控制、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55.3%的事故发生在市政设施管理、化工制造、建筑和电热力供应行业.污水井(污水处理站)、反应池(罐)、基坑和涵洞等工作地点的清理清淤和检查维修等作业过程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主要源于硫化氢(53.2%)和一氧化碳(21.3%)等气体中毒,以及甲烷(8.5%)和氮气(6.4%)等富集导致的缺氧窒息.事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落实情况极差,安全培训、通风换气、气体检测和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率分别为12.8%、8.5%、6.4%和6.4%,作业审批制度执行率为零.其中83.0%事故(39起)存在盲目施救情况,导致事故伤亡人数从初始49人,后增加到188人,危害扩大3.8倍.[结论] 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中毒与窒息事故主要源于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中毒,盲目施救会导致伤亡扩大.为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企业应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以及应急救援培训,杜绝盲目施救.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与科普宣传.

    作者:周兴藩;杨凤;郭玲;付朝晖;唐仕川;贾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江苏省东台市居民生活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联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东台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究生活环境与幸福感间的关联,为制定合适可行的居民主观幸福感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9月,运用配额抽样方法选择东台市14个乡镇的3665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并匿名、自主完成问卷填写,选用个人幸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幸福感,生活环境评估量表包括美观程度、健身环境、服务与治安、环境质量4个子量表.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幸福感在不同个体特征间的差异;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生活环境与幸福感的关联.[结果]问卷有效率为79.3%.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38±1.76)分,并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经济状况的居民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人口学特征后,以低水平组为对照,美观程度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52(95%CI:1.23~1.89)和2.97(95%CI:2.25~3.92);健身环境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11(95%CI:0.89~1.37)和1.64(95%CI:1.27~2.11);服务与治安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08(95%CI:0.87~1.33)和1.81(95%CI:1.40~2.34);环境质量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57(95%CI:1.27~1.94)和2.77(95%CI:2.12~3.61).[结论]生活环境会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优良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作者:吴宁;戴俊明;陈张;李赞;钱进华;高俊岭;王忠泽;傅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氧化钕:分布特征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氧化钕是重要的稀土氧化物,随着使用量日益增多,其可能产生的毒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氧化钕的体内代谢过程、体内外毒性作用以及可能作用机制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氧化钕的毒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宁;纪乐;姜珊;樊鸿星;刘东杰;吴涛;杨静;吴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孕哺期至成年前铝暴露对子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miR-132转录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哺期至成年前持续铝暴露对子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miR-132转录的影响.[方法]将12只清洁级健康SD孕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饮水中氯化铝浓度分别为0、600、1000 mg/L,即对照组、低铝组、高铝组.母鼠从妊娠第0天至子鼠出生第21天染毒.从每组中随机选择8只子鼠(4雌4雄,同一窝别雌雄比为1:1)延续同组剂量继续染毒至成年(出生第90天),每2周称一次体重,子鼠处死前收集24h尿液,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后光镜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铝和脑铝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iR-132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铝组子鼠出生后0~12周体重均降低(均P<0.01).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在第3天和第4天逃避潜伏期延长(均P<0.01),高铝组子鼠首次达台时间延长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P<0.01).低铝组、高铝组子鼠尿铝和脑铝水平分别为(11.84±1.03)、(16.32±1.32)μg/L,(12.69±0.43)、(16.61±0.93) μg/g,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核固缩,染色加深,数量减少和排列紊乱变形等病理改变;miR-132在低铝组、高铝组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48±0.35、1.62±0.38,与对照组(1.00±0.12)比较,miR-132在染毒组中转录水平均升高(P<0.05,P<0.01).[结论]持续铝暴露损害子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海马组织中的miR-132转录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葛启迪;张华;谢春;谭瑛;万昌武;张玥;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牛磺酸对染锰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锰染毒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取SD健康雄性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15、20 mg,/kg 3个剂量的染锰组和9个牛磺酸干预组,牛磺酸干预剂量分别为100、150、200mg/kg;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染锰组腹腔注射MnCl2,每天1次,连续12周;牛磺酸干预组与相应剂量的染锰组相同处理染毒,并在每周二、四、六腹腔注射MnCl2后再腹腔注射牛磺酸进行干预,共12周.开颅分离出大鼠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磺酸、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紫外比色法分别测定锰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结果]各锰染毒组[(2.61±0.73)、(2.75±0.37)、(2.98±0.52)μg/g]和牛磺酸干预组[(2.52±0.74)、(2.42±0.70)、(2.57±0.40)、(2.56±0.46)、(2.51±0.51)、(2.66±0.75)、(2.82±0.98)、(2.88±0.56)、(2.86±0.91) tg/g]大鼠纹状体锰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60±0.20) t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mg/kg染锰组牛磺酸含量[(712.68±128.69)μg/g]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5-HT水平[DA分别为(6284.63±1243.94)、(6173.54±826.68)、(6014.21±636.48) μg/g,5-HT分别为(172.22±23.79)、(166.39±42.73)、(164.82±43.43)μg/g]均低于对照组[(7 814.91±1284.63)μg/g和(251.34±51.26)μg/g](均P<0.05);150、200 mg/kg牛磺酸干预10 mg/kg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和5-HT水平显示增加效果(P<0.05).染锰组大鼠纹状体MAO活性[分别为(14.65±1.89)、(16.45±1.13)、(17.05±1.86)U/(h·mg)]均高于对照组[(12.64±1.10)U/(h·mg)](均P<0.05);各牛磺酸干预组(除100 mg/kg牛磺酸干预10 mg/kg染锰组外)MAO活性均比同剂量染锰组降低(均P<0.05).[结论]锰可致大鼠纹状体部分牛磺酸耗竭,MAO活性增高,DA和5-HT水平降低,牛磺酸在一定程度上对锰诱导的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下降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松林;秦绚;郭松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规范化的必要性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是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给委托单位(用人单位)的书面报告,客观、严谨、规范化的总结报告不但能体现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和劳动者的职业防护情况.但目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在格式、内容上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终可导致用人单位和(或)受检者不能正确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和目的,误将其等同于一般健康体检,即使“完成”了职业健康检查,却也失去其检查意义.而已对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有规范化要求的机构和地区,在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均有明显成效.因此,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成为当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将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进行规范化管理,既有利于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又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

