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微循环灌注的评价结果为早期发现脓毒症微循环改变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血管分割得到的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能够有效反映微血管灌注情况。方法首先,通过预处理操作改善图像的质量,增强血管与背景的对比度;其次利用自适应局部阈值法对图像进行初次分割,得到大致的血管区域;后,通过后处理环节去除伪影并连接血管片段,根据终血管分割结果计算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结果经过实际采集的舌下微循环血管数据的验证,上述方法与AVA软件测量结果的吻合率达到92%以上。结论上述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舌下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自动化评价,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菲;赵兴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光学原理并结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实时图像检测技术,开发一种更安全、准确、重复性好的非接触式食道曲张静脉无创测压新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可调节气泵、激光发射装置和图像采集分析系统程序,通过体外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该系统在仿生血管上测得的压力值与实际压力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可重复性。结论这种无创测压系统测量准确度较高,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胡成欢;黄飞舟;张瑞;朱晒红;聂晚频;刘浔阳;刘应龙;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生物电信号测量中,电极阻抗检测是评价提取信号质量,传感器电极接触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基于脑电测量平台,提出一种准确检测电极阻抗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恒流源激励信号加入人体,通过监测在人体端分压值,来测量电极阻抗,并且在不同区间采用不同参考电阻进行校准计算,减少恒流源精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准确性。
作者:叶继伦;魏兰兰;王凡;宋艳涛;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监护仪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在系统硬件设计方面,提出ZigBee网络和470 MHz网络协同工作的解决方案;软件设计中实现监测界面图像化显示与故障实时报警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具备对监护仪设备故障远程探测和无线定位功能,为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逸明;钱明理;李龙;李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生物医学信号的分析中往往需要将信号中的趋势成分和非趋势成分进行分离来实现不同的信号分析及应用的目的。该文介绍了三种应用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用于分离非平稳信号中的非线性趋势的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法,经验模式分析法和平滑先验法的原理,并应用它们对三种实际的生物医学信号的数据进行趋势信号与非趋势信号分离的应用举例。提示在非线性的趋势分析中,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不同的信号特征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应用。
作者:王步青;张政波;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铅门宽度(1 cm,2.5 cm和5 cm)和螺距(0.15,0.30和0.45)的组合设计螺旋断层放疗计划,对其靶区、正常组织和治疗时间差异分析比较。所有计划均给予全脑CTV 30 Gy,转移灶GTV 50 Gy,计划分次为10次。结果证明靶区仅GTV的平均剂量和适形度(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1, P =0.0128),危及器官均在正常剂量限制范围以内,治疗时间与铅门宽度近似成反比例,螺距对其影响较小。研究表明5 cm的铅门宽度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朱夫海;吴伟章;王勇;郭静;王颖杰;夏廷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量注射器临床使用频率高,直接接触患者,其设备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病情状况。该文介绍了通过定期的模拟输液测试、电气安全检测和分析统计维修记录等方法,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对6种类型的推注泵在性能、安全性和故障率三个方面做出了评价,概括总结各类型推注泵的特点,并以此作为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依据对临床科室、设备采购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分别提出建议,做到持续改进。
作者:彭俊彦;钱建国;张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动物源医疗器械的免疫原性是评价其免疫毒理学安全性的关键和难点。该文利用MTT法和CFSE法体外研究动物源性胶原蛋白海绵浸提液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和增殖作用,并对两种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胶原蛋白海绵浸提液未引起小鼠体外脾脏淋巴细胞发生明显转化和增殖。
作者:吴世福;刘成虎;侯丽;孙晓霞;盖潇潇;施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应用鼻镜的临床价值。术中应用鼻镜的87例患者中仅有2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而未应用鼻镜的94例患者中有9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P<0.05,有统计学差异;DSA随访复查见应用鼻镜的82例中瘤颈残留的2例,而未用鼻镜的77例随访患者中瘤颈残留9例,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应用鼻镜辅助,能够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达到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温志锋;仇波;吴鹏飞;佟志勇;梁传声;王运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治疗用激光是以光导纤维为传播介质,将光能用于治疗疾病,对应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为YY/T 0758-2009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标准要求制造商应给出光纤适用的波长(或光谱范围),并给出对应波长的低传输效率。