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242
  • 国内刊号:31-199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0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8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90年及1990-1992年获全国省级学会杂志“学会之星”奖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基于相关检测的多通道近红外光组织光学测量系统

    研制了一套基于相关检测技术的三波长多通道近红外光信号采集系统.采用相敏检波模块CD505R有效提高信噪比.Delphi开发的上位机程序通过串口方式与单片机通信.使用光纤传递光源及探测信号,使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用于多种组织光学特性测量方式.模型实验的结果证明该系统准确可靠,前臂阻断实验表明系统对不同深度组织血氧状况具有较好的测量能力.

    作者:杜烜;陈刚;翁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电压钳控制的电流钳的电路设计

    针对传统膜片钳系统在检测快速膜电位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膜片钳工作模式--电压钳控制的电流钳模式,并对这一工作模式的电路原理和设计做了详细介绍.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工作模式能够在保持一定的稳态膜电位的同时,实现对细胞膜的电流钳位,并且检测出膜电位的快速变化成分,另外也具有快电容补偿的功能.技术参数能够满足电生理实验的需要.

    作者:樊枫;瞿安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例下肢静脉造影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疾病的分类,造影表现及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或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307侧肢体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6侧肢体(37.8%),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9侧(12.7%),静脉阻塞性疾病85侧(27.7%),静脉瘤样病变6侧(1.9%),阴性61侧(19.9%);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4例197侧肢体中:静脉阻塞性疾病75侧(38.1%),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9侧(35%),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1侧(10.7%),静脉瘤样病变3侧(1.5%),阴性29侧(14.7%).结论本组病例下肢静脉疾病中以静脉阻塞性疾病的比例较高(27.7%)与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有关,其造影表现为各种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沈岚;孙荣跃;殷士蒙;钱愉;谢文利;黄惠茹;乔文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EEG视觉的信号修正

    眼球运动和眨眼会在眼球周围产生电信号,这种电信号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对EEG信号的分析特征提取及EEG模式的分类等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滤噪方法来修正EEG信号中出现的视觉伪信号(OA).这种用于EEG视觉伪信号处理的小波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1)用平稳小波变换(SWT)对原始EEG信号进行处理;2)设置低频带信号的系数阈值;3)对滤噪后的信号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同时适用于眨眼和眼球运动产生的伪信号.后,通过对采集的信号处理前后做了对比,说明其有效性.

    作者:金盟涛;邹俊忠;王蓓;王行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USB数据采集器的膜片钳系统软件设计

    为了控制新的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器进行膜片钳实验,设计和实现了能应用于Windows 2000/XP 操作系统的膜片钳系统软件.软件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统一建模语言,实现了封接测试,电压门控和配体门控等实验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够精确控制数据采集器进行高速数据采集,满足细胞生理实验的要求.

    作者:周永超;李雯;瞿安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段移床法Smart--Prep CeMRA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探讨三段移床法智能跟踪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Smart-prep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简称Smart-Prep CeMRA)在检查下肢血管性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GE Signa twin+excite Ⅱ型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6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疾病进行三段移床法Smart-Prep CeMRA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清晰的下肢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造影图像.结论采用Smart-Prep CeMRA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图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诸瑛;杨军;翟渌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内压动力学仿真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研究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理上由于内外多种原因会引起颅内压变化,而同时心搏、呼吸、以及神经调节等的影响也会使颅内压出现波动.本研究在动物(犬)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颅内压变化的集中参数数学模型.模型中包括了脑血管床、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颅脑顺应性等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脑血管顺应性是表征脑血管弹性程度的重要参量,仿真采用指数拟合的脑血管容积压力实验关系来表示脑血管顺应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颅内压动力学以及颅内压的波动,模型参数的变化和动物实验状况的变化相吻合,可以为临床颅内压监护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蔡颖;刘玉峰;蒋雨平;吴国强;许世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毛细管电泳芯片信号分析系统的UML建模研究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Integrat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p, ICEC)属于分析型生物芯片,近年来发展迅速. ICEC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有必要前期通过建模等方式,进行必要的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用来描述系统、构造系统模型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运用UML语言对ICEC信号分析系统进行建模研究,可使ICEC的设计逐步优化,从而终实现混合物高效分析和分离的目的.本文系统描述UML语言和毛细管电泳芯片工作原理,并介绍运用UML语言对ICEC信号分析系统建模方法.

