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242
  • 国内刊号:31-199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0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8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90年及1990-1992年获全国省级学会杂志“学会之星”奖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2015年3期文献
  • 可弯器械和直器械在单孔腹腔镜操作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可弯器械和直器械在三种不同难度单孔腹腔镜操作任务中的表现。方法招募了12位无操作经验者参与基于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操作任务,分别在三种操作环境(传统入路和直器械,单孔入路和直器械,单孔入路和可弯器械)下完成转移、穿线和缝合任务。结果训练后,参与者的操作技能显著提高( P ﹤0.001)。在单孔转移和穿线中,直器械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可弯器械(P ﹤0.001);在单孔缝合中,直器械比可弯器械稍具优势,差异不明显(P =0.920)。结论可弯器械比直器械更适合用在复杂单孔操作中,而简单单孔操作中直器械更具优势。可弯器械复杂的结构和控制方式是制约其在单孔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

    作者:吕坤勇;王贤玲;朱勋;宋成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PU6050在评定人体上肢关节角度中的应用

    该文开发了一套上肢康复评定仪器,用于评定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该仪器包括下位机硬件和上位机评定软件,通过 MPU6050传感器采集关节运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并将数据经蓝牙串口传输至上位机评定软件。该仪器实现了实时评定上肢关节的运动参数,并能动态显示上肢关节运动状态。对仪器进行可靠性测试,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6,说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准确地输出患者关节运动角度,对临床上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秀林;姚晓明;徐奚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表面肌电信号实时反馈式电刺激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

    为使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中得到更加有效更加安全的治疗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皮肤表面肌电信号(sEMG)作为反馈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仪系统。系统中包含皮肤表面肌电信号拾取电路、刺激信号发生电路、残余电荷释放电路(用于释放刺激堆积在人体组织和电极上的刺激信号残余电荷,降低刺激信号对肌电信号的干扰)和STM32单片机控制电路。该系统是一种以皮肤表面肌电信号作为反馈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系统,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前景广阔的医疗应用市场。

    作者:杨洋;李丕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种康复设备医疗网络平台的设计

    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康复设备医疗网络平台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医院康复科的数字化管理,集成多种康复设备于同一平台进行控制和保存训练数据,帮助医患双方实现多平台沟通。平台采用 Struts2+ Spring + Hibernate(SSH)架构,结合 Java 语言、JSP 技术、HTML 语言、JQuery 插件脚本技术和 MySQL5数据库技术对平台进行实现。

    作者:朱沪生;喻洪流;吴刘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短波理疗仪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该文针对超短波理疗仪控制系统的电源完整性与信号完整性,进行了电路结构(和机器架构)抗干扰和电磁兼容性设计,使之能够在相对较为恶劣环境下稳定地运行。应用 PCB 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原理和信号线屏蔽技术,改善了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作者:王云光;种晓晨;程海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食管缝合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食管空肠吻合术的微创食管缝合器的机械结构,并应用 D - H 坐标系法和基于旋量理论的 Kane 方程分别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分析。运动学仿真表明,微创食管缝合器定夹钳在初始状态和定位状态之间时,具有一个自由度,满足机构运动的条件。动力学分析表明,为保证微创食管缝合器的运动平稳,驱动力能够满足临床力学传递要求。

    作者:程云章;谭启路;宋成立;徐兆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附件管理的重要性

    该文针对医院设备附件管理中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医院设备附件的管理现状,以动力系统中的往复锯为例,从采购、盘点、维修、报废和效益分析时附件信息采集的的现状与改进。证明这些信息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作者:杨乙丰;张殷雷;王殊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论医学装备健康的重要性

    该文通过简析医学装备的概念及对医疗工作的影响,提出今天患者所受到的诊治行为,包含了诊疗、护理、装备的全部内容,进一步提出医学装备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和加强医院医学装备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医院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提高医学工程人员技术水平的解决方案

    该文针对我国医学工程人员特点,分析了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尴尬”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提出了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素质的可行方法。

    作者:杨捷;程云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发展趋势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sEMG)监测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康复医学,它的特征信号提取是进行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文章在常规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特征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对近的研究热点内容包括时频分析方法、参数模型分析方法和非线性特征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对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在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作者:刘建;邹任玲;张东衡;徐秀林;胡秀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善生物医用纤维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随着医用合成纤维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医用合成纤维材料的表面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主要从等离子体改性、材料表面内皮化和表面接枝改性三方面论述了医用合成纤维材料血液相容性的表面改性研究。

    作者:毛迎;李超婧;王富军;王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假肢智能膝关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伤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心血管等造成的截肢人数的增多,假肢智能膝关节的研究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而高性能的假肢智能膝关节的控制仍然是研究的难点。本文在对假肢智能膝关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智能膝关节的测控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假肢智能膝关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王振平;喻洪流;杜妍辰;曹武警;胡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镍钛合金在医疗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该文综述了镍钛合金的生物特性,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发生过程。由于其优良的生物性能,各种类型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科、五官科以及微创介入手术中。

    作者:黄亦成;宓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殊生理结构。它对血液中的物质进入大脑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阻止绝大多数外源性大分子物质的进入,以维持脑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它也阻挡了大部分药物分子的进入,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障碍。目前,低频聚焦超声联合微泡的方法能够短暂、有效、局部地开放血脑屏障,为脑部药物输送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途径。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高舒;郭瑾璇;杨细飞;应明;沈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端多排 CT 软件升级价值的探讨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念被推出,并应用于新的 CT 机型中。但在提高了图像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新型 CT 的使用、维护成本。该文以某市级医院进行 CT 升级工作为突破口,对各种 CT 新技术和新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希望能够为广大医工人员在进行 CT 设备的选型工作中提供参考。

    作者:刘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产二代基因测序仪面世

    日前,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 BIGIS 二代测序仪系统。它是由中科院基因组所和半导体所共同参与研发,整合了一系列机电控制、微流体、光学和软件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的新一代测序平台。BIGIS测序仪系统可提供包括全基因组测序、靶向区域重测序、数字表达谱分析等在内的全套测序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因鉴定与基因诊断、遗传病基因诊断与筛查、肿瘤与血液病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诊疗、检验检疫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多种健康与疾病相关领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气体磁共振成像仪

    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的气体磁共振成像仪器,不但能看清肺部的各种病灶,而且能清晰地看到肺部的吸氧能力和氧消耗等功能。病人推入核磁共振成像仪,吸入惰性气体氙,摒住呼吸约6秒钟,高灵敏肺部成像探头,能检测病人的气体磁共振影像。显示传统 CT 所见不到的肺叶的通气缺陷与病变组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可穿戴式人工肺

    法国玛丽·拉纳隆格外科中心正在开发一种可穿戴式人工肺。它不需要植入患者体内,也不需要摘除患者自身功能衰竭的肺。可穿戴式人工肺将以背带或腰带固定于胸部等高的位置,人工肺上的一根插管由颈部进入患者体内,从右心室内导出含氧量低的静脉血,通过人工肺进行氧交换,即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转变为动脉血,再被输送回左心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产乳腺 PET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发成功的乳腺诊断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简称乳腺 PET),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技术创新及突破,系统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进入市场许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联影 PET - CT 获日本市场准入许可

    2015年8月25日,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产品--联影96环光导PET - CT,经全球顶尖认证机构 TüV 南德意志集团、日本公司权威评测,在产品性能、安全性能及覆盖产品生命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各项指标已全面符合以一直以“严谨、严苛”闻名于世的日本法规标准。获得了日本医疗器械的上市许可证(JFDA),可以进入日本市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举行

    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承办的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于2015年9月5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举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