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结核病的归口治疗管理,推行DOTS的技术规范,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就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所综合医院报告的结核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并于2001年1月开始,对两所综合医院所报告的结核病人没有来我中心归口治疗管理者按乡镇划分,由乡防结核医生采取访视动员的方法来促使其接受规范管理.
作者:魏金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甲肝疫苗是9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新生物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相关人群,鉴于其特殊的免疫保护性,已有不少的研究者将其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1,2].我们在进行甲肝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现1例乙肝E抗原阳性成人在接种甲肝疫苗5个月后乙肝E抗原转为阴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玲;黄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本市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具有分布广、发病率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虹口区近年菌痢的发病特点分析,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作者:程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危险因素. [方法] 病例对照调查,选择临床和血清学诊断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144例作为调查对象,按1∶2配比288名对照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用火锅、饭前便后不洗手、到个体摊点和饮食店就餐、食用河鲜类食物为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R值分别为4.718、3.058、2.117和2.147. [结论] 上海市中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仍以食用火锅、饭前便后不洗手、到个体摊点和饮食店就餐、食用河鲜类食物等危险因素为主.
作者:陈健;李燕婷;张爱香;蒋杰晨;谈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使糖尿病病人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病人生活质量提高,医药费用降低.以此观察社区卫生服务在糖尿病综合防治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 对糖尿病人进行防治糖尿病健康教育,并饮食和运动的量化干预,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 [结果] 综合管理3个月,83例病人综合防治前后自身对照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89.16%(P<0.01)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79.32%(P<0.01) ,糖尿病自测率提高71.08%(P<0.01), 体重平均下降1.80kg(P<0.01),腰围平均下降1.77cm(P<0.01),臀围平均下降1.04 cm(P<0.01),体重指数(BM I)平均下降 0.68(P<0.01),收缩压平均下降11.19mmHg(P<0.01) ,舒张压平均下降5.61mmHg(P<0.01) ,空腹血糖平均下降3.33mmol/L(P<0.01),餐后 2h血糖平均下降3.54mmol /L(P<0.01),患者医药费用平均每人减少 97.05元.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防治糖尿病,能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药费用.
作者:周智凯;高莉雯;冯铮;宋庆云;沈一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调研武汉城区孕妇心理、生理状况,为进一步搞好围产保健提供依据. [方法] 以自制调查表的方式,对住院分娩的690名孕妇进行了心理、生理问卷调查. [结果] 大多数孕妇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只有1.7%的孕妇对分娩有信心;64.35%孕妇担心胎儿畸形;92.73%孕妇进行了产前常规检查;93.01%孕妇拟定了产后应采取的避孕措施. [结论] 城市妇女围产保健工作已取得相当成效,但对正常分娩过程普遍存在着忧虑.
作者:李家福;李钦桂;高秉兰;舒梅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拉米呋定治疗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B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18例C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同时给予拉米呋定100mg,每天1次,疗程1年,观察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B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后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C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拉米呋定对B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疗效高于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拉米呋定用于治疗有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安全有效.
作者:李朝霞;施云珍;宋亚军;杜素萍;厉景南;陈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准确,快速,简便的轮状病毒病原诊断方法,以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控制病原的传播和防止滥用抗生素. [方法] 用琼脂糖电泳法和乳胶凝集法(LAT)进行检测和比较. [结果] 琼脂糖电泳法检测阳性病例为7/28, 乳胶凝集法检测的阳性病例为6/28. [结论] 电泳法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乳胶凝集法可作为快速筛选的方法之一.
作者:滕峥;张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病的发生更是如此.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平衡的膳食使物质代谢处于不协调的内环境下,易于形成不良代谢产物的堆积,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威胁人体的健康.早在上个世纪末,卫生工作者已开始研究番茄红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作者:陆瑞芳;吴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临床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91例5种疾病患者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100名体检健康者血液作比较分析. [结果] 临床常见的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都存在异常变化. [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来帮助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病.
