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9231
  • 国内刊号:31-1635/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瑞安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现状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物制品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疫苗品种不断增多,预防接种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重视.在疫苗本身安全、有效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预防接种中实施安全注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素质状况也是保证安全接种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瑞安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供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人事政策和开展专业人员调配工作参考和借鉴,2009年1月,笔者对瑞安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廖晓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96名暗娼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及感染率调查

    暗娼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定期监测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性病(STD)/艾滋病(AIDS)感染状况,对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城区是国家第二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娱乐场所持续开展了面对面的高危行为干预.为了解现阶段本市暗娼人群的行为及STD/AIDS感染状况,2008年4-5月,我们对部分娱乐场所的暗娼开展了横断面调查.

    作者:赵艳秋;赵秀萍;曹小平;张福新;邵梦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杨浦区2004-2008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在疫苗前时代,约90%的麻疹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由于患病后终身免疫,故成人麻疹极少[1].我国自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其流行基本得到控制[2].但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人群中麻疹抗体滴度下降等原因[3],全国各地麻疹病例相继增多,且发病年龄明显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控制麻疹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流行病学特征[4].为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成人麻疹的发病特点,为加速消除麻疹流行提供相关依据,现将该区2004-2008年的成人麻疹病例作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

    作者:陆琴;韩雪;何翠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宁波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近几年我国各地手足口病疫情频繁爆发,引起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提供制定控制措施的流行病学依据,现对2008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朱德东;唐倩如;李红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闸北区1956-2007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数十年来,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急性肝炎)一直占闸北区传染病发病率的前2、3位,近20多年来,甲、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甲、乙型肝炎在闸北区的发病趋势已发生明显改变.52年的监测资料客观地反映了闸北区急性肝炎的流行规律和趋势,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可为今后建立新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蔡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苏州市2007-2008年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

    为了解苏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提供依据,苏州市每年开展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现将2007-2008年苏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杭惠;陈立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2008年猪肉相关食品中镉污染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猪肉相关食品中的镉污染状况. [方法] 在全市各大型超市、卖场、菜市场中抽取猪肉相关食品190份进行镉的检测. [结果] 猪肉相关食品镉含量基本符合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猪内脏类食品中镉含量较高,其中猪肾镉含量为0.020~0.520 mg/kg,猪肝镉含量为0.012~0.260 mg/kg. [结论] 按照我国相应标准限量判断,本次调查中猪肉相关食品的镉污染并不严重,但考虑到监测的数量和品种有限,有必要继续加强上海市相关产品污染物监测工作,科学指导销售和食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作者:李洁;陈波;吴佳倩;胡晓晴;何平;金泰廙;何更生;张磊;田明胜;彭少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肝表面抗体衰减人群细胞免疫状态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状态和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卢湾区和松江区随机抽取600名既往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将其中HBsAg、抗-HBc阴性且抗-HBs<10 mIU/mL的293名对象作为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组,抗-HBs≥10 mIU/mL的307名对象作为人群对照组,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组中随机抽取30名对象作为实验研究组,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按照1∶ 1配对原则,从人群对照组中随机抽取30名抗-HBs >100 mIU/mL、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对象作为阳性对照组,检测IFN-γ和IL-4. [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免疫年限(OR=2.01)、牙科治疗史(OR=1.55)和婚姻状况(OR=13.17)与人群乙肝表面抗体衰减存在密切联系.细胞免疫检测提示,乙肝表面抗体衰减实验研究组对象的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4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 [结论] 乙肝表面抗体衰减者清除HB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可能和体液免疫一样均处于弱化状态,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应该是今后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任宏;李燕婷;吴寰宇;喻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理化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使用和核查

    标准物质是分布高度均匀、性能稳定和量值准确的测量标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依法管理的计量标准.它是保证文本标准有效实施的实物标准,是量值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及技术仲裁工作中起着传递量值的标尺作用.因此,标准物质的管理、使用和核查必然成为实验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许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常熟市2000-2008年居民死因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常熟市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死因谱变化与疾病的危害程度,我们根据生命统计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常熟市2000-2008年常住居民的病伤死因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燕;周正元;张宁;李建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1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1].为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笔者对2005-2007年我院收治的、诊断明确的11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盛曙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

    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均为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阴道炎、盆腔炎、不孕症等疾病.为了解其感染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笔者从本院泌尿外科和皮肤性病科收集了516例NGU患者的前列腺液、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进行Uu与Mh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美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化妆品的安全管理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通过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化妆品琳琅满目,近年来,由化妆品导致的损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已屡见不鲜.2005-2007年,我国监测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案例逐年增多,分别为1 053、1 496和1 571例[2-4].2005年的SK-Ⅱ化妆品事件更是引起了社会对化妆品安全性的高度关注.本文简单介绍化妆品的危害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化妆品管理,并探讨如何加强我国化妆品的安全管理.

    作者:徐甫;周志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现状

    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CVC)已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输血、肠外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治疗、化疗等方面,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了诸多方便.但由置管引起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s-Related Infections ,CVC -RI) 已占医院感染的60%以上[1],成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是临床医护人员感到棘手的严重并发症.有资料报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血液感染较未置管者高20~30倍[2].CVC-RI不仅增加医药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并且对患者机体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还可引起其他严重后果,如心内膜炎、骨髓炎及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3].本文就CVC-RI的预防和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方水芹;阮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患矛盾引发的投诉特点与防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相比,存在着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医疗技术能力弱的客观现象.中心内的医务人员均知晓,中心要想生存,只能以更优良的服务态度来吸引患者.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观,但由于医患矛盾而引发的投诉现象却居高不下.现对本院近3年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陈春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虹口区餐饮单位食用冰块卫生状况调查

    食用冰块是以饮用水为原料,经过严格灭菌后冻结而成的、可以食用的冰块,多被加入各类饮料冰品中供人们直接食用,其卫生质量往往容易被忽视.为了解虹口区餐饮单位食用冰块的卫生现状,查找食用冰块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为今后制订相关监管办法提供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9月分别对虹口区45家餐饮单位的食用冰块、制冰环节及水源水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并对制冰机保洁运转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刘黎莺;杨文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嘉定区2005-2008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保健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护法>,根据上海市相关文件规定,在嘉定区政府、卫生局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区普查队每年都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我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提高她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为制定有效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5-2008年嘉定区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国献丽;毛红芳;张娟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4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为了掌握金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出孕产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我们对2003-2008年死亡的148例5岁以下儿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惠娟;张荣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瑞安市市区集中式二次供水水质状况调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设施使用呈逐步快速增长趋势,供应的人群也不断增加.但由于二次供水的设计和管理不够完善,容易造成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给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潜在危险.为了解瑞安市二次供水水质状况,我们于2009年的5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对市区集中式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学尧;陈红娟;李雅;陈端秀;姜惠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如东县首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

    近年来,我国往返非洲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现将我县发现的首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调查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缪平;夏建华;陈洪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台州市2004-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其发生的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及不确定性[2],不但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会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台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和特征,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相关依据,我们对台州市2004-2008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宗祥;冯济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9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及对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自2006年5月起,按照区卫生局的统一要求,我院对同一地点、同一事件中涉及3人以上的车祸、斗殴、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进行信息报告,现对2006年5月-2009年7月上报的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