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9231
  • 国内刊号:31-1635/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7年7期文献
  • 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和成人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群中百日咳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中小学生214人,成年人85人,孕妇24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包括孕妇)百日咳全抗体;调查青少年百日咳疫苗免疫史和持续2周及以上咳嗽史.对百日咳抗体水平、抗体阳性率和高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百日咳全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水平(GMT)29.85 U/mL,人群百日咳全抗体阳性(IgG≥50 U/mL)率37.15%,总人群百日咳高抗体水平(IgG≥100 U/mL)阳性率17.65%.各年龄组百日咳全抗体GMT、抗体阳性率和高抗体水平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且随年龄增长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社区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孕妇和中小学生.1年内有持续2周以上咳嗽史的中小学生百日咳全抗体GMT、抗体阳性率和高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无2周以上咳嗽史者. 结论 虹口区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群中可能存在被漏诊或未发现的百日咳感染病例,现行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对青少年持久的保护作用不够,有待进一步开展医院/社区百日咳病例的前瞻性主动监测,为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群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钱晓华;汤素文;张莉;张捷;赵根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杨浦区2008-2016年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上海是全国肺结核疫情较轻的地区之一,但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的较严峻[1].近年来,我国浙江、安徽、江苏等多个省市报告发生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2-4].学生来源广泛,且互相之间密切接触时间长,一旦有学生发生肺结核,容易在学校里造成聚集性发病[5].肺结核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杨浦区作为知识创新区,聚集了多所名校,部署高校3所,市属高校4所,中学51所,小学44所.为掌握杨浦区学校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校肺结核防制措施和开展学校肺结核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现对上海市杨浦区2008-2016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成俊;侯云;赵忠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自动化报告系统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传染病报告方式也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初,我国采用信函、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开展传染病报告.从2004年开始我国实行传染病网络报告,报告人员从院内各科室人工收集传染病信息后,再上网填报[1].

    作者:平建明;林鸿波;沈鹏;李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松江区孕妇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孕妇麻疹和风疹IgG抗体水平,为预防初免前婴儿麻疹、风疹及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免疫策略. 方法 分别于2013年5-8月和2014年4-6月,按照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和第一人民医院产科15~岁、25~岁、35~岁3个年龄组600名健康孕妇进行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每名孕妇血清的麻疹和风疹IgG抗体水平,采用SAS 9.2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00名健康孕妇的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885.58 mIU/mL和86.50%,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97.85 IU/mL和82.17%;非本市户籍孕妇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均高于本市户籍孕妇,各年龄组间孕妇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为控制初免前婴儿麻疹、风疹的发病及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应在育龄期妇女中开展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的补种.

    作者:胡塔静;朱祺;陈文花;沈金花;顾士康;沈静雯;陆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嘉定区幼托机构教师蚊虫防制知识知晓率及防蚊措施调查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抵抗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流动频繁,容易导致传染病在校园内的发生和传播[1].幼托机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2].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3],我国蚊媒传染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

    作者:王韶华;武峥嵘;徐友祥;张书志;钟培松;冷培恩;刘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温州市鹿城区2006-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随着温州市鹿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提高,传染病的发病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为掌握鹿城区近十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对鹿城区2006-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张维特;郑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宁波市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来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处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产生耐药性变异.目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的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其中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是临床耐药菌株产生与播散加快的重要原因.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外源基因盒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可位于质粒上,或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参与转移[1],使耐药基因发生播散.鉴于整合子与细菌耐药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宁波市某医院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和来源,以及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开展了相关检测和研究.

    作者:李情操;姚芳芳;吴巧萍;卢雯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icroRNA-129和microRNA-182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前列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且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虽然现阶段我国前列腺癌的临床发病率不高,但近年来有增高趋势[1].激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是临床治疗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但易出现复发、转移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2].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作者:曹廷虎;张益萍;胡锦新;朱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

    在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今天,慢性病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慢性病多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病程长,常被忽视.慢性病发病的迅速增加,不仅增加了患者死亡、失能和残障的机会,还造成了劳动力的巨大损失,也加剧了疾病诊断、治疗费用的上涨,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且多数患者是集多种慢性病于一身[2-3].

    作者:任福荣;杨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浦东新区9个社区卫生室就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通过弥散方式进入细胞内,无需胰岛素参与.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缓慢且不可逆,在红细胞死亡之前一直存在,每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为120 d,平均60 d.

