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 国际刊号:1007-1326
  • 国内刊号:31-1719/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反恐怖斗争卫生防疫保障的探讨

    该文探讨了反恐怖斗争中卫生防疫保障承担的主要任务,即平时公共卫生监测、现场检测、应急处置、指导防疫防护、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卫生防疫保障中预先准备、组织指挥、现场处置的方法和步骤,为反恐怖斗争中卫生防疫保障提供参考.

    作者:党荣理;何新建;贾继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96例35~60岁年龄段工人慢性牙周炎的病变特征

    目的探讨96例35~60岁年龄段工人慢性牙周炎的病变特征.方法常规方法检查受检者的牙龈,牙周探针探诊牙周袋的深度、附着丧失程度,X射线片观测牙槽骨吸收与根长度的比例,牙松动度,根分叉的病变.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结果在聚类分析中,初始类中心经迭代后,各终类中心都有变化.以广泛型、轻度患者较多见,男性病例较多.结论各病例之间病变程度差别较大,应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覃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石化厂H2S的潜在危害及防治

    硫化氢是石油炼化企业的重要有害物质.该企业的常减压蒸馏装置、重油深加工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制氢等装置,都可能产生含有较高浓度H2S的废气和废液.含H2S废气集中到气分,经二乙醇胺除硫,含H2S废液集中到汽提除硫,二者所产生的H2S均送到硫磺回收装置,使其转化为硫磺回收利用.为防止生产过程中H2S泄漏,指出了各装置中的潜在危害点,并提出了对H2S的防控措施.

    作者:贾淑梅;马明英;刘学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广州市近年职业病危害状况、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工业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 600万家,其损害人类健康和污染环境潜在的危险性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各种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率及其导致的死亡率不断增高,对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广东省,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已有20多年,长期蓄积的职业危害逐步暴露,近10年来广东发现的11种新职业病已导致上千人中毒.在广州地区,近年来也相继发生过苯酚、正己烷和硫化氢等化学品导致的中毒事故,所以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伍郁静;周进平;卢旭;何建民;杨敏;陈志江;肖吕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氯乙烯引起皮肤和肝脏损害1例报告

    目的了解三氯乙烯引起皮肤损害和肝脏损害情况及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职业接触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热,躯干、双上肢、颜面、唇、口腔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片状脱屑;肝功能亦有损害.应用激素治疗.结论三氯乙烯引起皮肤和肝脏损害,临床医生应准确鉴别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傅绪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综合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MODS 23例

    目的观察采用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综合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疗效.方法对23例确诊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至溶血停止.伴肾功能不全者,行透析替代肾功能治疗.结果1例死亡,1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治愈.溶血停止平均102.33 h.肝功能5~14 d后恢复.结论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关键、有效措施.

    作者:张智刚;卢杰;李森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液氨意外泄漏引起多人吸入报告

    2005年7月,上海市南汇区某处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现场附近一百余人出现不同程度氯中毒或者刺激反应.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共收住患者5名,均由外院转至.经治疗,大部分患者痊愈,个别患者出现肺纤维化等后遗症.该文浅谈在救治这批患者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

