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高龄化,发展老年护理院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据统计,上海自198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家老年护理院以来,截止2001年11月底已注册的老年护理院达64家.较好地满足了这一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然而在老年护理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叶露;王娟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该文结合社区现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情况对各类药品配置能否满足社区治疗这些疾病的需要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同时分析了不同药品配置规模对于药品费用的影响,这些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提供了方便.
作者:程晓明;盛锋;陈艳;李玲;于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对SARS及同类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全市6个不同职业类别人群进行SARS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和农民工认知程度较低,其中农民工对SARS不清楚的占30.3%,为职员的10倍多.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对SARS的关注程度和恐惧程度.结论:应针对全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类别人群和不同的心理状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许珊丹;熊妮娜;陈冬峨;陈冠民;居颖;彭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的现况,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典型抽样调查3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药品配置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20类超过350种的药品;第二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20类200种到350种药品;第三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的药品在13类与19类之间,种数基本在100种到200种之间;第四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的药品在10类左右,种数大多少于100种,并且不能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作者:盛锋;程晓明;于跃;李玲;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现行医疗卫生系统物资管理概况医院物资主要分为三大类,医疗仪器、医院设施、后勤保障物资.对这些物资的管理统称为医院物资管理.
作者:张新民;田忠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应对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卫生行业尤其是城市医疗机构中,医疗集团的组建方兴未艾,但医疗集团的内部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集团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管理环境.根据国有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经验以及财务管理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找到医疗集团财务管理的首选方式--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该文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并对医疗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祝景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缓解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时期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宜的筹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为以后这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其中筹资问题更是各地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对合作医疗筹资的几个相关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作者:贾小婷;冯学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从起步至今,已走过了近10个年头,期间,通过引入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借鉴台湾长庚医院关于损益分析的经验,与兄弟医院的交流探讨和持续不断的实践与改进完善,建立起了院科二级成本核算制度,形成了以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科室经济效益考核机制,激发了员工与管理层共同关注医院成本控制的意识与责任,促进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朝着优质、高效、低耗的方向良性健康的发展.
作者:孙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今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目前公共卫生部门面临的外环境,在理清了公共卫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系统的新思路为变传统的直接提供公共卫生产品/服务为购买公共卫生产品/服务.
作者:王红漫;周海沙;李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文在总结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十年成果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了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阐述了构建小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作者:沈松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道德风险是各类保险经济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在医疗保险的文献中也不例外.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在医疗保险提供的条件下,被保险人存在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倾向.在传统的医疗保险中讨论道德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时,往往都是从如何抑制被保险人的医疗需求入手,从而到达控制医疗费用,进而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由于在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权威性.该文认为充分发挥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主动性是控制医疗费用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有效机制.
作者:郭有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温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笔者设计了与之对应的5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调查了职工对这些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意愿支付情况.结果表明:5种方案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8~-1.34之间.覆盖特需医疗服务的方案D和E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覆盖大病重病的方案A接受程度高,价格弹性小,应优先考虑加以推广.个人经济状况、医疗服务利用及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影响补充医疗保险需求.
作者:应晓华;姜丽萍;陈文;沈裕彭;卢宪中;蒋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几年来,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及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使医药卫生服务体制的许多弊端暴露出来,其中医用资源的分配与应用不合理现象尤为突出,如何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真正体现医疗服务行业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让老百姓全方位受益,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作者:李天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财务失败预测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创新性地建立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选取7个财务比率指标建立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指标体系.该文将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实际工作之中,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实践经验可见此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能力.
作者:顾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文结合国际经验和目前国内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工作的实践,简要介绍了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以促进评估工作在我国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服务.
作者:应向华;曹建文;陈洁;陈英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文认为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的瓶颈,抓好农村人才问题是贯彻胡锦涛同志十六届四中全会讲话精神,注重公平性的具体体现;指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问题必须靠政府组织、支持,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后提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四点设想.
作者:王陇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