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及其合并症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与分娩后经临床证实前置胎盘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孕晚期超声诊断前置胎盘138例,均进行剖宫产术,手术结果证实138例均为前置胎盘,但随访中发现漏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12例超声均未提示. 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符合率较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超声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和植入等合并症的诊断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行宝石能谱CT检查,对原始图像用设备自带软件包进行金属伪影去除处理和膝关节三维重建.以原始图像为参照,比较去伪影图像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显示效果. 结果 宝石能谱CT图像较常规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少,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术的修复效果. 结论 宝石能谱CT伪影去除效果明显,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评价的有用手段.
作者:沈海敏;李铭;刘奕;任庆国;高丰;齐琳;杨艳丽;滑炎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及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运动及应变功能. 方法 选取本院维持性血透(血透组)及行血透前准备的尿毒症患者(透前组)各1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圆周及径向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收缩期峰值应变(ε). 结果 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的纵向基底段及中间段Vs及V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段Vs分别为(4.36±1.24) cm/s、(5.20±1.78) cm/s、(6.12±2.63) cm/s;中间段Vs分别为(4.00±1.34) cm/s、(4.16±1.48) cm/s、(4.79±1.61) cm/s],透前组Vs降低更明显.圆周及径向运动速度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纵向ε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圆周及径向ε仅透前组降低. 结论 尽管LVEF正常,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局部运动和应变功能仍受损,维持性血透可能部分改善心肌功能.
作者:颜平;施海明;李海明;朱雯;蒋宇雯;孙彬;陈靖;黄国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肢端肥大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 方法 通过TDI研究6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参数比较. 结果 肢端肥大症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S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A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肢端肥大症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TDI可定量分析其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为早期发现左室功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江翠华;汤燕芳;周宁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经口腔软腭超声检查咽旁间隙部占位,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学诊断结果,以期提高对鼻咽癌的早期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应用7.0 MHz腔内超声探头经口腔软腭对CT或MRI发现的212例鼻咽部及咽旁间隙占位(222处病灶)行超声探测,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取得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结果 212例患者通过经口腔咽旁间隙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测,发现病灶222处,10例为双侧咽旁间隙占位.与CT及MRI相比,肿块的显示率为100%.以细胞学病理为标准,本组病例超声提示恶性占位诊断的灵敏度为97.5% (159/163),特异度为79.7% (47/59). 结论 经软腭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是一种新的诊断鼻咽部肿瘤的方法,是对常规活检的有效补充,可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高毅;黄雅芳;常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率. 方法 将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单纯泌尿系统畸形或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14例胎儿进行产后超声随访及引产后进行尸体解剖,将随访结果及尸体解剖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14例泌尿系统畸形.共有泌尿系统畸形24处,产前超声诊断19处,灵敏度98%,特异度85.4%;准确率79.2%,漏诊率20.8%. 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准确率较高,对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子玉;覃罗好;李英斌;高素芳;刘美娟;林助梁;钟李璐;胡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卵巢畸胎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其中术前超声提示卵巢畸胎瘤199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卵巢畸胎瘤201例. 结果 204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169例(82.8%)、不完全符合者27例(13.2%)、不符合者8例(3.9%). 结论 超声检查卵巢畸胎瘤准确率高,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杨清;任芸芸;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MRI直接征象及其价值.方法 对46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关节镜所见,分析ACL撕裂的MRI直接征象及各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46例中,MRI诊断ACL撕裂18例、正常28例,其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3.10%、阳性似然比为13.65、阴性似然比为0.063,其中ACL信号异常及连续性中断征象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59%、93.10%及76.47%、96.55%.结论 ACL信号异常及连续性中断为ACL撕裂的主要MRI直接征象,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毅;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伴随肛瘘的发生率,探讨术前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手术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以手术结果为参照.超声检查采用5 ~ 10 MHz腔内双平面超声探头. 结果 肛周脓肿伴随肛瘘发生率为79.12%,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41%. 结论 肛周脓肿伴随肛瘘发生率高,术前腔内超声检查相对直肠指诊检查准确率高,有助于临床决定手术方案.
作者:金玉明;陆坚;曹炎;洪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97例乳腺肿瘤病例(共198个病灶)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 19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101个、恶性病灶97个.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对恶性肿块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90.0%、准确率为87.4%,所得数据均略优于单纯常规超声(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的应用不能提高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作者:乐坚;常才;陈敏;范亦武;周世崇;沈菊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常规产前检查及入院待产的孕妇381名及诊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病例19例,分析正常组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的差异. 结果 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指标与孕周高度相关(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孕周矫正后,两组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时会发生改变.
作者:袁美贞;任芸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CUUSG)及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在输卵管通畅性诊断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 将入选的4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CUUSG及HSG检查,并将宫(腹)腔镜检查作为金标准,与其检查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 CUUSG与HS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USG对输卵管显像清晰、诊断准确、安全性高,可作为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徐辉;朱正;陈菊;徐凤娟;李爱琴;余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胃癌的CT表现,评价CT低张造影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胃镜病理证实的46例胃癌患者术前CT低张造影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CT低张造影较好地显示21例贲门癌、15例胃体癌、9例胃窦癌及1例全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灶.结论 CT低张造影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良山;周红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骨转移瘤的Na18F PET/CT显像,并比较其与Na18F PE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ECT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 方法 对临床15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行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显像,将肉眼可见的骨骼热区记为转移、无法定性和非转移病灶,通过临床随访终定性诊断为转移病灶、非转移病灶,比较3种检查方法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结果 Na18F PET/CT和Na18F PET均检出全部168处病灶,99Tcm-MDP ECT 探测到全部病灶的64.88% (109/168).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100%; 99.17%、72.92%;66.67%、39.58%.前两者与后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8.x2=8.2、x2=18.0、x2=25.4,P均<0.05).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非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3.75%; 93.33%、79.17%; 57.50%、81.25%.PET/CT、PET较ECT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6.1、x2=22.5,P均<0.05),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8、x2=0.44,P均>0.05).结论 Na18F PET/CT用于骨转移瘤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兼备的优势.
