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选择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建立评价生物材料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血清TNF-α浓度变化,探讨医用热硫化硅橡胶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结果显示该材料未见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该研究为生物材料的免疫毒性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薛旸;丁婷婷;孙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基于便携式移动监护仪在临床上要求长期,实时和连续监护的特点,结合移动监护仪各组成模块的工作电压,电流的不同,设计了一个电池和电源箱管理系统.对该系统初步运行测试结果显示,在4400 mAh的锂电池供电下,电源转换效率达到了88%以上,可连续工作20小时,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作者:李维姣;赖大坤;邬小玫;方祖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薄板样条变换的医学图像弹性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互信息将图像进行全局配准,然后将图像分块进行配准,选取子块配准前后的中心点作为薄板样条变换的标记点,实现图像弹性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单纯利用互信息进行刚体配准相比,能够明显提高图像配准精度,并在薄板样条变换中实现了标记点自动选取,降低了标记点选取的难度,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曹国刚;罗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通过对现有的PROPELLER方式下K空间中欠采样算法特点的研究,提出了更合理的数据采样算法.经仿真实验验证,新的采样方式可以有效缩短PROPELLER技术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从而提高TPROPELLER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骆乐;徐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描述图像多种特征的特征向量统计图谱(SAAV),并通过将待检测数据与SAAV的比较分析实现颅脑CT图像中病变的自动化检出.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敏感地检出主要的颅脑CT病变区域.
作者:李传富;冯焕清;刘伟;韩真;孙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对呼吸机常用的通气模式的特点、原理、临床应用优势及参数调整作了概述.
作者:李文侠;王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报告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和在救灾方面富有经验的德国红十字会决定在都江堰外围联合组建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的情况.
作者:张雷;钱建国;李维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大量脑出血常用的方法,使用的引流管和方法主要有软通道和硬通道两种[1]、[2].
作者:徐斌;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胸部摄影时为了保证影像质量,都要求病人吸气后屏气曝光.这对于婴幼儿以及一些危重不能自主控制呼吸的患者,是很难达到吸气后屏气要求的,故而就不能保证摄片质量.为了提高此类病人摄片时的影像质量,又有利于床边危重患者摄影时技师的防护,设计了此种自动屏气曝光装置.
作者:王延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应用无线网络、条形码和EDA等技术,开发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移动,改变传统临床护理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推动数字化医院建设.
作者:陈敏亚;朱华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缓冲管接纳废气,通过中心吸引排除麻醉废气的装置.
作者:胡雁东;梁晋彬;宋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日立AIRIS 0.3 T磁共振故障检修一例故障现象日立AIRIS 0.3 T磁共振机工作一直正常,但近在扫头颅横断面SE T1和快速自旋回波(FSE)T2后,预扫矢状面FSE T2时出现故障,显示屏出现错误码PC10 PSC error(脉冲序列控制错误);PA36NOT ready(梯度磁场未作准备).
作者:张坤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分析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和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中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对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进一步推进实施风险管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兰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对粘胶型石膏绷带半水石膏含量测定方法提出了改进,使方法更为合理,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作者:秦青;米中茂;赵煜松;冯香萍;曾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应用库尔特计数仪来分析检验医疗器械产品与药品包装材料中的微粒,介绍了检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推广库尔特计数仪来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作者:黄鸿新;袁秦;徐红蕾;何晓帆;叶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SAGE这一医学知识模型,并以代谢综合征诊疗知识为例阐述SAGE建模方法.针对SAGE表达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将模型构建为知识库在CDSS中进行应用,CDSS的评估结果表明,SAGE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后还提出了SAGE模型仍需继续改进之处.
作者:杨艳;吴彬飞;叶枫;吕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远端液压控制注射器的工作原理和构成部分,具有避免X射线照射、可直视操作、使用成本低和安全等优点,可用于各种放射造影检查.
作者:王笛乐;李明杰;何涛;郑直;段鑫;郑英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PACS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实施需要硬件和软件支持,PACS所需要实现的诸多功能以及PACS与其他系统整合的内容等均需约定和说明.本文从系统环境、系统技术、系统相关性等方面叙述了医院PACS建设过程的实践体会.
作者:陈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直接心脏辅助装置包围在心脏外表面或主动脉上帮助衰弱心脏恢复功能.这类辅助装置因为不与血液接触,可避免引发血液生物兼容性的问题,在血栓、血感染严重困扰其它心脏辅助装置发展的今天,尤其有开发意义.该文回顾了直接心脏辅助装置的现状,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作者:刘一;杨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就目前全身照射技术的剂量学,照射方式以及对不均匀组织的补偿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林晓雷;徐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从动力和传动结构的角度,综述几类典型的搏动型血泵.文中分析了一种利用封闭流体进行传动的电动液压搏动型血泵的驱动系统,深入探讨了液压传动对改善搏动型血泵植入性能的意义.后,展望了电动液压搏动型血泵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可植入的直接机械性心室辅助装置中的应用.
作者:韩元杰;杨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