    作者:吴飞珍;郑文岭;马文丽;梁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序列超声图像的心内壁运动跟踪方法

    提出一种对心脏序列超声图像中的心内壁进行运动跟踪的方法,采用活动轮廓模型将前一帧图像中snake的停留位置作为当前帧snake的初始位置,选择适当的能量函数,使能量函数小snake变形得到当前时刻的心内壁轮廓,实验结果论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作者:王倬;赵家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可编程系统器件(PSD)在酶标洗板机中的应用

    介绍了在开发酶标洗板机过程中如何使用ZPSD312B通用接口芯片与单片机相结合来构成仪器的控制核心,用PSDabel硬件描述语言来配置ZPSD312B,用集成的系统开发软件工具PSDsoftTM Lite来实现ZPSD312B的逻辑设计.后展示了酶标洗板机的操作流程图.

    作者:徐荣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两种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排龈线与排龈膏两种排龈技术的临床使用效果,以确定排龈膏是否比排龈线更易于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和推广.方法作者在对151例门诊患者198颗牙,行冠修复时,于取模过程中分别应用排龈线和排龈膏两种排龈技术,分别记录操作时间、观察印模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等.结果两种排龈技术在印模效果上都取得良好效果, 在操作的时间和产生的疼痛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排龈技术均可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帮助取得清晰的印模 ,但排龈膏便捷的操作方式及无痛操作理念更易被患者及临床医师所接受.

    作者:钟群;李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生物阻抗技术概述

    简要叙述了人体组织阻抗特性、生物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全面介绍了生物阻抗技术在细胞测量、体积测量、人体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生物阻抗成像等各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文艇;钟季康;马骏;齐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声在高危药流中的应用

    目的减少药物终止早期高危妊娠的并发症.方法 120例高危早孕,药物终止前后超声检查和随访.结果一次性药流成功102例,占85%.不全流产或出血时间过长 12例,占10% 声像图表现:宫腔内见①小片状强回声②团块样中等回声③内膜粗糙④宫腔积液.失败6例 ,占5 % ,2例二周后,孕囊不规则,向宫口方向移,4例孕囊继续发育.结论超声能动态观察子宫和宫内情况,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及处理具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海兵;张永珍;万敏;何还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探讨Array 2905 Digitizer 在数字化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前提 ,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支柱,对有价值的传统信息进行模数转换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模数转换的工具,Digitizer是医学图像数字化的佳选择之一.我院在建立PACS系统中配备了Array 2905 Digitizer.Digitizer可对传统有价值的医学影像胶片和外院罕见的疑难病例的影像胶片进行扫描输入,并将模拟信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使其成为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它包括各种医学影像信息采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数据库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蒋翔;钟国康;冯晓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激光技术在医学域领中的新应用

    1960年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翌年立即用于医疗.激光技术在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医学领域内,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及基础理论研究.由于激光器具有切割、凝固、气化、打孔、截骨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和肿瘤科等.医用激光器作为手术治疗的器械,已充分显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近年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更是举世瞩目,下面介绍几种激光技术新应用情况.

    作者:王若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生物芯片将给医学带来什么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完成,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基因序列数据及蛋白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及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生物芯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生物芯片不仅在高通量基因测序、基因表达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蛋白质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在临床基因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芯片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继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自动测序技术、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技术突破.科学界认为,生物芯片技术将给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一场革命.

    作者:张卫东;樊庆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