    作者:关里;唐华;毛丽君;李树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吸入炭黑气溶胶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作用

    [目的]探讨反复吸入纳米级炭黑气溶胶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24)、染毒组(n=12)和恢复组(n=12).染毒组小鼠全身暴露于30.16 mg/m3炭黑气溶胶中6h/d,连续染毒28d;恢复组于染毒28d后静养28d;对照组给予过滤空气.每天监测染毒柜内炭黑颗粒的浓度和粒径.末次染毒或恢复28d后的24h,每组取9只小鼠,麻醉后进行心电图测定;采血后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取小鼠心脏,测定心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心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炭黑颗粒平均质量浓度为(30.16±3.52) mg/m3,粒径小于400 nm的颗粒物占82.53%,粒径小于800 nm的颗粒物占98.13%.小鼠吸入炭黑气溶胶7、14、21、28d及恢复期,染毒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及恢复组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且PR间期延长(P<0.05),其他心电图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血清CK和CK-MB活性增加(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24倍;而恢复组小鼠CK和CK-MB活性降至正常水平.染毒组小鼠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79、1.89、1.70倍;而心脏组织匀浆中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为1.40倍.恢复组小鼠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脏组织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均未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心脏组织中SOD水平降低且MDA水平增加(P<0.05),而恢复组小鼠SOD水平和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小鼠吸入炭黑气溶胶后,在心脏组织中未观察到黑色炭黑颗粒沉积,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并可见心肌细胞水肿及炎性细胞渗出;在恢复期,小鼠心脏组织中也可以见到少量的炎性细胞渗出.[结论]反复吸入30.16 mg/m3纳米级炭黑气溶胶可以造成小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炭黑颗粒所致的炎性损伤和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孟涛;杨墨;高晔;段化伟;戴宇飞;郑玉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气温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的短期效应

