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9231
  • 国内刊号:31-1635/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3期文献
  • 某老年护理病房院内感染综合干预模式探讨

    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带菌状态增多,慢性病病程延长,易发生院内感染,而为控制院内感染花费的医疗费用往往超过原发病的医疗费用.虽然21世纪疾病谱已发生改变,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为慢性病,但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新的感染原不断出现,抗生素的研制开发远远跟不上细菌的耐药和变异速度,因此,感染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孙海英;方力;俞慧琴;李燕红;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普陀区1995~2004年腹泻病病原学监测分析

    为了了解普陀区近年来腹泻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更好地为防治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普陀区1995~2004年35 308份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标本进行病原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宋玉珍;张宇艳;舒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虹口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现况调查

    医疗机构是病人较集中的场所,病原体污染严重,病人抵抗力较低,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医疗用品、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不严.因此,搞好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通过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和医源性感染的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区医疗机构2001~2004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陆珏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03~2004年宁海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做好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宁海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本中心于2003~2004年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葛宝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泰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艾滋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泰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验.这些政策措施与经验,对中国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作者:姜爱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杆菌几乎可引起所有系统的感染,是尿路、呼吸道、腹腔等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以及无节制的滥用,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产超广谱β-内脂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为此,我们对2004年江湾医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进行分析,以便给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

    作者:陶静;汪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卢湾区麻疹免疫预防效果分析

    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问世及广泛使用,为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展现了美好前景;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运转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创造了条件[1].卢湾区自1965年起推广使用MV后,麻疹的发病和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1986年开始,我区开展了麻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等工作,使近20年来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现将我区历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麻疹疫苗使用后的血清学方面资料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刘骁;陈云华;袁家麟;朱宏幼;徐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1995~2004年20岁以下人群白血病死亡率Poisson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1995~2004年上海市徐汇区20岁以下人群白血病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方法]拟合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死亡人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徐汇区10年间20岁以下人群白血病死亡率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z=0.38,P>0.5),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IRR=0.4706,P<0.1),0~4岁及5~9岁的死亡率均低于10~19岁者(IRR1=0.2308,IRR2=0.1538,P<0.05),每年因白血病死亡的20岁以下者平均2.5人.[结论]徐汇区近10年20岁以下人群白血病死亡率稳定,但在性别和年龄上有差异;Poisson回归模型适用于类似资料的统计分析.

    作者:顾海雁;黄萍萍;刘锋;李申生;张红叶;刘华;倪红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状况及病毒序列分析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现况,掌握上海市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型别,以进一步探讨猪戊型肝炎感染与病人感染的可能关系. [方法]采集上海市3个区的不同季度的3月龄猪血样,用ELISA法检测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用RT-nPCR方法检测猪粪便中HEV病毒,进行RNA核酸序列分析和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共检测猪血清标本1 798份,HEV抗体阳性率为89.38%;44份猪粪便样品中17份RT-nPCR为阳性,HEV RNA阳性率为38.64%,病毒序列经同源性分析,与戊型肝炎病毒Ⅰ、Ⅱ、Ⅲ、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78.5%~84.0%、76.5%~80.7%、77.3%~82.7%、84.6%~90.7%,基因进化树的分析显示,病毒序列与HEVⅣ型的ⅣA形成同一分支. [结论]上海地区的猪戊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戊型肝炎病毒型别属基因型Ⅳ型.

    作者:朱奕奕;李燕婷;张爱香;周研;沈荣明;沈微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南汇区民工子弟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及对策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民工涌入上海及南汇,给本区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动力,对促进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大规模跨地区人口流动增加而产生的社会新问题.这是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背景下,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也是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体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作者:赵中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疾控中心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初探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于1987年正式发布了第一部管理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它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目前已被140多个国家等同或等效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各国科学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不断的改进,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是建立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基础上,与经济、管理、文化相交汇的新兴科学.

