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3X
  • 国内刊号:31-1751/R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9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已入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上海市连锁药店分布初探

    该文对上海市连锁药店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截止2004年7月15日上海市零售连锁药店的总量为1 238家,其中零售连锁总店26家,所属门店共1 212家.19个区县连锁药店分布上所表现出的集中于中心区的偏态特征,以及在一些区连锁药店与非连锁药店在数量上的悬殊差距,提示了连锁药店未来在上海本区域内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刘宝;岳伟;张仁伟;胡善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门诊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与品种比较

    近年来,围绕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报道与讨论颇多,认为医院药品价格高于零售药店价格.到底高不高,差别有多大?本文对4个省的7家药店和8家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品种、价格等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于德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山东省卫生补偿政策、补偿现状及问题根源分析

    该文通过对现有卫生补偿政策分析,调查了山东省卫生补偿政策落实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次找出相关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供各级政府解决卫生补偿问题的参考建议.

    作者:胡善菊;尹爱田;黄冬梅;于贞杰;刘成凤;郑文贵;张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海市2型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探讨上海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疾病经济负担,为制定有效的疾病健康促进方案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直接医疗费用、年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计算2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上海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人均年门诊费用是1 413.88元,次均住院费用是5 641.57元,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是2 349.56元;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潜在疾病经济负担是28.96亿元,其中无并发症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是12.45亿元,合并并发症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是16.51亿元.

    作者:邱永莉;叶露;李新建;卢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顺应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

    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进入WTO后卫生体制与世界接轨的举措,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已为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结我院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和成绩作为借鉴,以顺应卫生体制的改革.

    作者:陈燕玲;陈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于医疗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评估指标导向作用的思考

    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评估指标具有技术和社会价值导向作用.该文从当前卫生改革目标角度,阐述了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评估指标应与国家卫生公共政策相一致,应建立科学开放的评估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为推进改革的导向.

    作者:陈敏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患纠纷原因分析

    近年来,医患纠纷逐年增多,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十分复杂.本文逐一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为正确、公平、公正、客观地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

    作者:瞿运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对知识劳动相对集中的卫生系统来说,一定要重视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人才强院、人才强业战略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取得社会和经济的大效益[1].

    作者:王维刚;沈树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领导干部的爱才之心

    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爱才之心,才会有识才之智、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艺.爱才是领导干部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先决条件,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体现,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建设工作的基本保证.

    作者:林一清;蔡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内涵.医院文化是医院生存的基础和精神支柱,是21世纪医院竞争的焦点.谁拥有优秀的医院文化,谁就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浦良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文从我国卫生资源利用实际出发,主要分析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公平性、低效性和不合理性,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作者:杨敬宇;袁占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的问题思考

    该文通过对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外部和内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分别从实践与理论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结合上海现状阐述了实施相关对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龚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92-2002年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分析

    该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实绩评估法对深圳市(1992-2002年)医疗保险参保情况作了初步分析,从医疗保险覆盖率,综合医疗保险覆盖率和住院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变化所揭示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

    作者:邱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州市高收入职工对特需服务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

    笔者设计了覆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药品费用和特需服务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1和2,通过对温州市高收入职工的意愿参与和意愿支付调查,发现收入、保险价格、对保险的认知、职业情况、罹患慢性病及其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等是影响高收入者对这两种方案意愿参保的主要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1.07和-1.29.覆盖特需服务的补充医疗保险应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并需注意逆向选择.

    作者:卢宪中;姜丽萍;应晓华;沈裕彭;陈文;蒋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社会统筹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分析

    上海市嘉定区的农村合作医疗经过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门诊基本医疗同大病社会统筹相结合,采用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为全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缓解和初步解决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是目前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

    作者:俞建忠;张黎明;王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国医院评价体系及其借鉴作用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一套规范的外部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的绩效提升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医院评价体系中,核心也是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即如何把医疗工作中许多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的内在基准转换成客观标准体现出来.

    作者:张勘;杨志平;许铁峰;许苹;连斌;罗旭;王小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医院必须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育人用人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素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卫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作者:谢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我院通过ISO9001认证后的思考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医院,目前在心脏病研究、中毒解救研究、肿瘤研究和微创技术上创立了品牌,另外在烧创伤、美容整形、临床药学研究方面已拥有较大优势.但是,医院管理和技术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基础管理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趋势和医疗市场的竞争,因此,医院急待通过ISO9001认证,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郭辉;韩枫;董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和思考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医院管理改革的核心要求和重要内容之一.自2000年开始,闵行区在辖区内的各医疗机构中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本文对此作一阐述和分析.

    作者:顾建平;方素珍;王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运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环境.医院信息系统的诞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代替了原有的手工操作.笔者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用一套以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部门在运作能力方面达到佳境界.

    作者:吴小华;陈厚超;许海风;陈媛;赵路云;薛迪;曹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吸烟人数变化的PSP数学模型分析

    文章用PSP数学模型对吸烟人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影响吸烟人数变化的关键性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庆华;毛正中;陈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