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没食子儿茶素对脂肪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吸收葡萄糖的作用.方法 应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测定在脂肪细胞中没食子儿茶素对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和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没食子儿茶素可促进脂肪细胞中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条件下由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加快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结论 没食子儿茶素可增加脂肪细胞葡萄糖吸收并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提示没食子儿茶素可有效改变血糖浓度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伟云;王青;姚芳华;陈全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苍菊清肝降脂方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炎小鼠肝组织SIRT3-FOXO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苍菊清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易善复组,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其他各组予MCD饲料,自由进食.同时用药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饮用水.造模结束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IRT3和FOXO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苍菊清肝降脂方干预各组TNF-α、IL-6和MDA水平下降,而SOD活性升高,且有剂量依赖趋势,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和易善复组效果相当.基因和蛋白检测显示,对照组SIRT3、FOXO3基因和蛋白水平高表达,模型组二者表达明显下调,经苍菊清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和易善复干预后,SIRT3、FOXO3表达上调.结论 苍菊清肝降脂方可通过调节SIRT3-FOXO3信号通路改善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炎肝损伤.
作者:明利平;平键;成扬;许跃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肉桂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8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进而诱发心肌损伤,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50 mg/kg)和肉桂组(0.75 g/kg).灌胃给药26天后,将动物麻醉,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量心电图;分离左心室并称重,计算左心质量指数(LVW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尿肽(BNP)水平;定磷法检测心肌组织Na+K+-ATP酶和Ca2+ Mg2+-ATP酶的活性;HPLC检测心肌能量产物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单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心质量指数和血清GLU、TC、TG、LDL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心电图QRS波群、P-R、S-T和Q-T间期延长,心率减慢,心肌组织Na+ 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PCr、ATP、ADP、AMP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肉桂组大鼠血清TC、TG、LDL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心电图QRS波群、P-R间期明显缩短,心肌组织Ca2+ Mg2+-ATP酶活性和PCr、ATP和ADP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肉桂可能通过影响心肌能量代谢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伤.
作者:卫克昭;姚平安;刘晓宁;冯加华;许旭;高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生脉散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型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以及生脉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二甲双胍组给予4.0 mg·kg-1二甲双胍,生脉散各剂量组分别给予50、200、400 mg·kg-1生脉散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 NaC1溶液.连续给药6周后,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85亚基(PI3 Kp85)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组织中Glut4 mRNA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生脉散干预后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FBG、FINS、TNF-α、IL-6水平(P<0.05),同时显著增加骨骼肌组织中IRS-1和PI3Kp85蛋白表达量,上调GLUT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生脉散高剂量组对TNF-α、IL-6、PI3Kp85和GLUT4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脉散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增加IRS-1、PI3Kp85和GLUT4的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邢晓伟;陈稚;郑博丹;李宝红;徐美奕;吴都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肠祺饮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部分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肠祺饮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与灌服番泻叶煎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具有肝郁脾虚证表现的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0.9%NaCl溶液、得舒特、肠祺饮水煎剂.观察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下丘脑、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 肠祺饮能够降低血清5-HT含量,并减少下丘脑和结肠SP mRNA、VIP mRNA表达(P<0.05).结论 肠祺饮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和减少下丘脑与结肠中SP mRNA、VIP mRNA表达,调节肝郁脾虚IBS-D大鼠脑-肠轴功能紊乱.