作者:程竞仪;章英剑;王新村;王明伟;潘玲玲;张勇平;胡四龙;郑宇佳;卢麟俊;潘禾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胸锁关节结构的显示与测量价值. 方法 对11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正常解剖位和双侧上肢上举位胸锁关节CT扫描,对其中符合测量条件的100例扫描所得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并进行三维、二维多平面重组(MPR)处理,测量两侧胸锁关节间距和胸骨关节面角度.采用t检验评价双侧关节的变化,并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结果 双侧胸锁关节上举位下胸骨关节面冠状位及横轴位关节面角度分别为:冠状位左侧(133.77±6.19)°、右侧(133.58±6.14)°;横轴位左侧(128.48±5.77)°、右侧(128.38±5.99)°.其关节间距分别为:冠状位左侧(7.19±1.23) mm、右侧(7.23±1.24)mm;横轴位左侧(7.44±1.20) mm、右侧(7.43±1.23) mm.双侧胸锁关节解剖位关节间距分别为:冠状位左侧(6.19±1.13) mm、右侧(6.20± 1.13) mm;横轴位左侧(6.83±1.05) mm、右侧(6.83±1.04) mm.比较相同体位下两侧胸锁关节间距及角度正常参考值,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体位下,两侧胸锁关节间距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16层螺旋CT可重组显示与测量胸锁关节结构,其正常测量值的建立对胸锁关节变异与疾病的诊疗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杨子权;徐光;和利;张衍;王义;贾少英;姜开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5例,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方差不齐的数据作校正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脐动脉血流参数S/D、PI、RI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脐动脉S/D平均2.92±1.12,显著高于对照组2.14±0.44,P<0.05.胎死宫内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S/D (3.24±1.06)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2.78±1.23),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脐动脉S/D升高,胎死宫内和新生儿窒息率随之升高,其中S/D>3.0者,胎死宫内2例(16.67%),新生儿窒息6例(50.00%). 结论 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能尽早发现胎盘功能异常,对围生儿不良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S/D值>2.5时,应注意随访;S/D值>3时,应严密监护或者采取积极处理措施.
作者:苏雪芹;张丹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患者男性,64岁,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Ⅲ级极高危型.2个月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外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植入支架2枚.辅予相应药物治疗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患者突发胸闷、气急,夜间不能平卧,活动后多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左室内径增宽;左室形态不规则增大,静息状态下室间隔基底段变薄呈线状,厚度2~3 mm,局限性向外膨出,运动幅度消失,后间隔基底段(近下壁)处可见回声中断,间距约10 mm.
作者:魏伟;徐新量;曹慧;刘盈盈;赵宝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左侧阴囊肿大2个月就诊.体检:左侧阴囊增大,可扪及质硬肿块,大小约70mm×50 mm×30 mm,表面光滑.超声检查:右侧睾丸37 mm×17 mm×23 mm,内部回声均匀;左侧睾丸66 mm×29 mm×50 mm,内部回声不均,并见多枚低回声区,外形尚规则,边界尚清,大小36 mm×26 mm,部分相互融合.CDFI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行同侧肾脏扫查,发现左肾盂分离12 mm,左肾门处见1枚不均质低回声区,约81 mm×63 mm×74 mm,外形尚规则,边界尚清.
作者:刘启平;陈红燕;龚新环;陈永其;龚会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患者女性,57岁.2011年10月因中上腹隐痛不适1月余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扪及质韧肿块,上缘至剑突下,下缘平脐,左右各至锁骨中线,活动度欠佳,与腹壁无明显粘连.近期体重下降5 kg.超声检查示胰腺后方实质性占位伴钙化.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2011年11月行后腹膜肿瘤、胰腺体尾部、脾脏结肠脾曲切除术.
作者:周旻雯;彭卫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患者女性,32岁,孕1产1,停经42 d,因少量阴道流血伴腹痛2d就诊.患者既往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少量分泌物;左附件处局部压痛,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增大,大小约76 mm×65 mm×54 mm,宫内见一大小约17 mm×12 mm的孕囊回声,囊内可见卵黄囊,未见原始胎心搏动.另于左侧输卵管处可探及一大小约15 mm×11 mm的孕囊回声(图1),内也可见卵黄囊,未见原始胎心搏动.
作者:黄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严重心脏病有效的方法,但排异反应(主要为心脏移植体的血管病)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心内膜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等有创方法不但费时,而且不适合长期监测.超声心动图技术具有无创、方便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具独特的优势.组织多普勒、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负荷及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新技术及相互融合比较被证实在心脏排异反应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声辐射力成像技术是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能对深部脏器组织的弹性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在腹部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闻捷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问世于2009年,并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目前关于ABVS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其克服了二维灰阶超声对操作者的依赖,扫描覆盖金乳,对冠状面的显示有利于更全面、准确地检出病灶.不过,ABVS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其采集的图像上发现病变时,无法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弹性成像等辅助鉴别诊断.当然,ABVS作为一种先进的乳腺超声诊断技术,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如图像算法的精炼及工作站效率的提高,应用ABVS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统一诊断标准的制定,在外周血管病变、浅表软组织等方面的拓展应用等.
作者:严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分析3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超声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为该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31例2005-2011年于本院手术前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9~70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4例.
作者:李菊香;刘立敏;周宁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由海绵样血管窦构成,为先天性错构瘤,是成年人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生长缓慢,女性较男性多见.CT和MRI是诊断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