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242
  • 国内刊号:31-199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0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8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90年及1990-1992年获全国省级学会杂志“学会之星”奖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基于知识的颅内出血(ICH)三维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本文描述一种基于知识的三维医学图像自动分割方法,用于进行人体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分割和分析.首先,数字化CT胶片,并自动对数字化后的胶片按照有无异常分类.然后,阀值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图像分类成多个具有统一亮度的区域.后,在先验知识以及预定义的规则的基础上,借助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将各个区域标记为背景、钙化点、血肿、颅骨、脑干.

    作者:周旭;金国斌;顾祖莉;蒋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的压缩力学特性

    本文对19具新鲜青年(30左右)尸体股骨负重区的松质骨进行了压缩测试,测算并提供了一组松质骨弹性模量,极限应力,应变,屈服载荷及能量吸收值.试验表明松质骨力学性能主要缓解外力冲击加压.

    作者:俞超;薛文东;张双燕;水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检测淋巴瘤病理标本EB病毒的比较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检测淋巴瘤标本中EB病毒LMP-1的表达率以选择一种敏感、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运用SP法、CSA法检测EB病毒LMP-1在Raji细胞株细胞学涂片、123例淋巴瘤(其中104例NHL,19例HL)切片中的表达,部分病例结合PCR加以验证.结果:(1)细胞学涂片SP阳性细胞率为70±10%,CSA法100%阳性.(2)HL中,SP法检测LMP-1阳性率为6/19(32%),CSA法阳性率8/19(42%),PCR阳性率为11/19(58%).(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SP法阳性率为3/104(其中B-NHL 1/79,1.26%,T-NHL 2/25,8%).CSA法阳性率为9/104,其中B-NHL4/79(5%),T-NHL 5/25(20%),ITCL达 2/10(20%).结论:SP法在检测低丰度抗原时漏检率较高,CSA法为一种较敏感、可靠的检测手段,结合PCR方法可有效检测低丰度抗原.

    作者:冯晓文;周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碳化二亚胺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

    目的:用水溶性的碳化二亚胺(EDC)作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HA)进行化学修饰,研究交联产物(HA-EDC)的物化性质和微观结构.方法:制备HA与EDC的交联产物,对该交联产物进行流变性和热学性能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反应时间和交联剂添加量的不同可以改变交联反应的交联度.不同摩尔比的EDC和HA的交联产物有不同的溶胀性.光谱分析得到交联产物的N-酰脲的结构.结论:可以用碳化二亚胺来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具有很强吸水性并且吸水性可以控制的交联产物,交联反应过程中,产物的结构从不稳定的O-异酰脲转变为稳定的N-酰脲.

    作者:林枞;徐政;顾其胜;陈景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几丁聚糖在硅橡胶表面作涂层的实验研究

    几丁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作为生物涂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研究了基体的不同表面处理方法、浸涂次数和几丁聚糖溶液浓度对涂层的表面形貌、结合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几丁聚糖溶液浓度和硅橡胶表面粗糙度都存在一个佳取值范围;增加浸涂次数可以改善涂层光洁度,但是对涂层附着力贡献不大;硅橡胶经紫外照射后可以改善几丁聚糖在其上的成膜性能.

    作者:姬生超;徐政;顾其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2H2+Ar处理医用涤纶材料的细菌粘附

    目的:对常用心脏血管替代材料涤纶片作新发展的具有全方位表面改性特征的混合等离子体浸没注入,以观察经处理后的涤纶片抑制细菌粘附的效果.方法:用多功能全方位等离子体浸没及离子注入机(PIII),用射频电源建立气体等离子体,对涤纶材料作全方位乙炔和氩气混合离子(C2H+Ar)注入获取表面改性涤纶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制取细菌悬液并作5-125Ⅰ-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Ⅰ-UDR)标记,再对改性涤纶材料作体外细菌动态粘附实验.结果:表面改性涤纶材料改变了亲水性和表面能,降低了水分子接触角.与未改性材料相比,改性涤纶材料抗细菌粘附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结论:混合离子(C2H2+Ar)表面改性涤纶片有良好的抗细菌和血小板粘附能力.

    作者:陈凡;吴熹;马旺扣;黄楠;杨萍;冷永祥;陈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0.1%布比卡因及芬太尼5 μg/ml混合液硬膜外分娩镇痛的300例产妇作为镇痛组,将未用任何镇痛药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及缩宫素应用等.结果:镇痛组300例产妇中显效90.33%(271/300),有效9.67%(29/300),总镇痛有效率100%;镇痛组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镇痛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则以对照组为高(P<0.05);两组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应用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理想的、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许文娟;谈月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造血管轴向拉伸性能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

    介绍了一种新的人造血管纵向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新旧两种方法的原理,论证了新方法更具合理性.

    作者:凌凯;王璐;贾立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工心脏温故知新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上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全世界每年捐献出来的心脏还不到2000个,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生存机会.因此科学家一直在研制代替心脏功能的人工心脏.

    作者:袁启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机的日常保养及维护

    血液净化机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所常用的医疗设备.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已广泛使用,但作为治疗性仪器,其使用率高,持续工作时间长,机器本身水路和电路部分无法完全分离,因此,这类仪器的故障率相对较高,所以,日常的维护工作就尤为重要.

    作者:蒋友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国台湾地区医疗器械的研制及高新医疗设备的应用

    我国台湾地区现有260余家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极大部分中、高档医疗设备从国外进口.中低档医疗器械除了满足本地区需求外,出口亦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正在着力研制开发高档医疗设备,并从国外引进高新医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以下是台湾地区近年来研发的医疗设备及引进新型医疗设备的应用概况.

    作者:樊庆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瓣膜病变合并肾功能不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瓣膜病变合并肾功能不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且术前肾功能检查指标异常的15名患者作为研究组,2002年1月~6月符合上述条件的1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平衡超滤,严格选用抗生素,少用或不用人工胶体,不用甘露醇,体外循环中避免肾缺血.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研究组患者中应用的上述措施对术前就用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是有帮助的.

    作者:王华;李欣;刁文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骶骨韧带妊娠一例报告

    孕卵在宫腔外的部位种植、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宫颈、腹腔,甚至肝脾等部位[1],但发生在骶骨韧带极少见.

    作者:王蕾敏;唐垣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复合生物材料

    阐述了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各自的结构性能特点;总结了两者通过复合有望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的可降解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后展望了这类复合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

    作者:任杰;周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生物材料,分为胶原、多糖、无机及生物衍生物等天然材料和聚酯、聚氨基酸、聚乙二醇等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两大类,此文分别对它们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颜文龙;孙恩杰;郭海英;刘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