    作者:张泽申;孙晨光;唐文忠;董淑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长宁区某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广大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不断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据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居民中有临界以上高血压者9 000万人,而且每年还增加300万新的病人[1].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心脑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2].四川省一项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06,3.41,2.2倍[3].

    作者:董秀珍;郑红;李枫;董佳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中学生对被动吸烟认知现状的调查

    主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而且已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关注,但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则依然处于易被忽视的状态.很多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对于成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是肺癌、心脏病的一个致病原因,长期置于吸烟环境下,致病风险明显提高.被动吸烟导致肺癌的风险与暴露于吸烟环境的时间、被动吸烟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黎明;李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吸烟相关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烟草使用情况及相关态度. [方法]对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吸烟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吸烟率为14.0%;多数调查对象对无烟医院持赞同态度;经常劝导病人戒烟的医务人员占58.3%,其中能做到根据病人实际吸烟情况进行针对性劝导的仅25.1%;对吸烟和被动吸烟重度有害健康的认识分别为71.2%和74.3%.[结论]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低,但对烟草相关知识及劝导病人戒烟的意识仍需加强.

    作者:崔燕;罗妍;符英英;崔红伟;郑频频;傅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昆山市职业卫生现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县发展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但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我市职业病防治任务也日趋繁重.为此,我们在分析职业卫生现状的同时,提出工作的对策.

    作者:朱士新;施健;童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05年度临汾市尧都区市售食醋理化检测结果分析

    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调味品,其卫生安全倍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区调味品市场中食醋卫生安全状况,并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于2005年1~10月对全区26家乡镇、国营超市和个体工商户酿造及销售的食醋进行了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94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已经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因之一.尤其在沿海地区,每年的夏季都可见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报道.笔者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公开发表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论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

    作者:林祥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04年上海市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碘是人体必须从外界摄入的一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如果摄入不足,可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包括克汀病、亚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孕妇缺碘可以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严重缺碘可造成婴儿先天畸形,甚至可造成早产、流产,以至死产等一系列危害.由于碘缺乏病往往为地区性,分布广泛,受害人众多,危害严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上海实施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人群碘营养水平,2004年3~4月我们对上海19个区、县进行了碘营养状况调查,以期为评价碘缺乏病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施爱珍;刘弘;邹淑蓉;宋峻;姜培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表现为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突出的表现为高热,其常规治疗是控制饮食,补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胃肠减压、抗生素应用等.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能清除炎症介质,精确控制出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同时清除大量细胞因子能较好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1].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均采用CVVH治疗,现将CVVH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红霞;陈丽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994~2005年上海市宝山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人和猪为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解宝山区乙脑流行规律及乙脑疫苗接种、蚊虫密度等相关情况,给制订本区乙脑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1994~2005年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明珠;徐慧清;孙春卫;孟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松江区1986~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人畜(主要是猪)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亚洲是病毒性脑炎中严重的一种,每年约有5万临床病例,约20%死亡,其中大多是儿童.幸存者中经常残存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0%~50%)[1].目前还无特异的治疗药物,故预防工作极为重要.松江区自1954年建立传染病报告系统以来,先后出现11次流行高峰,高年发病率达62.62/10万(1964年).为进一步加强对乙脑的控制,现对松江区1986~2005年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予以分析,为有效预防乙脑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陆红梅;郭晓芹;沈金花;顾士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自1989年获新药证书以来,生产量不断增多,至今疫苗产量已达3亿人份,实际应用人数已超过2亿,大量人群应用后表明,疫苗十分安全,未发现与疫苗相关的脑炎病例,经国内外不同乙脑流行区使用证明,预防效果显著.现将该疫苗的发展和应用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俞永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我国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他省市均有病例报告.高发病率为20.92/10万,低发病率为0.58/10万.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报告,2001、2002、2003年全国发病率分别为0.77/10万、0.66/10万、0.58/10万.3年平均发病率为0.67/10万,与1996~2000年5年平均发病率0.87/10万相比,下降了23%.

    作者:谢广中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