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3X
  • 国内刊号:31-1751/R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9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已入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上海市某郊区新建医院与母体医院医师配备轮转模式探讨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不断推进,上海市启动新建了4家郊区三级医院。研究旨在以4家郊区新院中的B医院为例,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不同临床医师配备和轮转模式的利弊,来寻找大型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为合理高效的医师配备和轮转模式。经研究,结合B医院的实际情况,建议:根据各临床科室的床位数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各级医师;医师轮转模式动静相宜,周期长短结合;母体医院优势学科的不同医疗组定期轮转;优先选派母体医院临床综合能力突出、技术全面的医师至新院。

    作者:傅镁;郑燕萍;林奕辰;汪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设立“关注患儿就医体验--倾听窗口”运行效果评价

    介绍了某医院在医院门诊设立“倾听窗口”,将“就医体验”窗口前移,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主动倾听来自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和家属建立直接、有效的沟通途径,以期探索出一套具有可复制性、可操作性、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范例,让“倾听窗口”这一优化服务举措更大范围地发挥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奚晓蕾;徐虹;张瑾;张晓波;张志豪;傅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六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系统分析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东、中、西6个样本省医疗机构2009—2013年CT、MRI的使用情况,并运用STATA 12.0 SE进行使用量的趋势性描述分析及影响因素的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自2009年以来,CT、MRI的使用率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2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速放缓,面板回归分析发现影响CT、MRI使用量的因素涉及医疗机构配置的大型设备台数、医疗机构的年门急诊人次、年出院人次、年手术人次及相关资质人员的数量。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相关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相关的指标,强化政府对于大型医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魏艳;陈英耀;明坚;郭祖德;许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海市某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2015年9—10月,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闸北区各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为期2个月的现场调查,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结果:调查的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率仅为40.4%;影响居民由社区转诊到医院主要影响因素为“有绿色通道”、“增加流程,转诊手续繁琐”;影响社区居民由医院转诊到社区的主要原因为“病情稳定,后续康复不需要在大医院”、“对社区硬件环境设备不满意”;调查对象中接受过社区转诊服务的居民仅仅占14.4%,由社区转诊到综合医院的重复检查率为78.9%。结论:上海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率和实际转诊率较低,转诊后重复检查率较高。建议进一步提高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信息共享云平台,协同制定统一转诊标准。

    作者:计光跃;胡立安;史明秀;朱永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引力法的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方法及实证研究

    目的:改进传统的引力法,更科学地测算并可视化表达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方法:以上海为样本地区,收集、整理行政区划、道路交通、人口分布、医疗机构等基础数据,以引力法为基础,按照聚焦问题、修改方法、数据模拟、专家论证、完善方法的思路展开研究。结果:修正了引力法的计算公式,使之与ArcGIS软件操作程序更加配套,进而研制了一整套基于引力法思路的可视化表达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的操作步骤。结论:基于引力法的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方法及实证研究可为医疗资源的调整提供依据。

    作者:白鸽;周奕男;付晨;吴凌放;金超;熊雪晨;陈海乐;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住院病人空间分布可视化表达与实证研究

    目的:研制住院病人空间分布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表达方法。方法:以上海为样本地区,运用样本地区各级各类医院的住院病人住址编码信息进行模拟运算,运算结果交由专家论证。结果:形成了一整套描述病人空间分布的操作步骤,具体包括:第一步,收集住院病人信息,建立住院病人空间信息和相关属性的数据库。第二步,根据住院病人地址信息,将住院病人数据库转换为空间属性数据库。第三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行政区划(地理环带、人口点区块)作为底图,建立住院病人地址信息和行政区划(地理环带、人口点区块)之间的空间关联,进行统计分析。第四步,计算行政区划(地理环带、人口点区块)住院病人数量或住院病人密度(每千人住院病人数)。第五步,可视化表达住院病人数量或住院病人密度。结论:按操作步骤得到的可视化图形,可以清晰展示住院病人的地理分布特点,为管理者明确住院病人空间分布特征、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提供依据。

    作者:熊雪晨;金超;白鸽;陈海乐;周奕男;付晨;吴凌放;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近距离法的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方法及实证研究

    目的:根据近距离法的基本思路研制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的测算方法和可视化表达方法。方法:收集、整理行政区划、道路交通、人口分布、医疗机构等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功能模块,按照提出方法、专家论证、模拟验证、完善方法的思路进行研究。结果:(1)总结形成了医疗机构服务区域、服务区域内人口计算、路网距离计算和可视化表达等一整套基于近距离法的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操作方法,明确了在ArcGIS软件中的操作命令和程序。(2)结合上海数据资料,绘制了上海医疗服务可及性分布示意图,各类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服务区域图,给出了15 min医疗服务覆盖地区比例和覆盖人群比例,分别是94.10%和97.27%。结论:基于近距离法测算上海市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了解到上海市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程度较好,基本达到15 min医疗服务面积全覆盖和人口全覆盖,提示上海市医疗资源供给程度较高,公平性好。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方法学运用结果能够直观显示特定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薄弱和富余程度,为特定地区是否需要增减医疗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

