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结核病的初始耐药率为28.0%,浙江为24 0%.由于宁波市1990年流调的样本含量太少(5株),不能代表本市的原发耐药状况.
作者:杨薇娜;许国章;赵敏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上海市卢湾区已连续15年无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病例发生,为了保持无脊灰后的维持活动,掌握我区人群的脊灰抗体水平,我们于2001年9月对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抗体水平监测.
作者:陈云华;孙海燕;李秀珠;刘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气单胞菌的个别种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是引起复季旅游者腹泻常见病原菌之一.
作者:吴立奇;王春萍;叶俊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流动人口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剧增是当前出现的普遍现象.流动人口普遍具有下列特征:青壮年和未婚者居多,性思想、性行为活跃;文化程度偏低;居住地不固定;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接受相关教育的机会少,因而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李承希;董青;赵根明;丁爱民;邱卫华;谈卫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1999年发病人数为108人,登记发病率为84.46/10万;2000年发病人数116人,登记发病率为73.07/10万.
作者:潘秀芳;汪自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肠道线虫感染现状. [方法]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上海市闵行、宝山、浦东及崇明等4个区县2 383名外来流动人口进行粪检. [结果]2 383名流动人口中肠道线虫感染者405例,总感染率为17.00%.共查见肠道线虫3种,其感染率分别为蛔虫8.10%、鞭虫8.06%和钩虫0.84%.96.37%的感染者属轻、中度感染;1人感染2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8.58%.男、女人群3种线虫感染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x2=0.04~3.57,其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x2=33.05,P<0.001),其中5~9岁组感染率为高(23 18%).在校学生与散居儿童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1.52%和23.17%,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x2=0.19,P>0.05). [结论]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肠道线虫感染率高于本地人口的感染率,其中少年儿童的肠道线虫感染偏高,应列为本市对外来人员防治肠道线虫感染的重点人群.
作者:马杏宝;黄德生;蔡黎;张宝秀;付英华;葛宏妍;陈炯;曹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群对甲3型、甲1型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H5的抗体,探讨甲3型、甲1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禽流感病毒H9、H5抗体存在情况. [方法]应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对上海市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甲型流感抗体血清学监测. [结果]对A/SH/1/98(H3N2)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96.20%;对A/SH/7/99(H1N1)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72.60%;对H9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7.56%;对H5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仅0.75%. [结论]A/SH/1/98(H3N2)类毒株已不可能在上海再度引起流行;A/SH/7/99(H1N1)类毒株今后在人群中,特别在0~4岁年龄组中可能存在散在性发生或局限性小爆发;本市人群曾受到禽流感H9病毒的感染,不能排除由本市禽类中的H9病毒感染及人的可能;受禽流感H5毒株感染只是个别现象.禽流感病毒在本市禽类中的感染状况及对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孔利群;高烨;蒋杰辰;李燕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塞发病率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1].
作者:郑超英;赵超蓉;周芸;张艳;徐前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多年来坚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和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对市内幼儿园,尤其是乡(镇)以上中心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管理指导,使我市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成绩显著.
作者:何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奉化市中小学生肥胖发生状况,为制定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1~2001年本市中小学生的肥胖患病率状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排除了各种器质性疾病,因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的热能代谢障碍.
作者:胡丽华;龙小秋;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集神经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交叉、边缘学科,是生物神经网络在结构、功能及某些基本特性方面的理论抽象、简化和模拟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作者:任宏;姜庆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82年,美国杰出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1,2],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朊病毒(prion)的概念,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3],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简称为PrP.
作者:侯佩强;田承业;李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各级领导和卫生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但是,重点还只是放在卫生制度、卫生设施和预防食物中毒方面.
作者:徐大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2年7月21日,宝山区发生一起因食用河豚鱼肝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深度昏迷,经医院全力抢救后苏醒,2人均痊愈出院.现将调查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黄旭红;叶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食品的卫生安全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陈敏;王颖;顾其芳;刘弘;秦伟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已发生了转变,死因已由传染病为主转向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亡、呼吸系统和精神性疾病为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1992~2001年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院外死因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对策.
作者:何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李强;陈政;戴依群;徐继英;张勤仙;王志超;李恩德;许伟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
作者:吴克明;陶恭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食物中毒屡见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健康危害,食物中毒的产生原因和如何预防一直为卫生监督部门和广大人民所关心.
作者:谢晓东;宋伟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食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各种新名词见诸于报纸媒体同时,各类食物中毒的事件也屡见报道.
作者:谢剑炜;刘荫棠;顾明松;杜先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连续发生一系列令世界震惊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日本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和雪印牛奶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爆发,法国的李斯特菌中毒等.
作者:刘弘;高围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约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已被确诊患病,属于不健康的人数占15%左右,其他70%左右的人群属于亚健康人群--第三状态.
作者:杨菊贤;杜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