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3X
  • 国内刊号:31-1751/R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9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已入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意向研究

    对上海市24所市级公立医院的54名院长、367名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15名医院管理者和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医院间横向资源整合持支持态度;认为适合进行横向整合的情况是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与资源相对薄弱的医院之间的强弱互补;需要政府在医院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以及院长绩效评价标准上对横向整合给予相依的倾斜与配合。

    作者:张璐莹;应晓华;郑培永;高解春;杨丽;何萍;杜宁;杨佳鸿;赵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初探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研究,形成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并利用指标探索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等进行指标筛选,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初步形成具体指标。制作调查问卷下发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及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对初步形成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达成共识,可利用指标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日常医疗质量管理进行评价,保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构建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不仅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卫生监督管理的内涵和质量。

    作者:董怡红;杨兰馥;徐蔚华;李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探讨

    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为实践对象,对其进行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进行探讨与研究,介绍了其取得的成绩,指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在于平衡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分配水平,继续对量化的考核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的调整,规范和引导科室的二次分配等计划。

    作者:张羽;高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化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思考

    国家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实施了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取得较好效果;但长期以来,项目资金管理只有原则没有细则,资金使用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建议确定项目资金管理原则,明确界定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专用报销封面等来细化项目资金管理。

    作者:宋功义;倪世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障碍因素的分析:基于RE-AIM模型

    基于RE-AIM模型(可及性,效果,支持,项目实施,持续性),在分解和归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活动基础上,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障碍因素分析框架,并以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例,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障碍因素进行定量描述,以期为确定项目未来改进方向与重点,推动项目持续发展和科学化进程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欧阳俊婷;朱先;匡莉;尹丽婷;吴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偿机制不变,现有医改措施将事倍功半

    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一直未变,按项目支付方式的固有弊病决定了医疗机构通过“多开药、多做检查”的浪费行为获得补偿。社会各界所议论的问题众多,其中,补偿机制抑或支付方式不合理是首要的关键问题,其他问题均衍生于此。基于30余年医改研究基础,中心认为:只要补偿机制不变,医疗机构不可能形成主动节约资源行为,针对衍生问题的治标措施就缺乏前提。政府迫切需要把握关键,构建合理补偿机制,否则事倍功半。在此基础上,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社会资本办医、基本药物制度及基层改革等才能顺利开展并实现应有价值。

    作者:励晓红;吕军;孙梅;王颖;李程跃;苌凤水;郝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政策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异地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就医人员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找出医院在对异地就医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矛盾,为三级甲等医院改善异地就医患者管理的模式提出政策性建议。方法: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 SPSS 19.0、Excel等工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医保异地就医人员对异地医疗保险政策甚少了解。医保异地就医政策、报销范围的不统一,也给医院对异地医保管理带来困难。结论:建议建立标准化的异地就医管理规范及建立医院与异地就医费用网络结算平台。

    作者:程沛然;陈澍;陈英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医疗保险供方支付方式改革及监管策略研究

    总结了医疗保险供方支付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上海医疗保险供方支付方式的3个阶段及监管策略,并提出选取适宜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针对不同支付方式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探索住院按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的建议。

    作者:耿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与中国的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培训过程、培训项目、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建议进一步从政策导向、培训监督、急诊建设与人员保障方面加强我国急诊医学培训体系,使我国急诊医学教育能更好与国际接轨。

    作者:周佳;张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英国整合型保健发展经验及启示

    通过现场观察与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总结了英格兰NHS整合型保健的做法和经验,并针对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碎片化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多学科服务团队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建立相关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在社区层面横向整合多方社会服务资源等。

    作者:谢春艳;金春林;王贤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召开第十七次年会

    本刊讯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七次年会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卫生经济学会高强会长致辞并作主旨讲话。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发展研究院李玲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应亚珍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国际卫生领域中的政府责任”和“从五年医改实践看落实政府责任的作用”的专题报告。

    作者:焕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效果评价”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的调查员均由复旦大学统一培训。结果:共调查社区常住居民736人,其中签约居民412人(56.0%),60岁以上居民占60.1%,38.9%的调查对象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既往半年有就诊记录的调查对象中,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77.9%)是非签约居民(31.5%)的2.47倍(P<0.01)。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社区居民的就诊行为。签约居民、低学历居民、41~80岁社区居民生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意愿高于非签约居民(OR=1.80,95%CI:1.11~2.92)、高学历居民(其中初中及以下组OR=4.45,95%CI:1.86~10.61;大专组OR=2.29,95%CI:1.06~4.97)、40岁及以下居民(其中41~60岁组OR=2.78,95%CI:1.10~7.00;61~80岁组OR=3.46,95%CI:1.00~11.90;80岁以上组OR=4.55,95%CI:0.97~21.43)。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满意度非常高,总体评分为93.44。结论:上海市长宁区试行的家庭医生制成效明显,为探索“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肖筱;袁立;周昌明;徐蕾;王洁;萧峰;江萍;徐飚;赵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改动态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上海市即日起巩固完善本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本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公布。商业贿赂不良信息在市卫生计生委政府网站上公布,同时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并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通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各医疗机构一旦出现商业贿赂被追究刑责或行政责任事件后,应当在5 d内将涉案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代理人名单上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在收到材料后的15 d内,经核实后将相关情况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并在公布1个月时间内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医疗卫生机构在与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代理人签署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等采购合同时,应当同时签署廉洁购销合同。

