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流行区,HBV感染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为了解职工HBV感染状况,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积极进行干预,我们于2007年9月对上海地区铁路客运调度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检测.
作者:李智红;施文秀;姚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7年11月12日,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从疾病监测系统发现,西店镇某村校有2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病例,县疾控中心和西店卫生院即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疫情上升,省、市疾控中心专家组也到现场指导甲肝防控工作.经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志芳;胡丹标;黄美林;葛宝湘;茹蕫洲;邬逵达;孔宪国;胡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浦东新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方向和重点,同时也为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评价提供基线资料,2006年7-12月,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的知识、信念、行为状况调查.
作者:曹红;蔡凤珠;梅建;吕桦;张懿行;吴红岩;李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流行.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而胃肠道症状在文献报道的流感爆发疫情中发生率一般相对较低[1].2007年12月25日宁波市江北区某小学出现了一批集体发热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发德;张莉娜;孙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是21世纪医院创新经营和应对医疗卫生市场国际竞争的关键一步.患者满意度调查不仅是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渠道,更是医疗质量考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使卫生监督工作有的放矢,我们于2006年11-12月,对辖区内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门诊顾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伟栋;马怡怡;宓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保证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给民众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自2004年,在全国范围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虽然各地非法行医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但是各地非法行医仍然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嚣张.几年来,我区取缔非法行医200余家次,立案查处60余起,罚款人民币60余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近20起.现通过几年来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实践,分析其难点及其可能的原因,探讨有效打击非法行医的措施,从根本上杜绝非法行医赖以生存的空间.
作者:陈德坤;曹月娣;白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国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危人群,其发病率远高于本地居民[1~3].建筑工地的外来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差,传染病防治任务更是艰巨.目前大多由所在社区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监测与管理,而对跨多个社区的建筑工地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尚无一个完善的方法.始建于2002年的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是在南汇区南汇嘴东海边围海造地而建立的一个全新城市,地域跨越4个镇,内部缺乏统一、完善的社区防病网络,我们采取建立模拟社区的形式建立卫生防病网络,对外来流动工人进行防病管理,以探讨模拟社区的传染病防治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防治效果.
作者:陈晓玲;彭云;肖绍坦;陶林垣;朱林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趋完善,社会老年化问题较为突出,老年痴呆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和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对浦东新区城区2个居委进行了老年痴呆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其发生状况、影响因素及探索其干预策略.
作者:傅伟忠;瞿正万;张明;陆林福;王美珍;杨建飞;陈颖;卢瑛;刘海君;方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 [方法] 对某大型企业在职职工1 817人,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和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对检出的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2年. [结果] 干预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较干预前下降.60例中有14 例发生糖尿病,其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年转变率为 3.8 %,单纯糖耐量减低(IGT)为 10.5 %,空腹血糖受损兼有糖耐量减低(IFG/ IGT)为27.8 %.IFG与IGT 糖尿病年转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G/IGT糖尿病年转变率高于IF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与IFG/ IGT糖尿病年转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IFG、IGT及IFG/ IGT者均应给予积极的干预,特别是对IFG/ IGT者,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彭艳英;杨健;高霞;钱林妹;蔡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肺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流行规律被打破,由4年1次趋向2~6年1次流行.由于其肺部体征轻微或缺如常被漏诊,有时误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而延误治疗.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对本院2004 1月-2005 12月年诊治的14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袁小明;樊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化学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周围环境及人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目前,我国关于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缺乏系统化,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使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在于其的突发性及未知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不同于常规的监测,首先需要快速找出污染物的种类,再判别污染物的来源.
作者:沈朝烨;芮振荣;马毅;汪国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在国内有广泛的研究,但大多数是用以测定无机离子,对于测定有机物的报道尚属少见.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被用作许多化学过程的还原剂.因此,研究羟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羟胺的测定,目前主要有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1] 和分光光度法[2]等,而催化光度法报道少见.我们经实验发现,在磷酸介质中,盐酸羟胺对溴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吸光度的变化值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盐酸羟胺浓度呈线性关系,借此建立了测定废水中盐酸羟胺的方法,结果满意.
