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信访问题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处理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出现的800例信访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信访事件的时间变化趋势、信访事件的性质、处理结果等进行分层分析,找出目前该院存在的主要信访核心问题。结果:2011年共发生信访事件250起(31.25%),2012年272起(34.00%),2013年278起(34.75%);在信访形式中,2011年至2013年均以来电(电话)的方式为主,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信件来访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直接到院办或信访办投诉的比例基本稳定;3年中,来电形式所占比例达到54.38%。主要来源为市卫生计生委交办件。信访事件涉及人员类别主要为医生367起(45.88%),其次为护士182起(22.75%);信访事件涉及的主要问题分布由高到低分别是:服务态度(54.38%)、医疗质量(20.50%)、工作流程(20.38%)、责任心及职业道德(4.75%)。结论:该三级医院信访事件的数量在3年间基本稳定,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问题,建议针对信访事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傅媛媛;廖祖达;管德坤;靳建平;朱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医改方案颁布以来我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价研究的新进展,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建议。方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和Google学术的相关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组合搜索,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筛选。对入选文献从理论体系、指标设计和结果分析反馈3个方面了解新医改以来临床科室绩效评价研究的进展和主要成果。结果:共获得合格文献17篇。入选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关键指标和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设计多数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方法,将指标体系均被分为若干个维度,指标个数从5个到266个不等;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方法主要是使用秩和比法(RSR)、TOPSIS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结论:这些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质量和公益性的思想,但仍然存在评价指标选择欠科学,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以及缺乏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等问题,建议今后的相关研究考虑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刘雯薇;马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导管延续护理的服务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满足带管出院患者的导管护理需求。提升社区护士的导管护理及延续护理能力。方法:医院、社区成立联合导管延续护理小组,对医院周边4家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导管护理、延续护理培训。通过在卫生中心建立导管维护点及社区护理人员访视,对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结果:延续护理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开展期间,社区护士共访视了87例带鼻胃管出院患者,其中21例带有导尿管。PICC维护点共维护了4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患者对出院后的延续服务总体满意度达90%,对社区护士访视次数、维护技术、指导效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分别为87.3%、89.5%、91.2%和93%。结论:导管的延续护理拓展了延续护理的领域,提高了社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了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加强了综合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
作者:姒怡冰;石东辉;刘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基于治理理论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内审职能定位模糊,内部审计独立性及治理权威性仍需强化等不足,立足于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内部审计模式以提高治理为准绳、精确定位,独立内审部门的建构等优化的路径。
作者:范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现状及成本进行调查,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查表》和《重庆市增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表》对9所中医临床服务机构进行价格和成本调查,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医医疗项目收费价格普遍偏低,中医类手术、治疗项目收费标准大部分低于50元;50%以上的项目成本核算价是目前收费价格的2倍以上。结论:目前重庆市中医项目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现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偏低不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亟需调整价格、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服务价格体系。
作者:黄彦;段绪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介绍了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概念、PDCA循环在医院评审工作中的应用,提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全方位引入PDCA循环理念,不仅能够推进医院评审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助于巩固医院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李海燕;董华娟;陈良;张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阐述了上海国际医疗服务的现状及不同的营运模式,通过与发达国家高端医疗服务的差距及比较,分析了目前沪上国际医疗服务发展的瓶颈所在,为加速及完善上海国际化医疗服务的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作者:顾静文;卢燕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海市门诊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提供操作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确定影响患者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实证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服务满意度、患者医疗质量感知以及患者信任是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效果具有显著性。结论:改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能够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而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对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烽;董恩宏;宓轶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省精神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现状,旨在为政府部门改善精神卫生机构防治能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制调查表对全省16个州(市)精神卫生机构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云南省现有精神卫生资源的配备水平为每万人有0.85张精神科床位,每10万人拥有1.34名精神专科医师。60.49%的精神科医师的学历为大学本科,职称构成以初职和中职为主,仅有63.25%(389人)的精神科医师接受过各类培训或继续教育。结论:云南省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严重缺乏,且资源分布不均衡,精神卫生资源匮乏以及专业人员缺乏,继续教育机会欠缺,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人才培养。
作者:杨云娟;肖义泽;许秀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后勤服务工作为例,分析后勤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及支出情况。结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情况,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探索,并对后勤社会化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将对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及行业的发展,以及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伟;许学年;宋庚明;孙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部委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提示了此次药品价格改革是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直接干预;机制转变是此次药品价格改革的内涵;政府作为市场参与主体,利用采购机制、医保支付机制和谈判机制实施市场干预,并通过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实施综合管控,实现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从政府控制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有赖于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相关政策的协同才能实现其大效能。
作者:陈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7月4日,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第27期双月论坛在上海宾馆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医院绩效管理统计,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管理专委会、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作者:王力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以刊登中文文献为主(含英文摘要),月刊。目前已被评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并被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英国全球健康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等数据库收录。
