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55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13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 医药卫生综合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年5期文献
  • HD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HD肝病治疗仪对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综合治疗组(50例)、单纯仪器组(50例)和基础用药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综合治疗组症状总体有效率94%,单纯仪器组70%,基础用药组46%,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仪器组疗效次之,与基础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检查总体有效率综合治疗组86%,单纯仪器组62%,基础用药组56%,综合治疗组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HD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具有较明显的疗效,尤其与复方丹参同时运用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祁培宏;池晓玲;蒋俊民;伏新顺;敬小华;魏雪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扶正祛邪内外合治糖尿病并发背痈

    采用清热泻火、和营利湿、扶正托毒的内外合治法治疗糖尿病并发背痈一例,获愈.

    作者:蔡惠群;樊建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

    为观察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观察了清肝冲剂治疗127例慢性丙型肝炎(HCV)的疗效,并以干扰素(赛诺金)为对照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12个月;部分病例进行了HCV-RNA定量(PT-PCR)检查.结果:清肝冲剂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症状积分显著下降.治疗半年时肝功能中ALT、AST复常率分别为60%和52.9%.ALT、AST均值显著下降,且呈时间依赖关系,停药后未见反跳,一年时随访,ALT、AST复常率达88%.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显著下降;清肝冲剂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为30.71%;61.1%的患者病毒含量明显下降.提示中药清肝冲剂有一定的保肝和抗病毒作用.

    作者:孙学华;高月求;王灵台;陈建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发热之经验

    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发热.介绍三仁汤加减方及其煎服方法、适用证候、组方思路、辨证加味和注意事项等临床经验,并例举验案三则以佐证.

    作者:姜兴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治咳方治疗慢性咳嗽110例

    应用治咳方治疗慢性咳嗽患者110例,2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控制5例,显效28例,有效4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3.6%.

    作者:朱砚萍;黄吉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镇喘颗粒合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观察镇喘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和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口服镇喘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和西药常规疗法;对照组32例单纯用西药常规疗法.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7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治疗后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提示镇喘颗粒合用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及抗过敏的作用.

    作者:李达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74例

    为观察病证结合辨治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74例,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阴不足型和肝胆瘀滞型,分别给予疏肝和胃利胆、柔肝滋阴利胆和益气化瘀利胆法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胆维他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总疗效优于肝胆瘀滞型(P<0.05).提示病证结合辨治及早期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克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案一例

    介绍陈以平教授治疗肝硬化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认为治疗当以温补脾肾,泻浊解毒为主,并以1例验案详细分析临床辨证用药.

    作者:许朝荣;陈俊良;杨贤鸿;陈以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感受外邪与发生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

    为研究感受外邪(感染史)与发生脑梗死的关系.通过观察78例脑梗死患者1周内有无上呼吸道或胃肠急性感染及急性时向蛋白(CRP),发现有61.53%的患者1周内有感染史,同时有感染史患者CRP升高尤为显著,为临床合并感染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赵习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补肾化瘀方治疗痛经121例

    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痛经121例,3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治愈79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4%.

    作者:江伟华;叶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为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影响.将320例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5例和对照组1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率、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药物.

    作者:惠学志;曲跃华;薛永亮;巩贵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清热宣肺止咳法对改善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临床观察

    采用清热宣肺止咳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73例,作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及与正常儿童(85例)肺功能比较.疗程5~10天.结果显示:73例患儿 TPTEF/TE、VPEF/VE 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治疗后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儿童比较仍偏低(P<0.05).

    作者:张亦群;张皓;胡红;时毓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补肾中药对青春期大鼠下丘脑生长抑素基因表达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SS)的调节作用.24只青春期雌性大鼠分为4组,A 组喂饲生理盐水1个月,B 组喂饲滋阴泻火中药(生地黄、炙龟板、黄柏、知母等)2个月,C 组喂饲生理盐水2个月,D 组先喂饲滋阴泻火中药1个月,再喂饲益肾填精药(熟地黄、龟板胶、淫羊藿、鹿角胶等)1个月.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下丘脑室周核 SS mRNA 及 SS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 A 组相比 B 组上述两指标均上调;D 组与 B 组相比,此两项指标显著下调,与 C 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滋阴泻火与益肾填精中药可通过对下丘脑生长抑素基因表达与蛋白表达的调控,来调节垂体生长激素的合成及释放.

    作者:李嫔;蔡德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祛风活血方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为探讨祛风活血方(主药:地龙、黄芪、川芎、红花)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理.32只SD雄性大鼠均分为A(假手术组)、B(模型组)、C(中药组)、D(西药组)4组,除A组外,其余大鼠造成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造模前及再灌注后每12h 1次,B组予生理盐水、C组予祛风活血方液0.15ml/kg(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5.4倍)、D组予尼莫地平2mg/kg灌胃.再灌注24h后以Zausinger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RT-PCR测定CINC的基因表达,MPO活性测定法观察PMN的浸润程度.结果:两用药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优于B组,且C组优于D组.提示: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CINC的基因表达和MPO活性,可能是祛风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理.

    作者:陈虎;蔡定芳;刘静;沈思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对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近10年来文献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阴虚内热、气虚失运、血瘀津亏、燥盛成毒是本病的致病因素,虚、瘀、毒相互交结是本病的病理关键,通过辨证用药或专方、自拟方治疗,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云;陈湘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乌饭树的研究进展

    回顾及分析近年来研究乌饭树的文献,总结了乌饭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乌饭树的应用和开发前景进行探讨,为深入研究乌饭树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作者:房玉玲;秦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虚证相关蛋白之一?

    以已有实验与临床研究为依据,提出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虚证相关蛋白之一的理论假说.分析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的途径:①改进糖皮质激素受体检测方法;②应用酵母双杂交检测技术,了解GRβ与GRα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这些作用特征与阴虚、阳虚之间的关系;③运用良好的前瞻性设计,对临床虚证患者进行大量、反复的检测观察与统计分析.指出对该假说的研究论证,很有可能在蛋白质(受体)水平为中医证的微观诊断提供一个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具有现代科学依据的检测指标,并有可能发现能上调GR含量的药物.

    作者:凌昌全;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标准的建议

    采用严格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通过对2 0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的临床调查,包括全面收集患者证候,统一辨证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并比较以往有关辨证标准,提出肝癌肝郁气滞型、脾气虚型、肝血瘀阻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等5种常见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建议.

    作者:方肇勤;李永健;管冬元;陈德溯;唐辰龙;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旱金莲提取物祛斑作用的实验研究

    为研究旱金莲提取物对黑素瘤B16细胞的作用,建立鼠B16黑素瘤细胞培养体系,在添加旱金莲提取物后,测定黑素瘤细胞活力、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素含量的变化,并与氢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旱金莲提取物抑制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关系,对黑素细胞的活力影响较小.提示旱金莲提取物具有抑制黑素合成的功效,可作为美白剂进一步开发研究.

    作者:马晶波;黄岚;冯淑芳;郑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少商穴性及其临床应用举例

    在总结分析历代关于少商穴的主治病症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少商穴的穴性主要为解毒利咽、清降肺胃、解郁开窍.并附少商穴治疗喉头血泡、支气管哮喘、癔病性失音等病例各一则.

    作者:肖元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灸两步法治疗大肠癌27例临床分析

    运用针灸两步法(即先针刺二间、阳溪调寒热,再用艾灸调虚实)治疗大肠癌27例.另用CAF化疗方案治疗39例作对照.结果: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58.97%;针灸组的腹痛、便秘(或腹泻)、疲乏无力等症状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针灸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针灸两步法是治疗大肠癌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金哲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