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X线球管的改进革新,开发热容量大的新型X线球管,以便应用于大型X线机和DSA及CT装置.
作者:金艳芹;李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膈肌起搏(Diaphragm Pacing,DP)是利用电脉中重复刺激膈神经,以触发膈肌进行有节律地收缩,从而将空气压入肺中来近似生理的呼吸运动,以达到辅助呼吸的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微型单片机控制的自主式植入膈肌起搏器(Implanted Diaphragm Pacer,IDP),该仪器主要由起搏器和刺激电极两部分构成.在对自主式IDP的相关参数与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后,利用样机进行了20余例临床动物(犬)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永勤;王胜军;蔡瑞君;陈钢;邓亲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CT灌注的原理,提出通过计算MTT,rCBV,rCBF等特征参数方法来描述血流的变化,并应用在自己开发的CT血流灌注软件中.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准确的检测出血流变化情况.
作者:张惠;汪蕙;陈峰;罗立民;舒华忠;蒋春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建立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检测乙肝病毒基因的方法,在石英晶体金表面固定单链DNA,构成压电晶体HBV DNA生物传感器,与待测样品进行杂交反应.结果DNA传感器能准确的诊断血清中的HBV病毒基因.石英晶体HBV DNA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省时、简单,能用于临床实验、诊断、检测.
作者:刘芳;刘仲明;李家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医用自动配药系统,展望了医用全自动配药系统前景并指出其研究和推广的障碍.
作者:吕开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讨论ECG记录图纸数字化过程中基于自相关的定标方法,并对定标后的心电数据进行数据平滑,50Hz滤波以及基线漂移后处理的.结果表明,自相关定标算法效果非常好,而数据的后处理对于提高ECG记录图纸数字化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志成;胡阳;黄瑛;刘右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介绍多种术后移植皮瓣存活状况监测的方法,突出了一种新型近红外血氧监测仪,它能够较好地实现无创伤地监测组织内血氧变化.血氧值实现数字实时显示、报警,通过血管栓塞的早期发现,对皮瓣移植术后的成活状况作出客观判断.
作者:吴敏;汤黎明;戚仕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结合国内医疗体系的现状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PACS实施经验,构建了一个RFP模板.该模板从技术、运作和商务三个方面对PACS实施中的需求进行了讨论,从项目概况、系统组成、系统集成等方面对RFP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基于QFD技术形成了层次化结构的UR树.该模板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全院PACS系统的实施中应用,表明,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作者:冯靖袆;段会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利用Hall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来快速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时,Hall传感器探头固定在病人颈部皮肤上,顶端带有小磁铁的管芯随气管导管一起进入气管中,根据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测量出探头与磁铁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气管导管的位置.经临床测试,该检测仪性能可靠,测量准确,可以用于教学及临床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的定位.
作者:周大春;潘卫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介绍了多道电生理记录分析系统的原理及用途.并对系统设计时所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侯孝林;刘红;王保华;姚名;沈海东;叶有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研制一种适合术中神经功能监护需要的便携式诱发电位信号采集系统.系统以USB技术为控制和信号传输的核心,采用SMD封装芯片,降低了整机体积和系统功耗.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有效地实行术中监护提供可能性,可以极大地减小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鹏慧;吴宝明;李刚;卓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微型诊疗装置的应用中,微型装置的体内空间定位非常重要,而定位数据的采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根据体内微型装置磁定位实验研究系统数据采集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单片机和串口通信的计算机接口用于定位数据的收集、传输等.实验表明,该接口电路能满足实时采集数据的需要,数据传输可靠,在计算机中可以进行现场采集数据的实时保存及其他后处理,能满足实验系统的要求.
作者:吴旭东;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彭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探讨网络工作站系统崩溃后,如何快速恢复,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络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作者:李文峰;王焕杰;杨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故障1常出现扫描未完成便停止扫描,信息提示:MEASUREMENT ABORTED(测量失败).按RESET(复位)键,扫描架旋转复位,可以继续工作,但故障会再出现.随着工作时日的延续,故障渐趋频繁.
