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建筑陶瓷企业陶工尘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某建筑陶瓷企业1 008例接尘工人(接尘组)进行陶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以该企业85例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陶工尘肺诊断按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陶瓷粉尘总尘浓度0.10 ~ 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18.18%,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43% ~ 44%.在1 008例接尘工人中,诊断为壹期陶工尘肺2例,检出率0.20%.X线胸片表现主要为圆形小阴影q影.接尘组肺通气功能减退和小气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的心电图改变和五官疾病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筑陶瓷企业的陶工尘肺发病率较低,但其粉尘危害不容忽视,应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叶恩林;邓雪凝;余小庆;朱健麟;简健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公安干警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前五位潜隐性疾病或病症,提出健康指导意见.[方法]对某区339名在职公安干警进行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受检率98.26%,异常结果检出率95.87%.男性被检出的前五位潜隐性疾病或病症依次是脂肪肝(43.79%)、高脂血症(42.16%)、幽门螺旋杆菌阳性(38.56%)、前列腺疾病(35.29%)、肝功能异常(34.31%);女性被检出的前五位潜隐性疾病或病症依次是乳腺小叶增生(81.82%)、妇科炎症(24.24%)、肝功能异常(24.24%)、高脂血症(21.21%)、宫颈囊肿(21.21%).[结论]公安干警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
作者:曹景鑫;陈闯;孙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生活垃圾焚烧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参照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手册,依据职业病危害影响程度和可能性等级等参数,对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主要作业单元的风险开展评估.[结果]通过系统的分析,确定了生活垃圾焚烧作业主要作业单元的风险水平,并依此提出了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结论]有效的风险评估分析可为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作者:石峻岭;吴世达;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荧光增白剂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定性的化学毒物,本研究探讨荧光增白剂染毒对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的影响,为荧光增白剂遗传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28处理中国仓鼠肺细胞,通过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实验检测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程度.[结果]在有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各剂量染毒组结构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未显示荧光增白剂28造成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损伤.
作者:蒋伟;陈相;缪文彬;朱洪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文献检索,对576例光气接触反应者及556例急性光气中毒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光气吸入后,呼吸系统刺激症状的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胸闷、咳嗽、气急、恶心、头痛、咳痰等,吸入光气量越大,发生肺水肿的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急性光气中毒可引起心肌的继发性损害,也可能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急性光气中毒者在经过正确的治疗后,尚未发现心脏及肝脏有明显的后遗症,数例临床治愈后对肺脏仍有一定的影响.死亡病例大多发生在急性光气中毒后24 h以内,因此中毒后及时正确的救治非常关键.
作者:刘静;寿勇明;张叶;金复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正常人群体全血中13种重金属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作比对,为防控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正常人群共862份全血样本,采用离子耦合质谱法(ICP-MS)检测铅、汞、镉等13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正常人群中全血重金属含量5%位数、中位数、95%位数分别为:血钒0.62、0.99、1.57 μg/L;血铜504.3、661.2、844.4 μg/L;血锌3 056、4 917、7 126 μg/L;血锗193.4、274.6、389.5 μg/L;血砷1.55、4.23、7.29 ug/L;血硒232.4、306.0、392.6 μg/L;血铷2 595、3 403、4 399 μg/L;血锶8.42、13.83、23.63 μg/L;血镉0.34、0.98、2.09 μg/L;血锑4.18、5.38、6.71 μg/L;血铯3.81、6.39、10.17μg/L;血汞0.25、1.86、4.68 μg/L;血铅15.72、31.13、51.40 μg/L,且大部分存在性别和年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三水地区正常人群全血主要重金属含量水平较高,原因可能与实验室间差异、饮食习惯和环境重金属污染有关;部分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该地区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防控并进一步探讨重金属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劳少泉;邓雪凝;唐学玲;陈健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苯系物作业工人血象特征,了解苯系物对作业工人血液系统的危害现状.[方法]使用东亚Xi-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接触组(接触苯系物)和对照组(非接触苯系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值以及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苯系物作业工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1)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触苯系物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敏;林锦明;梁晓阳;张丽华;张震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应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健康体检等方法,分析某塑料滤水壶制造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防护措施及效果.除部分岗位噪声超标外,粉尘、化学毒物、高温作业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有效,但需重视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
作者:赵转地;张胜;陈金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某纺织企业317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显示工作环境噪声监测超标率为72%,听力损失检出率为67.19%;听力损失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严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吴中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某烟酰胺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了解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分析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芬;张海;王致;邓颖聪;钟坤鹏;刘移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中毒事故屡有发生,带来的安全隐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院前救护,对挽救伤病员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拟对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的院前急救护理要点作一探讨.