    作者:蒋虹倩;李思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后高血糖的护理对策

    回顾了22例严重烧伤病人发生高血糖的护理,通过对高血糖的密切监测,胰岛素和喂食泵的联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患者能量供给和血糖控制的矛盾.22例患者无一例因高血糖而影响创面处理,对治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建芬;董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苯中毒3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严重程度苯中毒病人在工龄及恢复时间方面的情况.方法对某厂发生的35例慢性苯中毒住院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毒病人中13例(37.14%)轻度中毒,6例(17.14%)中度中毒,16例(45.72%)重度中毒,包括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严重程度与工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全部康复,病情严重程度与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中毒恢复较快.结论这些现象提示存在对苯的个体易感性.加强含苯溶剂的管理以及检测与个体易感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工人健康防护将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梁伟辉;徐琳;黄家文;李斌;夏丽华;吴奇峰;刘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三:①急性胆碱能危象;②急性有机溶剂中毒;③中间综合征(IMS).结论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不同于中间综合征,它出现早,变化快,应高度重视,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辅助机械通气,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郝同琴;朱秀英;牛丽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职业伤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某大型化纤集团公司职业伤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主成分分析以及主成分条件Logistic回归对病例与对照的有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显著性的变量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类型、技术等级、就业地点、工作变换、月均工资、家庭年收入、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安全防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教育制度.主成分分析提取的4个主成分较好地反映了原11个指标的信息,累计贡献率为71.5%.第一主成分解释了原变量信息的47.5%,是职业伤害的指示因子,第二主成分是职业活动因子,第三主成分是工作稳定性因子,第四主成分是性别因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主成分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众多原变量影响因素中,作用较明显的因素有性别、就业类型、经济收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结论某大型化纤集团公司职业伤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作用.职业伤害的防治应从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企业经营者生产安全意识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朱月潜;蔡翔;程金霞;刘凯;张绪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兔氢氟酸烧伤后血心肌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家兔氢氟酸烧伤后心肌酶的变化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39只家兔均用55%氢氟酸造成3%TBSA烧伤创面,随机分为3组.A组12只,静脉注射等渗盐水5ml·kg-1·h-1;B组15只,给予等渗盐水的同时,在伤后0.5、1.0、3.0、6.0、12.0 h静脉注射0.1 mol/L葡萄糖酸钙,每次0.1 mmol/kg;C组12只,在输注的等渗盐水中加入硫酸镁0.25 mmol/kg,并于伤后0.5、1.0、3.0、6.0、12.0 h静脉注射0.1 mol/L葡萄糖酸钙,每次0.05 mmol/kg.各组家兔均于伤后1.0、3.0、6.0、12.0、24.0、48.0、72.0h抽静脉血检测心肌酶.结果伤后心肌酶较伤前明显升高,12~24 h达到高峰,A组与B、C组比较,伤后不同时相点开始CPK、LDH、HBDH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兔氢氟酸烧伤对心肌有一定程度损害,采用静脉补充钙剂、镁剂治疗对减轻心肌损伤有作用.

    作者:张元海;杨顺江;刘利平;胡祖良;叶春江;姜新华;蒋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丙草胺原药致突变性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异丙草胺原药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作用的可能性.方法用昆明种小鼠经口灌胃染毒,骨髓微核试验的剂量分别为5000、2 500、1 250、625mg/kg,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的剂量为625.00、312.50、15625mg/kg,分别取胸骨、睾丸组织,常规制片,镜下观察.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剂量分别为0.5、1.0、2.0、5.0mg/皿.结果小鼠骨髓微核、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异丙草胺原药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mes试验显示各菌株的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两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发现异丙草胺原药的致突变性.

    作者:杨卫超;姜红;左派欣;徐颖;洪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浓度铅作业对女工生殖机能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暴露在低铅环境下对女工生殖机能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热消化双硫腙比色法测定环境中的铅,用横断面方法进行女性生殖机能的调查,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妊娠方面及子代发育情况的调查.结果工作场所空气铅浓度为0.035~0.048mg/m3,接铅作业女工的月经先兆症状、痛经以及闭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中低浓度铅对女工生殖机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国栋;丁相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群体氢氟酸吸入的救治和组织管理

    目的总结群体急性氢氟酸吸入患者的救治经验及组织管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5年3月收治的21例氢氟酸吸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群体吸入的护理措施和组织管理.结果患者经救治后全部痊愈.结论迅速明确诊断,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得当,措施到位,及时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月明;周建英;许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

    对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1例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百草枯中毒患者在洗胃、导泻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灌流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加强护理不但能延长患者生命,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邹艳清;高波;王敏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呼吸操锻炼对矽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操锻炼对矽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初始评估,教会呼吸操锻炼方法,告诉其锻炼的具体要求,观察患者锻炼3个月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气短症状的改善情况.所有数据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呼吸操锻炼后,患者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VC、FVC、FEV10、FEV10/FVC%、MMEF)、气短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呼吸操锻炼有改善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气短症状的作用.

    作者:王翠玲;邵文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

    因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存在许多潜在危险因素,通过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以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完善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邹艳清;王敏玲;丁熙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玩麻将玩出了铅中毒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汉族,已婚,系某经贸公司经理,主诉因腹部隐痛20余天入院.患者于20余天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以脐局为中心,伴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双上肢麻木、乏力等,无发热畏寒.

