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内膜定位与标测系统中,三维心腔模型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凸包算法,从心腔内导管电极的位置信息中提取心腔的表面数据,以此构建心腔舒张期的三维模型,并成功地用于基于VTK的心腔三维重建.
作者:陆颖;奚日辉;沈海东;叶有利;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介绍了一种采用DSP组成的胎儿心率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说明了胎儿心率算法的实现.通过实际验证,基本上能准确实时得到胎儿心率.
作者:杨晓峰;李鹏;张大龙;卞正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提出了一种聚焦式治疗机扫描调强方法.该方法由治疗计划系统对病灶的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通过逆向设计方法计算和设计各层剂量分布,依据剂量分布计算出焦点在各位置的照射时间,并转换为焦点的扫描运动参数(位置、速度等).然后计算机控制焦点扫描照射病灶,使照射焦点以不同速度,沿规划的轨迹逐层连续完成对病灶的扫描照射.通过焦点扫描运动的速度变化,实现剂量强度的逐点调制.
作者:黄禹;段正澄;朱国力;龚时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瑞士产WILD-MS手术显微镜以其优异的机械、电气和光学性能深受眼科、显微外科等手术科室医生的喜爱.
作者:王振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呼吸机结构与工程学原理和实验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目标潮气量与呼出潮气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刘麒麟;张中伟;杨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机电一体化的仪器.为充分发挥其功能,避免发生故障,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应注意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作者:孟雅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41例被测试者(一组为通气功能正常,另一组为通气功能异常)的通气、残气和弥散功能在两种肺功能仪进行随机测试分析.两种肺功能仪测定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气功能正常组DLCO、FEF25、FEF75,通气功能异常组FVC除外).两组的相关系数r≥0.9(通气功能正常组MMF的r=0.7725,RV的r=0.808,通气功能异常组FEF75的r=0.58除外),p<0.001,非常相关.两种不同测定原理的仪器大多数测定值差异不显著,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郝峰英;余秉翔;解立新;曹璐;方向群;汪建新;刘又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故障现象 (1)启动WARMUP时,有时会出现操作台上时钟和计时秒表的切换动作,而WARMUP键上的指示灯熄灭.按压SINGLE SCAN键,在STANDBY键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按压STANDBY后,不能进入下一个状态,有时还会出现扫描部位AMDOMAN指示灯亮,SERIAL SCAN和STANDBY上的指示灯熄灭.
作者:刘洪阳;付宏斌;赵力;陈大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钠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划归为医疗器械三类管理,属于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该产品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生物学评价主要是参考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实施指南>,为了便于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安全性,有必要建立该产品的生物学评价项目和方法.
作者:王刚林;陈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简要介绍了欧盟医疗器械指令及中国企业要获得欧盟CE认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徐星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当前口腔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现状作了调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徐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就一次临床化验盲点调查的结果,看不同检测项目在不同等级医院中的出错频率,讨论体外诊断产品在临床中应如何使用,给出临床实验室开展体外诊断项目的监管建议.
作者:汪泽;黄维纲;刘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介绍了脑电图(EEG)、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PiCCO)、熵指数(ENTROPY)、内脏血流灌注(TONO)、神经肌肉传导(NMT)和肺功能等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作者:徐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数学形态学在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永利;段会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概述了眼睛视觉效果的各项指标以及人工晶体视觉质量的不同检测方法.
作者:顾娟;胡兆燕;谢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多参数生理信号检测方式的整合,并结合传感器技术和电子电路技术,开发出基于SoC芯片的新型智能临床监护仪.
作者:陈杭;王强力;张文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针对目前国内移动医疗需求的日益扩大,在ARM嵌入式微处理器和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线动态血压监护仪的设计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框架和软件流程,并引进RBF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动态血压数据的曲线拟合,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曾建国;陈光梦;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根据微创介入手术主动导管尺寸微小、空间有限不能容纳过多导线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矩阵式驱动控制系统,使用少的导线完成对多个SMA驱动器的控制.利用单片机输出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对脉中电流进行调节和多个驱动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主动导管的导向动作.
作者:付宜利;马辉辉;李显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介绍一种应用于远程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监护中心软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该软件采用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具有连接监护仪、接收心电数据、返回诊断结果、心电波形实时显示、心电数据记录和回放等功能.
作者:张石;王军辉;袁韶谦;董建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WEBSERVICE技术作为中间层,实现PACS与医院原有的HIS系统无缝连接.该系统完全支持DICOM3.0标准,提供DICOM网关,支持非DICOM设备,实现全院影像科室的数字化.
作者:周海燕;姚行;祝跃明;段会龙;吕旭东;赵晨晖;安继业;王冠;王曦;周幼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设计了基于Web的生物医学图像网上拼接系统,并以公共网关接口(CGI)为主要技术实现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服务系统.试验和分析表明,该服务方案切实可行.
作者:张猛;严壮志;潘志君;邵世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阐述了脑神经功能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热点,介绍了脑神经功能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进展,并对脑神经功能信息学研究进行了展望.脑神经功能信息学的研究不仅促进脑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而且也将带动功能康复、功能假体等这样一类新的医疗仪器装置行业的发展.
作者:郑崇勋;裴晓梅;徐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心脏工作的一种机械泵.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微弱,无法提供全身需要的足够血液时,LVAD基本上可接替左心室的泵功能,LVAD由泵、控制系统和能源组成.
作者:王佳棣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