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通过对目前结直肠癌筛查方式的综述回顾,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粪便检测、 内镜检查和CT结肠成像术对降低结直肠癌发病、 死亡的效果及其收益/伤害比进行了综合的评估.认为通过任何形式的粪便隐血检测,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的证据充足.但是,降低发病率的效果证据有限;单次内镜检测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均十分充分.而CT结肠成像检测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证据均十分有限.上海市自2011年其启动了全市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肠镜的依从性上仍和美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增加人群项目参与度,同时鼓励50岁以上人群至少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进一步降低上海居民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朱康;周昌明;郑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跌倒是造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致命和非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 在2014 年, 美国约27000名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 280万名老年人因为与跌倒相关的伤害而入急诊, 其中约80 万名老年人随后入院进行治疗. 为评估美国不同州老年人跌倒跌伤的人数、 发生率和人次率等特征,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对2014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中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 2014年, 28. 7%的老年人报告跌倒, 估计2900 万次跌倒造成了700万次伤害. 已知减少老年人跌倒的有效策略, 包括多因素的临床途径(例如, 步态和平衡评估、 力量和平衡练习以及药物评估).医疗保健工作人员在预防跌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进行筛查, 对跌倒相关的药物进行评估与管理, 并且向老年人推荐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骨骼、 肌肉、 神经健康并减少跌倒的风险.
作者:Gwen Bergen;Mark R.Stevens;Elizabeth R.Burns;林纪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估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开展状况并提出针对策略.[方法]从卫生监管的角度,采用态势分析法分析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遇和风险.[结果]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在于便捷的路径、 有益身心健康、 管理保障、 可及性和系统性,劣势在于人员不足、 需求不对称、 法律滞后,机会在于政策引导和较高的社会需求,挑战在于社会预期过高、 精准监管欠缺.[结论]当前应契合社会需求,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家庭医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政策进一步完善,探索有效监管.
作者:朱美芬;吕鹏飞;周宏东;祝秀英;傅晨杰;孙肖潇;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浙江省景宁县居民死亡率及主要死因,为行政部门制定和调整卫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编码,对死亡报告个案卡进行统计,用死亡率、 死因顺位和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年景宁县居民报告粗死亡率为622.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49/10万,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和中毒.[结论]慢性疾病占死因主要地位,仍是今后卫生工作重点,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针对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严伟萍;梅海燕;李伟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嘉定区2011—2014年生禽畜肉类沙门氏菌污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生禽畜类食品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检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及其血清学分型.[结果]2011—2014年共检测样品600件,检出阳性菌株154件,总检出率为25.67%,鸡肉类总的阳性率为29.86%,鸭肉类为28.33%,猪肉类为27.78%,牛肉类为20.83%,羊肉类为17.71%.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鼠伤赛沙门氏菌、 德尔卑沙门氏菌及印第安纳沙门氏菌.[结论]嘉定区生禽畜肉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应该加强对这类食品的监管,健全完善食品风险监测网络体系.
作者:高付敏;陈培超;陈伟鑫;顾丽萍;袁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认知情况,为COPD社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325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答率为99.1%,问卷调查社区医生一般情况、COPD防治相关知识和COPD管理认知情况.[结果]86.6%的医生认为肺功能检测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77.0%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需要维持治疗,26.4%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外配药品首选气雾剂,23.0%的医生认为长期吸氧可能产生依赖性,60.2%的医生以前接受过COPD相关知识培训,仅21.7%的医生知道COPD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49.7%的医生认为自身不具备提供COPD社区保健服务的能力,尤其缺乏社区管理指导能力和临床治疗指导能力.社区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高于公卫医生,但是否接受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不影响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结论]社区医生在COPD预防及患者诊疗方面存在不足,有必要完善社区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的配置,并加强COPD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培训,并且需要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其中的COPD防治相关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医生的COPD防治能力.
作者:邱桦;阮晓楠;周先锋;肖甜;付朝伟;吴抗;王小楠;柯居中;刘晓琳;于思雨;林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降低生命后期的生活质量, 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3]. 儿童青少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群体, 建立监测系统, 规范监测方法, 研究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 可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4]. 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的方法包括立法与执法、 产品改良、 环境改良、 支持性的家庭访视和推广安全器具、教育、 技能开发和行为转变、 基于社区的项目、 院前救护、 急救医疗和康复等[5]. 业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例如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自行车头盔等, 在过去的30 年里, 使许多发达国家儿童伤害死亡率降低了50%[6].
