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影像学杂志

肿瘤影像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17X
  • 国内刊号:31-2087/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5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临床医学
肿瘤影像学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不同医师应用IOTA LR2模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评价的一致性检验

    目的:探讨不同医师应用IOTA LR2模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6例卵巢肿瘤的超声图像,由两名不同年资医师在无临床及病理资料的情况下应用IOTA LR2模型对超声图像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效能,对两名医师的评价结果采用Kappa检验,判断一致性是否良好.结果:876例卵巢肿瘤中,病理诊断良性肿瘤837例,恶性肿瘤39例.应用LR2标准两名医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67.0%及71.8%、76.0%,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040、0.847±0.043.两名医师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659(P<0.01).结论:应用IOTA LR2模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不同医师应用诊断的一致性良好.

    作者:韩慧娟;白博;周毓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早期经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1例肾肿瘤患者接受RFA治疗,其中3例为姑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24.6个月,随访方式以超声造影为主,增强CT或MRI为辅.结果:以肿瘤灭活为目标的28例肿瘤中,27例(96.4%)得到成功治疗,其中22例经1次RFA、4例经2次RFA、1例经3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的27例肾肿瘤中,2例(7.4%)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RFA成功的重要因素(P=0.017),肿瘤直径≤3.5 cm可作为预测RFA成功的临界值(P=0.021),但肿瘤大小与是否出现局部复发并无明显关联(P=0.129).此外,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与肿瘤是否能完全消融或是否出现局部复发无明显相关.11例(35.5%)患者在RFA后出现自限性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RFA能有效治疗直径≤3.5 cm的肾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郭芳;李佳;陈磊;胡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与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HEHE患者共31个病灶和43例HCC患者共43个病灶的CEUS图像,观察病灶的增强特点.结果:31个HEHE病灶中,16个整体增强,8个树枝样增强,7个环状增强;而43个HCC病灶中,41个整体增强,1个树枝样增强,1个环状增强(P<0.05).在增强时相上,11个HEHE病灶快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增强,20个病灶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同步增强;而41个HCC病灶快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增强,2个病灶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同步增强(P<0.05).在增强强度达峰值时,13个HEHE病灶呈等增强,10个病灶呈高增强,8个病灶呈低增强;而38个HCC病灶呈高增强,5个呈等增强(P<0.05);23个HEHE病灶增强均匀,8个病灶增强不均匀;而27个HCC病灶增强均匀,16个增强不均匀(P>0.05).所有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改变,但HEHE减退时间快于HCC(P<0.05).结论:CEUS在HEHE与HCC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亚丹;沈海云;毛枫;张小龙;黄备建;王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膀胱占位性病变21例共31个病灶,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CEUS检查,比较两种显像技术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差异,并总结CEUS的灌注模式,后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共31个病灶中,膀胱恶性肿瘤28个、腺性膀胱炎3个.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膀胱恶性肿瘤病灶30个、腺性膀胱炎病灶1个,诊断准确率为93.5%.结论:CEUS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较高.

    作者:刘启平;陈红燕;朱慧;龚会凌;黄晓宇;熊自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征象与病理组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共253个甲状腺结节(141个恶性、112个良性)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不规则、微小钙化灶、纵横比≥1、不均匀性低增强、增强后肿块范围缩小和增强后肿块形态不规则与甲状腺癌病理组织变化关系密切(x2=8.677、13.074、15.251、1.080、79.441和7.595,OR=3.714、35.442、6.632、22.332、29.296和18.678,P均<0.01),能较准确地判断甲状腺癌.周边环形高增强与甲状腺良性结节密切相关(x2=67.143,OR=35.264,P=0.00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超声造影对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小琴;郭莉;张利;于兰;刘滨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静脉血管造影或临床系统溶栓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的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中,单侧266例,双侧19例.小腿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肌间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胫前静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血栓具有特异表现,而且安全可靠,能动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诊断小腿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姥义;孟祥栋;孙蔚;吴晓燕;施海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剂量CT对亚实性肺腺癌结节影像分期的研究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在孤立性亚实性肺腺癌结节影像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LDCT筛查发现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亚实性肺腺癌结节5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5岁.采用Kappa检验回顾性分析影像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以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之间影像分期的一致性.结果:LDCT对亚实性肺腺癌结节影像T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7%(47/53)和94.3%(50/53).影像与病理分期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之间影像分期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03,0.733;P<0.05).结论:亚实性肺腺癌结节多为早期肺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低,LDCT适用于其术前影像分期.