该文对治疗用激光光纤与设备波长匹配问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明确YY/T 0758-2009相关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申高;贺伟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通过对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管理法规及现状分析,阐述了生产和生产后信息问题清单及风险分析流程,同时对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管理方面给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生产企业和监管人员能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段世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通过获得的部分在用医疗仪器设备检测数据和相关信息,对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法规、标准、监管、生产制造和医疗机构等方面提出一些监管的构架和对策思路,以引起各方关注和共同探讨,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马莉;杜堃;叶岳顺;吴夷;林联君;孙瑜;秦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通过对医疗器械经营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了法规体系、经营准入标准、监管队伍和经营许可审批权限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为完善经营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欣涛;石现;郝擎;朱炯;柏荣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行业标准YY 0451-2010中输注泵流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试验。用新旧标准提供的检验方法对同一种型号规格的样品进行流量检测,用试验数据进行了危险指数的计算,对比结果发现旧标准能更灵敏的反应出产品流量的状况,适用于产品的常规控制;而新标准则适用于对产品流量进行周期性的评价。
作者:花松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在使用中的质量监控问题日显突出。通过专项检查及抽验,提出了使用过程中对氧气浓度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问题,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的保障医疗机构用氧安全、有效。
作者:徐军峰;杨晓玲;赵小磊;白洁芳;王朝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根据大数据时代条件下信息化的医疗设备的现实情况,讨论了医疗设备和系统的数据信息方面的安全有效性和测试方法。由于现行的国际和国内标准中关于检验要求的操作性不强(现在的GB25000.51标准要求相对笼统)执行中过于自由,所以根据现行的标准的基本精神,该文给出了一些测试建议和一些前瞻性的测试方法,用于支撑标准的实施并发现市场上众多产品的一些普遍问题。这些测试方法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但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时日,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促进和规范医疗信息设备的有序发展。
作者:刘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设计一种骨龄片分析处理的装置,可计算出患者预期身高和鉴定其生长发育水平。方法选取本院100例6-13岁儿童的DR骨龄片,利用半拉格朗日算法对骨龄片的目标兴趣区(ROI)进行图像分析,对比2名小儿内分泌专家(A、B)采用TW3法人工判读骨龄(两种方法均检测2次),并报告结果。结果骨龄评价的过程中,预测骨龄的误差缩小到0.12岁。结论装置可快速计算出患者预期身高和鉴定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了骨龄评测速度和准确度,特别是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可以进行。
作者:罗伟;李孟雄;云鹏;肖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现有常用剩余电压测量仪不能在峰值处精确断电、以及同步显示断电瞬间波形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剩余电压检测方法并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剩余电压测试仪。首先采用电压过零检测技术检测供电电源的零点,并将检测到的零点时刻转变成脉冲信号输入到单片机,再延时到电压峰值。其次,在电压峰值瞬间,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继电器切断待测仪器的供电电源以实现峰值瞬间断电。后,断电后待测仪器电源线各插头上的残余电压值输送到上位机显示待测仪器断电后的放电波形及残余电压值,或者利用示波器显示剩余电压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研制的仪器能够精确地在电压峰值处断电且同时显示放电波形及残余电压值,1 s后的剩余电压值的标准差小于0.2 V。
作者:曾小辉;吴明军;曹俐;贺金义;邓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过程中,睑板腺按摩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该文针对传统的机械辅助按摩结构中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按摩辊滚压和包络原理的按摩机构,以提高阻塞物排出顺畅度和提高按摩区域覆盖率,终达到提高辅助治疗效果的目的。同时,针对机构中电机受尺寸影响较大的情况,对运转过程中输入动力与输出载荷和损耗进行了评估计算,初步验证了所设计机构的可行性。
作者:张建寰;周圆;徐功浩;马雄;陈延平;李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了国内外医疗设备警报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当前ICU医疗设备报警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医疗设备的数据接口及协议进行剖析,提出初步的报警信息集成框架,从医学工程的角度给出解决警报管理问题的方法,以加强医疗设备警报管理,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沈云明;郑焜;吴胜;王琳;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区域内12家社区医院的医学影像资源进行整合,六院建立了社区影像诊断中心。该文介绍了此区域PACS系统的设计结构和数据存储模式,并建立了影像病历资料库的实践,并由此提高了社区医学影像诊断水平,通过区域PA C S系统的应用,同时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也方便了患者就诊。
作者:胡顺东;李斌;王龙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介绍了一种由电子天平、目标靶、吸声罩及支撑装置组成的超声功率计的设计与研制。这种超声功率计的电子天平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并使用连杆与目标靶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支撑装置可使目标靶悬于超声探头正上方,从而对固定探头的超声功率进行测量。经过对样机的初步测试,其测量稳定且精度较高。
作者:黄鸿新;胡昌明;郑燕;徐红蕾;周沃华;吴子文;余柳丹;郝建冬;罗一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一种生物医用材料,该文简要地介绍了其在手术缝合线、骨科、牙科、整形美容、眼科等医疗器械领域内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齐雪飞;庞秀炳;吴侃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