作者:吴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和交通道路的快速发展,槽罐车装运危险化学品日益频繁.槽罐车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事故时有发生[1-2],并呈上升趋势.这类化学事故一旦发生,会严重威胁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一起环氧乙烷槽罐车的泄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闻建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河南省新乡市某化纤厂主要用半连续纺和连续纺工艺生产黏胶纤维,生产过程中释放出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近5年来该厂已发生三起突发急性中毒事故.现对此三起事故报告如下,以引起企业和相关部门重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 事故一患者张某,女,42岁,污水处理工,工龄23年.2008年1月28日下午4:30到岗后,打开一表曝机(该机已停机1月余,池内污泥长时未清理).张某闻及现场有刺鼻气味,前往察看,但中途张某就睁不开眼、呼吸困难,随后觉听力丧失、眼前模糊后晕倒.急送医院后清醒,患者诉头疼.查体:眼结膜充血.两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6×109/L和3.1×109/L,余未见异常.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清水冲洗眼睛等治疗,好转后于2月5日出院.出院时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4.3×109/L.
作者:王建菊;方绍峰;周世义;崔守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13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人人无法回避的空气质量状况,再次唤起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北京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显示,雾霾天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细颗粒物(PM 2.5).来自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1月12日以来,北京市多个监测点PM 2.5实时浓度突破了900 μk/m3,这是中国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高的数值.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字头,在空气检测时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的总称.总悬浮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形成的气溶胶,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 μm.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通常把粒径在10 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 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2.5 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 2.5,又称为可吸入细颗粒物.10 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 μm直径的颗粒物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而2 μm直径以下的细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作者:郝凤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调味物质简介调味品包括天然调味品和人工调味品.如果人工调味品合成得当,就会形成特有的香味和味道,丁二酮就是其中一种.调味品的使用涉及糖果、零食、罐装或冷冻食品、乳制品、软饮料、调和油等.SHIB提醒,即使一种调味品通常可安全食用,也并不意味着它就可在生产过程中被接触而没有职业危害.在调味品生产过程中会用到超过2 000种化学物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对调味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规范,但FDA并没有对调味品除食用外的其他接触行为(比如吸入)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和规范.调味品制造业的行业协会——美国食品香料制造协会(FEMA),已经确认一些调味物质可能会对调味品制造业工作场所中员工的呼吸道造成危害.