作者:裘世轲;孔令东;袁建业;郑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姜黄素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构建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姜黄素干预组分别以10 μmoL/L、20 μmol/L和4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5μmol/L)预先处理细胞4h后,加入LPS诱导细胞损伤,再以20 μmol/L姜黄素干预细胞,检测各组(对照组、LPS组、LPS+抑制剂组、LPS+姜黄素组和抑制剂+LPS+姜黄素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炎症因子水平及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细胞相比,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后,H9c2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姜黄素组相比,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细胞后,姜黄素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减弱,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对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炎症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伍龙玫;刘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加味溺毒清合剂治疗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余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肾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检查肾脏病理.结果 ①尿β2-MG含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尿NAG酶含量:14 d、28 d时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Scr水平:15 d时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厄贝沙坦组比较降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 d时,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Scr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BUN水平:中药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血BUN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 d时,各组血BU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肾组织α-SMA、TGF-β1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厄贝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溺毒清合剂能够降低尿NAG酶,同时通过抑制肾组织中α-SMA及TGF-β1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李玉卿;陈美雪;张雪锋;丁伟伟;张忠贤;费德升;蓝小琴;陈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围绕姜黄素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疾病改善情况,对姜黄素载体剂型和改进方法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姜黄素缓释载体有多种形式:固体分散体载体、脂质体载体、纳米粒载体、纳米胶束载体、自微乳载体、微球微囊载体、水凝胶载体等.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证明,载体大多可以有效提高姜黄素溶解度、生物利用度以及改善行为学.
作者:李帅;宋少婷;张振显;雷宝;王生海;高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从气象条件、生态环境两方面概述正北芪的产地环境特点;从直观、微观两个角度描述正北芪的性状结构;介绍黄芪有效成分的药用价值,并对正北芪与其他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阐述正北芪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优势.
作者:霍锦韬;任建武;段红祥;孙和;郭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总结《景岳全书》中的脉诊理论,其特点归纳为:明解脉理,详述相兼;脉分阴阳,归类明晰;四诊合参,切诊为末;重视胃气,以常达变;详解察独,真辨疑似.
作者:王佳佳;王文娟;杨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总结鲁伯嗣治疗小儿急惊风平肝、清心、健脾、滋肾四法:急则治标,截风定搐,治之在肝;清热安神,定惊止抽,治之在心;豁痰除涎,祛邪止惊,治之在脾;滋补真阴,固本止抽,治之在肾.
作者:苏鑫;杨福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夏翔教授运用积雪草治疗内外科疑难杂病的经验.认为其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外敷可助修复皮肤瘢痕,内服善治痤疮、荨麻疹、丹毒等皮肤疾病及口腔溃疡、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和关节肿痛、退变等骨关节疾病.并分析常用药对的运用特点.举验案2则.
作者:周岐鸣;宋海燕;郝世军;汤凯悦;魏华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外种植的特殊类型,其剖宫产后发病率为0.03%~1.7%[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极易混淆.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位置[2].该病的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疾病的10%~15%,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3].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既可以位于盆腔内,也可以位于盆腔外,病灶常侵犯盆腔内的多个器官,如腹膜、卵巢、子宫直肠凹陷、子宫底韧带[4].手术瘢痕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但少见腹壁瘢痕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报道.
作者:孟庆怡;唐苾芯;吴昆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吴焕林从痰辨治岭南地区高血压病的经验.其结合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患者易患痰湿的特点,认为脾虚痰瘀互结、风痰上扰为岭南地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重视化痰法的应用.并举验案2则.
作者:尚宝令;孙海娇;古求知;徐丹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詹红生教授论治颈椎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筋出槽骨错缝,并构建临床诊疗评估指标体系,治疗以中药针刺内调气血不通、手法导引外治筋骨失和,以恢复颈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生理状态.
作者:胡零三;詹红生;熊轶喆;陈博;赵伽琛;廉由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芪慈三苓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TUR-Bt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芪慈三苓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1年,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及用药安全性,比较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LQ-C30及QLQ-BLS24子量表)、相关免疫功能指标(NK、CD4+及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1年内,治疗组、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15.6%、25.0%,组间总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组间比较,疲乏、疼痛、失眠、便秘、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排尿症状、肠道症状、治疗相关问题、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NK、CD4+及CD8+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慈三苓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能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其全身免疫水平,减轻化疗药物灌注的副作用,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
作者:郁超;曹宏文;陈磊;何晓锋;冯懿赓;赵友康;曾荣财;龚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肾芪1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肾芪1号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mAlb)、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2 hPG、HbA1c、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采用肾芪1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稳定血糖,保护肾脏功能,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琦;曲晓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益母固肾汤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主动免疫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母固肾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补体C4(C4)、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8+的水平,以及孕酮、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4.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IgG、IgA、IgM、C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HCG、孕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④组间流产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试验期间,两组未出现与本研究干预措施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主动免疫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母固肾汤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改善母体免疫功能失衡及性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流产风险,改善妊娠结局,且较为安全.
