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形硬件的可编程性,实现了一套基于PC平台的高质量实时三维立体医学可视化系统,并在兼顾高质量和实时交互的前提下,将Phong模型体绘制光照、分类、非多边形等值面绘制及立体视觉等功能集成于系统之中.这套医学影像可视化系统已经在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得到应用,提高了外科诊断和手术计划的精确度.
作者:朱鹏;唐慧;林毅兴;鲍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介绍了采用VC++6.0开发环境和VTK5.0版本的工具包,在Windows XP计算机平台上开发了Free-MPR组件,能在原MPR显示功能的基础上,自由地调整视角,实现自由视角多平面重建.
作者:帅捷;谭永强;孙健永;滑炎清;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阐述了在心内导管手术前,利用胸腔的CT序列断层图像,经一系列处理后,重建心腔三维模型的过程.首先对序列胸腔的CT图像进行降噪和增强等预处理;然后将其堆砌成体数据,根据血液的灰度特性,将其作为三维区域生长的判断准则提取心腔的数据;后,通过表面重建的方法重建三维心腔模型.
作者:徐丹红;王保华;张勇;沈海东;叶有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数字人体和穴位研究中的应用.在融合了腧穴组织结构信息的三维数字人体基础上,根据各组织的物理特性,分析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部分行针模式中的力感特征,建立力学模型模拟针体受力,并通过力反馈设备真实地传递给操作者,为视觉和触觉信息融合一体的三维针灸人体建模作了初步探索,为针灸教学提供了一种动态的仿真手段.
作者:程卓;王海生;闽友江;严振国;张虹;庄天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介绍通过FTP方式直接从影像设备的硬盘上读取NEMA2.0标准的图像数据,在PC机上通过分析和转换,变成标准的DICOM3.0图像格式,再发送到图像服务器.该设计的优点是图像质量保证,成本节省,实现了资源共亨.
作者:金光波;彭文献;高源统;夏顺仁;王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着重介绍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从三个层面来构筑数据保护的屏障.首先,对医院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建立一个高效的、全冗余的热切换容灾系统其次,基于数据库快照技术将数据库日志快照复制到全院的应急服务器上,当数据库出现软故障或病毒入侵时,可进行即时切换;后,配备门诊应急服务器,适用于整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在门急诊部分形成院内局部的网络,承担起医院业务急迫的任务.
作者:薛雁;周庆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用相差显微镜和血细胞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 CX41相差显微镜和COULTERSTKS血细胞分析仪,对132例不同来源的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肾小球性血尿的红细胞畸形率为(82.1±8.3)%,尿红细胞体积(U-MCV)为(65.1±7.9)f1;非肾小球性血尿主要为正形RBC,尿红细胞体积(U-MCV)为(91.1±10.5).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RBc和McV值和畸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红细胞形态和尿红细胞体积均对血尿的论断有指导意义,而两者联合应用可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作者:陆文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空气熏蒸是医院高危病房室内化学消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沿用酒清或电炉烧烤消毒方法,使消毒液消耗快,或沸腾外溢污染环境,或烧坏容器引发火患,使操作人员担惊受怕,而且时间、效果难以预计.上述问题困扰了几代护士,渴望有一种好方法来替代.我院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控式温热熏蒸空气消毒器,为广大护士提供了人性化的科学消毒新器具.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良英;谢碧芬;林美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分析了X线机电源电路阻抗,由电源阻抗产生的电压降计算电缆横截面积,后给出不同长度电缆对应的电缆横截面积.
作者:孟新民;冯大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众所周知,电源干扰是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设备中主要、危害严重的干扰源.电网的冲击可能给微机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计算机故障中有90%是电源引起的,电网50Hz正弦波上有可能出现成百上千伏的尖峰电压,给智能化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干扰,因此电源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干扰源.
作者:刘慧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论述了临床电解质分析测量的各个环节(包括病人的准备,样品采集和处理,仪器、试剂的情况,检测数据的处理,检测结果的报告等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减少误差,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吴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静安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分级监管模式的推行,提出了在目前现状下,如何规范医院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作者:沈炜炯;周英;袁健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根据国家标准GB/T 16886.11:全身毒性试验及GB/T 16886.6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的方法及指导原则,对生物羊膜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为期92天.对所有动物每天进行观察,在试验期结束时进行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价引发全身毒性的可能性.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大鼠的一般行为、体重增长、进食、尿常规、血液学、血生化、脏器重量及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生物羊膜植入皮下组织92天后,没有导致毒性效应的特异性变化,不会引起慢性毒性.在严格控制质量的前提下可形成规模生产,其开发前景可观.
作者:孙立魁;辛仁东;朱雪涛;谢克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提出了对对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浓缩物B液/粉中氯化钠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黄敏菊;颜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介绍低温外科、低温保存及其设备,同时还介绍了医学中的其它低温技术.
作者:孔庆豪;章忠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简要介绍纳米银的抗菌原理和抗菌特性,对纳米银敷料、纳米银妇用抗菌剂、纳米银消毒凝胶、银系纳米材料、纳米载银抗菌粉以及粒子等含纳米银的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媛媛;孙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简要介绍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和荧光定量PCR中常用的荧光检测方法,着重讨论了FRET应用于PCR荧光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
作者:郭世俊;谢海明;王殊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设计一套基于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癫痫脑电信号处理系统,以满足临床医学中对癫痫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的需要.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虚拟仪器技术,硬件部分主要集中于脑电信号检测模块盒中,通过数字接口与笔记本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I Assistant,PDA)交换数据,在笔记本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中执行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算法,完成对脑电图信号的处理,终实现对癫痫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应用这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模块化的虚拟脑电信号处理系统,不仅方便于数据分析算法的实现,而且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加快开发进度,更重要的是设计的系统对使用环境和条件要求较低,适宜于疾病的大规模筛查工作.
作者:刘铁兵;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利用仿真分析技术对磁体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通过CAD软件建立磁体三维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磁场性能分析,根据磁场分布数据修改磁体结构和去除冗余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减轻磁体重量.
作者:武海澄;周荷琴;刘正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论述了基于Pro/Engineer软件为中心的按摩机的设计过程,实现了产品的虚拟设计和运动仿真,开发了按摩机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了该器械的自动化水平,使该按摩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文怀兴;杨洁;郭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介绍了一种基于S3C2410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胎儿心电监护仪的设计方案,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将IIR自适应滤波器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实现了胎儿心电信号(FECG)的无创实时提取,为胎儿先天性疾病,以及胎儿宫内病理情况的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家达;刘祖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图像引导神经外科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的研究趋势是构建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的开放式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新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终整合到临床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系统中.
作者:陈思平;贾富仓;陶笃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中国,磁疗已沿用了几千年,我们现在有各种形式各种用途的磁疗装置.那么,在西方情况是个什么样,以及他们对此有些什么看法呢?本文发表在美国著名的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2006年10月27日的网站上,作者Jessy Varghese是欧共体医药署的研究分析师.
作者:未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3.3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是以金属隔离的原理来控制电磁干扰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感应和辐射的方法.电磁屏蔽的机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外界交变电磁场作用下,通过电磁感应屏蔽壳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这感应电流在屏蔽空间又产生了与外界电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从而抵消了外界电磁场对屏蔽体内电路的影响.广义地说,所有屏蔽均属电磁屏蔽,狭义上,电磁屏蔽是指40GHz以内的屏蔽.
作者:严红剑;邹任玲;胡秀枋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