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242
  • 国内刊号:31-199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0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8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90年及1990-1992年获全国省级学会杂志“学会之星”奖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分子模拟技术

    分子模拟技术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在理论上解决了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以及蛋白质工程实施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它在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和模建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了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简要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步骤和工作原理,并以目前应用广的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商品化分子模拟软件Accelrys公司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Insight Ⅱ为例,介绍了相关程序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结合该技术在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和模建、结构与功能关系分析、分子设计等过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加以具体说明和展望.

    作者:刘伟;丁祖泉;王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用Rayleigh模型和B-snake自动提取冠脉内超声图像管腔轮廓

    提出了一种自动提取冠状动脉内超声图像管腔轮廓的方法.首先根据冠状动脉内B型超声图像灰度呈Rayleigh分布的特点计算得到轮廓的初始曲线,然后通过B-snake方法检测管壁的优轮廓.结果表明:与传统GVF snake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轮廓在平滑性和准确性方面有提高.

    作者:裘振;汪源源;王威琪;马剑英;钱菊英;葛均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TK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构建并表达出PTK重组蛋白,以鉴定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筛选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方法从PTK重组克隆载体上切下目的基因片段Abl-PTK使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大肠杆菌DH5a,筛选鉴定出正确的转化子.转化菌株经IPTG诱导后进行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经酶切和诱导表达鉴定,重组质粒pGEX4T-2-PTK构建成功,并高效表达了58KD的GST-PTK融合蛋白.结论PTK基因被成功地重组至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纯化、鉴定PTK的活性,筛选PTK的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玉霞;曲章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导管超声检测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中晚孕胎儿静脉导管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4例正常胎儿和31例心脏畸形胎儿的静脉导管进行检测,分析频谱特征及RI、PI、S/A等相关参数.结果正常胎儿静脉导管频谱为三相波,始终是前向血流,随孕周的增加,S、D、A逐渐增高,RI、PI、S/A逐渐降低.胎儿心脏畸形组RI、PI、S/A较正常胎儿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80.6%)出现零相或反向A波,正常组164例均未出现零相或反向A波.结论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邓凤平;黄国诚;徐利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磁性固位体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能初探

    目的分析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在安置磁性固位体前、后对义齿咀嚼效能的变化.方法十四例患者在初戴义齿一个月后,再安放磁性固位体并分别测得其安放磁性固位体前、后的咀嚼效能值.结果十四例患者在安放磁性固位体前、后的吸光度均值分别为0.59和0.8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磁性固位体的义齿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

    作者:董竑斌;张富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组修复性牙本质生成情况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的牙齿在受到龋损刺激后,修复性牙本质的生成情况.方法收集5组不同年龄组含有牙本质浅层龋的离体牙,每组各5颗牙齿.制作标本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修复性牙本质厚度,作统计学检验.结果5组不同年龄牙齿的修复性牙本质平均厚度分别为:3.36、2.6、2.8、4.2、3.36,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结论受龋损刺激后,不同年龄牙齿的修复性牙本质生成情况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晓;赵隽隽;韩俊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组织工程皮肤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设计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针对不同支架材料--细胞复合物进行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方法根据皮肤的自身生长特点和不同支架材料-细胞复合物的特性,模拟皮肤的生长环境和力学环境,通过生物反应器解决组织工程皮肤构建中支架的装夹和气液界面问题.结果生物反应器由控制系统和生物反应器主体两部分构成,能提供对多种皮肤细胞复合物的动态培养.结论皮肤生物反应器能够满足不同组织工程皮肤产品的需要.能够形成气液界面和模拟生物力学的刺激.

    作者:李宏;安琦;杨光辉;余毅勤;刘伟;崔磊;曹谊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与应用

    硅烷偶联剂是应用广的一类偶联剂.本文阐述了其结构特征、偶联机理与使用技术,着重综述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范围与具体应用效果,后展望了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方向.

    作者:沈玺;高雅男;徐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用神经网络构建超声多普勒栓子信号自动检测系统

    对血液中栓子的早期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超声多普勒技术使栓子的无损检测成为可能,但是目前的检测尚依赖于医生的手动操作和临床经验,仍缺乏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本文基于小波包变换和主元分析提取对栓子敏感的特征参数,并利用神经网络构建超声多普勒栓子信号的自动检测系统.仿真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栓子检测的准确性,有望应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徐达;汪源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压氧设备日常使用常见问题浅谈

    高压氧舱工作时是一个密闭的载人压力容器,安全使用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本人十余年来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上海),及(医用高压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上海)的授课经历,和两个培训班诸多学员的双向交互中得到的信息,对高压氧舱设备日常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朱剑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家用医疗保健器材产品开发方兴未艾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家用医疗保健器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制造商们运用新的技术,不断提供更快速、更方便、更舒适的各种家用检测产品.目前已面世的产品已经从血压、血糖的自我测定扩展到身体脂肪、乙肝、血液凝固、胆固醇和乳腺癌等的自我检测,甚至已经出现各种测试方法来预测何时出现绝经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作.

    作者:陈海荣;顾德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用几丁糖预防人流术后宫颈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术的远期并发症宫颈宫腔粘连发生率可达0.91%~1.87%[1],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生.典型的宫颈宫腔粘连为人流术后1-3个月阵发性下腹痛、官腔积血,人流术后闭经或经量明显减少,B超显示宫腔积血或子宫直肠凹陷有液性暗区,探针检查宫颈宫腔时有阻塞感,扩张宫颈后流出陈旧性血液或经子宫碘油造影可证实[1].宫腔宫颈粘连的后果可引起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再次妊娠流产.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一直是妇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我院采用人流术后宫腔注入医用几丁糖的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玲;李建军;彭灿勇;黄润娟;鲁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折愈合中骨再生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

    一、骨再生的生物学1.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涉及很多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和增殖,虽然其过程复杂,却精确有序.在胚胎发育阶段,长骨先形成一个间充质细胞团块,然后软骨化形成软骨基质.随着发育的渐进,软骨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开始矿化,形成初级骨化中心.软骨细胞通过调亡的方式死去,矿化的软骨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同下形成骨组织.

    作者:史俊;邱蔚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几丁聚糖在医用不锈钢表面作生物涂层的可行性

    针对生物材料医用不锈钢的应用及其植入人体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和新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几丁聚糖的性能和国内外对几丁聚糖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几丁聚糖在医用不锈钢表面作生物涂层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作者:高雅男;徐政;顾其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二)

    1人工喉喉切除后的发音重建,不外乎三种方法:食管声、人工喉、喉再造.但在一般情况下不作喉再造术.

    作者:杨志勇;樊庆福;顾德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探讨医学图像库的新进展

    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如CT、MR、DSA、DR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的大量采用,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数据正在呈海量增长,现有的存储、图像处理及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医学图像库的出现,给医学图像库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开放、集成、高性能和智能化,它们渗透到网络自身、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的各个层次.基于医院现有影像数据系统,建立网络应用环境,来满足医学图像库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数字医学图像库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条很好的技术思路.

    作者:蒋翔;钟国康;施振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