作者:[1]环境与职业医学》编委会;[2]第十一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老年护理床位是养老护理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养老护理床位的设置规划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缓解老年护理床位一床难求的现状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老年护理床位配置问题可以分解为在哪里配置、配置多少和配置什么性质床位的问题。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引力法”模型,结合对老年人开展抽样调查,能够计算区县范围内的每个居委会的老年护理床位地理可及性,体现居民需求,并以地图的形式直观表达,从而较合理地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花根才;李文秀;刘晔翔;于金玲;陈杰;罗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乡村医师队伍的现状调查,为完善该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对怀柔区352名注册在岗乡村医师进行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结构、培训及业务收入等方面的分层描述。结果:怀柔区乡村医师男209名,占59.4%,女143名,占40.6%;年龄超过60岁189名,占53.7%,40岁以下3人,占0.9%;大专以上学历60人,占17.0%;助理执业医师以上9人,占2.6%;收入超过4万元4人,占1.1%;能熟练操作及基本能够操作计算机41人,占11.6%,不会操作311人,占88.4%。结论:仍存在乡村医师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匮乏,学历层次低、执业化进程缓慢,待遇偏低、信息化能力较差等问题。
作者:张林静;刘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学习上级部门文件、标准基础上,结合上海市普陀区实际,分析了普陀区为老医疗护理服务体系,问题主要集中在床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多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老年人流动渠道不畅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总量调控、合理布局、多元发展、梯度有序的老年护理资源配置构想,并建议尽快建立老年人评估体系、完善家庭病床制度。
作者:花根才;李文秀;刘晔翔;梁娅;于金玲;陈杰;罗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模式,对构建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出建议。方法:取消药品加成后出现7276万元的损失,通过财政直接补偿,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疗保险,以及集财政、医保和医疗价格下的综合补偿方式进行测算模拟。结果:单一的补偿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综合补偿模式能抵消单一补偿模式产生的缺陷,可以建立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终让患者得益。结论:配合综合补偿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到区域内药品统一配送;要实行成本核算,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加强区域内公立医院用药行为的管理。
作者:戴玲芳;郑益川;徐卫卿;徐锋;张丽敏;谢岳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2013年嘉定区7家公立医院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嘉定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药品收入依然是综合性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后,6家医疗机构出现亏损;如若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嘉定区公立医院每年需补偿7276万元。嘉定区公立医院自我补偿能力总体较弱,事业基金积累较慢。为了嘉定区公立医院平稳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课题组提出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医院的成本核算、明确补偿标准,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与监管的相关落实配套建议。
作者:郑益川;戴玲芳;徐卫卿;徐锋;张丽敏;谢岳林;陈卓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上海正在进行医疗价格服务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面对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上海正在稳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未来,上海市中心部分二级医院将改成护理院,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只接受疑难杂症病人和住院病人。但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巨大缺口是一大“拦路虎”。
作者:张伊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系统分析影响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成果向决策转化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研究者与决策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影响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成果决策转化因素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扎根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与进一步修正,发现研究与决策方的机构因素以及个人因素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因素对成果转化情况产生影响,其效应值分别为0.30和0.23;双方沟通交流因素作为中介变量对研究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其效应值高达0.78;研究与决策需求因素对成果转化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其效应值为0.12。结论:研究方与决策方的交流对于决策转化的成效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相关培训、促进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与决策人员对于循证决策认知的同时,促进双方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魏艳;陈英耀;刘文彬;茅艺伟;唐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从支付方角度,分析国产火鹰(Firehawk)冠状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与进口支架XIENCE V相比的成本效果。方法:根据TARGET I临床试验的结果构建1年决策树模型,拟合临床转归的健康效果,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获取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而后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在治疗冠状动脉单支单处病变时,如果价格相等,Firehawk支架比XIENCE V支架具有绝对的成本效果(人均多获得0.0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少支付医药费1583元);以3倍人均国内生产GDP作为决策阈值,经单因素敏感度分析显示,Firehawk支架价格只要不高于XIENCE V支架价格(集中采购招标价13800元)的107%,就比它更有成本效果。结论:本研究证实国产Firehawk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单支单处病变时,比XIENCE V支架更具有成本效果,可替代进口支架,建议在集中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目录制定等决策中予以关注。
作者:祁方家;冯莎;吴伟栋;应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全面回顾建立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评审评价体系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建立该评审评价体系的过程、方法,分析了评审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冒展藻;施士德;徐若文;闫东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从观念意识、卫生规划、多点执业、运营成本等角度分析了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社会办医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推动政府部门卫生管理职能和角色上的转变、强化鼓励与支持社会医疗机构的政策与管理创新等建议。
作者:闫东方;钟菊华;冒展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了上海市社会办医行业基本情况,介绍了国内外医疗服务管理的一些经验,阐述近年来上海市社会办医监管的主要做法,并提出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思路,提高社会办医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以及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保持行业活力等促进社会办医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卢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卫生改革与发展理论框架下,运用卫生系统诊断树方法,探究我国药品质量低下的根源,发现药品整体质量低下与组织、规制和行为3个控制阀门有关,对此提出完善建议,以提高我国药品质量、减少不合格药品的数量、促使我国制药行业良性发展。
作者:顾敏娜;叶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出发,旨在分析新医改下我国城镇地区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结构化的医疗机构调查表,在杭州市和宝鸡市分别调查了20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收集其基本情况、药品配备种类、药品收入等信息。结果:整体而言,两市的医疗资源分布略有差异,杭州市医疗机构配备的药品种类数远高于宝鸡。2009—2013年间,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总体配备的药品种类数、基本药物配备种类数和抗生素种类都呈下降趋势;除抗生素外,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配备药品总数、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总数略有上升。杭州市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占机构总收入的比例高于宝鸡市,调查年份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超过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药品收入。此外,虽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比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但可以观察到该指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宝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除抗生素外,药品配备总数、目录内药品总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对城镇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药品收入的增长也得到了控制。但如何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改善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例,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茅雯辉;黄韻宇;朱碧帆;陈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