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
  • 国际刊号:1671-7104
  • 国内刊号:31-131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6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42
  • 全年订价:23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基于胸片局部图像配准的身份识别技术研究

    在医院的PACS系统中,胸片图像归档错误医生可通过对比新加入PACS的图像和已有的图像来核查图像归档错误.探索使用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技术实现这类问题的计算机自动处理.介绍了胸片中解剖组织的粗略定位方法,使用图像配准方法对图像局部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并结合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综合局部成果,得到良好的整体识别效果.

    作者:沃飞;李志明;庄天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数字呼吸感应体积描记技术

    根据呼吸感应体积描记技术的调频特性,结合等精度测量原理,提出了数字呼吸感应体积描记设计.相对于模拟幅度检测,该设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系统功耗较高是该方法的一个不足,在后续应用研究中应重点解决.

    作者:张政波;王卫东;吴昊;李开元;昂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刀口法测量高功率飞秒脉冲Yb:KYW薄片激光器束腰尺寸

    通过刀口法测量了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曼海姆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非CPA型高频率高功率飞秒脉冲Yb:KYW薄片激光器束腰尺寸.详细地介绍了测量过程,并通过理论计算和电镜测量,验证了刀口法的有效性,从而为高功率飞秒脉冲激光器束腰尺寸的测量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易非;M.H. Niemz;任秋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R图像均衡处理的研究

    由于不同厚度的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使得在同一幅图像中很难清晰地显示所有的解剖细节,常出现图像有过亮或过暗的部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反S变换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对图像的过亮和过暗区域进行均衡处理,使细节更加突出.

    作者:刘红;乐建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椎植入ACP后的三维运动实验测试研究

    介绍了采用MTS生物力学实验台与CCD三维运动测试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植入12具猪颈椎标本前、后颈椎各椎体的三维运动进行实验测试,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分析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评价颈椎前路固定系统的临床使用效果.

    作者:尚鹏;刘伟强;吴剑;赵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理论、内容以及它对医院中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医院实际,对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

    作者:顾成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规范医疗设备保内维修的探讨

    通过实例,并根据多年与医疗设备保修合同卖方打交道的工作经验,我们对医院做好保内维修管理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在签订保修合同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重点.

    作者:贾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机选择的要素

    根据新生儿和成人之间呼吸生理的不同,认为新生儿呼吸机与儿童、成人呼吸机无论从那方面来讲都有较大的区别,并从新生儿呼吸生理的特点出发,提出购买新生儿呼吸机时要注意的几个要素.

    作者:周方;陈观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快速熏箱的研制与应用

    介绍快速熏箱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解决了物品消毒时间不够而又急需手术的问题,具有很好地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郑志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PACS分级存储管理(HSM)的实现

    探讨了医院PACS存储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介绍了医院PACS系统分级存储的实现,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具体技术要求.

    作者:薛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D3200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CD3200血细胞分析仪是美国亚培公司目前在国内销售的Cell-Dyn系列血液分析仪.该仪器运用了多角度激光散射分析技术,为临床检验部门提供了有效而准确的血细胞分析数据.我们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总结了CD3200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现介绍如下(以下步骤基于仪器在RUN状态).

    作者:潜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上世纪末,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量先进的、技术密集的医疗仪器和设备进入医院,在临床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确保这些仪器和设备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和有效,培养一批专门从事临床医疗仪器和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医工结合的临床工程技术人才显得日趋迫切.

    作者:郦鸣阳;张学龙;胡兆燕;黄振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气腹机的安全分析与功能规范评定的建议

    腔镜外科具有手术创伤和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短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我国迅速普及,不仅在腹部外科,而且在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骨科等专科也已广泛运用.

    作者:庄海;许跃民;王继昌;刘海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等中心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阐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中心精度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方法,说明应定期检测的内容,目的是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杰;陶建民;孙光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GE 200 PRO B超冻结键维修

    本院有二台GE 200 PRO型B超,使用率很高,近年来经常出现冻结键的一些故障:1:冻结键按下去时很吃力,感觉键失灵.打开面板,测量键开关完好.面板上按键的材料是橡胶的,经常按下,摩擦而使其膨涨,与键孔之间的空隙变小,造成按下去吃力,甚至不能与键开关接触而感觉键失灵.于是,拆下按键橡胶与电路板,用砂皮把键孔磨大,使其空间变大,装上后,使用完好.本人用这种方法多次处理了如冻结键,测量键类似的故障.