作者:徐新亚;张科群;徐子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磨积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病毒学应答效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及肝脏B超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早期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ALT、AS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A、LN、PCⅢ、Ⅳ-C、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作者:李运东;高月求;吴眉;乐敏;陈建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症状积分、血清HIF-1α、环氧化酶-2(COX-2)、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内镜下黏膜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4.3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腹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AI评分、内镜下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HIF-1α、COX-2、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相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修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上调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旭侠;梁三红;马费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疏肝定悸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疏肝定悸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7.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组间比较,24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组间比较,心悸不宁、胸胁胀痛、抑郁烦躁、夜寐不安、善太息评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疏肝定悸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可明显改善患者早搏等临床症状.
作者:张帅;沈琳;林钟香;徐佳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伤寒论》从经典范式逐渐转化为能够应对整个热病的通俗方法.《伤寒论》中涉及的临床基本问题,如鉴别诊断、辨证规律、治法宜忌、兼症处理、瘥后调理等,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体系,可以视为经典范式.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将《伤寒论》从经典转向通俗,书中格局不变,轮廓更加清晰;概念不变,见解越发深刻;病证不变,内容明显扩展;治法不变,方药推陈出新,这是俞根初从临床角度对经典《伤寒论》的好诠释.
作者:张再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郁证性经乱是指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导致冲任失调是郁证性经乱的生理病理基础,其基础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化火、心脾两虚、痰凝血瘀、气血和肝肾亏虚;治疗时需辨证并兼顾崩漏与闭经的特殊性,不可忽视非药物情志疗法的重要性.郁证性经乱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激性闭经等功能性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致月经失调者.
作者:蒋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谢晶日以经方为主辨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谢氏认为本病的特点为本虚标实,邪正交争.本虚包括肝、脾、肾之阴阳气血亏虚,标实包括气、血、水、毒交争互结于中.诊疗善用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膈下逐瘀汤、四逆散、甘草泻心汤、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经方,配合三黄汤加减保留灌肠.
作者:孙志文;谢晶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以美沙拉嗪为对照,观察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文献(涉及8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单用美沙拉嗪,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有更好的综合疗效[RR=1.23,95%CI(1.16,1.30),Z=6.74,P<0.01]和肠镜下黏膜疗效[RR=1.28,95%CI(1.01,1.63),Z=2.04,P<0.05],可更好地改善腹痛[WMD=-0.69,95%CI(-1.37,-0.01),Z=1.98,P=0.05]和脓血便症状[WMD=-0.55,95%CI(-0.63,-0.48),Z=14.17,P<0.01];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单用美沙拉嗪,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综合疗效和肠镜下黏膜疗效,对腹痛和脓血便的改善效果也优于单用美沙拉嗪;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上述结论有待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缪志伟;王晓瑜;严晶;李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桂枝汤及其类方在脾胃疾病中的应用指征.认为其可补益中焦,临床运用应熟练掌握“人—症—方—药”的诊疗思路,经方选择与药味加减须有确定的指征.并举典型医案2则.
作者:许爱丽;苏晓兰;郭宇;杨洋;张旖晴;史海霞;魏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分析钩腾散方证的基础上,介绍其临床应用体会.认为钩藤散证系风火挟痰上扰,兼气阴不足的复合证型,以风、火、痰、虚共存为特点.其所治之肝厥可理解为肝火厥逆上冲为患,扰犯心神,且与情志密切相关.并附验案3则.
作者:潘明;佟明亮;卢永屹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