    作者:熊雪晨;白鸽;金超;周奕男;陈海乐;付晨;吴凌放;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之拙见

    剖析了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一是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开办社区诊所;二是减少市场机制在公立医疗服务提供中的作用;三是鼓励社会办医,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各项政策应协调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政策作用相互干扰;根据医疗服务属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让市场在医疗服务供给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作者:马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及其可视化表达研究概述

    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的测算和可视化表达对于科学规划医疗资源地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课题组成功项目案例总结,系统阐述了可视化表达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前提条件、可行性和研究进展,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对传统的近距离法、比值法、引力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罗力;付晨;吴凌放;金超;熊雪晨;陈海乐;周奕男;白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比值法的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方法研究

    目的:改进传统的比值法,更为科学地测算并可视化表达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方法:收集、整理行政区划、道路交通、人口分布、医疗机构等基础数据,将卫生资源/人口比值法与地理因素相结合,按照聚焦问题、修改方法、数据模拟、专家论证、完善方法的思路展开研究。结果:将传统比值法和服务区域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利用距离因素划定医疗机构的服务区域,测算各服务区域内的人均资源量,从而形成反映医疗资源空间可达性的指标,并对医疗资源空间可达性地理分布进行可视化。结论:比值法在医疗服务地理可及性可视化表达中主要适用于均等化配置的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方法直观展示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为医疗资源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作者:熊雪晨;陈海乐;白鸽;周奕男;付晨;吴凌放;金超;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摩洛哥卫生体系介绍

    从管理体系、医疗服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介绍了摩洛哥卫生体系。摩洛哥的卫生体系基础较薄弱,通过学习欧盟发达国家的经验,多层面开展国际合作,近年来已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但在孕产妇与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尚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有针对性地进行医疗援助,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俄罗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对继承自前苏联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基本医疗制度,从原先的无限免费医疗服务转变为当前有限的免费基本医疗,形成了免费的法定强制医疗保险和自费的私人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同样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来说,俄罗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肖来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国老年人全面照护服务模式及其启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入住养老院和养老护理院等机构养老相比,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及其他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有许多优势。我国政府倡导将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居家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美国的老年人全面照护服务(PACE)模式是一个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救助项目,它的对象是那些需要护理院级别的照顾但能够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PACE通过多学科小组为参加人在社区提供包括医疗性服务、康复性服务和社会支持性服务在内的医疗照护服务。它成功地将老年人的短期医疗与长期照护结合起来,使高龄患病老人能够更长时间地在社区中生活。经过多年实践,PACE已经成为一种成功和有效的老年照护服务模式,其成功经验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作者:杨晓娟;丁汉升;杜丽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卫生资源》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自2016年起,《中国卫生资源》的参考文献著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以代替原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部分常见参考文献格式类型如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期刊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和卫生资源杂志社主办,曾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之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杂志紧密结合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实际,以开展卫生资源理论研究、交流卫生改革经验、建立研究和探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平台为己任,为探索卫生资源开发、配置、利用的客观规律,促进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卫生资源》网站及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启用

    《中国卫生资源》网站(http://chr.scdc.sh.cn)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困境及对策

    对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的困境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供方困境、政策困境、联动困境、需方困境以及配套措施困境。当前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环节面临的很多困境是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解决的,尤其是社区人才的困境,建议加强医师多点执业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的试点工作、放大远程医疗的功效、创新社区用药机制,将多项政策措施打包有序推开,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下沉。

    作者:章豪;周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力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承担地段保健任务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情况,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力配备情况提出建议。方法:对全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承担地段保健医院和院内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在“十二五”期间的变化情况及工作人员个人情况。结果:“十二五”末,朝阳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承担地段保健医院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全职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人员)共710人,较“十一五”末期增加104人;正式编制443人,聘用人员267人,其中正式编制人员构成比较“十一五”末期下降2个百分点;年龄仍以20~39岁为主,平均年龄36.1岁;在人员文化程度结构上,朝阳区在“十二五”期间呈现了向高文化程度发展的趋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全国水平,逐步淘汰了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且结构主体由大专(42.9%)转变为大学本科(51.1%);职称结构仍不合理,主要以初级职称为主(58.6%),高级和副高职称人员仅占全部人员的3.7%,整体职称结构呈现“锥形”。全区新进防保人员359人,离岗229人,辞职人员占全部离岗人员的20.3%。公共卫生人员主要以护士居多,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的人员仅占29.8%,比例较低,不利于工作开展。人员流动的原因主要为待遇低、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结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称结构需调整,社区公共卫生医师数量需增加和辞职离岗人员增多是社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柏慧;王兆南;张金艳;刘娟;肖军;张晓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医改背景下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结构变动分析

