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是医院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全院职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以优良精神风貌为主的群众意识,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文化发展的保证,而医院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水平.
作者:蒋卫;冯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疗卫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医务人员的智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发展与未来.而决定医务人员智力发挥作用的是医务人员的情绪.对医务人员的情绪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智力资本的利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质量和医院整体绩效.
作者:叶炯贤;王光明;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军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在军队精简编制体制调整下,军队医院的规模效应受到限制,编制人员少与工作量的矛盾相对突出,一些高年资医务人员相继退休,引起人才断层现象.另外,由于部队医院主要针对基层的部队官兵,很难获得患病官兵对医疗服务的真实满意度,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指标不明,难以量化,评价结果权威性不强[1].
作者:王刚;魏晶晶;杜兴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ESTR0 QUARTS项目建立了一种制定直线加速器配置标准的测算模型.模型通过获得现有佳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证据,在流行病学数据、癌症放射治疗指征和直线加速器的需要量之间建立了直接和清晰的联系,具有循证评估和敏感性高的优点,为卫生资源的规划和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胡鹏飞;徐桂兴;匡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院实施成本核算决定了医院成本分析的必要性.医院成本分析是以医院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对医院经济活动的收支状况及其结果进行剖析,从而反映医院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对改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成本信息,也是医院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和分级分口管理的基础.
作者:范淡霞;张卓瑜;史华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企业这类经营性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这些非经营组织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各医疗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作者:李秀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等则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劳动手段.管理好固定资产是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作者:苏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无形资产理论,并迅速发展起来.医院作为高技术密集的组织机构,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医院无形资产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段光锋;田文华;李林;王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当前军队医院管理队伍的现状分析,指出实现军队医院管理职业化是顺应卫生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院保障效能的重要前提、是稳定管理队伍的根本途径.实现职业化,一要转变领导观念、调整用人机制;二要规范职业培训、提升人员水平;三要完善评估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作者:王倩云;梁君蓉;唐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通过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和事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事后监督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探索医疗执业长效监督管理方法.
作者:庄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和数量在引起城市医院、县医院和农村卫生院业务收入增长中的影响.结果显示,医疗服务价格和服务强度的提高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医疗价格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增长存在较大差别.
作者:何平;孟庆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家访谈结果,构建出适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9个维度28个指标.通过对400名医务人员的分层抽样调查,发现其工作满意度仅为3.1,居于一般满意水平,尤以相对报酬、工作压力、社会地位、职业风险满意度较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作者:李超红;胡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台湾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医院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借鉴台湾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完善上海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建议.
作者:付晨;张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技术人员的自身定位、职业需求和期望.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上海市36家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1 019人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仅有20.93%的人员认为该行业的社会地位是受尊重的,97.32%的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珍惜并做好现有的工作,工作满意度均数为6.08±1.816分,收入满意度为5.24±1.862分.结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职业定位较明确,工作满意度高于收入,工作中需不断充实自身,以适应专业岗位的发展.
作者:丁瑾瑜;李敏;张胜年;罗春燕;何智纯;罗薇薇;吴维群;郁泉珍;冷培恩;陈文;张勘;刘雄鹰;刘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对上海市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现状作了分析,指出了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张勘;王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站快速、健康发展中,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的作用、关系及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玄泽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按病种支付作为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先后被许多国家吸收和借鉴.该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实行单病种管理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医院管理以适应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
作者:武平;曹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保证社区居民健康查体质量、有效采集健康档案信息、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者:赵秀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吉安县2003年7月被江西省列为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称新农合)试点县,并于8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到2004年7月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30.5770人,占农业人口的87.92%.但要做好这么多人的参合信息、医疗费用报帐、参合基金监管等工作,并非易事.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管理人员少,特别是懂计算机、财务、医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工作经费紧张等等.在试点初期,有关领导都意识到要把这项系统工程抓实抓好,必须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与有关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吉安县新农合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全县参合农民名册、医疗证、报帐单式样及项目内容等等,全部按计算机管理要求进行设计.于2004年1月初步建立了县、乡(镇)二级农医办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完成了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管理的过渡,使吉安县在江西省的11个新农合试点县中率先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作者:刘家桂;罗中传;王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目前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卫生领域的关注.通过介绍美国医疗救助制度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医疗救助费用和救助对象的变化,进一步借鉴美国医疗救助制度,使其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作者:毕芳;任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该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建设项目自身政策和现有政策瓶颈的制约分析,从而提出调整完善建设项目自身政策,制定建设项目相关配套政策,摒弃现有制约农村卫生发展的政策,强化各级政府卫生职责的对策建议.
作者:方华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