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使用前,其发病率较高,但使用麻疹疫苗以后,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加速我区麻疹控制的进程,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于2003年11月对5~35岁的6个年龄组及孕妇组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美华;薛慈玲;庞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计算静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杜克法评价日常活动能力,Sullivan法计算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损失率. [结果] 本地区男、女性60~65岁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分别为14.57岁和14.67岁,期望寿命损失率分别为33.3%和40.7%.60岁以上女性的期望寿命损失率高于男性.家庭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否合理体育锻炼、家庭居住条件、是否得到及时帮助可影响健康期望寿命.中风导致的期望寿命平均损失率大,其他依次为精神障碍、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视力障碍和心脏病. [结论] 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高于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应加强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服务和改善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作者:丁晓沧;叶细标;邹宇量;王英;吴玉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和建立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RNA核酸的检测方法. [方法] 使用一步法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法(RT-PCR). [结果] 采自临床留观、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人的1046份咽漱液/咽拭子样品中,3份样品SARS冠状病毒RNA核酸为阳性;在482份血清样品中,有5份为阳性. [结论] 一步法巢式RT-PCR能检测患者急性期咽漱液/咽拭子和血清样品中的新型冠状病毒RNA核酸,但样本采集的时间和咽漱液/咽拭子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作者:张曦;朱兆奎;滕峥;张胜年;翁康生;郭常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食品中违禁添加药物-伟哥的检测方法. [方法] 碱性条件下提取食品中伟哥,用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并对伟哥的体内代谢物进行质谱上的研究. [结果] 在现有色谱条件下,伟哥的特征保留时间为9 min,相应特征检测波长224 nm、295 nm,确证分子离子峰为475.同时推导了伟哥的一些代谢物结构. [结论] 本方法建立了从色谱筛选到质谱确认的分析系统,为监督和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作者:汪国权;温忆敏;金玉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九亭社区部分慢性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与普查相结合,调查年龄在40~75岁的所有常住居民,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血压与冠心病均呈现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的趋势;尽管不同病种其影响因素不全相同,但遗传与超重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遗传与超重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四种疾病的影响重大,在社区此4种慢性病防治中需要重点关注超重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柳胜生;戴俊明;朱美英;傅东波;傅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低视力是人体残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低视力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新区残联的组织下,我们对新区范围内视力残疾患者进行了普查,对导致视力残疾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他们的病情提出或进行各种不同方法的处理.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生维;姜祖贤;王佩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据WHO及世界银行调查,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因吸烟而亡.到2030年,约有1 000万人将因吸烟而亡.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吸烟的问题更加严重,而且呈现吸烟者年轻化、青少年吸烟率增加的趋势.
作者:黎明;李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我院对所属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与治疗,以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率与控制率,减少死亡率与致残率.现将汪弄社区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的管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邹超英;刘姗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全球青少年吸烟状况调查(GYTS)是1998年由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UNICEF联合发起的.这项调查对许多国家来说,是监测青少年使用烟草的情况并指导预防工作的执行和评估的开始.全球已有超过66个国家完成了这项调查,并有另外31个国家正在进行.2004年3月我国也开展了此项调查,新区有5所学校被抽取参与调查.调查收集的信息包括青少年吸烟的流行情况、对于吸烟的认识和态度、青少年接触烟草制品的情况、学校对于预防学生吸烟进行的教育等.
作者:王静;杨屹;顾春华;郭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6月,我区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球胆车间1名女工因四肢乏力等症状,自行到地方医院检查,后经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会诊,怀疑为正己烷中毒.我所接报后遂对该公司进行调查,经检查发现同一车间其余43名接触工人中多名工人有类似症状.终,根据现场调查、样品分析、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等情况,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和上海化工职业病防治所诊断20名工人为慢性正己烷中毒,其中中度中毒1名,轻度中毒19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美芬;樊海军;刘宏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装饰材料用于办公室和家庭居室的装修中,从而导致不少有害有毒物质对室内空气污染而危害人的健康[1,2].本文仅对辖区内近2年来的室内装修装饰监测情况作一总结与分析,为今后的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郑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结核病又称痨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曾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已在人类社会肆虐了数千年.19世纪末,结核病在欧洲猖獗流行,导致每7人中就有1人死于结核病.1882年Koch发现了结核杆菌,从而明确了病因.
作者:代宝珍;詹绍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跌倒性伤害(下称跌倒)死亡2000年全球为28.3万人,至2003年上升至39.1万人[1,2],年均增长12.7%.跌倒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期望寿命延长,为保持老年人较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减轻社会疾病负担,老年跌倒的预防控制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基于老年妇女生理变化和所处社会环境,老年妇女跌倒更应被关注.我国对老年妇女跌倒的预防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借鉴国内外经验,本文抛砖引玉,特作简要介绍.
作者:周顺福;宋桂香;李延红;喻彦;周德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对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而这些慢性病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上海市正开始全面铺开企业健康促进工作,我们结合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健康促进工作,对该企业员工进行饮食习惯与认知情况调查,以期早期涉入、累积生物制品企业员工饮食习惯与认知情况的资料,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在新的领域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杨郗;张蓓燕;蒋旭雷;吴明初;于金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7月17日下午3时,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卫生监督所报告,称在城区某宾馆餐饮部就餐的顾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5人就餐全部发病,均以恶心、呕吐(2~4次)为主,其中1人出现轻度腹泻.平均潜伏期为4.5 h.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这是一起由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污染食物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根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1世纪的卫生防病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人力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培养、管理现有人才,积极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我们于2004年7月对本区预防保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作者:金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显示,近30年期间男女性大肠癌发病率上升幅度均达到100%以上[1].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技术是一项可能提高大肠癌早期检出率,并且易于在基层医院推行的大肠癌二级预防的适宜技术[2].要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疗效,除了提高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推行严格规范的大肠肿瘤切除技术外,加强大肠癌患者术后的随访和康复指导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近10年间,上海市卢湾区一、二级医院的医技人员,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全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2],并对检出的大肠癌患者进行定期追踪随访,现将随访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凤娥;孙才坚;姚淇;徐静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根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评估方案>及中期评估工作的意见,为了做好本次自评工作,区政府及各区主要职能部门、各街道(镇)非常重视.区爱卫会制订并下发了<长宁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中期评估的具体实施办法>,成立了以专家为主的区自评工作小组.具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康;缪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现代循证医学的思想是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Archie Cochra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1],1992年在Iain Chalmers博士的领导下,由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资助,成立了以Cochrane姓氏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循证医学中心--英国Cochrane中心.
作者:祝丽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参加了2004年9月在河南洛阳举行的全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研讨会后,我深受启发,不论是同行们的教学方法还是对预防医学教学的认真态度都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想谈一谈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有关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方面的一些拙见.
作者:王家骏;孙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在抗击骤然而降的SARS过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科学防治,全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成功地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而动人心魄的保卫战和阻击战.但是,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其中人才培养尤为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者:傅华;段广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