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陆及香港出口到英国、瑞典等国的酱油、蚝油等调味品因三氯丙醇含量超过进口国规定的限量而被停止销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0年3~4月,北京市卫生局卫生防疫站对北京市场上30件调味品及类似产品进行抽查,有5种产品其氯丙醇残留在比较高的水平( > 1mg/kg)[1].
作者:李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富商家庭明显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他们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家庭生活的美满,甚至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目前有关商人及企业家方面的研究仅仅涉及到躯体健康,而对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的较为全面的测查分析极少见到.本研究拟对该群体进行调查测试,以及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改善.
作者:范伟忠;唐艳;祝一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根据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及<上海市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结合2000年上海市艾滋病性病防制工作计划的要求,对上海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性病防治管理工作现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规范上海市性病诊疗市场提供参考.
作者:庄鸣华;徐明珠;高咸明;宁镇;陈安琪;潘启超;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了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本文对南汇县1991~2000年死亡围产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找出死亡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的切入点.
作者:范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医院医疗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对医院感染进行必要的监控,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以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作者:曾文琴;陈燕颖;王介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应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监测≥孕36周住院孕妇,观察S/D值≥3时,对新生儿窒息和发生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10例临床资料用脐血流S/D值,与胎心电监护(NST)和B超羊水量的测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脐血流S/D值≥3组对新生儿窒息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NST无反应组和B超异常组(P<0.005).S/D值(≥3和<3)两组中发生高危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脐血流S/D值检测是一种对母婴无损伤的有效监测手段,弥补了单纯用NST或B超预测判断新生儿窒息的不足,用脐血流S/D值检测配合NST和B超的综合方法来提高对胎儿监测的可靠性.
作者:洪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伤膏是1981年由我院中药制剂室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并经过一段时间临床应用及不断改进后研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制剂为稠厚具特异芳香味的外用软膏剂,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临床用于急性扭、挫伤初期疼痛肿胀等症,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高燕萍;顾懋瑜;李德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胆囊炎行LC已成为可能.我院1994年6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1080例LC中,有58例急性胆囊炎病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箭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常见急诊的疾病种类与临床特征,急诊容易误诊原因及处理注意点.[方法]对妇科急诊收治的1 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疾病(腹腔内出血,阴道出血)占60.9%,急性感染性疾病占20.3%,肿瘤性疾病占11.8%,创伤性疾病占5.2%,其他疾病占1.8%.1197例中,手术治疗841例(其中刮宫140例),非手术治疗356例.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及急性盆腔炎易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混淆.[结论]减少误诊、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急诊科医师对妇科病的认识,妇科医师在了解病史、体格检查时需全面仔细.要正确评估B超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胡花;赵清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在新的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下,如何按国务院八部委<关于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完成负责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领域的业务技术指导任务,这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临的新课题.根据几年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和实践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年运作,提出几点想法:
作者:朱永寿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及存在问题,探索符合浦东实际的管理方法.[方法]对采自40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85份水样和7台饮水机进行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样品的微生物、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抽检的水样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1.8%,理化指标合格率为81%.未消毒的空桶、瓶盖的大肠菌群污染较高,饮水机二次污染严重.[结论]应加强企业自身卫生管理,建立良好的生产工艺,并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以保证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作者:朱新芳;陈公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现行的食品卫生监督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以防疫站为主体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和网络,在一定时期,这一体制为改善城乡的食品卫生面貌,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原有的食品卫生监督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浦东新区90年代建区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激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增加,食品卫生监督出现了新的特点.为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符合浦东新区特点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我们对食品卫生监督中若干对策进行了研究.
作者:严胜;陈公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管道直饮水是新的供水方式,对于其是否卫生安全、可能存在的卫生隐患,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报道极少,尚无专门的管道纯净水的卫生规范.我们通过对某小区的管道直饮水运行、水质连续跟踪调查研究,试图分析管道直饮水的卫生状况,以期为管道直饮水的卫生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毛志忠;陈尧水;陆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可以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是消灭脊灰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而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又是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计划免疫工作的一大难题,成为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区1997~2000年OPV强化免疫中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刘军;陈俊;张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课题旨在通过了解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差异和评价现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方案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作者:薛以乐;方蕙;郑晓虹;金子辰;林庆能;潘启超;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检测艾滋病毒(HIV)抗体包括初筛和确认两个步骤,而HIV抗体初筛检验是发现HIV感染者的第一步.为了不断提高和保证HIV检测工作的质量,大限度地防止HIV的误检和漏检,保证初筛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除了选择合法又优质的检测试剂外,重要的是要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要求建立起合格初筛实验室,并使之综合能力强,检测结果高度精密和正确,为此,对HIV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极其重要[1].