    [目的]探讨气温与手足口病(HFMD)发病的相关性和人群差异,为HFMD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每日气象数据和HFMD病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HFMD发病的关系,比较气象因素对不同年龄和性别HFMD患者的影响差异.[结果] 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共报告HFMD临床诊断病例63004例,男女性别比为1.51.HFM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5-7月份是HFMD发病高峰.气温与HFMD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近似倒“V”型,大累积相对危险度位于24.7~31.8℃温度区间.气温对男性和女性的20d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分别为2.02(1.58~2.58)和2.34(1.79~3.08).1岁以下婴儿对气温反应为敏感,气温对其20d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为3.82(2.33~6.26).高温高湿与HFMD发病呈正相关,且作用时间长.高温(30.2℃)累积效应在滞后20d达到高[2.10(1.63~2.70)],高湿度(92.6%)的大效应出现在滞后27d[2.70(2.06~3.54)].[结论]气温对HFMD发病有影响,低龄儿童的风险更高.

    作者:彭丽;叶晓芳;阚海东;陈仁杰;周弋;郝莉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08-2016年兰州市气温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 2008-2016年兰州市每日流腮病例发病的基本信息及气象数据分别来自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甘肃省气象局.高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11.11℃)作为参照值,计算高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75百分位数(P75)和第95百分位数(P95)作为代表来描述热效应.低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作为参照值,计算低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5百分位数(P5)和第25百分位数(P25)作为代表来描述冷效应.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月份差异、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的基础上,探索气温、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系.[结果] 2008-2016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腮117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6~14岁儿童多,占49.67%.温度对流腮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均表现出即时性和短期滞后性.日均气温高于12.7℃ (P50)时,以26.0℃时lag1d的流腮发病风险RR及95%CI(1.32,1.05~1.65)大;日均气温低于12.7℃时,以-2℃时lag 0d的RR及95%CI值高,为1.26(1.05~1.51).当温度在20.1℃(P75)和25.4℃(P9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d至lag0~7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3d时RR值大,分别为1.43(1.12~1.81),1.83(1.34~2.50);当温度在-5.2℃(P5)和1.7℃(P2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d至lag 0~14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7d时RR值大,分别为1.95(1.41~2.70),1.62(1.25~2.09).高温(25.4℃、20.1℃)和低温(-5.2℃、1.7℃)时,6~14岁儿童lag 0~14d累计效应RR值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对湿度在66%、69%时,RR值分别为1.26(1.01~1.57)、1.34(1.02~1.76),流腮发病风险有统计学意义,可产生危害效应.[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腮发病风险上升,低温效应持续时间较高温长,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当相对湿度为66%~69%时流腮发病风险可能上升.

    作者:李盛;王金玉;马汉平;李普;董继元;李守禹;王宇红;张薇;张晓宇;王龄庆;常旭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牙齿组织BMP-2、RANK、PI3K、Akt1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氟砷联合染毒大鼠模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1(Ak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氟砷联合染毒大鼠牙齿组织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1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不同浓度NaF(0.0、5.0、10.0、20.0mg/kg)和NaAsO2(0.0、2.5、5.0、10.0 mg/kg)单独和联合灌胃染毒,每周连续灌胃染毒6d,停灌1d,连续染毒6个月.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牙氟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牙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牙齿组织BMP-2、RANK、PI3K和Akt1 mRNA相对量表达.[结果]无氟染毒的4组大鼠均无氟斑牙发生,余12组大鼠均出现氟斑牙.牙氟、牙砷含量随单独氟、砷染毒剂量升高而增加.大鼠牙齿组织BMP-2和Akt1 mRNA表达水平呈现随氟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但并未随砷染毒剂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P>0.05).RANK和PI3K mRNA表达水平呈现随氟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0.05),各砷染毒剂量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染毒剂量、牙氟含量与BMP-2和Akt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2、0.302,0.292、0.246,均P<0.05),与RANK和PI3K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3、-0.332,-0.193、-0.185,均P<0.05),氟斑牙与牙齿组织RANK、PI3K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283、-0.273,均P<0.05),其余无相关性.[结论]过量氟暴露可上调大鼠牙组织BMP-2和Akt1转录水平,下调RANK和PI3K转录水平,从而参与牙齿釉质发育或矿化过程,导致牙齿损伤.氟砷联合暴露致牙齿损伤主要表现为氟的主效应,砷间接参与氟致牙齿损伤作用.