    作者:赵华;王士军;姚颖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某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东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 方法 以社区健康档案为基础,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5岁以上且目前未患糖尿病的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接受调查的1 004名对象中,排名前五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40岁及以上(98.6%)、静坐生活方式(96.6%)、超重(59.3%)、高血压(36.7%)及糖尿病家族史(19.5%).同时具有2个、3个或4个高危因素的人群较多(831人,82.8%).超重、中心性肥胖及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是空腹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目标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发病率的目的.

    作者:蒲晶晶;杨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居民生育特征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居民生育特征变化情况. 方法 收集全面二胎政策出台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出台后2016年10月-2017年3月上海市出生登记数据,比较政策实施前后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政策实施前后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育特征及其变化情况. 结果 全面二胎政策出台后上海市户籍产妇生育头胎增长率为16.04%,二胎及以上增长率为52.60%,高于非沪户籍居民.全面二胎政策的效应主要显现于相对高龄和高学历人群,其中30 ~34岁和35 ~39岁妇女,二胎增长率分别为48.53%和70.54%;学历为本科以上的的妇女,二胎增长率为73.28%. 结论 上海市人口生育水平略有增长,有利于抑制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态势,应密切关注和跟踪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

    作者:蔡任之;虞慧婷;周峰;钱耐思;王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探寻可能的诱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收治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人口学、治疗方案、生化指标等数据.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正态分布)、Mann-Whitney法(非正态分布)和Fisher精确检验(非数值型),相关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 结果 筛选后共48例纳入本研究,其中药物性肝损伤组18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6.65±21.62)岁,男女比例为2∶1.5.56%(1/18)病例为肝细胞损伤型,22.22%(4/18)病例为混合型,72.22%(13/18)病例为胆汁淤积型.重度肝损伤(严重程度3级及以上)患者占50.00%(9/18).以“异烟肼+乙胺丁醇”组合为基础的抗结核药物方案采用率较高(16.67% vs.0,e=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及性别是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OR=50.04,95%可信区间1.35 ~1 852.83,P=0.03;OR=128.36,95%可信区间1.33~12 347.14,P=0.04).外周血基线IgG水平升高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亦可能升高(OR=26.38,95%可信区间0.99 ~706.25,P=0.05). 结论 年龄及性别是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外周血IgG水平升高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亦可能升高.

    作者:蒋旭华;黄玉仙;卢水华;李涛;卢洪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托伐普坦治疗难治性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对传统利尿药物治疗无效的肝源性难治性腹水患者的疗效. 方法 分析41例传统利尿药物治疗无效而加用托伐普坦的肝源性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托伐普坦(7.5 mg/d或15 mg/d)联合利尿剂(螺内酯40 ~ 120 mg/d和呋塞米20 ~ 60 mg/d)治疗至少1周.比较患者加用托伐普坦前后相关生化指标及尿量的变化.同时根据患者前3天的尿量变化情况调整托伐普坦用量.尿量无明显增加者(24 h尿量增加< 500 mL),托伐普坦剂量均增至15 mg/d;尿量增加者(24 h尿量增加500~1 500 mL),则维持原剂量不变;尿量明显增加者(24 h尿量增加>1 500 mL),则剂量均调整至7.5 mg/d,继续观察患者疗效至第7天.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9例起始剂量无效而增加剂量患者,仅2例尿量明显增加,腹水消退,但与剂量调整前相比尿量未见明显增加[(1 960.00 ±510.59)mL vs.(2 161.11 ±956.81)mL,P=0.452].8例起始剂量疗效显著而减少剂量患者,仅1例出现尿量明显回落,与调整前相比尿量相对减少[(4281.25±445.37)mLvs.(3 048.75 ±710.88)mL,P=0.001].托伐普坦治疗7d后患者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1 484.05 ±612.0)mL vs.(2 508.92±887.97)mL,P<0.001].63.41%患者腹水明显消退,68.29%患者下肢水肿减轻,50%低钠血症患者较治疗前血钠升高[(131.88±4.59) mmol/L vs.(134.68±6.30) mmol/L,P=0.03].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加用托伐普坦后并未出现肝损害加重.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影响托伐普坦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口渴. 结论 托伐普坦对传统利尿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腹水肝病患者有一定促排水利尿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低钠血症.托伐普坦起始剂量无效者,即使增加药物剂量也未见疗效增加;而起始剂量显著有效者减少药物剂量后,疗效相对将降低,但尿量仍明显增加.