作者:陈代明;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测试参数多、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及性能稳定等特点,是血常规检验较常用的仪器.该仪器设有多个检测通道,采用电阻抗法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用细胞化学染色和激光技术分析白细胞.尽管该仪器的性能较好,但在日常工作中也时常发生一些故障.笔者根据该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探索,总结出了该仪器使用中日常维护保养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岳连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每台MRI系统所必配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产生足够大的射频脉冲并将其送到发射线圈以产生射频磁场,使得被检体的氢原子核在磁体内产生核磁共振.MR-5002型射频功率放大器由美国EMI公司生产制造,它的大峰值输出功率为5000W.由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部分MRI设备就配备该型射频功率放大器.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几次因该放大器故障而使整个MRI设备无法工作的情况,经过努力,均将故障排除,为医院节约了支出和缩短了停机时间.
作者:项瑞雄;祖宁先;骆汉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故障现象:仪器计数时,有时只有RBC、WBC、HGB中的某一项出现CLOG(堵孔)报警,有时出现多项CLOG报警、报警出现时,相应的血细胞计数值与正常值相比有较大的偏差,有时计数值甚至为空白,仪器无法使用.
作者:夏红林;黄煌镜;黄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故障现象高频高压发生器MMCT通电,机器自检通过,用PT510测试旋转阳极,功能正常.但不一会闻到烧焦气味,立即关掉MMCT,仔细观察发现D7板的V11、V14两个三极管被烧成两个黑斑,并且监视器出现错误信息:?CN0122:anode speedis too low.
作者:贾永峰;郭猛;周晓成;韩雨;张鹏;赵书强;程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光子束、电子束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和一些良性肿瘤.剂量率在放射治疗中至关重要,所以国家主管部门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率的变化有严格的限定,在固定治疗时.小于1%;旋转治疗时,小于±1.5%.故当每次给出剂量时,医用直线加速器根据本身的剂量率给出治疗时间.在治疗中,当剂量率不是额定剂量率时,加速器即出现联锁停机,中断治疗.
作者:王京陵;郑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概要介绍基于图像的外科手术导航技术(IGS)的概念和发展,并着重分析和评述了近年来的基于增强现实(AR)的IGS的技术和系统.从空间变换/定标、匹配、跟踪和可视化显示四方面对基于AR的IGS技术进行了分类综述,同时就其系统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后结合理想的基于AR的IGS系统的要求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还可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钮艳华;汪元美;段会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过去的30年中,临床工程已从电气安全进展到设备管理,从预防维护进展到技术管理,从故障检查进展到安全管理.今后10年,临床工程将会怎样发展呢,基于医疗误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临床设备将对临床工程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作者:王佳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中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美国FDA采取主动行动,以帮助革新化的医疗技术能立即得到应用,并在保持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高标准的同时,降低安全有效的医疗产品的开发成本.这是FDA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新举措,涉及FDA的所有四个医疗产品审评中心(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兽医药械).
作者:赵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可长期置入人体的心室辅助装置由Thratec公司生产的HeartMate Snap-Valves已为FDA批准用于心室辅助.据FDA介绍,该装置是第一种获准用于长期置入人体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这类装置可帮助心脏主要的泵送室即左心室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作者:赵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使医疗设备得到更科学的使用,大限度发挥应有的效能,从使用前的例行检查、用中的管理和维护、用后的保养和废物处理方面,制定科学严格详细的技术规范,成为自觉习惯行为,对仪器保养有履历登记和双签字制度,利于责任界定追究、提高质量效率.
作者:孟繁华;曹德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阐述了医疗设备维修资料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变此种状况的方法.
作者:沈水珍;周露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近年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工作的实践中,作者发现一些问题.为强化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确保上市后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作者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作者:包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介绍康复工程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和理论研究进展
作者:胡天培;高忠华;陈中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按产品类别简叙和预计今后数年世界医械市场趋势.
作者:胡宗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