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卷四·温病及黄疸二十门>中共引用有关黄疸病文献17家51条,载方78首,内容比<内经>、<金匮要略>更丰富,是对中唐以前黄疸病相关理论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文章从病因、病机、分类法及治法等诸方面进行了论述,病因有外感、饮食不节、饮酒过度、劳倦内伤、起居失调等方面,致黄机理有湿热熏蒸、寒湿郁阻、中焦失和、毒热内熏和肝肾损伤、瘀浊内阻等.分类法除了按张仲景的病因分类外,还有按症状特征分类,按脏腑分类和其他分类.治疗上<外台>已初具分型论治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泻下退黄、活血化瘀和从痰治黄的思路.
作者:陆健;李瀛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崩漏是妇科急重证之一.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对崩漏的治疗师古而不泥,用药颇具特色.本文就其气血相伍这一治崩特点,从补气药与补血药相伍、养血药与理气药相伍、活血药与理气药相伍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陈瑜;曾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从适应证、临床运用及遣方用药三方面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益气活血法进行了探析.1.适应证多.可用于气血虚证、血瘀证、脾胃虚弱证、久病者等.2.运用广泛.治病近20种,如:脑贫血、虚劳、痹症、历节风、痿废、胁痛、疮疡、癥瘕、少乳等病症.3.用药灵活.对虚中挟实之证,以补气扶正为主,佐以活血;对血瘀兼气虚证,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补气.药物选择上,益气首推黄芪,其次择白术、党参、山药;活血药中,重用当归,喜用药对乳香与没药、三棱与莪术.
作者:袁汉丽;朱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肺脏形体及其与理论的关系,建立肺脏形体医理新学说.应用古今比较、中西医比较的方法,求证肺脏形体及其与理论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医对肺脏的位置、重量、颜色、质地,相关组织器官均有较详细的记载,且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内容基本相同.中医肺脏的主气、司呼吸等功能的认识基于肺脏形体,与现代医学一致,作者认为:中医肺与人体解剖学的肺同名同脏,其理论与肺脏形体密切相关.
作者:胡剑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论述了<素问>校诂派的治学特色:一是继承皖派朴学治学风格.皖派治学风格有六点:审名实、重佐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辞.朴学家胡澍、俞樾、孙诒让等治<素问>风格一承段玉裁、王念孙,多方寻求证据,条分缕析.二是正确对待前人考订成果.有选择地予以吸收;对前人的失误,也能在严密考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三是考证方法系统全面.校诂派善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综合考证,将文字、音韵、训诂、语法、校勘、医理等有机统一起来进行考证.四是考证文理与阐释医理有机统一.朴学家在由基础训诂向专业训诂深入的同时,带来了方法学上的突破,即在小学训诂方法基础上,融合了专门的医学训诂方法,阐释医理以疏通文理为基础,考证文理与辨析医理相统一.
作者:牛淑平;黄德宽;杨应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名老中医秦亮甫的五则验案.1.老年便秘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原理.针刺泻肺经的尺泽、鱼际、以润肠通腑.2.术后呃逆案.此证属肝气犯胃,故针取肝经的行间、太冲二穴、加足三里、内关以取平肝降逆止呃之功.3.月经不调案.此案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故取内关、公孙、列缺等穴调补肝肾,调和冲任.4.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同时配合祛风通络的中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5.慢性胃炎案.本案属虚实夹杂.脾胃虚损为本,气滞湿热蕴阻为标,针刺取穴局部配远道,如中脘、梁门、足三里等,同时配合中药炙海螵蛸、浙贝母等,针药结合,疗效良好.
作者:洪钰芳;李虹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哮喘治验朱××,男,41岁.初诊日期:2002年4月27日.主诉:哮喘发作近1月.病史:从小有哮喘史,近3年多发于5月份,今年提前至4月份,近1月来,每于后半夜发作,虽用激素喷雾剂能暂时缓解,但每天均会发作.同时伴发鼻炎,双翼胀痛,常流清涕.近2周发作尤甚,以致登楼气短,不能急行.舌苔薄白,脉教(96次/分).
作者:江克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徐福松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医男科奠基人之一.他治学严谨、医理精深、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侍诊师侧,亲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从肺论治男性病的经验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齐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朱阆仙(1873~1937年),名文煜,以字行,浙江绍兴人.其父朱滋仁为一代名医,曾在上海行医30年,颇著声望.朱阆仙20岁时,聘候补道台陶浚宣的女儿为妻,又认当时实缺道台、恒济当的老板夏槐清为义父.不久买进都昌坊口王广思堂隔壁王姓三开间三进房子一所,迁居都昌坊口.朱滋仁去世后,朱阆仙因岳父和义父的关系,跻身于绍兴士绅之林,热心慈善事业,并为<绍兴医药学报>名誉赞成员,亦通医.
作者:沈钦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10月,第三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临床为中心,对睡眠医学的基础理论、药理研究、科研思路与方法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讨论,反映了当前睡眠医学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势.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许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从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中整理归纳肝癌的主要治法有益气法、化瘀法、软坚法、解毒法.<中藏经>等文献皆言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病的内在基础,培补脾气为肝癌基本治法,常用益气药物有生黄芪等.<医林改错>等文献认为瘀血是形成积块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现代研究发现,中、晚期肝癌患者常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认为有血瘀现象存在,常用化瘀药物有水红花子等.<东恒试效方>等文献认为软坚法可软化肿块,使癌肿消散,常用软坚药有炮山甲等.<卫济宝书>等文献将癌视之为毒,解毒药多具一定抗癌作用,常用解毒药有藤梨根等.
作者:李东涛;张金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自愈机理,即: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的自愈的机理之一;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精髓,当全面地继承和发扬.
作者:何俊;管国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探讨了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和自拟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本病的疗效.43例均内服自拟的中药清浊化瘀方辨证加减,急性期外敷金黄膏,缓解期用内服药的药渣水煎熏洗治疗,观察主要症状和血尿酸值变化.结果显示治愈12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自拟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缓解关节症状,降低血尿酸,疗效较佳.
作者:蒉纲;黄燕兴;毛旭明;周阿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史逸珍>,单健民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32开本,约12万字.单健民先生,父伯图,皆江苏名医.受其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读经典医籍,兼及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涉猎极广,因此有此书之作.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气功偏差是由于气功锻炼不当引起身心异常反应的一种特殊症候群.本文采用点穴导引为主治疗气功偏差病人28例,治疗3个月左右,结果为显效11例,占39.3%;有效13例,占46.4%;无效4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提示点穴导引为主治疗气功偏差效果较好.
作者:肖斌;董妙成;孙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