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与机制.以静脉给乌头碱、氯化钡造动物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EGB 761对心律失常与对乳头肌动作电位各项电生理参数影响.结果:EGB 761使乌头碱、氯化钡诱发的室早、室速、室颤及停搏的剂量增加(P<0.05~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本实验用25mg/L、50mg/L和75mg/L三种不同浓度EGB 761分别使APD50缩短5.8%、9.4%和13.6%;APD90则分别缩短4.4%、8.4%和12.0%(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这一效应可被无EGB 761的正常台氏液洗回.提示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有缩短心肌APD,对乌头碱,氯化钡致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作者:张志雄;祁小燕;王翔;施渭彬;崔启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根据古代、近代及现代文献记载,对苦丁茶进行本草及植物来源考证,认为苦丁茶植物来源有三:一是冬青科冬青属为主的枸骨、大叶冬青、苦丁茶冬青等;二是以木犀科女贞属植物为主的变紫女贞、女贞、日本毛女贞等;三是上述两类的混淆品,如木犀科牛矢果等.经考证冬青科大叶冬青与苦丁茶冬青当为苦丁茶的正品.
作者:吴赵云;包雪声;顺庆生;李熙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文献,结果发现 Hp 相关性胃炎、溃疡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药治疗,特别是中西药联合治疗在 Hp 转阴、症状改善和控制溃疡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李俊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介绍藏药诺迪康胶囊可以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升高密度酯蛋白,改善血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等功效.提示诺迪康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恢复期、老年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中疗效肯定.
作者:贾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们于1996年至今应用安肝珠胶囊治疗慢性肝炎2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为1996年至今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住院患者78例,门诊患者122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8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1例.男性143例,女性57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年龄41.48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崔丽安;张俊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或转化为肝癌.笔者于1995年~2000年用车前草汤治疗慢活肝,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剑屏;袁启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重症肝炎具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常在起病10日以上发生,病程较长,可达数月,易导致肝昏迷或肝肾综合征,或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我科近来收治多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扶正药,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奕;张玮;邢练军;张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探讨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认为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为引热外出、引热下行、祛痰散火、益气养阴清热.并介绍艾灸治疗乳痈、失眠、痄腮、潮热等热证病例四则.
作者:徐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6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高压氧治疗,疗程20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大流速(Vp)、脉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脑部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性等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药为优.
作者:李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探讨泻火凉血为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的疗效.将45例患者经分型后应用泻火凉血为主,配合健脾滋肾法,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出血程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93.33%,血热络伤型(Ⅰ型)有效率92.86%,脾(气)肾阴虚型(Ⅱ型)有效率93.55%,两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型出血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1),血小板相关抗体降低(P<0.05).提示泻火凉血中药对火热实证为主或气阴虚证为主的ITP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陆嘉惠;黄振翘;周永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全国著名老中医吴翰香教授,坚持数十年研究血液病的诊治,终于取得一定成果.如健脾补肾法征服再生障碍性贫血,益肝养血、清热宁络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介绍尝试用雄黄治疗白血病的经历,中药如何配合化疗来治疗白血病以达到提高缓解率,延长间歇期的临床经验.
作者:吴翰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研究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治疗组35例,以祛瘀消斑胶囊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不予药物治疗.用超声技术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AS患者治疗后血浆 ET-1 降低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O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肱动脉内皮功能改善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祛瘀消斑胶囊能有效改善 AS 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刘运芳;赵玉霞;于会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60例)、活血化瘀方中药组(60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疗程2周至4周.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3.3%,西药组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促、心悸、紫绀、水肿等症状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提示活血化瘀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傅宝君;徐淑娟;薛金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以扶正养阴汤合MVP化疗方案治疗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41.7%(PR 5例、NC 6例、PD 1例).
作者:裴传宝;王羲明;王俐琳;颜仲仪;李树芳;连强;陈东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孙子兵法>其军事思想对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与中医养生学、攻邪理论、立法遣药、药物归经说等皆不无关联.
作者:高新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结合现代生命科学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认识到人体的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和自我调控性.在此基础上认为,方剂的解析可以从传统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到作用于系统的信息、物质、能量,再到体质、脏腑、自我调控能力等证的内涵三方面着手,由此可深化对中医传统方剂的认识,为方剂的学习与现代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吴友忠;罗若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就世界疾病史而言,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传染病是对人类为害大的疾病.医学史上,中国人民对传染病的认识与防治,曾经取得不少重要成就.
作者:傅维康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