    作者:王勇;王金岸;胡超;王淼;刘争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时间参数在评价不孕女性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RT-3D-HyCoSy)评价不孕女性输卵管的通畅性,并初步尝试应用时间参数对输卵管通畅性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扫查,首先从扫查过程中的实时图像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按照通畅性进行分组.然后分析容积数据,逐帧查看图像,分别计算每条输卵管的3个时间参数(官腔完全显影时间Tl、输卵管伞端显影时间T2、同侧盆腔显影时间T3).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受检者共152条输卵管(其中2例各切除1条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120条、不通畅6条、通而不畅26条,即正常组120条、异常组32条.正常组T1、T2和T3分别为(4.02±2.34)s、(9.41±4.96)s和(29.79±10.07)s,异常组Tl、T2和T3分别为(5.57±3.40)s、(21.37±12.78)s和(38.97±17.06)s,两组之间T1、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3D-HyCoSy能有效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时间参数可作为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的客观量化参数之一,但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作者:邵春娟;杜联芳;张银娟;李朝军;贾超;单丽云;李丽丹;史秋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结节性筋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结节性筋膜炎中,术前超声误诊率为70%.共计病灶12个,其中皮下型10个.声像学表现可分为低回声型(9/12)和不均匀回声型(3/12),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欠清,后方回声增强,8个病灶可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加强对结节性筋膜炎超声特征的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黄静;郭晓红;李昆萍;张恒;谢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咽癌18F-FDG PET/CT标准摄取值与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的相关性,同时分别探讨这两个参数在鼻咽癌T1-2与T3-4患者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放化疗前同时行18F-FDG PET/CT和头颈部DW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的图像资料.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病灶SUVmax和ADCmin,对这两个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T1-2与T3-4患者SUVmax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T1-2与T3-4组ADCmin的差异.结果:鼻咽癌SUVmax(9.12±4.01)与ADCmin[(0.674±0.186)×10-3mm2/s]之间无相关关系(r=0.031,P=0.876).T1-2与T3-4组鼻咽癌病灶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T3-4组病灶的SUVmax高于T1-2组.T1-2与T3-4组鼻咽癌病灶的ADC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结论:鼻咽癌18F-FDG PET/CT的SUVmax和DWI的ADCmin是相互独立的生物学参数,这些诊断技术可能在诊断、评估鼻咽癌等方面发挥补充作用.SUVmax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鼻咽癌的T分期.

    作者:肖景兴;罗泽斌;陈晓东;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定量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与非癌组织的峰度系数(Kapp),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BSCO、Cochrane Library、CNKI、CBM及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7月3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DKI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QUADAS进行质量评价以及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提取相关参数.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7篇,患者总例数409例,感兴趣区804个,应用Q检验和I2值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文献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前列腺癌灶组织的Kapp值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00);合并灵敏度为0.943 [95%CI:0.915~0.962],特异度为0.917 [95%CI:0.829~0.962],阳性似然比为11.365 [95%C1:5.287~24.427],阴性似然比为0.063 [95%CI:0.041~0.096],诊断试验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为181.803 [95%CI:65.267~506.41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6.结论:DKI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灵敏度、特异度较好.