    作者:杨敬貌;陈丽萍;尚礼胤;王亚洁;赵红;黄绍萍;樊贞瑜;李俊;唐荣;陆基华;殷科珊;程计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肿瘤登记管理办法》解读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沪卫计疾控[2015]027号文件,正式印发《上海市肿瘤登记管理办法》.明确该办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而在2001年12月10日原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的《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办法》同时废止.

    作者:吴春晓;郑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与其构件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的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评价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及其构件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血小板(PLT)预测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UB)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的效能. 方法 323例HBeAg阳性和254例HBeAg阴性接受肝脏活检的CHB患者纳入本研究.肝脏病理学诊断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 结果 HBeAg阳性患者,GPR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G3的AUROC(0.795和0.831)分别明显大于PLT预测分级≥G2和≥G3的AUROC(0.623和0.742)(P<0.000 1和P=0.004 6).预测病理学分期≥S2、≥S3和≥S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0.726、0.818和0.850)分别明显大于GGT预测病理学分期≥S2、≥S3和≥S4的AUROC(0.692、0.770和0.791)(P=0.002 8、P=0.000 1和P=0.000 1).参照Youden指数,GPR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G3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376和>0.662,预测病理学分期≥S2、≥S3和≥S4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368、>0.420和>1.106.HBeAg阴性患者,GPR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G3的AUROC(0.853和0.908)分别明显大于PLT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G3的AUROC(0.701和0.718)(P<0.000 1和P<0.000 1);预测病理学分期≥S3和≥S4的AUROC(0.839和0.858)分别明显大于GGT预测病理学分期≥S3和≥S4的AUROC(0.798和0.804)(P =0.002 8和P=0.004 6).参照Youden指数,GPR预测病理学分级≥G2、≥G3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562、>0.943,预测病理学分期≥S2、≥S3和≥S4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566、>0.798和>0.963.以佳截断值为标准,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GPR预测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病理学分级≥G2、≥G3和分期≥S3、≥S4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70%. 结论 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GPR能有效预测肝脏不同病理状态,GPR预测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脏相同病理状态的佳截断值不完全一致.

    作者:张占卿;陆伟;李秀芬;潘云鹤;金红弟;丁晓红;张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次氯酸钠衍生GC-ECD测定白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方法的研究

    甜蜜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造的食品添加剂,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或钙)盐的商品名,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 ~ 80倍,甜味纯正、自然,不带异味,且性质稳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于1994年批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1].

    作者:刘兰侠;张燕;钱杰峰;陈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上海市松江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与三种大气污染物的关联性

    目的 探究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性. 方法 汇总上海市松江区2011-2012年大气污染数据,并收集户籍人口呼吸系统死亡的全部病例,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两者间关系,并对不同年龄别、性别人群的超额死亡风险进行分析. 结果 SO2、NO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当NO2浓度每增加10 μg/m3时,在lag0时间点上导致呼吸系统死亡发生率明显提高[OR =1.061(1.000,1.126)];与女性相比,NO2明显增加了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OR=1.109(1.031,1.194)]. 结论 大气污染可增加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对男性尤甚.

    作者:蔡滨欣;朱美英;姜永根;黄丽妹;陆慧萍;陈岚;李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旅行相关寨卡病毒感染患者的尿液、血清和唾液标本中寨卡病毒RN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据报道,2015年5月10日,寨卡病毒在巴西发生传播,这是该种病毒在美洲地区首次被确认.此后,寨卡病毒开始迅速在当地传播.截至2016年4月2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厅公共卫生实验室(Bureau of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BPHL)对913例符合寨卡病毒州级检测标准的患者开展了标本测试,其中有91例符合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probable case)标准,所有被检病例的发病都与旅行相关.

    作者:Andrea M. Bingham;Marshall Cone;Valerie Mock;Lea Heberlein-Larson;Danielle Stanek;Carina Blackmore;Anna Likos;宋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专家述评

    《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旅行相关寨卡病毒感染患者的尿液、血清和唾液标本中寨卡病毒RN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一文报道了美国佛罗里达旅行相关寨卡病毒病病例不同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在913例患者中,91例符合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标准,发病都与旅游相关.

    作者:朱奕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推进应用评价

    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36312”工程,随后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1].上海市自2011年4月起,启动了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疾病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2],现基本实现了基于市、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共享的医院数据推送、疾控业务管理、社区督导随访的信息化应用[3],目前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

    作者:徐蔚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