    作者:张伊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企业型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分析企业型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并对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卡方分析来进行组间分布比较。结果:企业型社区居民的体检异常率达到87.33%,与生活社区居民相比,两类型社区居民在疾病谱与疾病严重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不同性别与年龄别居民的检出率在绝大多数疾病上也存在分布差异(P<0.01)。结论:企业型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社区居民相比有其特异性,而针对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企业型社区居民也应当设计相对应的健康监测与疾病控制干预措施。

    作者:柯雄;罗力;宋崟骏;张智慧;杨骅;邬惊雷;陈孙孝;章滨云;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石化企业职工的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

    目的:分析石油化工企业职工的健康风险,并对结果进行评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体检资料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主要采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健康风险评估软件对研究对象中的高危人群进行常见慢性疾病的风险预警评估。结果: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受检者在不同疾病患病风险上存在着差异性。结论:健康风险评估可以成为健康管理服务中的核心环节,从而有利于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管理。

    作者:金艳;柯雄;罗力;宋崟骏;张智慧;章滨云;杨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企业型社区居民健康的相关行为因素分析

    目的:对企业型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并对优化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进行建议。方法:本研究采取调查研究法,利用结构性问卷,并结合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中使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该群体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整体不佳,这与样本特征存在相关性,不同的影响健康的相关行为其影响因素也不一致。结论:针对健康干预对象以影响因素为基础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将使其健康维护效果更佳。

    作者:杨骅;邬惊雷;陈孙孝;章滨云;宋崟骏;张智慧;罗力;柯雄;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应用

    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探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引入我国后的发展轨迹及运用现状,并提出在新标准下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行为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作者:李静;邬惊雷;杨骅;陈孙孝;章滨云;宋崟骏;张智慧;罗力;柯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某石化企业职工2009-2011年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1年不同时点的某企业职工体检异常检出情况,并分析3年期间慢性病的检出情况与相关干预意义。方法: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体检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在分析中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以进行统计推断。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时点上受检者的体检异常检出率不同,而3时点上不同疾病在检出率上也存在着差异性(P<0.01)。结论:该企业的总体健康状况发生正向变化,而不同的疾病其变化的情况不同,非慢性病的干预效果明显,而针对于慢性疾病应当持续进行监测与积极的健康干预。

    作者:李静;章滨云;杨骅;宋崟骏;张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厂矿医院健康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分析厂矿等国有企业医院的挑战与机遇,并从服务方式、内容、多组织协同等方面分析其参与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方法:文献研究法与质性研究法。结果:厂矿等企业医院在发展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该类型医院应当利用机遇,突出优势,在健康管理服务中与多主体协调以完善服务。结论:企业医院在健康管理中能够利用优势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智慧;宋崟骏;金艳;章滨云;杨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显现。嘉定区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以后,面临着全科医师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全科医师的培养、培训、使用、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走出了一条培养郊区适宜全科医学人才的道路。

    作者:方云芬;高飞;王琴芳;王凤霞;庄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培养郊区适宜的全科医学人才探索

    在系统梳理嘉定区郊区适宜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3+2”助理全科医生模式对提高嘉定郊区基层卫生人才层次、联动卫生资源、提升郊区卫生机构医教研能力、推广适宜技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工作在组织管理、政策层面及基地培训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郑益川;陆璇;谢岳林;王涛;董亚忠;金军;王贤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

    通过对嘉定区新型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内容、获得效益和今后发展进行讨论,探讨了人才培养经验和基地的发展方向,为社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作者:周浩;庄琴;邵月琴;季莹;秦建晔;郑益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助理全科医师社区带教模式研究

    社区教学是“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定区在助理全科医师社区实践阶段实施家庭医师“一对一”全程带教,这个模式有助于学员社区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模式的构建从家庭医师的筛选与培训入手,在全科接诊能力、家庭病床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家庭医师“一对一”的带教作用。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学员社区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且对该模式予以肯定,家庭医师“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有助于学员形成全科的思维和理念,将理论、临床和社区实践有机融合。建议适当调整社区实践形式,引入师资培训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医师带教作用。

    作者:陆萍;翁立立;马俊达;严海风;王力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析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中的问题

    深入剖析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几类关键问题以及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认识不清,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理解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使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变成“基层”一家之责;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代替“公共卫生服务”,忽视常规服务项目开展。(2)职能错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主体——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被“边缘化”;职能缺位,项目推进缺乏全流程的职责分工。(3)协调不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的效率较低。(4)推进项目开展的工作经费总量不足,分配不均;公共卫生人员的数量、素质均难以满足项目的执行。因此,要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首先需要扭转错误观念,其次需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明确全流程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分工等。

    作者:姜立文;苌凤水;励晓红;汪华;何晓军;马家奇;汤善建;屈卫东;梁鸿;尹爱田;曾伟;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推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思路

    在剖析我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职责不明、协调不力和保障不足等问题基础上,形成了推进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策略思路:一是扭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替代“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同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错误观念。二是创新机制:(1)加强项目推进的统一领导,建立以疾控为主导,卫监、妇幼、基层、医政等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2)完善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3)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合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和分配流向。三是科学合理的流程再造,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各方的职责分工,加强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机制。

    作者:李程跃;孙梅;郝模;陆耀良;雷杰;李琦;林尚立;周志俊;傅华;马安宁;武娜娜;姜立文;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

    分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展状况,明确了服务项目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08—2013年135篇相关文献的筛选、分析和总结,发现:认识不清、职责不明、协调不力、保障不足、规范缺乏等成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武娜娜;李程跃;吕军;于竞进;于明珠;张瑜;姜庆五;陈文;陈英耀;张亮;刘鹏程;李晓姣;郝模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