作者:叶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承包商HSE管理已成为石化企业HSE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拟通过对承包商HSE管理的分析探讨,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作者:汤国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在基层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对用人单位的义务规定不细、监督可操作性不强、监督队伍培训欠缺等问题,笔者结合一线职业卫生监督实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作者:张红升;张矗;刘松;张献兴;刘清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因工业生产对化学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化学品的运输量也逐年增多.尽管诸多化学品可通过管线(如果输送距离相对较近)或火车运输,但大多数化学品仍需通过公路货车运输.公路运输工具包括存储体积较大的槽罐车和运输各种罐、桶的散装化学品运输车.由于各类产品化学性质不同、体积各异,化学品的公路运输情况非常复杂.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问题也因此变得突出,成为一种持久复杂的风险.本文重点回顾两起严重的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Joel Blomet;Jean-Luc Fortin;Lucien Bodson;Philippe Paulin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13年1月4日凌晨3:30,天空下着大雪,在湖南衡阳市京港澳高速公路上,一辆载有液化天然气的槽罐车的司机隐约发现前面发生了车祸,便轻率停车避让,不料被后方大货车追尾,导致槽车罐体尾部被撞,大量液化天然气泄漏并迅速膨胀汽化成甲烷气体弥散,现场情况紧急,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后经衡阳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官兵1h的奋力抢救,幸未致人员伤亡.无独有偶,仅隔2天,1月6日清晨6:40,甘肃省河西走廊永昌县境内连霍高速公路上,一辆满载20 t液化天然气的槽车,也发生了翻车事故,导致液化天然气大量泄漏.甘肃公安消防总队金昌支队克服泄漏处-168℃低温及泄漏处形状不规则等困难,历时2h,后用沾水毛巾包裹和麻绳缠绕的木质堵漏塞堵漏成功,排除了险情,幸无人员伤亡(图1).2013年2月28日下午4:00左右,河北唐山迁西县一辆满载天然气的槽罐车发生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虽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会迅速向高空扩散,同时因泄漏引起的剧烈气化会使罐体温度下降,但当地警方还是立即对方圆2 km2内的居民实施疏散,并切断一切电源和火源,同时消防官兵对天然气罐体进行冷却稀释(这类事故一般用水状雾驱散与稀释槽罐周围的天然气,防止遇明火引发燃爆),幸无人员伤亡.
作者:文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尘肺病以及其他肺部疾病的检出主要依靠胸部X线.但如果长时间接受X线照射,或者在放射诊疗时操作不当、防护有缺陷,会对受检者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损害皮肤、晶状体、性腺以及骨髓组织[1].随着影像设备、防护条件的不断更新和改善,由职业接触引起医务人员罹患慢性放射性疾病的现象已大幅减少,但职业健康受检者受损的风险依然不小.本文拟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此做一些交流.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第一部分:应急指南卡指南111混装的或成分不明的货物潜在危害火灾或爆炸●加热、震动、摩擦或受到污染可爆炸.●遇空气、水或泡沫可发生剧烈反应或爆炸.●加热、火花或明火可点燃本品.●蒸气可能扩散遇火源引起回燃.●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健康●吸入、食入或直接接触可引起严重的伤害、感染、疾病或死亡.●吸入高浓度蒸气可产生无警示性的窒息.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许多国家都通过提高劳动者退休的法定年龄来延长其职业生涯.据估计,年龄在63~65岁后,只有一半劳动力的工作能力能够维持在中等水平.关于合理的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与日俱增,且主要集中于退休过渡期可能带来的健康效应问题上,尤其是精神心理健康的变化.近几个关于退休过渡期前和过渡期后的工人精神心理健康变化轨迹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退休可能有益于精神心理健康,但证据并不一致.近有学者利用精神药物的销售数据研究了因年龄退休和因伤残退休的两类人员退休前五年和退休后五年的精神心理变化特征.该研究包含了从2000~2008年之间在芬兰赫尔辛基市退休的所有雇员.因为该研究探讨了精神心理健康与因年龄退休及因永久的、部分的和暂时性残疾退休的关系.同时,该研究还应用3个月时间内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精神药物的量作为客观指标来评价精神心理健康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提示因年龄退休与购买精神药物无关,但尽管在退休时这类人群的药物使用量没有明显变化,却也是呈稳定增长趋势.与此不同的是,因残疾退休的人群在退休前精神药物的使用显著增加,但在因残退休后,抗抑郁药物的购买量略有下降,而安眠药和镇静剂则有所增加,其中那些因精神疾患而退休和非体力劳动者退休后的改变大.
作者:Harma M.;吴施施;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虽然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以来,职业伤害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仍然有人怀疑OSHA的督查成效.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HA的创建对工人和企业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近刊登在《美国工业医学杂志》和《科学》杂志的三篇论文都有力地表明OSHA的督查减少了职业伤害的风险.此外,接受OSHA督查的企业也普遍认为因督查而减少的成本远超过了督查征收的处罚.因而后结果是所有的当事方都从OSHA的督查中获益,即工人的伤害减少、企业对受伤工人的赔偿以及其他间接费用也相应减少,从而达到多赢的局面.
作者:Michaels D.;郭晨佳;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