    作者:陈志霞;张林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硝基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对20例急性硝基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并评价效果.行之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是急性硝基苯中毒病人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丁熙明;王敏玲;邹艳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微量元素硒与健康的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对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硒是含硒蛋白的一个组份,有维持酶蛋白催化功能的作用.近年来,以下危险因素与人体缺硒有关,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白内障、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异常、病毒感染、癌症、不良情绪及有毒元素损害免疫功能等.食入高剂量硒会有导致儿童生长迟缓的危险,此可能是硒中毒的好指标,因而对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必须严格谨慎补硒.

    作者:李基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苯的职业接触评估

    该文综述了对工业溶剂-苯的各种接触评估手段、评估步骤、结果分级及进行接触评估的意义.通过对苯的职业接触评估方法的阐述,明确了环境监测与生物监测、定性监测与定量监测等不同概念接触评估的监测方法及适用范围.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介绍中,重点阐明了相似接触组的概念、划分及其在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寿卫国;滕小敏;薛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起硫酸二甲酯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2005年8月5日凌晨1时左右,南平市区发生一起货车运输途中出现硫酸二甲酯泄漏事件,中毒人数10人.该起事件的发生提醒有关部门及人员应加强设备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性安全卫生教育,坚持上岗前安全培训制度.

    作者:李朝晖;刘松影;黄信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药厂发生克念菌素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该文报道了台州市某药厂于2005年6月3日发生的一起克念菌素中毒事故.通过分析此次事故原因,认为需要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知识与卫生法规的宣教培训,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器具,做好安全监护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作者:范婷琳;徐斌;罗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打叶复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对某公司打叶复烤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综合评价该项目防护措施,并提出合理可行建议,提高项目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为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信有;李朝晖;张远浩;刘松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无碳复写纸专用树脂显色剂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目的对某公司10 000吨/年无碳复写纸专用树脂显色剂工程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确定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工程项目存在苯乙烯、硫酸、甲醛、氧化锌、苯、甲苯、粉尘及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现场检测,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工程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该项目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作者:王聪伟;方绍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合理,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措施齐全,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合格.结论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加强防护设施维护、保养,保证自动报警装置正常运行,且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作者:戴春生;汤冬梅;吕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机械制造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工龄和年龄与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按国家标准对接噪工人进行听力检查和一般情况的调查,再根据工龄和年龄分别进行听力损失情况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噪声性听力损失有较高的发生率,但不同工龄组间和不同年龄组间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严重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有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大部分人对噪声比较敏感,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中容易发生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有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作者:虞永杭;项橘香;余坚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职业与膀胱癌(续前)

    (接本刊24卷第1期56页)12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于多环芳烃的职业主要有:钢铁铸造、铝生产、煤气、焦炭、煤焦油蒸馏、铺路和碳电极生产等.

    作者:于立群;蒋守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尿中2,5-己二酮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建立用10%FFAP不锈钢柱有效分离尿中2,5-己二酮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将尿样经盐酸水解,乙醚萃取,在气相色谱仪上用10%FFAP不锈钢柱,在柱温165℃恒温,FID检测器260℃,进样器250℃条件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能够准确测量尿中2,5-己二酮的含量.结果方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286mg/L,线性范围1.9~113.4μg,线性回归系数r=0.9991,精密度RSD<10%,平均回收率94.1%~97.7%.结论本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尿中2,5-己二酮的含量,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工作要求.

    作者:张立军;齐敏;戎江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4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公共卫生领域期刊简介

    利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简称ISI)2004年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数据[1],将SCI收录的有关公共卫生领域(PUBLIC,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 HEALTH)期刊介绍给同行,供大家在查阅和发表SCI收录文章时可以参考.所介绍的内容包括该刊的名称、ISSN、影响因子、年发表期数、出版国等.

    作者:王威;金如锋;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危害与应急处置

    目的提高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识别能力,减少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方法通过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种类、数量和特征参数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和应急处置方法.结果建立了识别和处置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方法程序和中毒急救方法.结论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解决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己刻不容缓.

    作者:周华胜;李冬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海洋石油企业员工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目的了解某海洋石油企业员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在企业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干预后分两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该企业员工对艾滋病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对蚊虫叮咬、握手、共用餐具、礼节性接吻等日常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很低.通过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后,该企业员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改变(P<0.0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现场培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综合干预手段,对企业员工是行之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任军;许桂华;李朝林;吴尊友;斗智;宋立嵩;粟驰;胡明秋;凌志明;王学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