    目的:对新医改背景下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结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对新医改前后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收入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医改实施后,CHS机构财政收入结构变动值增加;药品收入的结构变动方向由正向变为负向;体现劳动技术价值的收入项目增长明显。结论:CHS机构收入结构变动度较大,财政收入增加,基层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药品费用有所控制。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规范药品收入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相关技术费用。

    作者:唐梦琦;尹文强;马牧野;曹海虹;谭晖;陈钟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目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浦东新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为浦东新区卫生人力发展和配置提供决策信息。方法:收集卫生统计资料和以往浦东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数据,通过专家咨询获得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并采用Vensim DSS软件构建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结果:在政策环境不变的条件下,设定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平均水平为目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浦东新区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37330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6.433。结论:按所设定的目标,2020年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仍将短缺,应当调整卫生人员的招聘成功率。同时,浦东新区应在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上有所突破。

    作者:纪洁;许靖;庄悦红;康向清;钱颖;周萍;薛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目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为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发展和配置提供决策信息。方法:收集卫生统计资料和以往浦东新区有关人力资源的研究数据,通过专家咨询获得部分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并采用Vensim DSS软件构建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在政策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设定满足区域内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属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将分别增长54.08%和34.36%。结论:2020年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将明显短缺,应当通过政策鼓励等手段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招聘成功率。

    作者:周萍;纪洁;许靖;庄悦红;康向清;钱颖;薛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海市精神心理卫生类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分析

    分析了上海市精神心理卫生类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比较了本市二、三级医院收费项目现行价格与标化价值。筛选出的38项医疗服务项目在二、三级医院的实际收费价格没有差别;但其现行价格均分别低于各自的标化价值。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护理服务项目及其心理咨询、治疗项目收费标准普遍偏低,远远低于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也低于医院护工的收费水平。建议优先对比值比差距较大的精神心理卫生类医疗项目的价格进行调整,建立适用于精神心理卫生类医疗服务价格的评价体系,定期调整精神心理卫生类医疗服务价格。

    作者:冯泽昀;王海银;金春林;杨晓娟;彭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目的:应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进行仿真。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在Stella 8.1仿真平台上通过因果流图和系统流图构建卫生总费用仿真模型。结果:对2011年至2013年的历史数据进行验证,显示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的推测值与历史报告值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1.81%、2.24%和0.24%,仿真模型的精确度较高,模型具有可用性。结论:系统动力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有利于系统思考与上海卫生总费用相关的各类影响因素,直观认识影响其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卫生总费用一体化分析和测试平台。

    作者:蔡雨阳;顾佳静;施莉莉;王常颖;李芬;金春林;莫雪莲;梁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河南省18地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18地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秩和比法(RSR)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和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河南省各地市卫生资源指标差异大,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超过25%,RSR回归方程为RSR=-0.674+0.235Y,r=0.960。结果分为4档,一档(低)有信阳市、驻马店市;二档(偏低)有周口市、南阳市、商丘市、许昌市、开封市和安阳市;三档(中)有平顶山市、漯河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和洛阳市;四档(高)有郑州市、新乡市和三门峡市。结论: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三门峡市、新乡市和郑州市的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较高,信阳市和驻马店市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较低。政府应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加强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作者:魏万宏;尤家河;周志楠;刘真亚;李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04-2013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4—2013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的分析,发现资源配置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不同时期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4—2013年广西卫生机构数量变化不大,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长了103.91%、121.09%和101.69%;诊疗人次、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和病床使用率的增长率分别为221.30%、75.51%和59.74%。结论: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人均量不足;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医师工作压力较大;医护比得到改善,但仍需完善。建议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配置资源;加大对医师和护士的培养力度。

    作者:李艺钊;吴维民;蒋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预测分析

    目的:预测分析现阶段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为深圳市卫生资源规划提出可行意见。方法:基于GM(1,1)模型对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社会办医床位数将分别达到3.49张、0.72张和0.27张,低于《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制定的全国指导性目标;而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34人和4.79人,高于全国指导性目标。结论:政府需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投入,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和激励社会办医,控制卫生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

    作者:张博;魏伟;方豪;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稿约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和卫生资源杂志社主办,曾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之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