作者:郑晓虹;金子辰;薛以乐;林庆能;方蕙;张玮;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是当前常规使用的临床诊断依据[1],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受检者本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性,涉及到法律诉讼事件.为此,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和,要求对HIV抗体检测严格掌握质量管理,其中试剂质量是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而有组织地定期对市场上HIV抗体诊断试剂进行临床应用质量评估工作,是对已实行的国家药政部门对试剂出厂后批批检制度的一项重要补充,无论是对用户,厂家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有重要意义[2].
作者:郑晓虹;薛以乐;金子辰;方蕙;林庆能;强来英;邵一鸣;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当前HIV/AIDS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随着对该病毒感染特性、生物分子学特点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HIV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控制该病流行的重要防治手段.因此如何提高特异性HIV检测的技术水平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各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该项检验技术有了迅速发展,这大大提高了HIV诊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1~3].
作者:沈方伟;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间的一致性,供临床应用选择方法时参考.[方法]在上海地区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采集91份标本,每份标本同时用bDNA法和NASBA法测定,比较两者检出率、相关性和不一致性.[结果]HIV病毒载量检出率均在80%,且无样本错位;两种方法检测的HIV病毒载量Log值呈高度线性相关,同时发现7例病人两种方法测得的病毒载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bDNA法和NASBA法检测HIV病毒载量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任意选用,NASBA法在HIV RNA低浓度时敏感性更高,bDNA法则测得更广泛的亚型标本.
作者:薛以乐;郑晓虹;方蕙;金子辰;林庆能;潘启超;康来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机关公务员及商业人员自感紧张度的状况.[方法]采用自评紧张值量表,对两种职业的3324名对象作问卷式调查,通过量表中各项得分的总和来综合评判个体的紧张程度.[结果]两类职业人群中女性自感紧张度高于男性,公务员高于商业人群,且在公务员中青年人的自感紧张度高于老年人.随着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增加,其自感紧张度明显下降.个人因素对自感紧张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在作业场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非常迫切和必要,尤其是针对职业妇女.
作者:张坚;张其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烹调油烟致大鼠肺组织癌前病变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染毒及对照组鼠肺组织中HSP70、P53及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SP70、P53及PCNA蛋白在染毒动物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OF能诱导HSP70、P53及PCNA在大鼠肺组织中高表达.HSP70与P53共表达可能在COF诱导癌前病变的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宿飞;谭佑铭;周少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因职业或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产生的紧张症状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日趋关注.为此,本文运用紧张-反应模式(stress-strain model)[1],工作能力指数(Work Ability Index,WAI)[2]和压力紧张自评量表(Stress Check List for Self SCL-S)[3],由专业人员对上海市两个大型百货商厦的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商业职工心理、生理健康、老龄化速度、工作能力以及自感紧张的因素,以制订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戴红勤;周建军;张其正;马来记;金锡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机关公务员的患病特点,并与商业人群比较,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表对上海市部分机关公务员1 145人和商业人群2 092人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公务员现患疾病的前5位顺序为:消化、心血管、骨骼肌肉、呼吸和生殖系统疾病.且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现患率呈上升趋势.机关公务员男性患病率除心血管系统外其余4类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商业人群;女性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患病率明显高于商业人群,其他3类疾病略高于商业人群.[结论]不同职业人群患病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且不同人群患病特点有所不同.
作者:周建军;张其正;戴红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正成为全球的普遍趋势.老年职工的比例在社会劳动力人口中也逐步增加.预计到2050年45~59岁的劳动力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将上升到35.3%[1],如何保护和促进老年职工的工作能力,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为了解本市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我们进行了现况调查,并研究该人群的某些特征与工作能力之间的联系,探求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这一人群的工作能力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俞捷;张其正;马来记;周彤;金锡鹏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