    作者:李宏伟;蒋小凤;王朗;刘川;王姚;徐晓雪;杨汉丰;杜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CT灌注成像的肺癌疗效评估方法初探

    目的:快速有效地评估肺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肺部CT灌注图像的半自动分割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肺癌血管靶向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首先读入肺部DICOM格式的CT灌注图像,然后采用改进的距离规则化水平集分割方法(modified distance regularized level set,MDRLS)对肺部肿瘤进行分割,将分割得到的区域逐层映射到其他CT灌注参数图像上,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分割出肿瘤的血管丰富区域,再分别计算肿瘤和内部血管丰富区域的体积.采用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CT灌注参数图像,通过计算豪斯多夫距离,分析图像分割的效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和血管丰富区域的体积,评估肺癌血管靶向治疗效果.结果:采用MDRLS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分割结果,疗效评估结果也与临床病理数据相吻合.结论:该研究提出的MDRLS方法有望对肺癌血管靶向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估,从而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素素;肖建宇;张坤;刘竹君;郭翌;汪源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影像学表现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及肺泡微石症相似的肺腺癌2例合并文献复习

    1 资料相关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其中肺腺癌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肺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也呈现多样性.近期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诊治2例影像学表现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及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经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活检病理证实均为肺腺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经伟;杨如松;邵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伴局部癌变超声表现1例

    1 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下腹部隆起7年余,近5个月腹胀加剧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无贫血貌,腹部高度膨隆,触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张力大,稍有触痛.腹部及妇科超声检查:全腹见巨大囊性团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充满密集点状回声,其下方囊壁见32 mm×24 mm低回声团突向囊腔内,形态欠规则(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低回声团内,血流稍丰富,阻力指数为0.44.

    作者:刘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双重造影诊断胃神经鞘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 5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无嗳气、反酸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规超声检查:胰尾与胃交界处见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5 mm×34mm×36mm,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彩色超声: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A、1B);饮水后观察,肿块来源于胃壁,与胰腺界限清楚,肿块随着胃充盈后向右中腹移动至胰颈处(图1C、1D).

    作者:杨德斌;卢国丰;陆敏;徐荣;王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技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超声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人们对超声检查的信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超声医学的发展遇到了人员数量、结构及工作机制制约的瓶颈.如何借鉴国内外其他影像学科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超声技师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及运行机制,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和超声医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发达国家超声医学工作模式、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现状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30年的教学实践,探讨我国超声技师的培养路径及方法.

    作者:周进祝;徐卫平;陈雨娜;胡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三维纹理特征结合临床参数放射组学模型评估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索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纹理(three-dimensional texture,3D-texture)特征结合临床参数构建预测模型,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98例术后早期复发HCC患者,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MRI影像征象、3D-texture,经数据去冗余、Lasso回归行主要特征提取,使用监督学习算法进行建模,并将模型用于预测83例前瞻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结果: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和门静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PVP)分别提取出6和2个纹理特征进行建模,AP-3D-texture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预测准确性(accuracy,ACC)分别为0.735、0.735和0.65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59、0.769和0.669.PVP-3D-texture模型在3个数据集中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721,AUC为0.591;验证集中ACC为0.367,AUC为0.498;测试集中ACC为0.402,AUC为0.560.AP-3D-texture结合临床参数后在3个数据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838,AUC为0.876;验证集中ACC为0.833,AUC为0.864;测试集中ACC为0.663,AUC为0.656.结论:AP-3D-texture可以作为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标记,与临床参数结合后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测试集中效能偏低,可能与训练集样本量偏少有关.

    作者:王敏;宋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智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快速发展,促使“AI+教育”模式以爆炸式发展席卷整个教育行业,在医学生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环节.AI的应用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就AI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库优化和培训的影响,以及学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予以阐述.

    作者:樊荣荣;施晓雷;孙安;萧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智能在肾肿瘤影像中的应用

    以深度学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医疗发展的重要需求方向,肾肿瘤的AI医学影像临床研究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本文旨在阐述AI在肾肿瘤影像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初步展望.

    作者:李健文;卢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结节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现状与思考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面对影像科医师匮乏与患病人数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问题,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望有效地平衡当前的医疗资源.本文旨在陈述肺结节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正确看待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核心要素和目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指出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见成效,跨学科的深度合作、规范标注的影像大数据训练集及适合临床场景的多任务模型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作者:萧毅;刘士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智能在肿瘤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医师工作量、提高诊断准确性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肿瘤综合诊疗方面,人工智能能否给予医师更好的帮助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外肿瘤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与肿瘤影像结合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

    作者:金征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