作者:彭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状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随机抽取60所全日制学校的8555名在读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过去12个月内非致死性伤害发生情况和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过去12个月内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9.3%.其中,男生为10.1%,女生为8.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0,P=0.173);小学生为9.4%,初中生为9.4%,高中/中职校为8.9%,不同学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911);城市中心地区为9.7%,城郊结合地区为9.7%,远郊地区为7.3%,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P=0.415).跌倒/坠落为首位伤害发生原因,占59.2%,其次为刀/锐器伤,占10.2%,第三位为道路交通伤害,占8.8%;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24.8%),其次为体育活动(22.1%),此外行走占21.9%、 驾乘交通工具占7.6%;伤害发生时间以7、8、9、10月份较高;主要的受伤地点是家中(33.4%),其后依次为学校(24.3%)、 公路/街道(20.1%),体育和运动场所(11.0%);致伤意图非故意伤害为主(97.7%),其次为故意(暴力、 攻击)伤害(1.1%);自残/自杀占0.5%;因伤住院比例为1.8%,因伤住院10天及以上占0.3%,10天以下占1.5%.[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伤害问题应引起重视,学校、 家庭、 社会应携手合作预防中小学生的伤害.
作者:彭娟娟;高宁;喻彦;周德定;苏慧佳;徐乃婷;施燕;仲伟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情况,为促进和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百度地图定位功能,将上海市分为内、 中、 外环4片区域,每片区域随机抽取2个点,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记录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率.[结果]2015—2017年期间,共实测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45430名,头盔正确佩戴率为12.45%;乘坐人员6886名,头盔正确佩戴率为1.93%(χ2=672.44,P<0.001).男性驾驶员头盔佩戴率(12.76%)高于女性(11.45%)(χ2=12.84,P<0.001).无论是驾驶人员还是乘客,头盔佩戴率的季节性均明显,夏天头盔佩戴率较低,而冬季头盔佩戴率较高.内环内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较高,外卖人员的头盔佩戴率远高于快递人员(34.34%,10.18%;P<0.001)和总体人群水平(34.34%,12.45%;P<0.001).[结论]上海市电动车驾乘人员的头盔佩戴率总体较低,驾乘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应尽快完善相关电动自行车头盔立法,以减少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
作者:喻彦;彭娟娟;李庆峰;周德定;高宁;苏慧佳;徐乃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交通伤害的流行现况,为探索有效的学生交通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6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学校卫生监测系统内的中小学生交通伤害个案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校共报告学生交通伤害101例,占学生总体伤害6.15%.5年交通伤害报告率为0.34‰,其中男生交通伤害报告率为0.46‰,高于女生0.20‰(P<0.01);中学生交通伤害报告率0.40‰,小学生0.29‰.伤害性质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骨折(53.47%)、 擦伤/挫伤(14.85%)、 复合伤(10.89%);伤害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踝和足(19.80%)、髋/下肢(18.81%)及肩/上肢(16.83%).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时段主要为上(放)学途中(46.53%)、节假日(35.64%)及放学后(15.84%).[结论]中小学生交通伤害的主要人群为男生,学校和社区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
作者:张琴;孙思飞;彭慧;张一英;袁红;彭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为开展防控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学年杨浦区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个案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学年,杨浦区中小学校伤害发生率是4.08‰,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分别是5.47‰和2.60‰,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伤害发生率分别是3.11‰和5.15‰,男女生间和中小学生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学年间的伤害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学校,占73%;伤害发生的时间在24 h内的分布,集中在10:00和14:00—15:00;伤害发生原因跌落/跌倒比例高,占66.7%;伤害发生性质,骨折占62.4%;伤害发生的部位中,腕/手(26.4%)和踝/足(26.4%)的比例高.[结论]结合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对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应开展针对性的防控和干预措施,以有效地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郑薇薇;顾颖强;夏蒨;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某水厂深度处理前后该地生活饮用水水质变化,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上海某水厂水源水深度处理前后,连续监测该水厂出厂水及相关的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结果]水源水深度处理前后综合合格率分别为81.7%、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厂水和末梢水处理前后综合合格率分别为50.6%、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处理前后出厂水、 末梢水单项水质指标合格率:耗氧量为58.3%、100%,浑浊度为92.2%、100%,锰为90.0%、100%,菌落总数为96.7%、9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大肠菌群为98.3%、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度处理后,该地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今后需重点关注微生物指标,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
作者:宣国;许明佳;李伟;靳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开展社区居民疾病和症状发生情况的调查,了解空气污染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1219名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冬季各系统的患病率均高于秋季,呼吸系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冬季症状发生率大多高于秋季,咳嗽、 咽部红肿、 流涕、 鼻塞和打喷嚏等症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质量的变化对居民呼吸系统健康有影响.
作者:杨程;杨兴堂;袁震;季鹏;严丽丽;沈先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旨在为制定降低传染病流行风险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现场监测与调查相结合,对静安区托幼机构2014—2016年的消毒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2014—2016年静安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9.32%、97.92%、97.81%,连续三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4.777,P>0.05).公立和民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70%和9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5).托幼机构室内空气、 餐饮具、 物体表面、 工作人员手、 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98.86%、95.62%和96.97%.从业人员中保健老师、 营养员和保育员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97%、94.95%、94.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644,P>0.05).[结论]上海市静安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物体表面、 工作人员手以及使用中消毒液等环节的消毒仍有问题,应通过强化管理,更新设备,同时加强培训和操作演练,提升技能,从而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保障儿童健康.
作者:李恩国;潘晓春;任慧;丁庆;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