作者:林仁权;厉志玉;胡文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物中毒是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据WHO资料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位居各类食物中毒之首[1].为了解上海市某区近年所发生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规律,我们将该地区2000-2006年发生的105起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动态情况作统计分析,实现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控,增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预警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
作者:傅慧琴;苏靖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解松江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评价现行的碘盐浓度能否满足重点人群碘营养需求,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食盐加碘控制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8月开展了松江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的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彩红;田柏祥;姚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上海市闵行区于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2000年后继续开展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解闵行区2000年实现阶段性目标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巩固落实情况,同时为本区碘缺乏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我们于2006年6-10月对区内5种重点人群进行了碘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汤红梅;孙兰;宋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在外用餐机会的增多,餐饮业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加休戚相关. 餐饮单位所使用的食品原料种类繁多、保质期限短、数量庞大、来源复杂,这些因素可能成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隐患.为此,我们选择闵行区不同规模的餐饮单位,从食品原料的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四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作者:袁巍;李黎军;陆金祺;孙家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解闵行区卖(商)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我们于2006年11月-2007年2月,对辖区内12家具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卖(商)场进行了卫生管理情况、集中空调设施情况的现场调查,并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作者:曲晓军;徐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卖(商)场是服务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场所人群密集,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设备和物品重复使用,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06年10月-2007年4月,我们对辖区内12家大型卖(商)场的环境质量开展了调查,旨在了解不同季节、不同营业时段、不同休假日大型卖(商)场的环境质量状况,探讨空调系统、人流量、通风情况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指导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徐爱英;曲晓军;严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5年4月,我国发生一起因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群体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事件的简单经过如下:当年4月中旬,安徽某镇卫生院为中小学生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时,1名12岁女孩在接种后2~3 min,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出冷汗、手脚发麻等症状,经注射肾上腺素后未见好转.之后在学生中陆续出现类似症状,当晚卫生院收治23例.事件传开,引起恐慌,发病人数不断增加,1周后有1名住院女孩死亡(后诊断为中毒性痢疾可能).这次接种疫苗约2 500人,住院300余例,发病率为12.7%.调查了292人,其中胸闷占55%,头晕占44%,头痛占25%,乏力占23%,肢体麻木占13%.媒体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报道,社会反响极大. 6月底国家卫生部部长亲自率专家组到现场调查,终结论是接种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1].
作者:谢广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儿童微营养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缺乏是儿童期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从婴儿到幼儿到青少年,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累积随摄入量不同而不同,且与生长发育的速率有关.对于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水平及其与成人比较等方面报道并不很多.为了解儿童末梢血各种微量元素和主要矿物质以及铅、镉等有害元素水平,研究0~16岁儿童血中主要元素累积的动态趋势,为合理制定不同发育阶段儿童膳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测定分析.
作者:董小燕;张雷;林钟芳;居美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日常饮食习惯、体育运动及休闲娱乐行为的现状.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6所学校(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86个班级共4 090名在校学生,采用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调查表4 051份,有效率为99.05%. [结果] 在前30 d里有32.24%的学生每天喝1次及以上含糖汽水,特别是男生(P<0.05).前1周内有30.41%的学生每天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1次或更多次;有56.16%学生每天喝牛奶或相同量的酸奶少于1杯;有24.07%的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上述行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有1%的学生每天吃1次或更多次西式快餐.有31.23%的学生讨厌吃某类食物.在1周内仅有8.10%的学生能每天坚持进行持续至少1 h的运动或体力活动;7.83%的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 h,其中男生高于女生.24.34%的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2 h.46.51%的学生每天课外做功课时间超过2 h,特别是初中女生.有12.71%的学生在前1周课外补习时间超过3 h. [结论] 在青少年中需加强合理饮食教育,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他们参加体育锻炼.
作者:许滋宁;朱湘竹;龚士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由于煤炭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因此我国大气污染的类型仍然是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许多大中城市中,由于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了大气污染的类型逐渐向煤烟和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型发展.
作者:俞顺章;宋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卫生设施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死因疾病谱也逐渐变化.为了更好防病治病,为医学研究、医院管理提供依据,对我院1997-2006年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整理.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