    作者:袁董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进口输液泵配用国产输液管中的输液精度问题

    现在一些医院中使用进口的输液泵和注射泵,因为配套的进口输液管价格较贵,所以很多医院都用国产输液管取代.但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使用代用品时输液泵不够准确,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完定量液体,输液管内残留液体较多.为了对使用代用品时的精度有所了解,我院特地对此进行了测试,受试设备有日本泰尔茂、德国贝朗、瑞士艾美达,代用品为我们用得多的威海产输液管.以下是我院测试得出的结果,供同行参考.测试环镜:室内,23℃~25℃,测试用进口原配输液管和国内威海产输液管各5根,测试用液为蒸馏水,输液量用量筒精确测定,分别测试5次,取所得结果的平均值.

    作者:王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本的临床工程技士及其国家资格考试制度

    介绍日本临床工程技士的产生背景、定义和业务内容,日本临床工程技士的培养教育现状与改革方向,以及日本临床工程技士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

    作者:黄勇;程海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钼靶X线片结合MRI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MR、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乳腺钼靶疑有肿物的46例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比较其MR及钼靶特点.结果 乳腺MR在显示肿物部位、形态、边缘、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腋窝及内乳淋巴结,显示乳腺假体以及肿物定性方面优于钼靶;在显示钙化方面钼靶占绝对优势.结论 MRI、钼靶结合检查乳腺疾病有优势互补作用,有助于对乳腺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陈少华;马钦华;李主镜;胡臣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完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管规定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6年来,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但也暴露出<条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主要对<条例>中有关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徐红;白东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HP-5色谱柱(30 m×250μ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为120℃,保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环氧乙烷在5.1920-51.920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7,n=6),检测限为1μg;注射器中的环氧乙烷的平均回收率为103.3%,输液器中环氧乙烷的平均回收率为81.04%.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输液器、注射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李丹;王贞媛;夏顺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GB9706.1标准问题

    2006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注册工作中,围绕医用电气产品执行GB9706.1标准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因为意见不统一,一些项目的注册被长时间延误.现在详细解剖一下执行GB9706.1标准问题的由来和性质,或许有助于理清标准和法规之间应有的关系.

    作者:常永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机构研制自用器械注册审批取消的可行性探讨

    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条款的内容:即医疗机构出于临床目的研制并自己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审批,其是否需要取消进行了讨论.从医疗器械的注册层面、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及临床试验角度考虑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借鉴国外的监管精神和提出可能的后续措施,认为取消审批是可行的.

    作者:李永武;郑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数字化磁共振谱仪的设计

    谱仪是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中的核心部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谱仪的设计方法,它使用PXI平台下的通用数据采集板卡和高分辨率定时器,通过编写软件实现谱仪的功能.详细讨论了该软件的结构和设计细节,并介绍了实验结果.

    作者:赵聪;刘正敏;周荷琴;冯焕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于ARM的超声洁牙设备智能化检测系统的设计

    介绍一种新型的基于ARM嵌入式技术开发的超声洁牙设备检测系统.该系统以PHLIPS公司LPC2132芯片为核心,集温度、压力、频率和振幅模拟放大电路,以及步进电机驱动单元为一体.在硬件平台上移植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多路信号的实时采集与显示.系统精度高,可靠性好,可以满足用户对超声洁牙设备检测的要求.

    作者:余明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用于院外心脏病人实时监护的嵌入式移动终端的研制

    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GPS定位技术,研制了一种嵌入式远程实时监护终端.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终端能向监护中心实时、连续地传送受试者的心电及位置信息,实现对院外心脏病人的实时监护和跟踪定位.

    作者:许之敏;方祖祥;赖大坤;宋海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学物理学科是医学影像和肿瘤治疗等大型医疗装备研发的源头学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宣示,支持人类健康的基础学科主要是物理、化学和信息学.化学是药物的基础;物理是医疗器械的基础;而诊断和治疗依靠的是病人的信息.因此,医学和物理融合后形成的新学科;医学物理学科是医疗器械(包括医疗仪器和医疗装备)原始创新研发的源头学科.自从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并迅速在疾病诊断领域应用以来,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代表的仪器装备是当今诊断领域内发展速度快、技术为复杂的一类大型医疗设备;自从居里夫人在19世纪末发现镭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并很快用于肿瘤治疗以来,以放疗为代表的各种装置是肿瘤治疗仪器和设备中使用为广泛和效果好的肿瘤治疗装置.虽然上述复杂的医疗装备的研发需要多学科人才的共同努力,但是处于这些学科核心地位的是医学物理学科.世界上50多年来已经形成并快速发展的医学物理学科已经定义了自己的学科的主流领域:医学影像物理和放疗物理,医学物理的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关于这方面的认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从医疗器械装备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强调重视医学物理源头学科并建立研发基地和临床实习基地的重要性.

    作者:包尚联;王卫东;樊铁栓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