    作者:覃子秀;杨兴;王冰洁;张涛;黄一铭;张均涛;金照凤;洪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等速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期的等速肌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运动员膝关节绝对力、爆发力、肌耐力和位置觉的影响.[方法]募集四川省竞技体育训练基地ACL重建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7).ACL重建后6周,在传统康复治疗前提下实验组增加8周等速肌力训练.测试膝关节的肌力和位置觉变化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屈和伸的绝对力、爆发力、肌耐力自身比较增加了31.6%、37.9%、21.0%和37.6%、22.6%、21.9%(P<0.01),膝关节30°和60°位置觉角度减少了44.3%和23.9%(P< 0.01).对照组膝关节伸的绝对力和屈肌耐力增加18.1%和12.9%(P<0.05).第8周时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膝关节屈绝对力、爆发力和伸肌爆发力增加19.3%、19.7%和19.1%(P<0.01),伸肌绝对力和耐力增加17.7%和18.2%(P<0.05),膝关节30°位置觉角度减少41.4%(P< 0.01),60°位置觉角度减少19.0%(P<0.05).[结论]8周等速肌力训练有效改善了ACL重建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除对屈肌耐力提升不明显.

    作者:王富鸿;张金梅;程亮;高瞻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剂量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效果的现场研究

    [目的]研究低剂量使用防晒化妆品和不同涂布方式的日光防护效果,为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防晒化妆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涂布组和对照组.涂布组在手背低剂量(0.5mg/cm2)使用防晒化妆品,对照组不使用防晒化妆品.另外涂布组的左右手背分别采用双次涂布和多次涂布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受试者在连续9d的军训期间每天接受阳光紫外线照射6h(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通过观察日光暴露前后手背皮肤颜色的变化,评价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肤色的测量采用色差分析仪.[结果]与各自日光暴露前相比,两组受试者暴露后的手背皮肤颜色指标亮度L值均降低(53.95~54.86 vs 56.75~58.64),绿红色饱和度a(10.86~11.59 vs 9.44~10.20)和蓝黄色饱和度6(20.31~21.09 vs 19.16~19.74)值均升高(P<0.05);日光暴露前后,涂布组受试者左右手背肤色的立体变化指标色差△E均小于对照组[(3.31±1.91),(3.17±1.82)vs(5.63±2.37),(5.74±2.56)](均P<0.05),多次涂布手背肤色的立体变化指标色差△E与双次涂布的没有差异(P>0.05).[结论]与不使用防晒化妆品相比,低剂量使用防晒化妆品仅能减缓但无法避免肤色向黑红黄方向变化.在低剂量使用防晒化妆品的情况下,增加涂布次数没有增强防晒化妆品的防护效果.

    作者:崔文广;潘喜华;侯雪波;周利红;高剑晖;李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动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手部氢氟酸灼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手部氢氟酸灼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有47例手部氢氟酸灼伤病倒符合纳入标准.在患肢腕部桡动脉放置留置针,10%葡萄糖酸钙15mL+10%葡萄糖35 mL微量泵20 min完成注射,对灌注后4h创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4.0者,行二次灌注,同时创面局部外用2.5%葡萄糖酸钙凝胶.分别在灌注前、初次灌注后即刻及4h、二次灌注后4h和第2天行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并观察血电解质和尿氟的动态变化,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8例患者行单次灌注,灌注前和灌注后即刻、4h和第2天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82±1.27、3.78±1.77、2.81±1.31和1.93±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3,P<0.01);9例行二次灌注,灌注前、初次灌注后即刻和4h、二次灌注后4h和第2天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62±1.31、4.72±0.99、4.44±0.48、3.01±0.65、2.99±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5,P<0.01).灌注后尿氟呈下降趋势(F=10.49,P<0.01),血钙在每次灌注后均有升高(F=8.60,P<0.01).除1例二次灌注后血钙高于参考值外,其余患者灌注后血钙均在参考值范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38例患者经过换药治疗创面愈合,9例创面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后治愈.[结论]动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手部氢氟酸灼伤的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芬;吴晓霞;吴军梅;张元海;叶春江;倪良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尘肺病防治受到高度关注.迄今国内外均没有针对尘肺病纤维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对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疾病的治疗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该共识指出尘肺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合并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尘肺患者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和相对健全的社会活动能力.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职业性肺部疾病学组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