作者:朱佩英;梁国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具有防虫、防腐作用,还能加强板材的硬度.目前主要装潢材料之一--人造板材多以脲醛树脂作为胶粘剂,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人体可通过呼吸道吸收.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有异味和不适感,高浓度时则可引起咳嗽、咽喉疼痛,甚至恶心、呕吐、胸闷、气喘、肺气肿,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并有致畸致癌作用.
作者:管敏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老年人内科疾病死亡情况的分析,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证据. [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2年1~12月在我院因内科疾病而死亡的60周岁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135例死亡病人中,133例(98.5%)患有基础疾病,其中97例(71.9%)为心脏疾病,64例(47.4%)为高血压,49例(36.3%)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为死亡的主要诱因,占83.7%(113/135);发生多器官衰竭(MOFG)者占44%(60/135);发生衰竭的器官共142例次,其中呼吸衰竭89-456+1居首位,占38.7%(55/142). [结论] 我国老年人多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肺部感染是诱发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常见的因素,增强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关键.
作者:张旦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9月5日晚21点55分,我所接到闸北区某单位发生一起集体性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分两路迅速赴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处理.一组调查晚餐菜谱及可疑食物.另一组到医院进行个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2年以来,为落实市政府关于整顿集贸市场的精神,我们对所辖区域内的集贸市场进行了数十次的检查.在检查中,我们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只对市场举办者提出了加强卫生管理的要求,而对其制约措施几乎没有,从而使得市场举办者往往应付检查,而疏于管理.
作者:张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基层卫生院防保队伍在防治急慢性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强化地方公共卫生管理、提高行业卫生状况、推动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卫生、防疫机构体制改革及自身工作职能的拓展与深化,基层防保人员亦面临着体制不清、业务素质较差、人员年龄偏大等诸多问题与矛盾,如何在新形势下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提高素质,对强化农村卫生工作,推进依法治市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市农村防保人员基本情况作一汇总,并就防保人员现状及管理对策作一初探.
作者:徐羽祥;金志强;邹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旅客列车上食具的洗涤、消毒一直被列为铁路站车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但铁道部规定的检查判定方法是否科学,餐车是否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对食具进行洗涤、消毒,消毒后的食具是否会对在车上用餐的旅客健康产生隐患? 为此,我们于2000年12月~2001年5月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
作者:丁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肆虐我国,给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于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人们对它的病原体、来源、传播途径等情况一无所知,认识不足,再加上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薄弱和不健全,给社区卫生防疫和监督工作带来一个严峻的课题.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疫网络体系,并使之制度化,长期有效的运行,对于防止各种具有强传染性的疾病在社区中的发生和蔓延,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克明;陶恭亮;刘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2型糖尿病流行概况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疾病,据1997年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6届世界糖尿病会议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超过1.2亿,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4亿.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许多国家中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宇;施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据WHO的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全球有糖尿病病人1.35亿,到2000年大约有1.75亿,2025年将剧增至3.00亿[2].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
作者:唐红梅;施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院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总体医疗水平及硬件设施配置、软件管理水准的重要量化指标.本人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琦;朱启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的好环,是决定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因素.计划生育指导站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现状有待调查分析.
作者:马宗兰;刘新荣;沈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院内感染近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住院病人身体抵抗力较差,易受病原体感染,时有术后病人进食医院食物后,发生呕吐、腹泻、严重的脱水死亡病例发生.为了解医院配膳室卫生状况,我们于2002年2月、3月共2次对某一综合医院各科配膳室进行定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裘晓莹;胡美娟;张雨森;俞爱珠;熊国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意外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危害较大.为探索张家港市意外死亡的原因、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对该市1993~2002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伟;邹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又是沿海地区和国家的重要食物中毒病菌.该菌属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所引起.由于今年持续高温,我区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大饭店酒楼时有发生,为确定一次由家庭喜宴引起疑似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在农村中发生类似食物中毒,现将这次由家宴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林英;苏靖华;李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